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一届三中全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9年9月,毛泽东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会议上说:“……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

——摘自人民出版社《复兴之路》


(1)材料中的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的标志是什么?用一句概括此历史事件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地位

材料二: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闭关自守。新中国成立后……三十几年的经验是,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

——邓小平


(2)依据材料二归纳新时期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原因。对外开放是在哪次会议上作出的决策?

材料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凝聚中国力量,走中国道路;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反映了我们先人们不懈奋斗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

——自《习近平述中国梦:人民共享人生出彩的机会》


(3)材料三中习近平指出坚持走中国道路是指什么道路
2 . 建国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材料二

消灭剥削,废除资本主义制度……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它比起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投资总额是多么渺小,得到的却是一个人人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对民族资产阶级采取和平改造的方针,替我们安排了出路,经过一个公私合营的过程,培养和锻炼我们的技术和业务能力,支持我们有利于国家的社会政治活动,工作、学习和生活都得到很好的照顾。只要自己努力,完全可以成为光荣的社会主义社会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徐中尼《访上海资本家荣毅仁》(《新华半月刊》1956年第4号)

材料三

1956—1976年的二十年,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曲折前进的时期。由于党对形势认识不清,一再发生失误。

材料四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经历了80年代初以农村改革为重点的第一阶段,和80年代中后期以城市为重点、城乡联动、全面改革以来,以中国共产党十四大为标志,改革进入了新阶段。

——宁可主编《中国经济发展史》


(1)材料一出自1950年颁布的哪一法律文件?依据材料概括我国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2)材料二中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在哪一年超额完成?当时集中主要力量发展哪一行业?据材料二,可以看出荣毅仁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持什么态度?这与党和政府对民族资产阶级采取的什么政策有关?这次改造给我国社会发展带来哪些影响?
(3)材料三中提到的1956年—1976年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出现了哪些严重失误?从材料看,党发生失误的原因是什么?
(4)新中国的哪次会议提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材料四中“农村改革”具体是指实行了什么政策?中国共产党十四大确定了怎样的改革目标?
(5)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中华民族复兴历程的认识。
2017-08-08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2017届九年级第二轮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3 . 材料一 这次会议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重要会议,他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重新树立了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他在波乱反正,提出改革任务,推动农村改革方面起了伟大的历史作用。
材料二

图一 1980年的深圳                                                     图二 今日深圳
(1)材料一提到的是哪次会议?做出了什么战略决策?起到什么作用?
(2)比较材料二中的两幅图片,说明深圳发生了怎样的巨大变化?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30多年来,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过程中形成的理论成果是什么?(4)
2014-06-24更新 | 75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2014年山东济南市38中八年级下期期中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