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65 道试题
23-24七年级上·全国·单元测试
实验探究题 | 适中(0.65) |
1 . 探究光照或水分对植物生存的影响时,设置了如下表的实验,请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1号幼苗

2号幼苗

3号幼苗

4号幼苗

环境条件

光照充足适量浇水

遮光适量浇水

光照充足不浇水

光照充足大量浇水


(1)1号幼苗与2号幼苗所处环境的变量是________
(2)将1号幼苗与3号幼苗比较,其中能正常生长的是____号幼苗,不能正常生长的是___号幼苗,通过这组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是影响植物生存的因素之一。
(3)将上述结论综合,可知:__________________等是影响植物生存的因素。
7日内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二章 生物与环境【单元测试卷】-2023-2024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单元速记·巧练(苏科版)
23-24七年级上·全国·单元测试
2 .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在探究“植物的吸水和失水是否与外界溶液的浓度有关”时,利用新鲜的萝卜、浓盐水、清水等实验材料,按下图所示进行实验。据图回答:

   

(1)该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__
(2)观察比较萝卜条①→③的变化,可推测A烧杯中盛放的是____________。观察比较萝卜条②→④的变化,这是因为萝卜细胞液浓度大于B烧杯中液体的浓度,萝卜细胞发生了 ____________(填“失水”或“吸水”)的过程。
(3)用盐凉拌黄瓜时,我们会发现盘中渗出很多汁液,这是由于盐溶液浓度__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黄瓜细胞液浓度的缘故。
(4)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
2024-06-14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第四章 绿色植物是有机物的生产者【单元测试卷】-2023-2024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单元速记·巧练(苏科版)
23-24七年级下·全国·单元测试
3 . 糖尿病主要危害在于它的并发症,会对人体多种系统造成损害,患者常采取注射胰岛素的方法治疗。口服胰岛素能治疗糖尿病吗?为探究这一问题,某科技小组设计了下表所示方案:
步骤甲鼠乙鼠
A将生长状况完全相同的甲、乙两只小鼠的胰岛破坏
B定时喂全营养饲料,每次喂食前注射适量胰岛素
C重复步骤B一段时间后,采集甲、乙两只小鼠尿液检测其葡萄糖含量,分析得出结论。
该小组根据上述有关内容,做了如下探究活动,请结合自己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将该方案补充完整:B步骤“?”处的正确处理方式是(  )
A.定时喂全营养饲料,每次喂食前口服与胰岛素等量的生理盐水
B.定时喂全营养饲料,每次喂食前口服适量胰岛素
C.定时喂全营养饲料,每次喂食前注射与胰岛素等量的蒸馏水
D.定时喂全营养饲料,每次喂食前注射与胰岛素等量的生理盐水
(2)在A步骤中将两只小鼠的胰岛破坏,目的是避免小鼠自身产生_______,对实验产生干扰。
(3)假如按照上述方案进行实验,最终仅在甲鼠的尿液中检测到了葡萄糖,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口服胰岛素_______(填“能”或“不能”)治疗糖尿病。
(4)将正常小鼠的胰管结扎,一段时间后检测尿液成分,发现小鼠没有出现尿糖,原因是胰岛分泌的胰岛素直接进入_______通过血液循环运往全身各处。
(5)以下曲线图能反映健康人饮入高浓度葡萄糖水后6小时内血糖浓度变化曲线是(  )
A.B.C.D.
2024-06-13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第十二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单元测试卷】-2023-2024学年七年级生物下册单元速记·巧练(苏教版)
23-24八年级上·全国·单元测试
4 . 在我校开展的校本课程中,初二、二部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设计了如下实验,并选用黄大豆种子(种子均饱满且完整、具有活力)放在上面,观察并记录的种子发芽情况如下表。

1234
处理方式撒少量清水,使餐巾纸湿润,拧紧瓶盖不洒水,拧紧瓶盖倒入较多的清水,使种子淹没,拧紧瓶盖撒少量清水,使餐巾纸湿润,拧紧瓶盖
放置环境25℃,有光25℃,有光25℃,有光4℃,有光
实验结果种子萌发种子不萌发种子不萌发种子不萌发

(1)上述表格中有_______组对照试验,根据实验结果,他们得出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是:________
(2)如果同学们要探究大豆种子的萌发是否需要光,还需要设置5号瓶,5号瓶应放置在_______的环境中,其它条件与_______号瓶相同。
(3)他们还观察到黄大豆种子萌发时_______先突破种皮,种皮的颜色为无色。
2024-06-12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第十九章 植物的生殖和发育【单元测试卷】-2023-2024学年八年级生物上册单元速记·巧练(苏科版)
23-24八年级下·全国·单元测试
实验探究题 | 较难(0.4) |
5 . “辣条”以味道重、气味香、颜色鲜艳、价格低廉而深受广大中小学生的喜爱,有些学生几乎每天都要购买辣条食用。常吃辣条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吗?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以仓鼠为研究对象设计一个实验,对这个问题进行探究。(实验材料:辣条、仓鼠10只、仓鼠的主食--鼠粮、水、可关仓鼠的笼子等)
(1)提出问题:辣条会对仓鼠身体有伤害吗?
作出假设:________
(2)制定计划与实施计划:

组别

实验材料

每次投放等量的鼠粮

四个月以后的结果

甲组

各5只大小、生长情况、活动能力相同的仓鼠

普通鼠粮

5只活动能力正常

乙组

普通鼠粮加水与辣条一起磨碎,再用微波炉烘干,制成掺入辣条的鼠粮(大小形状与原鼠粮一样)

2只已死亡;3只活动能力弱

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甲、乙两组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是________组(“甲”或“乙”)。实验时每组用5只仓鼠,而不是只用1只,是为了避免实验结果________
(3)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2024-06-12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二十五章 现代生活与人类的健康【单元测试卷】-2023-2024学年八年级生物下册单元速记·巧练(苏科版)
23-24八年级上·全国·单元测试
实验探究题 | 较难(0.4) |
6 . 实验探究为了探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发育的影响,实验中学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
1取两个规格相同的玻璃缸,分别贴上标签A、B;
2在两缸中分别加入2000mL河水,并分别饲养10只同种、同等大小的蝌蚪;
3A缸隔天加入甲状腺激素制剂5mg,持续5次,B缸不加,其他条件相同;
4两缸同时隔天换水一次,每天喂少许熟蛋黄粉和碎菜叶.结果记录如下,请分析回答:
项目
组别
后腿长出的平均时间(天)前腿长出的平均时间(天)尾脱落的平均时间(天)尾脱落时的平均体长(cm)
A缸47260.7
B缸59371.3
(1)进行试验探究之前我们首先要提出问题,针对上述试验我们可以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
(2)实验中A缸和B缸的规格、加水量、蝌蚪的数量、大小等条件都必须保持一致的目的是_______;其中B缸起_______作用。
(3)根据实验结果,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4)若要进一步验证“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可再选取10只相同的小蝌蚪,将其甲状腺破坏,其它培养条件应与_______(“A”/“B”)缸完全相同。
2024-06-12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第十六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单元测试卷】-2023-2024学年八年级生物上册单元速记·巧练(苏科版)
23-24七年级上·全国·单元测试
实验探究题 | 适中(0.65) |
7 . 媒体报道某餐馆的一道名菜含有黄樟素。
(甲)小明认为微量黄樟素可能会导致癌症;
(乙)于是,他准备了两组老鼠,一组长期喂含微量黄樟素的食物,另一组喂正常食物;
(丙)一年后,两组老鼠都没患癌症。
(1)上文(甲)应属于科学探究过程的哪一步?___
(2)从实验结果来看,小明的假设是___的。
(3)步骤___采用的是科学探究活动中常用的对照实验。在实验设计中,除了要遵循对照性原则,还需要遵循___原则。
2024-06-11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单元 认识生命【测试提升卷】-2023-2024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单元速记·巧练(北师大版)
23-24七年级上·全国·单元测试
8 . 蚯蚓在土壤中生活,使土壤疏松、肥力提高,有利于植物生长,某同学想探究“土壤湿度对蚯蚓生活的影响”,请你帮他完成这个探究:
(1)提出的问题是:___
(2)按照科学实验的要求,他必须设计___实验,且变量只能有___个,在这个实验中变量是___
(3)实验方案:
①准备一个盒子,以盒子的横轴中线为界,一侧在底部铺上一层湿土,另一侧在底部铺上一层___;形成______2种环境.
②在盒子两侧的中央各放入形态、大小、活力等都相似的蚯蚓,盖上盒盖;
目的是使实验过程中,保证盒子两侧蚯蚓除探究因素不同外所需的其它条件要___(填“相同”或“不同”);
③观察,记录:几分钟后观察盒子两侧蚯蚓的生活情况.
环境平均蚯蚓数
干燥m条
潮湿n条

(4)得出结论:
若m>n,说明蚯蚓喜欢生活在___的环境中。
若m<n,说明蚯蚓喜欢生活在___的环境中。
若m=n,说明土壤湿度对蚯蚓的生活___影响(填“有”或“没有”)。
(5)蚯蚓在土壤中生活,使土壤疏松、肥力提高体现了生物能___环境。
2024-06-11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单元 认识生命【测试提升卷】-2023-2024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单元速记·巧练(北师大版)
23-24七年级上·全国·单元测试
9 . 下表为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研究“一个小型生态系统中动物数量和植物数量关系”的实验数据。实验中使用了以下实验用具:有盖玻璃瓶、小鱼、水草、沙子(含少量淤泥)、经纱布过滤的池水,并把这五个生态瓶均放在实验室窗台上,并使它们所处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基本相同。

编号

小鱼(条)

水草(棵)

实验结果

生态瓶1号

4

12

小鱼存活8天

生态瓶2号

4

8

小鱼存活6天半

生态瓶3号

4

4

小鱼存活3天半

生态瓶4号

4

2

小鱼第2天上午死亡2条,第2天下午死亡2条

生态瓶5号

4

0

小鱼于当天下午和晚上相继死亡

请分析数据并回答下列问题:
(1)小生态瓶1~4号均可以看作是一个小生态系统,在这些小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的生物是__,池水、沙子中的淤泥中存在着____属于分解者。
(2)本实验可以提出的问题是______。比较生态瓶l号和2号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植物数量比较多时,动物存活的时间相对______。由生态瓶5号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没有____,动物可能死亡。
(3)由生态瓶l~5号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通常情况下,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动物数量与植物数量的关系应是:动物数量一般____(填写“大于”或“小于”)植物数量。
2024-06-11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第六章 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单元测试卷】-2023-2024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单元速记·巧练(苏科版)
10 . 下图是某同学在“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活动中所做的实验设计,用图中的两个装置作为一组对照实验来进行探究。请回答。

(1)实验时,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2mL浆糊,再向2号试管中加入2mL______。实验变量是_____
(2)为了模拟人体口腔的温度,将1、2两支试管放入37℃的水中。10分钟后,再往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几滴碘液,结果发现____号试管不变蓝,而另一支试管变蓝,该现象证明的结论是__________
(3)由以上实验可知,淀粉在人体消化道内的_____开始被消化。
2024-04-11更新 | 48次组卷 | 3卷引用:第九章 人的食物来自环境【单元测试卷】-2023-2024学年七年级生物下册单元速记·巧练(苏教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