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一届三中全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7 道试题
1 . (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78年以来中国大事记(部分)

时间重要事件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1980年深圳、珠海、油头、厦门经济特区建立
1984年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青岛、上海、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
1985年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洲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1990年建立上海浦东新区
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返回地面
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2012年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交接入列
2021年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
(1)据大事年表,指出1978年实施的重要经济决策。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78年以来中国社会发展呈现的趋势。
(2)从上述大事年表中,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件,结合所学知识,提炼一个观点,并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4-02-27更新 | 165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编写简要的大事年表可以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历史发展的脉络。小王同学期末复习时,通过表格的形式梳理了“社会主义发展”的相关大事(如下表)。阅读表格回答下列问题.
时间大事
1848年A
1864年“第一国际”成立
1871年巴黎公社运动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2年苏联成立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78年B
20世纪80年代后期苏联戈尔巴乔夫改革
1989年东欧剧变
1993年苏联解体
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
(1)补充完整表格中A、B处对应的历史事件。
(2)根据表格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东欧剧变的实质是什么?社会主义从理想变为现实的标志是什么?
(3)选择材料中相互关联的事件,结合所学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字数不少于200字)
2024-02-29更新 | 30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
3 . 根据下面的大事年表,解答下列问题。
大事年表
时间事件
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1922年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国共合作实现
1927年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
1931年九一八事变
1934~1936年红军长征
1935年遵义会议
1936年西安事变
1937年七七事变、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平型关大捷
1938年台儿庄战役
1940年百团大战
1945年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日本宣布投降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
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201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1)党史专家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人民在醒过来、站起来、富起来的基础上,昂首阔步踏入了强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请从上述材料中找出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的标志性事件。
(2)选择材料中相互关联的事件,结合所学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2024-01-31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根据大事年表,回答问题。
时间事件
1949年10月开国大典
1952年底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1953年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4年9月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980年中央决定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
1983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
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国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1992年中共十四大召开
2001年12月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2012年开始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1)分别从上述材料中找出进入社会主义和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标志性事件。
(2)选择材料中相互关联的事件,结合所学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温馨提示:观点可参考“____不断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
2024-04-09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华民族悠久的饮食文化,不仅折射了历史的变迁,也蕴含着民族文化精神与特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朝中叶以后,与西域各族的贸易日渐发展,西域商人把中亚、西亚的产品,如蚕豆、黄瓜、大蒜、胡萝卜、胡桃、葡萄、西瓜、石榴以及汗血马、骆驼等,经河西走廊运到中原。

——摘编自冯天瑜、杨华、任放《中国文化史》

材料二   清末民初, 随着西方在华人员数量大增,对西餐必备食材番茄的需求随之上升,各农事试验场纷纷从俄罗斯、日本、法国、美国等地引进番茄进行驯化栽培,番茄这才沾着“西餐厅”的光,得到广泛推广。

——摘编自李崇寒《明清食材奠定中餐格局   美洲作物引发舌尖上的革命》

材料三   美国可口可乐公司在中国发展大事年表

时间

重要事件

1927年

开始在上海街头热卖,取名“蝌蝌啃蜡”,后更名“可口可乐”

1949年

撤离中国大陆

1978年

在美国正式宣布重返中国,与中国粮油进出口总公司签订了协议

1986年

在上海建厂并生产、销售其产品

——摘编自马立成《交锋三十年——改革开放四次大争亲历记》

材料四   文化学意义上,一个民族的饮食乃至由饮食折射出的文化特质都贯穿与体现着这个民族独一无二的文化风范。饮食作为文化的载体,不仅内含着这个民族的文化精神与特征,而且也述说和传达着该民族的文化传统。

——摘编自肖向东《论全球化视野中的中国饮食》

(1)材料一中“蚕豆、黄瓜、大蒜、胡萝卜等运到中原”与哪一事件有关?这一事件的历史影响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番茄得到广泛推广”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还有哪些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可口可乐公司1949年“撤离中国大陆”和1978年“重返中国”的时代背景。
(4)综上所述,中华民族饮食的变迁体现了怎样的“民族文化精神与特征”。
2021-05-15更新 | 169次组卷 | 3卷引用:2021年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6 . 制作年代尺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它能将复杂的历史发展进程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面是某校初二学生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制作的年代标尺示意图,他整理的是八年级下册中国现代史第二单元的主要知识线索,请认真读图作答:

A、十一届三中全会B、开国大典C、辛亥革命D、三大改造的完成E、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F、中共十四大
(1)阅读上述大事年表,完成年代尺:(选择与年代尺上重大时间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的选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所学,从上表中,找出存在因果关系的两件事
(3)请你说说三大改造完成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2023-01-04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134团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五四制)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探究题:

材料   中国共产党百年大事记(部分)

时间

大事

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7年秋收起义到达井冈山
1929年古田会议
1935年遵义会议
1945年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抗日战争的胜利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3年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980年决定在广东福建兴办经济特区
1984年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201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2021年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
从材料中任选两个事件,提炼一个观点,史论结合,条理清晰,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
2023-04-25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云阳县第一初级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理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宣言》称,“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资本主义制度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马克思和恩格斯相信,未来社会中,资产阶级生产资料私有制和剥削制度将被消灭,因此不再有阶级。未来社会必将创造出高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由于马克思、恩格斯以建立一个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想社会为目标,所以他们的思想为人们所向往、所追求。

——摘自刘玉安等《西方政治思想通史》


(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的《宣言》是指哪部著作?依据材料一,指出马克思和恩格斯设想的未来理想社会的特点。

材料二   俄国革命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很少引起关注。列宁在俄国夺取政权后,李大钊开始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虽然李大钊接受了俄国革命的主张,陈独秀也注视着俄国革命的局势,但他们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者。1919年的反常运动期间,李大钊、陈独秀的思想有了重大发展,他们都坚定地站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阵营,并且还有一群学生追随他们。

——摘编自史华慈《中国的共产主义与毛泽东的崛起》


(2)以下是依据材料二绘制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过程示意图,请根据材料二写出第一、二阶段的特征,并按顺序指出促成以下各阶段转变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名称。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大事年表(部分)

①1919年,《新青年》出版“马克思研究专号”,刊载了李大钊的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1920年夏,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陈独秀在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

③1921年7月中共“一大”召开,宣告了党的成立,通过了党的第一个纲领,确定了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④在党的组织和推动下。从1922年初到1923年春,全国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湖。

(3)请用材料三中的史实证明下列观点。(填写序号即可)
为共产党成立奠定基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执行中国共产党纲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四

革命道路建设道路
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斗争夺取政权发展生产力,实现共产主义
苏俄国情:城市工人阶级力量强大
道路:在中心城市发动武装起义进而夺取全国胜利,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这被视为社会主义革命的经典道路
领导人:列宁
政策: B
内容: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发展商品经济
中国国情:农民占人口绝大多数;在农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
道路:中国共产党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走以 A 、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
领导人: C
道路:改革开放
内容:城市进行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经济特区
(4)将表格中A、B、C处内容补充完整。并据此说明苏俄和中国革命道路的共同点。

材料五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价值原则来源于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方法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展现了中华优秀文化的内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革命文化熔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摘编自方晓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的逻辑关系》等


(5)依据材料五,说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华优秀文化的关系。
2022-10-11更新 | 123次组卷 | 3卷引用:【市级联考】安徽省淮南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册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某校历史社团开展“学四史、知国情、明方向”主题活动,活动分为三个板块。

【图片诉说历史】

(1)请从以上图片中选择两幅,写出其反映的历史事件。

【歌曲承载历史】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春天的故事》

(2)歌词中“老人”是谁?南海边画的“一个圈”指什么?南海边写下的“诗篇”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表格梳理历史】

中国航天大事记(部分)

时间事件
1992年9月中央决策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
1999年11月神舟一号无人飞船成功发射,开启了我国的飞天之旅
2003年10月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在太空绕地球运行14圈,历时21小时23分
2005年10月神舟六号载人航天员突破掌握了载人飞船“多人多天”在轨飞行关键技术
2008年9月神舟七号航天员成功完成出舱任务,突破和掌握了空间出舱活动技术
2021年6月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完成对接,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2022年12月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向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移交中国空间站的钥匙,中国空间站正式开启长期有人驻留模式
2023年5月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
(3)依据表格内容,归纳概括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表现。(不得照抄表格原文)结合所学分析航天事业迅速发展的原因。
2024-01-21更新 | 127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和平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某历史兴趣小组围绕收集整理的专题内容进行探究性学习,请你参与完成。
序号时间事件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1868年日本     B
1933年美国罗斯福“新政”
1934年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
     A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
20世纪80年代后期苏联戈尔巴乔夫改革
(1)请将表中A、B处内容补充完整。请你给该专题取一个恰当的主题。
(2)上表中①②③④四个历史事件有何共同之处?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国家的哪些事让你感到自豪?我国的改革开放和苏联戈尔巴乔夫改革的结局截然相反,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2024-01-26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抚顺市新抚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