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二战的转折和胜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 道试题
1 . 如下图,照片见证历史。下列四幅照片共同反映的历史主题应该是(     
A.正义战胜邪恶B.重新瓜分殖民地
C.战争带来浩劫D.霸权主义已消亡
2 . 照片见证着历史。下面四幅照片共同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1斯大林格勒战役                           2诺曼底登陆                              3德国签署投降书                      4日本投降仪式

A.帝国主义争夺世界霸权B.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C.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D.世界大战带来浩劫
2023-12-22更新 | 56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肇庆地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结合历史核心素养,探究下列问题。
素养一时空观念

图一新航路开辟路线
(1)依据图一,结合所学知识,某位航海家“是第一位横渡太平洋的欧洲人,他的船队第一次完成了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写出这位航海家的名字。新航路的开辟对资本主义发展有什么作用?
素养二唯物史观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英国凭借机器的力量,成为“世界工厂”,逐步形成以英国为代表的欧洲主导世界的局面;后来居上的美国在20世纪大半时间主导全球;随着中国、俄罗斯、日本和欧盟等国家和国家联盟的实力不断增强,目前世界正处于“群雄竞起的时代”。


(2)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19世纪中期英国能引领这一历史发展潮流的政治保障是什么?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实力超越英国,后来居上,你认为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素养三历史解释

材料二   注重实际的列宁在1921年采取了新的政策。在这一政策下,农民们被准许在公开市场上出售他们的农产品,私人可以经营小商店和小工厂,农民和新商人都能雇佣劳动力,并能保留他们在经营中获得的利润。该政策成功地应付了数年战争留下的直接危机。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阅读材料二,指出材料二中的“政策”的名称,归纳出该政策的主要作用。
素养四史料实证

(4)以上是拍摄于1945年的三幅珍贵历史照片,请拟出照片所反映的共同主题。二战中反法西斯国家团结合作,哪一场战役使德国陷入了东西夹击中,加速了德国的灭亡?
素养五家国情怀
以下三位分别是英国在文化、政治、经济领域中涌现出的杰出人物

(5)“16世纪的文学巨匠”是哪一时期著名的文学艺术家?概括出三位人物在英国历史上所起到的共同作用。
2021-05-21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四川省乐山市峨眉山市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
4 . 如下图照片中,兴高采烈的伦敦人手中拿着报道德国投降消息的报纸庆祝胜利的场景。据此,该照片当摄于
A.1943年9月B.1945年4月
C.1945年5月D.1945年9月
2019-10-25更新 | 150次组卷 | 3卷引用:山西省阳泉市郊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大国的兴衰更替,留下了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和经验教训,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阅读图片和材料,回答问题
【大国崛起】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大国较量】

材料二:世界政治家预言:19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舞台将日益受到正在兴起的德国、俄国和美国的影响。然而事实是,这三个国家中的一个遭到决定性的失败,第二个国家在革命中崩溃了,20世纪20年代和以后时期的国际事务似乎仍是以英国和法国为中心。

——摘编自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大国同盟】

【大国对峙】

材料三:二战后,美苏关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美苏之间的战略目标、战略构想和战略利益发生了根本冲突,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领域形成了全面的对峙和对抗。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大国合作】

材料四:当前……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显著上升……同时,世界多极化趋势没有根本改变……维护多边主义,加强沟通协作的呼声更加强烈……对这一重大命题,我们要从人类共同利益出发,以负责任态度作出明智选择。

——摘自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开幕式上的视频主旨演讲

(1)材料一中的图一是英国为纪念《权利法案》颁布300周年发行的纪念币。这部文献颁布后英国逐渐形成了哪一政治体制?图二场景记录的是哪一部重要的文献的诞生?
(2)德国在哪一历史事件中“遭到决定性的失败”?俄国“在革命中崩溃了”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把俄国“革命的火种”带入中国的历史人物是谁?
(3)上面漫画反映的是二战中的哪次国际会议?列举一例二战中团结协作打败法西斯集团的史实。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二战后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状态被称为什么?
(5)根据材料四,指出当今世界格局发展的主要趋势。综上所述,请你为“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发展”提出一条合理化的建议。
2024-04-01更新 | 3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锦州市第三初级中学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如图所示(左图是英国、法国和俄国,右图是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

材料二   两次世界大战基本情况比较表

项目名称历时参战国卷入人口死亡人数
一战4年多30多个约15亿1000余万
二战6年多60多个约20亿5000余万

——根据百度词条整理

材料三   冷战的结束使世界形势发展的总趋势走向缓和,……但仍然存在着很多矛盾冲突。美国为维护世界霸主地位,不断加强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军事干预,严重干扰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同时,两极格局被打破后,一些国家和地区内部长期以来抑而不发的深层矛盾爆发,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和宗教纷争不断,恐怖活动抬头,威胁着世界安全。       

——摘自部编义务教育教科书九年级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漫画中的两大对峙军事集团的对抗引发了哪一场战争?指出该战争的性质。
(2)根据材料二,分析两次世界大战的共同影响。
(3)材料三中“冷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根据材料三回答威胁世界安全的因素有哪些?
昨日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泗阳县中考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7 . 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大国实力消长影响世界格局,但和平与发展是我们永恒的追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两次世界大战和冷战是影响20世纪国际格局演变的重大事件和重要因素。这些事件无不集中反映了大国和大国集团之间的力量对比变化。这一历史时段的国际格局经历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其变化的基本形态是: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欧洲的世界中心地位发生严重动摇;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世界中心地位结束。

——摘编自徐蓝《20世纪国际格局的演变——一种宏观论述》


(1)根据材料一、分析两次世界大战对欧洲地位的影响?

材料二   美俄关系一直是世界大国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之一。曾经他们一度成为了同仇敌忾的盟者,当把敌人打败后,他们却又变成了势均力敌的仇者。美洲的古巴、亚洲的阿富汗都留下他们争霸的痕迹。也许在《赫鲁晓夫和美国总统肯尼迪的较量》的漫画(见右图)中,赫鲁晓夫的大汗淋漓就已经暗示了最终的结局,美国如愿以偿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然而,俄罗斯作为前苏联的主要继承者也是一只不可轻视的力量。军事实力的强大,仍使俄罗斯成为牵制美国的重要力量。



(2)“曾经他们一度成为了同仇敌忾的盟者,当把敌人打败后,他们却又变成了势均力敌的仇者”,写出他们成为“盟者”和开始成为“仇敌”的标志性事件分别是什么?

材料三   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力量发生分化。在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过程中,美国正在推行一种与多极化相冲突的全球战略,企图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目前,世界格局的结构还是不平衡和不稳定的,其中还充满变数,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是它的最大威胁。

——摘编自方立《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


(3)根据材料三、概括当今世界格局结构的特点及其成因分别是什么?

材料四   当代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已不再是国际秩序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积极的参与者、建设者、引领者……从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到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从APEC北京会议到G20杭州峰会,从发起创立亚投行到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发挥着前所未有的重要作用……展现出了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应有的大格局、大胸怀。

——摘编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


(4)根据材料四回答,中国是如何展现大国风范的?
2024-03-13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怀文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历史学科素养的培养是中学历史学习的重要任务,请结合两次世界大战的相关史实,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工业生产量排名变化表


英国法国美国德国
1860年世界工业生产量1234
1910年世界工业生产量3412

材料二   德国过去曾有那样的时期,把土地让给一个邻国,把海洋让给另一个邻国,而自己只剩下纯粹在理论上主宰着这天空,可是这种时期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我们也要为自己要求在阳光下的地盘。

材料三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问题的枢纽在欧洲……(欧洲战场的转折)就决定了法西斯和反法西斯两大阵管的命运。”

材料四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年)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全面爆发,1945年结束)

两次世界大战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统计直接死于战争的军人900万,另有2000多万受伤。直接经济损失约1805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约1516亿美元。死亡人数约6000万,物资损失超过40000亿美元。
两次世界大战及战后大事记(部分)1917年11月,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东欧先后建立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等7个社会主义国家。
1919年1月,巴黎和会召开。1921年11月,华盛顿会议召开。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召开。1945年7月,波茨坦会议召开。
1920—1922年,甘地领导印度人民开展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960年,非洲有17个国家取得独立。

材料五

图四

图五
这个世界,人类依然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有所上升,……恐怖主义,网络安全等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依然任重道远。面对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和世界各国同舟共济的客观要求,各国应该共同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各国人民应该一起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习近平主席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


(1)材料一,反映了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发展的什么现象?材料二中皮洛夫的话反映了德国怎样的诉求?
(2)材料三中毛泽东是对二战中哪场战役的描述?观察图1并结合所学知识,该漫画《胜利》反映的联合局面开始于哪一事件?图2这种状况与二战期间哪一国际会议的决定有关?
(3)根据材料三中两次世界大战及战后大事记,结合所学知识,以两次世界大战的共同影响为主题,提炼观点,并选取材料中的两个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总结提升。)
(4)图四、图五所示的国际组织在当今世界发展中起着怎样的作用?根据材料四,概括现代社会中存在的问题。我国如何应对当今和平与发展的世界?
2024-03-07更新 | 26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图1     美、苏等成立反法西斯同盟的宣传画(寓意:合作共赢)

图2   冷战时期苏联宣传画(苏联红军手持卫国战争历史书对着欲点燃核弹的美国说“不准淘气”)
围绕两幅漫画中所体现的美苏关系,就“外交关系”这一主题,结合所学知识,自行拟定一个观点,并运用相关史实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200字左右)
10 . 学校开展“辩论会——人类能否避免世界大战的爆发﹖”项目式学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根源探究】

材料一


图1 漫画《沸点》(1912年10月)                              图2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第一次世界大战在巴尔干半岛爆发的原因。

材料二   为了扭转败局,美国军方把缅甸战场当作整个太平洋战争的西翼。美国国会于1941年1月决定对中国实施《武器租借法案》,给中国提供大量战略物资,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罗斯福积极倡导美英中军事同盟,组建中国战区。……1942年1月,日军进攻缅甸,英军节节败退,英国政府正式向中国政府请求迅速派兵入缅协同英军作战,中国政府派10万远征军入缅后又不断增兵。由于中国战场和印、滇、缅战场牵制日军达130万之众,使日军无法调往太平洋,大大减轻了美国的压力。

——摘编自周銮书《评抗日战争中的缅甸战场》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主要原因。

【撰写辩词】


(3)请以《人类可以避免世界大战的爆发》或《人类不能避免世界大战的爆发》为题(任选一个),撰写辩词。(要求:史论结合、简明扼要)
2024-02-09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鲤城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