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一届三中全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citizen”一词最早被美国传教士丁韪良在1864年出版的译作《万国公报》中翻译为“人民”;“As to wrongs or injuries done to the government or citizens of another state(他国被害,并他国人民受辱)”之后,又出现了多个表达“citizen”含义的汉语词汇,其中以“国民”“公民”较为常见。20世纪初,“公民”的内涵发生了变化……“citizen”的引入及其不断翻新,对于近代中国人的主体意识的觉醒,对于厘清人民、民族、国家之间的关系起了相当重要的推动作用。

——据万齐洲《“公民”观念的输入及其在近代中国的传播》


(1)根据材料一,指出“citizen”一词传入中国的背景,并分析传入中国的客观影响。

材料二   随着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国经济地位的相应提高,反映传统文化的借词尤其是饮食类、体育类借词发展迅速。英语中汉语饮食类借词是随着中华美食日益受到全世界人民的热爱而增多的,如Jiaozi(饺子),wonton(馄饨),mooncake(月饼),springroll(春卷),chowmian(炒面)等。

——摘编自张妍丽《英语中的汉语借词之文化透视》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这一时期英语中汉语借词发展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现象有何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近代以来我国语言文化发展的认识。
2023-08-09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三海学地教育联盟2022-2023学年九年级12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允许多种经济并存;运用市场和商品货币的关系……把商品交换提到首要地位,把它作为新经济政策的主要杠杆。

材料二   为了维护自由经济,不得不改变自由经济;为了维护民主制度,不得不调整民主制度……

材料三   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1)据材料一指出,当时苏俄党内有人对列宁进行批评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的主要背景是什么?美国大垄断财团批判罗斯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据材料三回答,判断中国改革开放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标准是什么?
(4)以上改革的成功,给我们什么启示?
2024-02-02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计划经济体制束缚了人们的手脚,使中国与西方国家原本缩小了的差距越拉越大。经过十年“文革”,也积累下许多严重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1982年,中共“十二大”提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要“走自己的路”。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和中共“十四大”的召开,进一步解放了思想,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材料二

中国大事记

同时期的世界形势

1986年

制定《863计划纲要》

20世纪80年代,世界各国已经把抢占科学技术前沿目标、发展高科技作为进入21世纪的决定性因素,美国“星球大战”计划,西欧“尢里卡计划”等相继提出。


1980-1989年成立的国际经济组织有20个,1990-1996年成立了69个。如今欧盟、东盟、亚太经合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等经济组织推动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发展。
1991年

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1995年

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1999年

成功发射“神舟号”试验飞船

2001年

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在上海召开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02年

研制出超级计算机

2003年

成功发射“神舟五号”飞船

2010年

成功举办上海世博会


(1)依据材料一,简要说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历史背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找到了一条怎样的发展道路?
(2)依据材料二,大事年表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哪些领域的巨大成就?结合同一时期的世界形势,概括指出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
(3)联系生活实际,举一例说明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给你的生活带来的便利。
2015-07-14更新 | 336次组卷 | 10卷引用: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河南卷)历史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词汇变化反映时代变迁。1996年,《现代汉语词典》第三版修订时增加9000余条新词,如下海、市场经济、电脑、超市、绿色食品等。本次修订的背景最有可能处于(     
A.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B.三大改造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
2024-01-14更新 | 154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育才中学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5 . “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材料叙述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
A.时间B.背景C.内容D.影响
2022-06-21更新 | 1139次组卷 | 25卷引用:2022年四川省乐山市中考历史真题
6 . 习近平主席在2018年曾说:“1978年,在邓小平先生倡导下,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征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这段话主要论述了改革开放的(     
A.背景B.性质C.进程D.作用
7 . “关键一招”

某校开展了学习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活动。其中一个小组以“改革开放”为主题收集以下材料。

材料一   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伟大成就,推进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材料二   如果没有毛泽东同志,我们中国人民至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时间……如果没有邓小平同志,中国人民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新生活,中国就不可能有今天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光明前景。

——江泽民《在邓小平同志追悼大会上的悼词》

材料三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情况


材料四   1984年发行的上海飞乐音响公司股票(原件)


材料五   以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城乡变化为背景创作的小说


材料六   神舟七号载人飞船,翟志刚太空漫步



(1)(         )的召开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对研究“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这一主题而言,可以作为直接证据的是(         )。(任选两则材料,填写材料编号)
(2)A同学认为材料五没有史料价值,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请说明理由。
(3)基于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这句话的理解。
2022-01-19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任何一个国人都能感受到,1978年的中国,几乎与世隔绝,国民经济濒临崩溃,有两亿多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在‘文革’和计划经济的背景下,中国人已经站立在一次重大变革的前沿,改革开放的滚滚雷声已经隐约可闻。”从文中能够提取的历史信息有(     
①中国与世界交流很少 ②人民非常贫困 ③国际形势比较恶劣 ④即将开始改革开放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021-09-13更新 | 58次组卷 | 2卷引用:2019年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9 . 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土地问题。只有获得广大农民的支持,中国革命与建设才能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旧中国的广大农村,占农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和富农,占有约70-80%的土地,借此残酷地剥削农民。而占农村人口90%以上的贫苦农民,只占有20-30%的土地,终年劳动,不得温饱。中国共产党清醒地认识到,只有帮助贫苦农民解决土地问题,才能调动起浩浩荡荡的革命大军,夺取中国革命的胜利。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后,党就领导根据地人民开展了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革命斗争。


(1)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共产党开展土地革命的背景。“党就领导根据地人民开展了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革命斗争”后来发展为哪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材料二:



(2)材料二中的“社”指什么?结合材料指出,这一事件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农业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三:湖南一农民过年时的对联

时间对联横批
1974年过年只有两升米,压岁并无一分钱我也过年
1980年过年储米十余担,压岁存款上千元欢度春节
1984年人有勤劳致富两只手,家有吃穿住用四不愁永远跟党走

(3)材料三中农民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一变化得益于党在农村实行的什么政策?

材料四: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党的十九大报告》


(4)综合以上材料表达的主题,谈谈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2020-01-16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兴化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拥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渝地遵循

材料二   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1)“两个凡是”是哪种错误思想的表现?
(2)针对“两个凡是”,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讨论,讨论的中心议题是什么?
(3)结合材料一回答,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什么思想路线?作出了什么重大决策?会议形成了以谁为核心的领导集体?
2020-11-04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保山市第九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10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