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一届三中全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 道试题
1 . 实现强国富民是中国人民自古至今的梦想,为此进行了不懈探索。

材料一   作为战国各国变法中最为全面、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商鞅变法规模大、措施全、历时久、推行力度大,取得大的成功,变法推动了秦国的社会转型。废除了旧的经济、政治制度,建立了全新的经济、政治体制,从而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

——李德龙《中国古代史论稿》

材料二

1942-1943年期间,创作过《松花江上》的著名音乐家张寒晖由关中来到阵东的华池县一带采风,以当地民间小调《推炒面》为基调,给这首民歌编入新词,创作出了高亢优美的劳动号子——打夯歌《边区十唱》。它一经问世就广受欢迎,很快传唱开来。

材料三   他和他的同事找到了一条富国强民的道路。在达成这个目标的过程中,邓小平也引领了中国根本转型,不论它与世界的关系方面,还是它本身治理结构和社会方面。

——傅高义《邓小平时代》

材料四   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特殊重要时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从大历史的视野对我国近代以来现代化落后于时代而遭受屈辱教训的深刻反思,也是对近代以来世界大国现代化崛起之路经验启示的一个理论总结。新质生产力核心在于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同时,生产关系必须要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全面深化改革、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

——《求是》

(1)根据材料一,概括商鞅变法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商鞅变法中“废除了旧的经济制度,建立新的经济体制”的措施。
(2)材料二中的歌曲创作于中国革命的哪一历史时期,歌曲中唱到的大生产运动有什么积极作用?
(3)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富国强民的道路”是指什么道路?中国经济体制发生了怎样的“根本转型”?
(4)根据材料四,说说中国应该如何以新质生产力发展推进新时代的强国富民?
7日内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振华中学2023-2024学年部编版九年级下学期历史中考二模试题(无答案)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
2 . 下面为书籍《名家史学精讲——中国共产党历史》的目录(部分),其中第六讲的题目应为(     
第四讲建国大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第五讲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和曲折发展
第六讲____
第七讲跨越世纪—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开天辟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B.创业艰难——从土地革命到抗日战争
C.历史转折——改革开放的缘起和进程
D.新时代—中国梦的提出与新的开局
2024-06-04更新 | 191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回民区九年级中考二模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初中历史
3 . 学史力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家的选择】

事件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
内容新经济政策的重心是调整国家与农民的关系,通过粮食税等市场机制建立工农联盟,同时允许私营企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并以租让制等形式在一些经济部门引入外国资本。新经济政策的实施,稳定和恢复了国民经济,巩固了苏维埃政权。罗斯福新政是为摆脱经济危机而实行的一系列新政策,基本做法是国家通过立法的形式加强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和调节。罗斯福新政缓解了经济危机造成的严重破坏,避免了剧烈的社会动荡,使大多数美国人恢复了对美国国家制度的信心。

(1)观察上表,分别概括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新”的表现,并说出上述两次改革产生的共同影响。

材料二【国家的探索】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邓小平从关心群众的整体利益出发,提出以经建设为中心,改善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还提出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先富带后富,实现共同富裕。……我国的改革首先在农村和农业生产方面进行,以解决吃饭问题,而后逐步从农村到城市、由农业到工业、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由沿海到内地进行渐进式改革。

——摘编自聂北茵《改革开放40年成功的“中国密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改革开放40年成功的“中国密码"的特点综合以上两则材料,谈谈你对“改革与国家发展"的认识
2024-05-11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九年级一模历史试题
4 . 论述题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有着关键性的历史作用,推动历史车轮滚滚前进,请根据下面的照片以及史事提示拟定一个主题并且论述你的观点。

               

史事     辛亥革命             开国大典             改革开放
2024-05-03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阿荣旗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13年3月1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全面阐述了引发广泛共鸣的“中国梦”话题。

材料一:天朝之梦——清乾隆帝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材料二:图强之梦——从1840年起,中华民族为实现中国梦,整整走过了109年,才迈出了赢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第一步。在这一百余年的前80年间,中国人民始终在黑暗中探索。

材料三:美丽中国梦——如今,我们正在为实现“中国梦”经历着第二个一百年。在这第二个一百年,我们逐步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康庄大道。

(1)材料一中“天朝之梦”是在哪一次侵华战争之后开始被打碎的?
(2)材料二中“前80年间,中国人民始终在黑暗中探索”。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开始于什么?
(3)材料二中“前80年间,中国人民始终在黑暗中探索”中,发生了一次“巨变”,是指哪一重大历史事件?为什么说这是“历史性巨变”?
(4)材料二中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走出黑暗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5)材料三中“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康庄大道”最主要得益于哪次会议的什么决策?“中国梦”不仅是属于中国的,也是属于世界的。你认为和平崛起的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应如何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2024-04-26更新 | 3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根河市中考模拟历史试题
6 . 联系历史事件,纵论世界形势。

——摘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根据材料,以“我眼中的战后世界”为线索,选取相关事件得出一个结论,最后结合所学加以论证。(要求:结论观点明确,论从史出;表述条理清晰,史论结合)
2023-09-12更新 | 505次组卷 | 9卷引用:2023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历史真题
7 . 201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建党90周年。90载艰苦卓绝,90载荣耀辉煌。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近半个世纪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现在请你对建国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进行探究。
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制度确立篇】


(1)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时间是哪年?

【艰难探索篇】


(2)依据提示信息,完成下列表格的内容。
提示信息相关史实
①良好的开端中共八大
②严重失误
③伟大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
④特色理论

【民主政治篇】


(3)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它制定于哪一次会议?

【显著成就】


(4)请例举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两项令人瞩目的成就。

【感悟历史】


(5)根据上述的社会主义道路探索艰难、曲折的历程,结合所学的知识,谈谈你对社会主义建设有何认识。
2023-09-07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满洲里市第十二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危机和机遇总是同生并存的,克服了危机即是机遇。某九年级历史探究小组在学习了世界近现代史后围绕“危机与抉择”这一主题进行了如下探索,请你参与完成:

材料一:土地属于我们,而粮食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而木材属于你们;河流属于我们,而河里的鱼却属于你们。

——《俄国通史》

材料二:美国股票市场的崩盘始于1929年9月。一个月内股票的价值下降了40%,而且除了少数几次股价有短暂的回升外,这种下降一直持续了三年。在此期间,美国钢铁公司的股票从262下降到22,通用汽车公司的股票从73下降到8。到1933年时,美国工业总产量和国民收入暴跌近一半,商品批发价格下跌了近1/3,商品贸易下降了2/3以上,失业率达40%左右。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粉碎“四人帮”的胜利,结束了文化大革命的内乱,中国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但是,指导思想上的“左”倾错误仍然继续,持续十年的文化大革命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及影响仍然存在,积累了许多严重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一部分党组织和国家机关的权力仍然掌握在某些帮派分子手中,有些地方帮派势力盘根错节,一些地区的动乱尚未停止。清查和摧毁“四人帮”的残余势力,稳定国家局势,恢复正常社会秩序,成为当时的重要任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任务一——知识梳理】
(1)根据同学们收集的材料请你分别指出三则材料反映的社会危机。
【任务二——材料分析】
(2)面对以上危机,他们国家的领导人各自采取了什么措施?
(3)上述三次改革被后人誉为“20世纪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三次改革”,结合所学知识和上述三次改革请你为我国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提出自己的建议。
2023-08-06更新 | 37次组卷 | 2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开鲁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9 . 【历史知识的学习与探究】

一位初中历史教师组织中国近现代史复习,以下是课堂的部分实录:


(1)教师进行知识梳理时出示了一张幻灯片,请你把空出的部分补全。
时间事件标志
1840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开端
1919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949新中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1956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978
(2)分组活动结束后某同学代表本小组展示讨论成果:“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后,中国共产党进行工农武装革命,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中央革命根据地。”倾听同学的发言,你发现了他的一个错误吗?请指出并帮他改正。

在活动中教师提供了1959年某部门制定的历年全国工业生产统计表(见下表)

年份195319541955195619571958
增长率(%3021625628211466
(3)1953~1957年我国工业生产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教师接着指出1958年的数据是虚假的,请分析他这样说的依据是什么?
2023-08-06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开鲁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10 . 邓小平先后八次成为《时代周刊》Time)的封面人物,其中,两次被评为该刊“年度风云人物阅读以下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79年1月1日出版的《时代周刊》将邓小平评选为年度风云人物,标题为《邓小平:中国新时代的形象》……邓小平更大的贡献是启动了中国的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改编自《中国青年报》


   
1979年《邓小平,中国新时代的形象》
(1)材料一中提到的“中国新时代“具体指的是什么时期。分别列举一例中国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典型事例。

材料二:1997年2月19日邓小平逝世。同年3月3日,他的头像又一次登上了《时代》周刊封面。这一期的专题报道中这样评价电“地在中国推行的新的经济故策,使世界上1/4人口的生活得到改著:世界局势将因此而更加稳定:中国经济政策的彻底改变,如果确实有效,将意味着对苏联模式的共产主义提出了另一个选择;这个改变将会给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带来深远的影响.

——改编自《中国青年报》


(2)阅读材料二,概括“他推行的新的经济政策”所起的作用。

材料三:学习完中国近现代历史后,某历史兴趣小组准备为中国历史名人立传,他们搜集到了邓小平的材料如下:

时间内容
1947年夏邓小平,刘伯承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千里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1978年12月邓小平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
1979年1月邓小平同志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1992年初邓小平到南方视察,在视察过程中,发表了一系到重要谈话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邓小平的认识。
2023-07-25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