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土地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546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属于自己的土地上耕耘和收获,农民的积极性大大提高。1951年中国粮食产量达到14亿吨,比1949年增长了26.9%

材料二   中国与印度、美国的钢产量和发电量的比较

项目中国(1952年产量)印度(1950年产量)美国(1950年产量)
钢产量(人均)2.37千克4千克538.3千克
发电量(人均)2.76千瓦时10.9千瓦时2949千瓦时

材料三   

(1)材料一中农民有了属于自己的土地,得力于国家采取的哪一项措施?农民获得“属于自己的土地”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2)你从表格中能得到什么信息?
(3)为了改变上述情况,我国政府做出了什么决定?列举这一时期交通运输业的主要成就一例。
(4)两幅图片反映了我国对哪一领域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
(5)当时对该领域采取的主要改造政策是什么?有何意义?
2024-06-14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临川区第一中学2024年中考历史考前模拟试题
2 . 某班同学开展新中国史宜讲活动,请你共同完成以下任务。

【建设·新世界】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旧址
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

(1)为“建设一个新世界”,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在经济上采取了哪些重大措施?(至少答出三点)

【开创·新局面】

材料二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经历了80年代初以农村改革为重点的第一阶段,和80年代中后期以城市为重点、城乡联动、全面改革以来,以中国共产党十四大为标志,改革进入了新阶段。

——宁可主编《中国经济发展史》

(2)材料二中“第一阶段农村改革”的重大举措是什么?为什么说“以中国共产党十四大为标志,改革进入了新阶段”?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特点。

【肩负·新使命】

材料三   201211月,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深刻阐释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

(3)中国梦的内涵是什么?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如何将自己的梦想与中国梦同频共振?
2024-06-14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下学期5月期中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中共中央决定分批进行土地改革。第一批从1950年冬至1951年春,在华北、华东、中南、西北等地区进行;第二批从1951年冬至1952年春,在华南、西南地区进行;第三批从1952年冬至1953年春,主要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当时土地改革的法律依据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国土地法大纲》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2024-06-14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下学期5月期中历史试题
4 . 新中国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始终与土地政策的调整相联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当时贫苦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一家一户难以解决水利问题,难以抵御自然灾害,不能合理地使用耕地,也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这就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中国历史》

材料三   早稻亩产二万六千九百多斤,花生亩产一万多斤的高产“卫星”,从湖北省麻城县麻溪河乡和福建省南安县胜利乡的田野上腾空而起了。

——1958813日《人民日报》

材料四   19588月初,……实行高度集中的统一经营,分配方面实行供给制与工资制相结合……由公社统一发放,生产好坏分配也一样。

材料五   1978年底,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18户农民在村西一间茅屋里秘密开会,决定实行“大包干”。包干到户的第一年,从未向国家贡献过一粒粮食的生产队第一次向国家贡献粮食4万斤,油料2万斤。小岗村的奇迹,使人们看到了农村改革的希望。

(1)材料一反映的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农村的哪一社会变革?
(2)为解决材料二中出现的问题,国家对农业政策进行了怎样的调整?通过这次调整,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材料三和材料四分别反映了在当时我国农村掀起的哪两大运动?如何评价这两个运动?
(4)材料五中使“农村改革的希望”能够实现的具体措施是什么?这个措施对全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5)综合以上材料,针对“农村要发展、经济要振兴”你获得了什么经验?
2024-06-14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布后,富农的多余财产是被依法征收的;1950年的土地改革则实行了“保护富农所有自耕和雇人耕种的土地及其他财产,不得侵犯”的政策。这一调整(     
A.促进了农业合作社的建立B.有利于新生人民政权的巩固
C.完善了社会主义民主法治D.扫除了我国工业发展的障碍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经过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改革,农村中90%的农民都参加了农民协会、民兵组织、妇女联合会和青年联合会。过去农村是地主的天下,现在农民翻身做了主人,地主在劳动中改造自己,成为新人。这说明土地改革(     
A.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重要条件B.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C.提高了农民的政治觉悟和政治地位D.确立了国家土地公有制
2024-06-13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区三校联考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成为土地主人的中国农民,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投入生产。1951年 ,全国的粮食和棉花产量都超过了抗日战争前的历史最高水平。材料反映了(     
A.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B.土地改革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C.三大改造使农作物产量迅速增长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影响
2024-06-13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代寺学区联考三模历史试题
8 .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路线图 ”。建国以来我国农业政策的四次调整(指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都(     
A.一定程度调整了生产关系B.遵循了客观经济规律
C.极大地促进了乡村振兴D.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
9 . 武汉市喻桥乡土地改革后,贫农陈友汉家拥有田地15余亩,农具齐全,全年有米吃。1953年,陈友汉家收谷1600千克,一年能吃24千克油、14千克盐。这说明土地改革(     
A.实现了土地的公有制B.消灭了地主阶级
C.改善了农民的生活D.巩固了人民政权
2024-06-13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模拟试卷(四)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下表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推行(     
1950-1952年广西粮食与经济作物生产发展情况
年份农业总产值/亿元粮食/万吨油料/万吨甘蔗/万吨红黄麻/万吨
195010.4432.457.0042.750.38
195111.4478.208.7553.010.53
195213.0529.3011.1687.530.72
A.土地改革B.第一个五年计划C.三大改造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024-06-12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含山县多校九年级下学期历史中考三模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