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一届三中全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有两次重大的、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事件,一次是遵义会议,另一次是(     
A.中国七届三中全会B.中国八届三中全会
C.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D.中国十二届三中全会
2024-01-06更新 | 105次组卷 | 48卷引用:2021年黑龙江大庆市结业第一次模拟考卷历史试题
2 . 1921-2021年,中国共产党走过了百年光辉历程,这个历程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不断求索、走向复兴的历史。阅读下列党史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追忆历史】

材料一:



【拥抱今天】

材料二:



【展望未来】

材料三: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趁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1)材料一四幅剪纸图案分别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四件大事,图①事件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什么道路?用图案代号排列四件大事发生的先后顺序。
(2)材料二示意图,反映了国内生产总值呈现出怎样的发展态势?这样的发展态势得益于党哪项政策的实施?
(3)根据材料三,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实现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什么?中共十九大为“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而确立的行动指南是什么?
2022-10-07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贵州省铜仁市中小学教师业务考试复习试题-初中历史试题六
3 . 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重新确立了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它”所指的会议是(     
A.中共七大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D.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2022-07-20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浑南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学业水平测试历史试题
4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所以成为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最根本的一点是(     
A.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B.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
C.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D.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转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五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



根据年代尺所给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1840—1901年中国历史的发展趋势。
(2)指出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因果关系。
(3)1927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对中国革命的发展有何重大意义?
(4)分别指出年代尺上1931-1945年、1949年、1956年、1978年所发生的历史事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意义。
2021-06-21更新 | 501次组卷 | 4卷引用:2021年四川省广安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6 . 1978年5月7日,国务院发出通知,决定实行奖金和计件工资制度。此后,又恢复了稿费制度。这些措施的实施
A.标志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B.对突破固有体制进行了尝试
C.标志着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D.完成了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
2021-06-21更新 | 652次组卷 | 17卷引用:2021年四川省广安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7 . 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是一声砸向旧世界的锤头撞击,和着十月革命惊天霹雳。从上海望志路到南湖的红船发力,锻造出一个民族驶向复兴彼岸的航迹。”

——2016年中央电视台《信念永恒》朗诵词


(1)南湖红船见证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在哪一年? 请结合历史知识解释“锻造出一个民族驶向复兴彼岸的航迹”这句话的含义?

材料二:最初的中国共产党人认为中国革命与俄国一样,无产阶级要实行大罢工。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提出了“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的论断,由此,共产党人走上了武装革命的道路。但这时中国共产党开展了一系列城市暴动,都先后失败。毛泽东认为有必要实行不同于俄国革命的模式,进行游击战争和武装割据的方式。

——摘编自杨奎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2)依据材料二,概括中国革命道路的发展历程。

材料三:从今以后,只要不发生大规模的外敌入侵,现代化建设就是全党的中心工作。其他工作包括党的政治工作,都是围绕着这个中心工作,并为这个中心工作服务的;不能再搞任何离开这个中心工作,损害现代化建设的“政治运动”和“阶级斗争”了。

——《人民日报》1978年12月25日社论《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所述是哪次会议的决定?这次会议确定的指导方针及党的工作中心分别是什么?
(4)结合材料二、三及所学知识,谈谈两次历史转折带给我们的启迪。

材料四: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曙光在前、前途光明。同时,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鼓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我们面临着难得机遇,也面临着严峻挑战。在这个关键当口,容不得任何停留、迟疑、观望,必须不忘 初心、牢记使命,一鼓作气、继续奋斗。

——习近平2021年2月20日《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5)面对机遇与挑战,作为中学生,你如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1-06-21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山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考场押题卷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美国崛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利坚民族并不是北美大陆的首批开辟者,但经过100余年的开拓却构成了美洲领土最大的国家;虽然美利坚合众国不是第一个实现资产阶级革命的国家,但到19世纪末工业产值位居世界第一。

材料二:众所周知,二战期间日本在经济上受到重创。但是战后仅仅20多年,日本迅速崛起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大国,令世界为之震惊。

材料三:《复兴之路》,全景式追溯了中国近现代历史,着力一个影像的中国,理性且深情梳理了中华民族167年的伟大复兴道路……和其他大国的崛起不同,中国是从内忧外患的境地中一步步争取到独立自主和国家富强的。有着五千年辉煌灿烂历史的中华民族在那时候跌倒了,怎样重新站立起来,怎样才能有尊严地生活,知道幸福是什么感觉。


请回答:
(1)近代美国历史上进行了两次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维护了国家统一,请说出第二次革命的名称及影响?
(2)战后日本迅速崛起的因素有哪些?
(3)请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参加中国复兴之路的探究活动,为下面的论点提供史实证明。
①跌倒了——;②转折点——;_③站起来了——;④富起来了——
(4)从美国、日本的崛起、中国复兴的历程,你认为一个国家要发展需要哪些条件?
2021-06-13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广西河池市初中学业水平模拟冲刺试卷A历史试题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历史上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新时期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我们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步伐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习近平在广东考察时的讲话(2012年12月)

材料二: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这种建立生产责任制的做法得到中央的肯定,并在中央的支持和倡导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村逐步推开,到1883年已基本上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了。

材料三:邓小平为深圳特区题词


材料四:中国当代外交的战略布局,一是构建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二是构建同呼吸、共命运、齐发展的发展中国家伙伴关系;三是扩大“一带一路”的“朋友圈”,不断深化与倡议参与国的共同发展伙伴关系;四是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伟大觉醒”开始于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有什么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三,分别指出改革开放之初,农村改革和对外开放的主要做法?
(3)材料三中的“政策”首先在哪两个省份实行?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当代的外交特点。
(5)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用一句话概括邓小平在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贡献?
2021-06-13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广西河池市初中学业水平模拟冲刺试卷A历史试题
10 .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这是中共十九大的主题。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党的历程刻骨铭心】

材料一



(1)请写出与图一、图二相对应的党的重大会议名称。

材料二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28年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2)根据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中“二十八年浴血奋战”的结束的标志性事件。

【党的探索前所未有】

材料三   1956年国民经济中公私经济成分的比较

项目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私有制经济
国民收入92.9%7.1%
工业总产值100%
商品零售额95.8%4.2%

(3)出现图表中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
(4)经过几十年的探索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哪一历史事件标志着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党的政策温暖你我】

材料四   2018年,我们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海南,因改革开放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兴。如今,海南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建设,2018年4月,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区。


(5)海南成为经济特区得益于什么政策?这一政策是哪次大会做出的抉择?

材料五   2017年12月4日,当代著名诗人余光中于台湾逝世,《乡愁》是他漂泊异乡后所作的一首现代诗。诗歌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对祖国恋恋不舍的情怀,更体现了诗人期望祖国早日统一的美好愿望。


(6)党和政府制定了怎样的对台基本方针来解决台湾同胞的“乡愁”问题?
(7)中国—直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就奉行怎样的外交政策?

【党的奋进,砥砺前行】


(8)根据以上材料你有何感想?
2021-05-17更新 | 80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集贤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5月学业水平模拟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