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一届三中全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1 . 新中国成立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人们要凭粮票才能购买到粮食。1990年,广东 省宣布终止粮票的流通,1993年全国终止粮票的流通。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改革开放前我国粮食供应紧张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缓解了粮食紧张状况
C.表明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D.农村改革率先在广东开始
2021-07-20更新 | 133次组卷 | 20卷引用:2015届浙江省临安市於潜第一初级中学中考模拟历史试卷
2 . “历史,总是在一些重要时间节点上更能勾起人们的回忆和反思”。以下时间节点勾起的回忆,符合史实的是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0-07-05更新 | 1100次组卷 | 11卷引用:2020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3 . 1979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把主要精力集中到生产建设上来》中说:“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此时给中国人民带来“兴奋心情”的主要是
A.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B.农村普遍实行了大包干
C.人造地球卫星首发成功D.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
2020-07-05更新 | 829次组卷 | 46卷引用:2020年浙江省舟山市中考历史试题
4 . 回首百年史,坚定前行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注:
图中动物指代的国家
熊——俄国
鹰——美国
犬——英国
蛙——法国
肠(蛇)——德国
太阳——日本
资料卡
如今,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
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
第二大国、外资流入第二大国;已与世界上
170多个国家建交,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
际组织的工作,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
——改编自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下)

(1)材料一中的图文信息分别反映了什么?通过对比,归纳百年中国发生的变化。

材料二:20世纪是中国发生巨变的100年。中华民族为独立和富强不懈奋斗,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以卓著的理论贡献和实践精神,成为站在时代前列的伟人……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20世纪以来中国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是引领中国人民不断前进的旗帜。

--摘自人民版普通高中历史教科书(必修第三册)


(2)概括材料二观点,并以其提供的视角,运用所学知识论证百年中国发生变化的原因。(要求观点鲜明)
2020-07-05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浙江省丽水市金华市中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百年来,一代又一代湖州青年,在挽救国家危亡和实现民族复兴的过程中奉献了自己的青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青春·呐喊】“京都学子,首创义举,士气奋扬,中外共仰。”1919年5月9日,湖州七校学生在老城隍庙集会并游行,高呼“勿忘国耻”“不买洋货”等口号。


(1)湖州学子响应了哪一“义举”?联系材料简述该“义举”发生的直接原因。

【青春·无悔】投笔从戎去,以身许家国。1945年2月,冷泉(安吉人,1927—1952)和3名同学参加新四军。1948年底,冷泉在安徽曹老集前沿阵地还顾敌人狂轰乱炸,英勇抢教伤员。1949年4月,随军横渡长江,解放南京。1951年,赴朝鲜参战,次年壮烈牺牲。


(2)根据材料,写出冷泉在1948—1949年间参加的重大战役名称。

【青春·先行】忽如一夜春风渠,千树万树梨花开。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湖州织里一带的青年农民找到了共同的兴奋点:家家户户齐行动,裁布绣花踏“洋机”(缝纫机);一副扁担走四方,练摊经商我先行。


(3)青年农民的兴奋源于国家政策的春风。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2019-10-20更新 | 1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浙江省湖州市中考历史与社会·历史试题
6 . 人民群众蕴藏着伟大的力量,是历史的创造者。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以往搞革命的人,眼睛总是看着上层的军官、政客、议员……如今在五四群众运动的对比下,上层的社会力量显得何等的微不足道。在人民群众中所蕴藏的力量一旦得到解放,那才真正是惊天动地、无坚不摧的。

——《吴玉章回忆录》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把敌人视为“一盘散沙”的中国人民团结和凝聚成万众一心的不可战胜的力量,使革命得到发展。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

材料三:历史总在一些特殊的年份,给我们汲取智慧,继续前行的力量。1978年冬,小岗生产大队的18位农民以“托孤”的方式,在包产到户的“生死契约”上按下鲜红的手印,实施了“大包干”。一场改变中国亿万农民命运的实践,正由他们拉开序幕。

——摘编自《小岗人家四十年》解说词

材料四: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1)上层社会力量与哪一阶级力量对比显得微不足道?促使此阶级力量“惊天动地、无坚不摧”的思想武器是什么?
(2)中国共产党28年里如何凝聚人民群众力量使革命得到发展?列举两个史实并加以说明。
(3)根据材料三,四,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小岗村的经验在全国范围得以推广的原因。
2019-10-17更新 | 124次组卷 | 2卷引用:2019年浙江省台州市中考历史试题
7 . 留学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形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630年,日本派遣第一批遣唐使来唐……渴望采纳中国文化和政治模式。649年日本朝廷发动了一系列重要的政治改革,将日本重建成一个法律、军事制度等和唐朝相似的中央集权制国家。

——陆威仪《世界性的帝国:唐朝》

材料二:十九世纪末,帝国主义吞噬颠覆,国家民族处境险恶。一些知识分子曾通过变法救国图存,但爱国愿望破灭。清廷也感到按照日本模式改革,不失为遏止民主革命发展的最佳途径,于是派学生赴洋。但留日学生在学习日本和西方的过程中进一步觉醒,走上了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新路。

——摘编自丁焕章《试论留日学生运动》等

材料三:至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出国留学生遍及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达到24万人。2004年中国出国留学生高达70万人。2017年共有48.92万名外国留学生在中国高等院校学习,规模增速连续两年保持在10%以上。

——摘编自李喜所《百年留学潮与中国现代化》等


(1)据材料一指出日本派遣唐使的主要目的。
(2)据材料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留日学生走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新路”的原因。(要求: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3)分析材料三中的中外留学交流的趋势。
8 .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判断对错)
2019-08-15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蕺山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期末历史试题
9 . 70年奋进的脚步,70年光辉的历程。以下对建国70年来重大事件的解读,正确的有

①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②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③迈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性一步
④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9年,新中国将迎来七十华诞,70年的岁月既有风雨,也有辉煌。有人说,新中国前30年收获的是民心,后40年收获的是美元。

(1)前三十年与后四十年分期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新中国的前30年中国共产党为收获民心做出了哪些努力?

材料二:上世纪80年代初,侯永禄所在的陕西合阳县开始实行“包干到户、包产到户”,一些群众听说后惋惜地说“辛辛苦苦30年,一夜退到解放前”,有位退伍军人慨叹“领导们把咱这一代农民做了实验田了!”而侯永禄只有一个坚定的信念,“不管怎么说,大包干就是好,大锅饭就是不怎么样。

﹣﹣《中国青年报》2008年5月14日选摘

(2)对材料二中提到的三种观点,请你选其中一个观点进行评析。

材料三:图片资料


(3)结合材料三,说说我国40年在不同领域取得的成就。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