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九一八事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45 道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
1 . “崇尚英雄气概,传承民族气节”。某班举办“英雄人物事迹”主题班会,下列事迹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是(     
A.戚继光率军基本解除了东南沿海倭患
B.林则徐将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销毁
C.杨靖宇在东北组织队伍开展游击战争
D.邱少云为保护潜伏部队安全壮烈牺牲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场战争是近代史上中西冲突的第一件事。这件事从表面上看来,是因通商上的隔阂深了,借烧烟而爆发的。其结果,中国因兵力不敌,英人逼迫江宁,清人不得已,于江宁议和,订立条约。

材料二   1900年春,八国联军以镇压义和团运动为借口在天津大沽登陆。8月14日,北京城彻底沦陷,八国联军所到之处,杀人放火,奸淫抢掠!著名的万园之园“圆明园”再遭劫掠,终成废墟。1901年9月7日,以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为结果,中国战败。

材料三   侵略中国东北,使之完全变成殖民地是日本帝国主义诞生后就制定了的目标,在1931年,已经不单单是军部激进派的要求,资本家、地主政党、政府都有同样的要求……1937年,日本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

(1)材料一中的“这场战争”指的是什么?这场战争对中国社会性质有何影响?
(2)材料二涉及的是哪场战争?
(3)材料三中“1931年”和“1937年”日本发动的两次事变分别是什么?
(4)作为青少年的我们为了祖国的伟大复兴应该怎样做?
2024-06-17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部编版九年级下学期历史中考全真模拟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流亡:抗战时期东北流亡学生口述》亲历者之一的康延正的一份材料“我们被爆炸声惊起,紧接着炮火纷飞横空而过,向北大营驻军地点发射。天一亮,我和几个同学走到沈阳城西大门发现是日军侵占了沈阳。”这段回忆揭示的是(     
A.九一八事变B.华北事变C.七七事变D.西安事变
2024-06-16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中考模拟历史试卷(三)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

材料二   在红军长征这一具有重大意义的战略转移中,我们党坚持把自己的命运与中华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把军事上的战略转移与政治上的战略转变联系在一起,把长征前进的大方向与建立抗日的前进阵地联系在一起,以长征的胜利推动中国革命转危为安……长征胜利以来,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进行了一次又一次波澜壮阔的伟大长征,夺取了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伟大胜利。

材料三   经过万里长征,共产党和红军终于远离长江中下游流域,到达西北黄土高原,和国民党的地缘矛盾显然淡化了。……长征与华北事变的先后发生,使蒋介石开始探索联共抗日的可能性。从这个结果看来,长征的意义就是无意间在地缘政治上减缓了国共之间的阶级矛盾,而将蒋介石与日本的民族矛盾凸显出来,在客观上将蒋介石集团引向抗战之路。

——摘编自昆嵛《地缘变化:长征不为人知的意义》

(1)据材料一,归纳长征路线的特点。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长征的影响。
(3)军事上的战略转移和政治上的战略转变,使长征有了前进的大方向。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分析政治上的战略转变指的是什么。
2024-06-16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邯郸市馆陶县九年级中考三模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初中历史
5 . 九一八事变后,梅兰芳以古鉴今,排演了《生死恨》以寄托当时整个民族遭受的乱离之痛;同时重新编排了《战金山》,塑造了梁红玉这样一个威风凛凛、英勇抗敌的女英雄形象。这些做法旨在(     
A.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大力普及京剧国粹艺术
C.激励民众投身民族革命D.创新民族文化表现形式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民国二十年《申报》上刊登了南洋烟草公司的一则广告。其中的一句广告语为:“爱用国货方能达到救国自强”。由此可以推断出(       
A.中日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B.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鼓励兴办实业
C.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D.九一八事变后,民众提倡国货,抵制日货
2024-06-16更新 | 46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中考二模历史试卷
7 . 弘扬辽宁精神,续写时代华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民族危机·救亡图存】

材料一:日本关东军炮轰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次日攻占沈阳,并相继占领东三省……此后,辽宁各地民众同仇敌忾,纷纷揭竿而起,开展抗日战争。

——摘编自《辽宁在抗日战争中的历史贡献》

(1)写出材料一中发生于“沈阳”的历史事件的名称。概括这一历史事件的影响。

【经济建设·长子情怀】

材料二:这一时期我国共兴建156项重点工程,辽宁有24项,位居第一。

某时期辽宁兴建项目简表(部分)
城市项目个数典型项目
沈阳7沈阳第一机床厂
抚顺8抚顺铝厂
阜新4阜新海州露天煤矿
鞍山1
本溪1本溪钢铁公司

(2)将材料二中★处补充完整。材料二中这些项目兴建于什么时期?

【伟大时代·创新实干】

材料三:

(3)依据材料三,分析中共十八大以来辽宁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设计一则宣传语为辽宁全面振兴助力。
2024-06-15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本溪市2024年中考三模考试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 -初中历史
8 . 阅读下面材料,从中提炼一个观点,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相关史实,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史实正确;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整)

材料   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说过,“民族精神是认识自己和希求自己的神物”,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推动着那个民族的一切行动和方向”。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一旦唤起,其威力是无穷无尽的。

——摘编自刘新如《民族觉醒与民族精神——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

2024-06-15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许昌市禹州市九年级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时间轴空白处应填入(     

A.九一八事变B.西安事变C.七七事变D.南京大屠杀
2024-06-14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双峰县2024年中考学业水平模拟历史试题
10 . 某学校组织“崇尚英雄,学习英雄”专题活动,并围绕此内容进行专题学习,请你参与完成。

【屈辱与抗争捐躯赴国难】

(1)图①中这位英雄人物是在哪场战役中为国捐躯?结合从鸦片战争到图②反映的战争这段历史,说说加强海洋防卫的重要性。

【抗日烽火民族崛起】

(2)概述图③~图⑤反映的史实之间的联系。20世纪前后中日之间打了两场战争,中国一负一胜,分别概述中国胜负的原因。

【保家卫国钢铁长城】

(3)概述图⑥和图⑦这两位英雄人物的事迹。这两位英雄安葬在图⑧中的陵园里,他们进行的战争有何意义?
2024-06-14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抚顺市新抚区中考三模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