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的时局与辛亥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9 道试题
1 .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变迁的必然结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某法律文件摘录

第一章

第一条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第二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二章

第六条……三、人民有保有财产及营业之自由。四、人民有言论、著作、刊行及集会结社(组织团体)之自由。

材料二   20世纪前期中国社会的变化(部分)

角度

变化

工厂

1912-1914为99家,1914—1918年为377家,4年增加了近3倍。伴随工厂数量的增加,工人数量从50万增长至1920年的200多万。

报刊

武昌起义后的半年内,全国报刊就增至700多种,截至《青年杂志》发刊,全国先后创办的报刊在1000种以上,许多报纸议论时政,宣传各种社会政治学说。

——摘编自《五四爱国运动档案资料》《中国共产党历史》等

材料三   历代封建君主迭发旨令,厉行党禁。在封建社会的专制政体下,没有政党产生的历史条件。

——摘自张舒《中国共产党与辛亥革命关系之研究》

材料四   革命事业尤在中途,他们便出现小资产阶级和平苟安的根性,反对继续战争,而且反对革命党,遂使全国革命武装和政权完全归入帝政余孽北洋军阀之手。

——摘自陈独秀《资产阶级的革命与革命的资产阶级》

(1)材料一出自辛亥革命后颁布的一部重要法律。根据条文,写出这部法律的名称及历史地位。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20世纪前期中国所产生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阐述辛亥革命与中国共产党诞生之间的内在关联。
2024-03-10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蛟川书院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社会道法试卷
2 . 下图是历史复习课板书设计的一部分。从该板书中可以得出复习的主题是(     

A.民主的发展与中华民国的创建B.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民族资本主义与民族经济发展D.近代化的探索与民族危机加剧
2024-03-10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蛟川书院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社会道法试卷
3 . 这次革命建立起中国历史上从来不曾有过的共和政体,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促使社会经济、思想文化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新的变化,冲破了封建主义的藩篱,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据此推断,这次革命(     
A.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探索B.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民族民主革命
C.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D.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统治
2024-03-10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蛟川书院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社会道法试卷
4 . 根据下面图文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卡片一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面对内忧外患,李鸿章等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有识之士,主张学习西方器物,创办一批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掀起一场旨在“自强”“求富”的自救运动,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卡片二

甲午中日战争的惨败,宣告封建地主阶级自救运动的破产,使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单凭引进外国器物已不能挽救民族危机。于是,康有为、孙中山等人相继领导了谋求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的政治变革运动。

卡片三

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但新生的国家政权很快陷入政治混乱的局面之中。面对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一部分先进的知识分子认为,仅有政治制度的变革不足以救中国,必须进行文化革新才能挽救民族危亡。于是,一场高举“民主”与“科学”口号的新文化运动应运而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阐述影片1和影片2所呈现的史实对中国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中的两幅油画作品所再现的历史场景,结合所学知识,参照示例分别讲述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史实。
(3)根据材料三中的资料卡片,按时序梳理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的主要事件。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近代化历程的认识。
2024-02-11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 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学科综合评价社会法治试题-初中历史与社会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阿Q正传》中写道:“未庄的人心日见其安静了。据传来的消息,知道革命党虽然进了城,倒还没有什么大异样。知县老爷还是原官,不过改称了什么,而且举人老爷也做了什么——这些名目,未庄人都说不明白——官,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老把总。”这说明(     
A.辛亥革命具有不彻底性B.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
C.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D.辛亥革命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2024-02-11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 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学科综合评价社会法治试题-初中历史与社会
6 . 每一处遗址或遗迹都是立体的历史,让我们从这些遗址和遗迹中读出历史、感受历史、思考历史。请结合图片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历史遗迹是了解历史的重要途径。图一图二遗迹分别见证了哪些中国近代史上的历史事件?
(2)如果想实地考察图三的遗址,应该去的地方是哪里?请你简介一下这所军校,内容包括创立时间、人物、作用等。
(3)图四建筑所在的城市毫无遗漏地见证了风云激荡的中国近代历史。在这里签订的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什么?列举近代在这座城市建立的三个不同性质的政权。
2024-01-28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玉环市城关第一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社政试卷
7 . “百年潮涌看‘浙’里,乱世飘萍著文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邵飘萍初入报业之时的中国正在经历怎样的时局变化?
(2)简述北大“五三晚会”召开的背景。说说邵飘萍呼喊的抗争运动给中国革命进程带来怎样的影响?
(3)联系20世纪20—30年代的相关史实,说明中国共产党是如何通过实践“明社会中事物之真象”的。
2024-01-24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东方理想学校2021—2022学年上学期九年级期末质量监测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试题+
8 . 某同学在假期里看了以下四部影视剧,按照事件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虎门销烟》               ②《末代皇帝》               ③《火烧圆明园》        ④《甲午风云》
A.①③④②B.①②③④C.①②④③D.③④①②
2023-09-25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社会法治试题
9 . 中国近代化是由表及里的艰难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推动着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以1861年1月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成立为起点,中国近代第一次由清政府主导的自主探索开始了。陈旭麓先生在文章中提到这次探索时说:“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材料二:百年求变为图强,挽救危亡看康梁。中山更要建共和,天下无人奉君王。

材料三:“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第二期是从……第三期便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梁启超


(1)材料一中“由清政府主导的自主探索”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提出的口号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对比“百年求变为图强”“中山更要建共和”这两次探索在革命性质和主张上的不同点。针对材料三中“文化上的不足,”仁人志士们进行了怎样的探索?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的特点。
2023-09-25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社会法治试题
10 . 下列因果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选项        
金田起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辛亥革命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三大战役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023-09-25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社会法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