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一届三中全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78年12月邓小平同志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这篇讲话实际上为随后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了充分准备。这次讲话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     
A.主要内容B.重要影响C.历史意义D.背景条件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共和国之路》记载,各地就这一主题召开的讨论会达70余次,发表文章650多篇。这场大讨论,冲破了“两个凡是”的严重束缚,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作了重要的思想准备。这反映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       
A.背景B.内容C.过程D.意义
2023-08-05更新 | 921次组卷 | 22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五四学制)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79年到1983年,中国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人口基金等国际组织获得了大量的技术、知识和资金,开始学会利用国际规则维护和拓展自己的利益,同时也更加客观地看待世界局势和定位中国的国际角色。与此相关的背景是(       
A.中国开启农村改革B.对外开放成为国策
C.国企改革迫在眉睫D.市场经济成为主流
4 . 歌谣脱胎于时代社会基础,映射着时代价值取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中国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走进新时代》

材料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材料三:20世纪50年代中国大地上流行的歌曲《社会主义好》,歌词为:“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反动派被打倒,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全国人民大团结,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高潮,建设高潮。”

材料四:我出生在那一九七八,老爸说那一年变化真大,报纸上天天讨论真理的标准,安徽的农民偷着把土地包干,北京城开了一周的大会……早春的雷声震撼了华夏……

——电视剧《鸽子哨》的主题歌《我的一九七八》

材料五: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搞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七子之歌·澳门》


(1)材料一中使“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站起来”和“改革开放富起来”的两位领导人分别指谁?与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站起来”相关的事件是什么?
(2)材料二是哪一支军队的战歌?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列举这一时期能体现社会主义好的具体事件。
(4)材料四中的“北京城开了一周的大会”指的是哪次会议?该会议作出了怎样的重要决策?“安徽的农民偷着把土地包干”开启了我国农村哪项改革?
(5)请写出材料五这首歌在1999年后成为家喻户晓的经典歌曲的背景。
2023-02-12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五四制)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特定的历史时期,重大的历史事件,会在一些歌曲中得到反映。这里让我们通过几首歌曲来感受中国时代的变迁。

材料一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材料二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材料三   “小燕子,告诉你,今年这里更美丽,我们盖起了大工厂,装上了新机器,欢迎你长期住在这里!”

材料四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

材料五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

材料六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1)材料一中,五星红旗是在哪次会议上被确立为我国国旗?
(2)依据材料二,写出一个该事件中你最敬佩的战斗英雄。
(3)材料三是歌曲《小燕子》创作于1957年,是电影《护士日记》中的一首插曲,这段歌词告诉我们歌曲的创作背景是什么时期?
(4)材料四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一项基本国策是什么?
(5)材料五歌词中“领导人民当家作主站起来”、“领导人民改革开放富起来”、指的分别是哪两位领导人?哪次会议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总方针?
(6)材料六中的这位“老人”是谁?这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指的是什么?
2021-07-17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鸡西密山市(五四学制)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年光辉历程,百年丰功伟绩。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1921年,五四运动之后,在中华民族内忧外患、社会危机空前深重的背景下,在马克思列宁主又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从此,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中国人民就从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党召开了一次次重要会议。这些会议作出的决策,指引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方向,推动了历史进程,具有里程碑意义。


(1)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2)1934年,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后严重受挫,生死攸关的形势下,中共召开了哪次会议?
(3)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在望,中共召开会议,确定了党的政治路线,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这是中共的哪次会议?
(4)三大改造完成后,中共在1956年召开会议,为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现代化的指明了方向。这是中共的哪次会议?
(5)“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共召开会议,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 伟大征程。这是中共的哪次会议?
(6)人无精神不立,党无精神不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培育了一系列反映民族精神、体现时代要求、彰显政党性质、凝聚革命力量的伟大中国精神。请写出此时期的一个中国精神。
2021-08-17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莱西市(五四制)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会议指引方向: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在这一探索的过程中,中共八大和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两次具有重要意义的会议:请回答:
(1)这两次会议分别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召开的?
(2)从中共八大到十一届三中全会20多年间,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经历了怎样的曲折过程?从这一曲折过程中你可以得出哪些认识?
(3)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4)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的经济建设首先开始了农村经济体制的变革,这场变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从实质上起到了什么作用?
2017-05-10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山东省龙口市第五中学(五四学制)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8 . 图说主题会认识,分析典型事例认识历史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基本方法。请识读下列图说卡片,回答问题,形成整体认识。

图说卡片一:

(1)图①②③反映的分别是什么重大事件?各使新中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图片事件变化
图①
图②
图③
(2)你如何评价图④总路线?

图说卡片二:

(3)结合所学分析,图①标注“腾飞起点”的依据是什么?图②中凤阳县和深圳发生巨变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图③中共十四大为深化改革作出了什么重大决策?
(4)请为图说卡片二添加一个合适的标题。
(5)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华民族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的民族复兴之路,有许多历史经验值得我们去总结,请结合以上探究和所学写出一条最深刻的启示。
2023-08-23更新 | 40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饱经风霜的新中国已经走过了七十多个春秋,共和国不平凡的复兴之路,引发我们深深的思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挫折之路】

材料一




          
图一 1958年的《人民日报》                                                                                       图二 1966-1968年我国经济状况统计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图一《人民日报》中的报道情况是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哪一严重失误?分析并指出图二中经济状况出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转折之路】

材料二   我出生在那一九七八,老爸说那一年变化真大,报纸上天天讨论真理的标准,安徽的农民偷着把土地包干,北京城开了一周的大会……早春的雷声震撼了华夏……

——歌曲《我的一九七八》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天天讨论真理的标准”有何意义。“北京开了一周的大会”指的哪次会议?“安徽的农民偷着把土地包干”开启了我国农村哪项改革?

【光明之路】

材料三   1982年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


(3)材料三中“走自己的道路”指的是党最终找到了一条什么正确道路?在探索这一道路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什么理论?此理论被确定为全党指导思想是在哪次会议上?

材料四   1984年,邓小平在视察经济特区后说:“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从特区可以引进技术……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反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

——摘编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4)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对外开放的“窗口”城市。依据材料概括经济特区的影响。

【圆梦之路】

材料五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

——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5)依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请写出实现中国梦的其中一条途径。请你联系生活实际,举一例家乡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出现的巨大变化。
2023-08-21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钢城区艾山第一初级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3年将是我国进行大规模建设的第一年。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1953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

(1)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要实现工业化的理由,结合所学知识举出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在工业和交通运输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各一例。

材料二1952—1956年国民收入结构表(单位%)

年份1952年1956年
国营经济19.132.2
合作社经济1.553.4
公私合营经济0.77.3
个体经济71.87.1
资本主义经济6.9趋于零
(2)上述表格反映了我国历史上哪一深刻的社会变革?变革后,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一变革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确立了怎样的社会制度?

材料三

   

(3)粮食产量图所示由A到B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由B到C变化的主要原因又是什么?

材料四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人民开创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极大地发展了生产力,增强了综合国力,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使中国走向了一条富裕安康的强国之路。

(4)材料四的会议使中国人民“富起来”主要得益于哪一历史性决策?根据材料四,概括这一决策的历史作用。
2023-10-21更新 | 46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2022-2023学年(五四学制)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