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819 道试题
1 . 生殖是人类繁殖后代、延续种族的重要生命活动,新生命的孕育和诞生由生殖系统完成。图甲是女性生殖系统结构简图,图乙是胚胎发育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新生命的孕育从受精卵开始。成熟的卵细胞由卵果排出,在________(均图甲中的标号)中与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经分裂形成的胚胎,在________(填图甲中的标号)内发育成胎儿。
(2)胎儿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各种养料和氧气,并将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排入母体。胎儿产生的代谢废物排入母体的途径是:胎儿→________(填图乙中的标号)→________(填图乙中的标号)→母体。
(3)图乙中胎儿的父母都是双眼皮,该胎儿出生后表现为单眼皮,这种亲子代之间性状表现存在差异的现象称为________。据此分析,双眼皮为________(填“显性”或“隐性”)性状。若这对夫妇计划再生一个孩子,这个孩子为双眼皮的可能性比单眼皮的可能性更________(填“大”或“小”),理由是________
7日内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生物试题
2 . 我国已向世界宣布: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中和是指通过节能减排、植树造林等途径,使得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甚至回收利用,以此达到二氧化碳“零排放”的目的。碳循环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路径之一。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为它的组成成分,①②③④⑤表示生理过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全球每年向大气中排放大约510亿吨二氧化碳,主要是通过植物呼吸、_________(选填图中数字)、微生物分解作用和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的。图中_________(选填“甲”或“乙”或“丙”)代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它是碳循环的主要形式之一。
(2)分析图可知,绿色植物的_________(选填图中数字)过程是吸收二氧化碳的唯一途径,因此我们要大力提倡植树造林。
(3)如图食物网中处于最高营养级的动物是_________
(4)为了尽早实现“碳中和”的宏伟目标,“低碳生活”是每位公民应尽的义务。下列行为符合“低碳生活”的是_________。
A.使用一次性筷子B.常乘坐小汽车
C.餐桌“光盘行动”D.踩踏绿植草坪
7日内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江苏省盐城市中考生物真题
3 . 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看到蚂蚁聚集到一些食物周围,小明同学为了探究蚂蚁的觅食行为,从网上购买了许多蚂蚁,用白糖、面包、白醋、辣条和白瓷盘、放大镜等材料进行实验,方案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白瓷盘的中央铺上一层薄薄的湿土,把蚂蚁放在土上面,建一个“蚁窝”,在白瓷盘四角放置四种食物(如图),保持与蚁窝距离_________。选择四种食物的作用是形成_________
(2)每隔3分钟观察一次,把到达不同食物的蚂蚁_________分别记录在表格中。
(3)从表格数据中小明发现,相同时间内到面包上的蚂蚁比到白糖还要多,这说明蚂蚁主要是靠_________(选填“嗅觉”或“视觉”)来寻找到食物的。小明还发现,几乎没有到达白醋和辣条的蚂蚁。
(4)由以上实验推出蚂蚁对外界刺激能作出_________的反应。
7日内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江苏省盐城市中考生物真题
4 . 植物与人类关系密切。小蓉同学在学习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史的过程中,进行了“种植番茄”的实践活动。观察到番茄从“种子到种子”一生所经历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过程。图甲是番茄部分生殖器官结构示意图。图乙是番茄植株内物质运输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小蓉将番茄种子种植在土壤中。种子萌发时,小蓉给它们提供了________和适宜的温度等环境条件,以确保番茄种子能正常萌发形成幼苗。种子中能萌发形成番茄幼苗的结构是________(填结构名称),该结构是由________细胞发育而来的。
(2)番茄生长到一定时期会开花,________是番茄花的主要结构。花中的________(填图甲中的字母)将来会发育成番茄的果实,果实中的种子F则由花中的________(填结构名称)发育而来。
(3)番茄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物质和能量。图乙中的________(填标号)代表有机物在番茄植株体内的运输途径。番茄果实富含水分,请简述番茄果实中水分的主要来源:________
7日内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生物试题
5 . “羽世界·共蓉耀”。2024年4月27日~5月5日。“汤尤杯”世界羽毛球团体锦标赛在成都举办,经过激烈角逐。中国羽毛球男队、女队均获得冠军。图甲是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部分系统相互协调配合的示意图,图乙是运动员听觉形成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氧气。图甲中,运动员吸入氧气的过程a是通过________实现的。运动员吸气时,肋间外肌和膈肌处于________(均“收缩”或“舒张”)状态。氧气进入运动员组织细胞后,能用于分解细胞中的________。释放出能量,为运动提供动力,细胞中发生该氧化分解过程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
(2)运动员产生的部分代谢废物,通过血液运输到肾脏,经过________(填图甲中的标号)的滤过作用形成原尿。一个健康成年人每天形成原尿约150L,而每天排出的尿液一般约为1.5L,主要原因是________
(3)比赛中,现场观众的加油呐喊声,会刺激运动员________(填图乙中的标号)中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⑥________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产生听觉。
(4)运动员体内各部分系统能够相互协调配合。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因为人体具有自我调节功能,这种自我调节包括________
7日内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生物试题
6 . 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我国科学家在空间站搭建了一个含有斑马鱼、金鱼藻和微生物的密闭水生生态系统,研究空间环境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图甲是中央电视台相关报道的画面。图乙是地面模拟实验的部分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斑马鱼、金鱼藻和微生物等所有生物以及它们生活的________共同构成生态系统。斑马鱼的生命活动会受到________等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2)该水生生态系统中,斑马鱼呼吸作用产生的________可为金鱼藻光合作用提供原料。斑马鱼的排泄物会被分解者分解成________,被金鱼藻利用,金鱼藻的光合作用又可为斑马鱼提供________等物质,因此斑马鱼和金鱼藻在物质上可形成互相利用的循环。
(3)据报道,我国科学家未来将在空间站搭建成分更复杂、功能更完善的生态系统。这样的生态系统中,消费者含有的总能量一定比生产者含有的总能量少得多,原因是________。除能量流动外,生态系统还具有的重要功能是________
(4)请简述在空间站内搭建并研究生态系统的重要意义:________
2024-06-01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生物试题
7 . 辉辉是一个孝敬父母、热爱劳动的中学生。下图是中国居民的“平衡膳食宝塔”。请分析回答问题:

(1)早餐时,辉辉会多吃一些图中第三、第四层的食物,因为这些食物富含的________是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
(2)辉辉设计了午餐食谱:豆腐鱼汤、白切文昌鸡、大米饭。从合理营养的角度,优先考虑补充图中第______层的食物。
(3)妈妈吃了辉辉的爱心餐,小肠吸收的葡萄糖被运到大脑,再将这些葡萄糖在大脑中产生的二氧化碳运送到肺排出体外,在这整个过程中血液经过心脏至少______次。
(4)辉辉在菜园里劳动,通过排汗排出了体内产生的_______等废物。
(5)辉辉劳动过程中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细胞中的______(填结构名称)。
2024-04-23更新 | 20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海南省中考生物真题
8 . 每年的3月18日是“全国爱肝日”。肝脏位于腹腔的右上方,是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图一是消化系统的部分器官示意图,图二是心脏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肝脏分泌的消化液首先进入[ ]_______暂存,对________(填物质)具有消化作用。
(2)饭后1小时,由于小肠的_________功能,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明显升高。此时______分泌增多,促进肝脏对葡萄糖的吸收、利用和转化,使血糖浓度降低。
(3)肝脏细胞产生的尿素进入血液后首先到达心脏的[ ]_______,最后以______的形式排出体外。
(4)人体的各个器官、系统之间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共同完成各项生理功能,这体现的生物学观点是___________
2024-04-18更新 | 27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山东省德州市中考生物试题
9 . 大豆,古称“菽”,在我国已有五千年栽培历史,是重要的粮、油兼用作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现在栽培的大豆是人类对野生大豆长期_______选择的结果。
(2)灰斑病是大豆的常见病害之一,严重影响大豆产量。选育抗病品种是防治大豆灰斑病最有效的方法。科研人员发现甲、乙两株抗灰斑病的野生大豆,利用其进行杂交实验,实验结果如下:
亲代性状子代性状及数量
抗病植株甲×抗病植株乙感病抗病
91株29株
①在遗传学上,把大豆灰斑病的抗病与感病称为___________
②取上述子代中的抗病植株(丙)与感病的栽培大豆杂交,若子代都是抗病植株,则植株丙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用字母A、a表示)。
(3)因为在大豆根内有根瘤菌,所以在种植大豆过程中可以少施加含_________的无机盐。
(4)大豆田中的一条食物链为大豆→蚜虫→七星瓢虫→蜘蛛。在该食物链中,蜘蛛遗体残骸中的能量___(填“能”或“不能”)被大豆利用,因为能量流动是_________的。
(5)生态系统中,输入到每一个营养级的能量都有一部分会通过_______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所以不能全部流到下一个营养级。
2024-04-18更新 | 3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山东省德州市中考生物试题
10 . 德州自古就有“天下粮仓”之誉,是全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农业生产技术的提升和现代生物科技的运用,让德州“粮仓”的支撑保障越来越坚实。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农作物通过根尖的______________区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并通过__________(填“筛管”或“导管”)运输到各个部位。
(2)干旱是影响小麦产量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为探究干旱程度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以不同浓度的药物P溶液模拟干旱条件进行实验,药物P溶液浓度越高表示干旱程度越严重。图一表示实验过程,图二表示相同实验条件下小麦品种X和Y的发芽率变化情况。

①各组培养皿中的小麦种子应该子粒饱满、_______、数量相等。
A.大小随机       B.大小均匀
②图中第1组起_______作用。
③据图二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a.________;b.__________小麦品种更适宜在干旱地区种植。
(3)研究人员发现拟南芥中存在抗旱基因,可通过______技术将其转移到小麦细胞中,从而获得抗旱小麦新品种。
(4)图三表示小麦的种植密度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的关系。

据图可知,________点是小麦最合适的种植密度。合理密植能有效提高光合作用效率,使农作物增产,原因是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2024-04-18更新 | 3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山东省德州市中考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