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扩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9 道试题
1 . 战争与和平是一个永恒的历史主题,是现代人类面临的最大课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过是帝国主义上一轮争夺的总结,下一轮争夺的开始。正如列宁所指出的“不管是一个帝国主义联盟,还是一切帝国主义强国结成一个总联盟,都不可避免的只会是前后两次战争期间的暂时休战”。

材料二   1917年11月7日,震动世界的十月革命爆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们以巨大的牺牲力挽狂澜,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材料三   面对庞大的失业大军和贫穷者,罗斯福政府先后成立了公共工程管理署、国民工程管理署等机构,兴办了许多公共工程,为数以万计的失业者提供了就业机会。此外,通过《社会保障法》,建立应急的救济机构,利用过剩物资救济失业家庭等。

(1)材料一中“上一轮争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如何理解“暂时休战”。
(2)根据材料二用史实说明“二战中,苏联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归纳罗斯福政府为解决失业和贫困问题采取的措施。
2024-01-28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 金华市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上学期第三次作业检测九年级社会法治试卷 
2 . 反对霸权促进和平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以下是美国某中学关于南北战争(美国内战)的一份作业:1.请解释为什么北方白人反对奴隶制,南方白人拥护奴隶制。2.运用历史证据来支持这一观点:美国内战是地区差异不可避免的结果。

材料三   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时期,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中国决不会以牺牲别国利益来发展自己,也决不放弃自己的正当权益,任何人不要幻想让中国吞下损害自身利益的苦果。

——摘自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在2020年前将60%的美国战舰部署在太平洋……将中国视为“战略竞争对手”……从全球范围内调整力量配置,并将其转移到亚洲地区……

——美国“再平衡战略”


(1)根据材料一,概括国际格局演变的趋势,并分析美国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2)请在上述两个问题中任选一题加以回答。并为“第二次世界大战阴影下的世界”这一主题的学习,设计一份作业。要求:依材料二中作业的特点设计1个思考题。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实施“再平衡战略”给中国带来的挑战。你认为处于“大发展大变革”的历史关头应如何发展中美关系?
2024-01-23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社会·法治试题
3 . 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对第二次世界大战重要战役的影响进行排序,正确的一组是(     
①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②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③太平洋战争出现转机            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③②①④D.③②④①
2024-01-20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义乌绣湖中学2023-—2024学年上学期九年级社会法治12月调研试卷
4 . 丝绸之路不止是一条东西方的贸易通道,更是一条见证几千年人类文明与冲突的伟大道路。

材料一:19世纪,随着欧洲各国将更多的目光投向丝绸之路以东,大英帝国终于开始出现盛极而衰的迹象。为了维持在丝绸之路上的统治,英国与其对手展开竞争。到了1914年6月,事态一发不可收拾,连其本身的命运都押在了一场即将爆发于欧洲的战事上。

材料二:20世纪30年代,希特勒急于得到资源,将目光转向丝绸之路的东方。40年代,为了获得更多丝绸之路上的小麦,作出了入侵苏联的决定。1946年,为了获得更多的政治成本和资源,斯大林开始将更多的目光集中在丝绸之路上的中亚国家身上。为了维持国内资源消耗的稳定,美国绝对不允许苏联将这些国家收入社会主义的阵营中。

材料三;“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2013年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旨在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命运和责任共同体。“一带一路”建设继承了古丝路精神,其初衷和最高目标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材料一中“欧洲的战事”指哪一历史事件?中国与这场战争有哪些联系?
(2)依据材料二指出,希特勒将目光转向丝绸之路东方的目的。材料二中关注这一地区的另外两个国家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依据材料三归纳“一带一路”的宗旨是什么?除了“新丝绸之路”的称谓,你还可以用哪些词形容“一带一路”?
2023-08-24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兰溪市聚仁学校2021-2022学年九年级3月校本练习社会法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伟大历史人物在历史前进的道路上熠熠生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孙中山主要得到了来自海外的中国商人的支持,在夏威夷创办小团体。在国内,只有少数学生和商人都到他的思想的影响,而广大民众仍无知、冷漠。在广东,小规模的革命党人起义虽遭镇压,但在1911年10月10日,汉口一家炸弹制造厂的意外爆炸,导致了附近帝国军队的兵变。尽管缺乏配合,革命运动仍迅速席卷全国。……身在美国的孙中山立刻回国,建立了新的政权组织并被选举为临时大总统。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1919年2月,李大钊在写了《庶民的胜利》和《Bolshevism的胜利》后,曾大声呼吁青年到农村去,改造农村。……“五四”前后搬入中国的种种社会主义学理虽曾一度汇成涌流之潮,极其明显地影响过那个时候的社会思想和学术思想,但在短短几年之后就波平浪静,了无痕迹了。只有马克思主义在风雨之中扎根于中国社会,掀开了新陈代谢的另一页。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如果战争爆发,我们绝不可能按兵不动。我们将不得不参战,但我们必须是最后一个参战。我们参战的目的是为了在天平上放上一个决定性的砝码,这个砝码将使天平倾斜。”

——斯大林于1939年的讲话


(1)阅读材料,指出孙中山参与的两件重要历史事件。
(2)结合具体历史背景,谈谈你对“新陈代谢的另一页”的理解。
(3)你是否认同斯大林当时的讲话?请做出判断并阐释理由。
2022-10-28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集云实验学校等五校2019-2020学年九年级12月月考历史与社会试题
6 . 1940年12月,罗斯福说:“过去两年的经验已经无可怀疑地证明,任何国家都不能够姑息纳粹。任何人都不能靠抚摸来把老虎驯服成小猫。”罗斯福的这一论断(     
A.使美国对德宣战B.得到了苏联的支持
C.体现了美国急于参战D.基于绥靖政策失败的教训
2022-08-13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与社会试题
7 . 下列关于历史事件的影响评述正确的是
序号重大史实结论
莫斯科保卫战宣告了希特勒闪电战的破产
雅尔塔会议对战后世界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中途岛战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根本转折点
诺曼底登陆第二次世界大战宣告胜利结束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3-04更新 | 19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兰溪市聚仁学校2021-2022学年九年级3月校本练习社会法治试题
8 . “妥协”在《百度百科》中的解释为敌对的双方,彼此退让部分的意见、原则等,以消除争端,谋求融洽的行为。下列事件通过“妥协”方法解决的有(       
①慕尼黑协定    ②西安事变          ③卢沟桥事变    ④珍珠港事件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1-22九年级上·全国·阶段练习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
9 . 下面漫画中,古德里安、伦德施泰特等战败的德国高级将领,抬着上面写有“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的棺材,在寒冬的苏联大地上狼狈溃退。德国陆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受第一次重大失败,从而宣告德军“闪电战”破产的战役是(     
A.不列颠之战B.莫斯科战役
C.斯大林格勒战役D.阿拉曼战役
2021-05-20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初中社会20210513-001【初三上】
10 . 行为判断题
(1)一位著名记者曾在1938年游历德国后发了一篇《德国进攻波兰,二战爆发》的报道。
判断: ________。理由:________。
(2)1919年北大学生聚在未名湖畔激愤地议论着巴黎和会所签订的《九国公约》对中国的影响。
判断: ________。理由:________。
(3)今年是辛亥革命爆发110周年。小王建议父母去武汉或南京参观辛亥革命遗址。
判断: ________。理由:________。
2021-03-15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质量分析检测历史与社会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