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4 道试题
1 . “湖州桑基鱼塘系统”被誉为“世间少有美景、良性循环典范”(如图所示)。在该农业生态系统中,耕作者将桑林附近的洼地深挖为鱼塘、垫高塘基、基上种桑、以桑养蚕、蚕丝织布、蚕沙喂鱼、塘泥肥桑,形成可持续多层次复合生态农业循环系统。至今其科学的物质循环利用链和能量多级利用依旧堪称完美,废弃物被循环利用,达到和谐共生零污染,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请根据以上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面问题。

1.在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中,桑树和鱼在生态系统中分别属于(     
A.生产者 消费者B.消费者 分解者C.生产者 生产者D.分解者 生产者
2.“湖州桑基鱼塘系统”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下列不属于桑树蒸腾作用意义的是(     
A.增加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B.降低叶片表面温度,防止被灼伤
C.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水D.促进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
3.下列有关桑基鱼塘生态农业模式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形成基种桑→塘养鱼→桑饲蚕→蚕沙喂鱼→塘泥培桑的物质循环利用
B.分解者利用蚕沙、人畜粪便、树叶等生产沼气,是物质循环关键一环
C.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沿食物链传递,经微生物分解有机物,完成循环
D.该池塘中存着大量的藻类植物,它们属于生产者,是某些鱼类的食物
4.某同学为桑基鱼塘生态系统绘制了一条食物链:人→鱼→蚕→桑。该食物链存在的主要错误是(     
A.箭头的方向不对B.生产者应当在左侧
C.蚕与桑不是捕食关系D.这些生物构成的食物链不止一条
5.该生态系统中,绿藻是鲮鱼及小虾的食物来源,其中小虾也是鲮鱼的食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上述描述中包含1条食物链B.鲮鱼与小虾之间存在竞争和捕食关系
C.水体富营养化,能增加鲮鱼产量D.该池塘若被汞污染,绿藻中汞含量最高
6.桑叶是桑树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也是蚕的食物来源。兴趣小组将阳光照射下的桑叶经酒精脱色、碘液染色之后,分别制作桑叶表皮和桑叶横切临时装片,进行观察。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上下表皮细胞含有大量的叶绿体,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B.上表皮气孔数量比下表皮多,是对较为干旱环境的适应
C.叶肉细胞被碘液染成蓝色,是因为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
D.表皮临时装片中,被染成蓝色的保卫细胞不含有叶绿体
7.桑葚是桑树的果实,据《本草纲目》记载,其性味甘寒,具有补肝益肾、乌发明目等功效,下列对于桑和桑葚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桑葚内含有较多的糖分,是桑叶光合作用的产物
B.桑葚果实中甜味物质,贮存在桑葚细胞的叶绿体中
C.将桑葚放入密闭瓶子,一段时间后二氧化碳会减少
D.桑葚由多个小果实聚合而成,在结构层次上属于系统
8.在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中,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把塘中的塘泥铲出,其原因不包括     
A.塘泥淤积,鱼的生存空间变得狭小,不利于鱼类生存
B.塘泥中含有大量的细菌和真菌,其呼吸作用导致塘水缺氧
C.铲出的塘泥能够给桑树作为肥料,促进资源的再利用
D.塘泥被铲出,塘水更清澈,有利于各种生物的光合作用
9.在桑基鱼塘农业生产中,一般会先在农田中培育桑树苗,然后再移栽到池塘边。为提高移栽树苗的成活率,下列措施及其对应的生物学原理不相符的是(     
A.适当修剪枝叶——降低蒸腾作用B.带土移栽——保护根部结构和吸收能力
C.阴天或傍晚进行移栽——降低光合作用D.盖遮阳网——降低蒸腾作用
10.下列不能反映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优势的是(     
A.该系统食物链和食物网相对稳定,外来入侵生物不会对其产生影响
B.塘泥培桑环节,减少了桑树栽培中化肥的使用,确保产品安全无污染
C.该系统含水、陆两个生态系统,既相互独立,又密切联系为一个整体
D.不仅具有蚕桑生产、渔业生产的功能,还具有休闲、观光等旅游功能
2 . 请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小强同学是某中学七年级的学生,他经常玩电脑游戏到半夜,第二天早晨来不及吃早餐就上学,上午常常会出现头晕、心慌、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中午在校门口购买街边小吃、碳酸饮料、方便面、袋装零食等食物作为午餐。
(1)从材料中可知道小强是一个正处于青春期的同学。下列哪项是青春期的显著特征?答:            (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身高突增B.代谢速度逐步减慢C.心肌增厚D.呼吸加强
(2)小强因为长期玩电脑不注意坐姿,导致脊椎侧弯。对这一现象的正确解释是他的骨中____________(填“无机物”或“有机物”)较多、硬度小、易变形。
(3)关注食品安全至关重要。我们在校园商店购买食品时,以下做法不正确的是            (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不看保质期B.检查包装是否完整C.关注生产日期D.关注生产许可标志
(4)小强经常以方便面等零食代替正餐,这样做符合合理营养的基本要求吗?答:_______________(填“符合”或“不符合”)。
(5)为了改善小强同学午餐的这种状况,生物小组的同学为他设计了一份午餐食谱:米饭一碗、红烧牛肉一份、鸡蛋汤一碗。这份食谱中再增加下列哪项更合理?答:            (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清蒸鱼B.香菇炒油菜C.糖醋排骨D.烤鸭
2023-03-24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法库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3 . 科普阅读。

近50年来,全球不断出现许多新的不同种类的冠状病毒,分别在人类及动物中引起了不同疾病。冠状病毒有4种结构蛋白:S蛋白(棘突蛋白),M蛋白(膜蛋白),E蛋白(包膜蛋白),N蛋白(核衣壳蛋白)。S蛋白可与宿主细胞的病毒受体结合,它是病毒入侵易感细胞的关键蛋白。不同的冠状病毒有不同的受体,因而有多个宿主。M蛋白是病毒体中含量最多的蛋白,可以保持病毒的完整形态,并与N蛋白相连接。病毒体中E蛋白含量不多,与病毒聚合及释放的功能相关。
冠状病毒主要在动物与人中引起呼吸道和肠道感染,临床表现并不严重,仅在免疫力低下人群中发生感染。直到2002-2003年,在我国突然出现冠状病毒引起人与人间传播的肺炎——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ARS),引起了全球关注。SARS-CoV主要感染肺上皮细胞,在人群中仅引起15%~30%的散在的呼吸道感染,不引起严重疾病,也未在人群中构成继续流行的威胁。但在SARS爆发后十年,2012年在中东地区出现了又种高致病性冠状病毒——中东呼吸道综合征病毒(MERS-CoV)。而时隔十七年的今天,新冠肺炎的流行又一次让人类对冠状病毒有了更清晰地认识。
冠状病毒有十分广泛的宿主种类,其中最受关注的是蝙蝠。由于冠状病毒广泛存在于野生及家畜动物中,故而可通过不同机制进行跨种传播。现今威胁人类健康的病毒很多都与蝙蝠有关,如:狂犬病毒、埃博拉病毒、SARS的原型病毒、MERS的原型病毒。但蝙蝠自身强大到可以抑制各种致命病毒的伤害,却无法抵御人类对于它的欲望,某些人喜欢吃野味引发了一次又一次的灾难。自以为拥有统治性地位的人类,却在病毒面前不堪一击。大自然的法则是什么,我们人类应该怎样遵守?这值得所有人类深思。
(1)根据短文信息,以下描述错误的是______
A. S蛋白可与宿主细胞的受体结合,它是病毒入侵易感细胞的关键蛋白
B. M蛋白是病毒体中含量最多的蛋白,功能是保持病毒的完整形态
C.冠状病毒广泛存在于野生及家畜动物中,可通过不同机制跨种传播
D. 2019新冠肺炎的病原体是MERS-CoV
(2)2019年末,中国出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疾病以来,疫情的发展引起世界关注。以下关于该病毒的描述不正确的是______
A.该病毒不能独立生活,通过寄生在活细胞内,进行生长、复制和繁殖
B.该病毒可以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到
C.该病毒可通过飞沫在空气中传播,也可通过接触等传播
D.病毒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构成
(3)对于2019新冠肺炎来说,预防比治疗更为重要:例如保持手部卫生、出门戴口罩等,从传染病预防的角度来看,这些措施属于_______。除此之外,研究人员正在争分夺秒地研制疫苗,疫苗可以增强人们对该传染病的_______(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能力。
(4)研究人员在2016年7月对广东南雄小流坑——青嶂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当地蝙蝠进行实地调查,共调查到3科8属13种,其中部分见下图。以下描述不正确的是_______
科Family物种Species
I菊头蝠科
Rhinolophidae
1.中菊头蝠
Rhinolophus affinis
2.大菊头蝠
Rhinolophus luctus
3.菲菊头蝠
Rhinolophus pusillus
4.中华菊头蝠
Rhinolophus sinicus
A.蝙蝠可以飞行,因此属于鸟类
B.中菊头蝠与中华菊头蝠属于不同物种
C.表中物种所采用的命名方法是双名法
D.中菊头蝠Rhinolophus affinis中的“affinis”代表种加词
(5)结合本文内容,写出一条关于动物保护的建议:_______
2020-06-03更新 | 15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北京市通州区初三一模生物试题
4 . 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 心脏是人体血液循环的动力泵。在右心房上部有一处马蹄状区域,称为房结。窦房结中含有一种特殊的心肌细胞—起搏细胞起搏细胞能自发地产生神经冲动并传导至整个心脏,引起其他心肌细胞有规律地收缩和舒张,从而产生心跳。因此,窦房结是心脏的起搏点,可控制心脏的节律运动当窦房结发生病变时会引起心律失常,有些患者需要安装心脏起搏器进行治疗。
资料二 人体血液循环系统贯穿着整个人体通过血液的运输,为人体各处的组织细胞输送氧气和养料,维持着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如果患者的肺部功能受损后不能及时恢复,血液中的氧气不足,就会有生命危险体外膜肺氧合(也叫人工肺)就是一个可以抢救呼吸衰竭患者的新技术,在新冠肺炎治疗中,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如图甲)。

(1)根据资料一,下列能正确表示窦房结位置(用“”表示)的是__________
A. B.
C. D.
(2)窦房结是心脏的起搏点,可控制心脏的节律运动。当左心室收缩时,_____瓣打开,血液进入主动脉。进入主动脉的血液,一部分经过各级动脉到达毛细血管,与组织细胞进行____,另一部分会暂时储存在主动脉中。左心室舒张时,_____瓣关闭,主动脉的弹性回缩使暂存的血液流向组织细胞,保证了血液的连续流动。
(3)图甲中“人工肺”包括两部分:一是氧合器部分,模拟了人体呼吸过程中的_____阶段该过程是通过_____来实现的;二是人工泵部分,可以推进血液的流动,实现血液循环,相当于人体的______(器官)。
(4)从股静脉流出的血液,经过“人工肺”后,首先流回心脏的_____。回流心脏的血液中的氧气至少需要穿过____层细胞膜,进入脑细胞,参与____(生理过程),
分解有机物,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5)根据文中资料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
A.心肌细胞能够有节律地收缩和舒张
B.窦房结的搏动带动心脏的收缩和舒张产生心跳
C.经过“人工肺”氧合器后排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高于氧气
D.图甲中②内流动的血液由于二氧化碳含量减少,所以属于动脉血
5 . 科普阅读题
人们关注打喷嚏现象由来已久。一些西方人认为,打喷嚏会使部分灵魂出窍;一些东方人认为,打喷嚏意味着别人在思念他或咒骂他。对喷嚏的不同解读,源于人们不了解打喷嚏的机理。其实,打喷嚏是身体的保护性反射现象。喷嚏反射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鼻腔阶段,即一些化学或物理的刺激物刺激鼻黏膜后,鼻黏膜上分布的三叉神经末梢感知这些刺激,并经由三叉神经将这些信号传导到延髓内的喷嚏反射中枢。当这种刺激信号达到一定强度之后,第二个阶段也就是传出阶段被启动。这时神经中枢发出信号,经由面神经、三叉神经等传到特定部位,出现闭眼、深吸气、声门关闭、肺内气压增加等一系列现象,之后声门突然打开,肺内气体快速从口腔和鼻腔冲出的同时将刺激物清除。并不是所有喷嚏都是由物理或者化学刺激引起的,比如过敏性鼻炎患者们在没有外来刺激物时也时常打喷嚏。研究发现,过敏性鼻炎患者鼻腔中的神经递质P含量显著高于正常人群,而该神经递质被认为会持续刺激鼻黏膜而引发喷嚏。还有一些人会因为一些更“奇怪”的原因打喷嚏。例如有些人看到太阳或者任何强光都会打喷嚏,这种见光打喷嚏的现象被称为ACHOO综合征。该种症状受到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在人群中的发生概率比较高。目前,ACHOO综合征的发生机理并不完全清楚,人们猜测这可能与患者的瞳孔反射和喷嚏反射的反射弧交叉有关。许多动物都会有类似于打喷嚏的现象,陆生哺乳动物通过打喷嚏来清洁鼻腔,以此来保证对于生存至关重要的嗅觉始终处于灵敏状态;人类的婴儿也是得益于喷嚏反射才能及时清除鼻子中的异物或者瘙痒。但是,由于成年人主要依靠嘴来打喷嚏,因此喷嚏反射对于成年人鼻子的清洁作用非常有限,有时反而会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比如患有ACHOO综合征的驾驶员在长隧道尽头,突然暴露在阳光下后打喷嚏,可能会导致交通事故,而患有过敏性鼻炎的驾驶员可能会更加频繁地受到喷嚏的干扰,这可以说是对进化的一种无奈“保留”吧。

(1)根据文中信息,完成喷嚏反射的结构基础为:分布于鼻黏膜内的______(感受器)→ _____(传入神经)→______(神经中枢)→面神经、三叉神经等(传出神经)→眼轮匝肌、膈肌等(效应器)。
(2)与喷嚏反射的神经中枢所在部位相同的是(      )
A.控制心跳的神经中枢               B.维持身体平衡的神经中枢
C.控制语言的神经中枢                      D.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
(3)有人认为ACHOO综合征的发生是由于瞳孔反射和喷嚏反射的反射弧的传出神经发生交叉引起的。据此推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喷嚏反射弧的感受器受损,则ACHOO不可发生   
B.若喷嚏反射弧的传入神经受损,则ACHOO可发生
C.若瞳孔感光反射弧的传入神经受损,则ACHOO可发生
D.若瞳孔感光反射弧的神经中枢受损,则ACHOO可发生
(4)关于打喷嚏,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打喷嚏都是外界刺激引起的          B.打喷嚏是长期进化形成的
C.打喷嚏对婴儿有保护作用             D.ACHOO综合征是可以遗传的
2020-06-03更新 | 14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牛山第二中学初三下学期月考生物试题
6 . 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口腔里的细菌就像肠道里的细菌一样,分为有害细菌和有益细菌,二者相互抗衡。当口腔里的有害菌增多时,菌群失调,则口腔就容易生病。
我们口腔里的有害细菌如变异链球菌可能会导致龋齿(蛀牙)的产生,它们会在牙齿表面形成牙斑,利用食物残渣分解产生酸,慢慢酸蚀牙齿,让牙齿长洞并慢慢变大。所以,提倡每天清洁口腔的目的就是清除食物残渣,防止其被有害细菌利用而滋生,从而减少有害细菌的繁殖,保持细菌菌群平衡,保护口腔健康。
青少年患龋齿后引起牙齿疼痛,影响食欲、咀嚼和消化功能,对生长发育造成不利影响。同时还影响学习和生活作息,也影响美观和正确发音。龋齿如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因细菌的侵入继发牙髓炎、齿槽脓肿、颌骨骨髓炎等口腔疾病。侵蚀的牙齿作为各种细菌的藏匿地。还可以通过变态反应等方式,诱发诸如风湿性关节炎、心脏病、肾炎、心内膜炎等全身性疾患。
虽然有害细菌非常可怕,但是也不必过于恐慌,我们的口腔里面还有有益细菌,可以帮助我们抗衡有害细菌。
(1)引起龋齿的变异链球菌是单细胞生物,个体微小,需要借助_________才能观察。
(2)细菌在引起龋齿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是__________
A.细菌生成釉层       B.细菌生成糖
C.细菌生成矿物质       D.细菌生成酸
(3)18世纪食糖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使得龋齿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一个普遍问题,右图展示了不同国家食糖消费量和龋齿数量间的关系,一个圆点代表一个国家。以下描述符合图中所给数据的是_________

A.一些国家比另一些国家的公民更勤于刷牙
B.糖吃得越多,产生龋齿的可能性越大
C.近年在一些国家龋齿患者比例有所上升
D.近年在一些国家食糖消费量有所上升
(4)研究人员发现,唾液的分泌量和龋患的发生率也有很大关系,口腔干燥综合征患者的龋病发病率远远高出正常人群龋病的发病率。唾液是由________分泌的一种消化液。唾液分泌正常的人,能够将滞留在口腔中的_________进行初步消化,减少细菌的营养来源;唾液中还含有溶菌酶,能直接杀死一些细菌,这是对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
(5)下列关于蛀牙对人体的危害和预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
A.坏牙根不能很好咀嚼食物,加重胃肠道负担
B.龋洞内食物残渣滞留,细菌聚集,使口腔卫生恶化
C.蛀牙影响美观和正确发音
D.龋齿还会引起其他器官的疾病,睡前必须用大剂量的消毒液漱口
2021-01-31更新 | 26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平谷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7 . 阅读下面资料,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亚硝酸盐是一种有毒物质,人体摄入后会导致组织缺氧,严重者还会死亡。用“亚硝酸盐格里斯试剂比色法”可检测亚硝酸盐含量。下表是某校生物活动小组在室温条件下、不同时间里检测到的剩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

放置时间|小时

0

6

12

18

24

亚硝酸盐含量

(毫克|千克)

2.5

4.5

7.5

11.0

17.5


(1)由表可知,剩菜由于盐渍能产生亚硝酸盐,而且随着时间的延长,其亚硝酸盐含量 ________________
(2)某人推测说:“低温保存剩菜能降低亚硝酸盐含量。”请你设计一组实验加以验证。
提供条件:同锅炒熟的某种蔬菜、冰箱、钟表等。
实验步骤:
①将同锅炒熟的某种蔬菜分成两等份,一份放在室温下,一份放在___________里。
②一段时间后,用“____________ 格里斯试剂比色法”,同时检测两份蔬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
③预期结论:如果检测出低温实验条件下的蔬菜,比室温条件下的蔬菜亚硝酸盐含量低,可证明某人的推测是_______________。(填“正确”或者“不正确”)
(3)以上科学信息提示我们,应主动告知家人和朋友,在日常生活中,食用炒菜,应尽量避免吃___________ 。(填“剩菜” 或者 刚“炒熟的菜”)
2020-04-26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8 . 科普阅读题
人们关注打喷嚏现象由来已久。一些西方人认为,打喷嚏会使部分灵魂出窍;一些东方人认为,打喷嚏意味着别人在思念他或咒骂他。对喷嚏的不同解读,源于人们不了解打喷嚏的机理。其实,打喷嚏是身体的保护性反射现象。喷嚏反射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鼻腔阶段,即一些化学或物理的刺激物刺激鼻黏膜后,鼻黏膜上分布的三叉神经末梢感知这些刺激,并经由三叉神经将这些信号传导到延髓内的喷嚏反射中枢。当这种刺激信号达到一定强度之后,第二个阶段也就是传出阶段被启动。这时神经中枢发出信号,经由面神经、三叉神经等传到特定部位,出现闭眼、深吸气、声门关闭、肺内气压增加等一系列现象,之后声门突然打开,肺内气体快速从口腔和鼻腔冲出的同时将刺激物清除。
并不是所有喷嚏都是由物理或者化学刺激引起的,比如过敏性鼻炎患者们在没有外来刺激物时也时常打喷嚏。研究发现,过敏性鼻炎患者鼻腔中的神经递质P含量显著高于正常人群,而该神经递质被认为会持续刺激鼻黏膜而引发喷嚏。
还有一些人会因为一些更“奇怪”的原因打喷嚏。例如有些人看到太阳或者任何强光都会打喷嚏,这种见光打喷嚏的现象被称为ACHOO综合征。该种症状受到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在人群中的发生概率比较高。目前,ACHOO综合征的发生机理并不完全清楚,人们猜测这可能与患者的瞳孔反射和喷嚏反射的反射弧交叉有关。
许多动物都会有类似于打喷嚏的现象,陆生哺乳动物通过打喷嚏来清洁鼻腔,以此来保证对于生存至关重要的嗅觉始终处于灵敏状态;人类的婴儿也是得益于喷嚏反射才能及时清除鼻子中的异物或者瘙痒。但是,由于成年人主要依靠嘴来打喷嚏,因此喷嚏反射对于成年人鼻子的清洁作用非常有限,有时反而会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比如患有ACHOO综合征的驾驶员在长隧道尽头,突然暴露在阳光下后打喷嚏,可能会导致交通事故,而患有过敏性鼻炎的驾驶员可能会更加频繁地受到喷嚏的干扰,这可以说是对进化的一种无奈“保留”吧。

(1)根据文中信息,完成喷嚏反射的结构基础为:分布于鼻黏膜内的___________(感受器)→ ___________(传入神经)→___________(神经中枢)→面神经、三叉神经等(传出神经)→眼轮匝肌、膈肌等______
(2)与喷嚏反射的神经中枢所在部位相同的是 ( )
A.控制心跳的神经中枢                      B.维持身体平衡的神经中枢
C.控制语言的神经中枢                      D.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
(3)有人认为ACHOO综合征的发生是由于瞳孔反射和喷嚏反射的反射弧的传出神经发生交叉引起的。据此推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若喷嚏反射弧的感受器受损,则ACHOO不可发生
B.若喷嚏反射弧的传入神经受损,则ACHOO可发生
C.若瞳孔感光反射弧的传入神经受损,则ACHOO可发生
D.若瞳孔感光反射弧的神经中枢受损,则ACHOO可发生
(4)关于打喷嚏,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打喷嚏都是外界刺激引起的                           B.打喷嚏是长期进化形成的
C.打喷嚏对婴儿有保护作用                              D.ACHOO综合征是可以遗传的
9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心脏是人体血液循环的动力泵。在右心房上部有一处马蹄状区域,称为窦房结。窦房结中含有一种特殊的心肌细胞——起搏细胞。起搏细胞能自发地产生神经冲动并传导至整个心脏,引起其他心肌细胞有规律地收缩和舒张,从而产生心跳。因此,窦房结是心脏的起搏点,可控制心脏的节律运动。当窦房结发生病变时会引起心律失常,有些患者需要安装心脏起搏器进行治疗。
科学家们在实验室中处理成熟的体细胞得到诱导多能干细胞,并培养诱导多能干细胞发育成心肌细胞(包括起搏细胞)等不同类型的细胞(如图)。 人工培养的起搏细胞已成功激起大鼠心脏跳动,未来有望替代现在的电子起搏器,并在人工组织、器官的再生研究中获得进一步发展。
在人工组织和器官的再生研究中,构建血管网络是极其困难的。菠菜叶片中丰富的叶脉激发了科学家们跨界研究的灵感。虽然植物和动物的细胞结构不同,体内运送物质的方式也不一样,但是叶片的纤维素能提供良好的结构强度,作为骨架支撑动物细胞的生长,并且叶脉和动物的血管很相似,可以充当血管输送血液。据此,科学家将菠菜叶的叶肉细胞去除, 留下富含纤维素的叶脉,而后接种心肌细胞,使其依附生长,并将类似血液的液体注入叶脉, 试图向细胞输送营养。几天后科学家们发现这些心肌细胞存活并出现自发性收缩。这意味着 菠菜叶脉可被转化为向心肌细胞输送营养的“心脏血管”。
对上述再生技术的持续研究对于未来心脏病患者,甚至是更多疾病患者均有重要意义。
(1)根据文中信息,下列能正确表示窦房结位置(用“”表示)的是(        )

(2)在实验条件下培养的诱导多能干细胞经过细胞分裂和___过程发育成心肌细胞等不同类型的细胞。冠状动脉从主动脉根部分出,逐级分支形成毛细血管,为心肌细胞提供营养 与氧气。经过物质交换,血液变为_____________________血,流回右心房。
(3)科学家将菠菜叶脉转化为 “心脏血管”,利用了叶脉中的_______________组织将营养运送到心肌 细胞。
(4)根据文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心肌细胞能够有节律地收缩和舒张
b.窦房结的搏动带动心脏的收缩和舒张产生心跳
c.再生技术的发展中,可利用植物的纤维素作为骨架支撑动物细胞的生长
d.人工培养的起搏细胞已成功激起人的心脏跳动,并替代了电子心脏起搏器
(5)文章中提到生物再生技术对于未来疾病治疗有重要意义。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哪些与人 类健康、科技发展有关的现代生物技术?请试举一例。__________
2020-06-24更新 | 50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0年北京市西城区初三一模生物试题
10 . 下面是有关呼吸与健康的资料:
据我国呼吸科专家统计,90%以上的成年人都不会有意识地调节呼吸,城市中一半以上人呼吸方式不正确,短浅的呼吸不仅让许多人大脑缺氧,容易疲惫。而且还容易诱发多种疾病!
呼吸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命活动之一,它既包括肺部换气,又包括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和交换。人们通常所理解的呼吸,多指呼吸运动,也就是胸廓有节律地扩大和缩小,完成吸气与呼气。这能为身体提供氧气,排出二氧化碳,保证生命的正常运行。
肺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虽然体积不大,但肺泡壁面积约有70平方米,英国一位瑜伽大师曾指出,人的肺平均有两个足球那么大,但很多人因为呼吸太短促,使空气不能深入肺叶下端,导致换气量小,所以大多数人一生中只使用了肺的1/3。
简单的一呼一吸,其实有很多种方式,主要分为版式呼吸和胸式呼吸,现代人由于常坐办公室,缺少运动,许多人呼吸又浅又短,仅用胸式呼吸,这种呼吸方式每次换气量非常小,在正常呼吸频率下通气不足,会使体内的一氧化碳累积,导致脑部缺氧,出现头晕、乏力的症状。为了更好地发挥呼吸器官的潜力,人们应该有意识地加深呼吸,避免快而浅的呼吸。
平时多做做深呼吸不仅能防治呼吸系统疾病、高血压,而且还能帮助人们减压,缓解失眠症状,促进健康长寿。
那么怎样才能学会正确呼吸呢?最关键的有两点:一是要缓和吸,也就是吸气的时候,要均匀缓慢,尽量深吸,让气体能充满肺泡:二是要用力吐,吐得干净,这样才能将废气全部排出体外,保障交换的气体多一些。
最科学的呼吸方法为:“呼——停(屏气5-10秒钟)——吸”的呼吸形式。可使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也可使肠鸣次数增加,有利于消化吸收,从而有益于健康长寿。在空气新鲜的户外,也可以有意识地多做深呼吸。具体方法是先慢慢地由鼻孔呼气,呼气过程中,感觉到腹部内收,膈肌上升:感觉肺里的气排净了,然后屏住呼吸5-10秒,慢慢吸气,停顿2-3秒钟后,开始新一次的呼吸,感觉胸廓上提,腹部慢慢鼓起,继续吸气,使整个肺充满空气,这时肋骨部分会上抬,胸腔会扩大,反复练习,能有效改善呼吸功能,膈肌的升降可以按摩和刺心肺胃肠,同时又可避免长跑、游泳等运动对体力的大量消耗。
(1)人在患重感冒时,往往要用口呼吸,在这种情况下,早上醒来时会觉得嗓子非常干,这说明(      )
A.空气中的水分全部被口腔吸收了                                 B.感冒病毒使空气中的水分减少了
C.鼻腔有温暖、湿润空气的作用                                        D.口腔有温暖、湿润空气的作用
(2)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呼气时,呼吸肌收缩,大气压大于肺内压,肺泡内气体由肺排出
B.通过肺泡处的气体交换,血液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C.呼吸时,吸入的氧气最终到达肺
D.胸围越大的人,胸围差就越大
2019-11-11更新 | 17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延庆区第二学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