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22 道试题
1 . 大棚种植樱桃已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大产业”。图一中A、B、C表示植物三大生理活动;图二表示在一定二氧化碳浓度和温度等条件下,二氧化碳的吸收量随光照强度的变化;图三表示密闭大棚内一天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变化。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为提高樱桃树的坐果率,增加产量。自盛花初期开始,农民除喷施适量含硼的液体肥料外,同时还应该采取_____等措施。(答出一条措施即可)
(2)图二,a点时叶片能进行的生理活动有_____
(3)图三,一天中植物体内有机物积累量最多的时间点是_____(用曲线上的字母表示)。
(4)农民在甲、乙、丙三个温室中分别移栽了数量相同、生长状况相同的樱桃幼苗,温室条件情况如表(每个温室的光照、土壤、水分等其他条件均相同):

温室条件

温度

20℃

20℃

20℃(白天)

二氧化碳浓度

0.03%

0.1%

0.1%

①甲、乙对照,可探究_____对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
②乙保持恒温,丙降低夜间温度,发现丙内幼苗比乙内的长势好。结合图一,主要原因是植物的[   _____作用减弱。
昨日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中考押题预测卷(徐州卷)-生物
2 . 生活中过期药品被乱丢的现象经常发生,这样会不会对植物的生活产生影响呢?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以过期的感冒清热颗粒为例,以油菜种子萌发作为植物生活的表征,展开相关探究。
(1)实验步骤
a.把两袋过期的感冒清热颗粒配成10mL溶液待用;
b.取两个完全相同的培养皿分别编号为A、B,两个培养皿均铺上相同大小和厚度的同种纱布;
c.A培养皿内喷洒10mL过期的感冒清热颗粒溶液,B培养皿_____
d.两个培养皿内均放置20粒同一品种、饱满的油菜种子;
e.连续培养观察6天,结果如下表。

组别

种子数

观察种子萌发数量(粒)

第3天

第4天

第5天

第6天

A

20粒

1

6

11

14

B

20粒

0

1

1

3


(2)实验分析与反思
①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
②两组实验不用2粒种子进行实验,而用20粒的原因是_____
③兴趣小组根据表中数据得出的结论是过期的感冒清热颗粒会_____油菜种子的萌发,获得该结论的证据是_____
7日内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徐州市县区联考九年级中考二模地生试题
3 . 家蚕起源于中国,其吐丝结茧为丝绸生产提供原料,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图1是喂正常桑叶和湿桑叶对家蚕影响的折线图,图2是两种不同食性家蚕的遗传图解。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取食桑叶的家蚕都处在发育的_____时期。分析图1可知,该阶段的家蚕取食湿桑叶后蛋白酶活性_____,会影响对桑叶中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从而出现发育延缓、体重下降等现象。
(2)家蚕的寡食性(专以桑叶为食)和广食性(可食用多种植物)是一对_____性状。为获得广食的家蚕,研究人员将寡食性家蚕与广食性家蚕进行杂交,实验过程及结果如图2所示。据此判断_____是隐性性状。若用E、e表示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则子二代中的寡食性家蚕的基因组成为_____
7日内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徐州市县区联考九年级中考二模地生试题
实验探究题 | 适中(0.65) |
4 . 鱼菜共生系统可以实现“种菜不施肥,养鱼不换水”的目的。如图为鱼菜共生系统示意图。

为探究水质变化对蔬菜生长的影响,某生物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
a.取同种蔬菜幼苗若干株,随机均分为两组,测量并分别计算两组蔬菜根长和株重的初始平均值。
b.一组为鱼菜共生组,利用养鱼的水培育蔬菜;另一组为普通水培组,利用普通水质的水培养蔬菜。
c.一段时间后,再次测量并分别计算两组中蔬菜的根长和株重的平均值,根据这两组数据计算增长率,结果如下表。
注:增长率=(实验后平均值-初始平均值)/初始平均值×100%
指标鱼菜共生组普通水培组
根长增长率153.5%101.5%
株重增长率158.4%96.7%
请结合实验方案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该探究实验的变量是______
(2)该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是______组。
(3)对两组实验中的多株蔬菜测量并取平均值的目的是______
(4)表格结果显示鱼菜共生组的整体蔬菜增重和根系增长均______(填“高于”或“低于”)普通水培组,试分析出现该结果的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7日内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二模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小明同学细嚼米饭时感觉有甜味,他想通过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请你协助他完成实验方案。请你协助他完成实验方案。
(1)他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
他作出的假设是:唾液淀粉酶能初步消化淀粉。
(2)假设的依据是:________
实验方法和步骤:
试管编号实验材料水浴温度/℃水浴时间/min鉴定试剂现象
1号面糊2ml、清水2ml3710碘液2滴
2号面糊2ml、唾液2ml3710碘液2滴

(3)本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
(4)预测实验现象:2号试管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
7日内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中考二模生物试题
6 . 为了探究快走、慢跑等有氧运动能否改善高脂饮食对血糖的影响,现提供某品系小鼠若干只、高脂饲料、普通饲料、血糖测定需要的仪器或材料,进行相关实验。小明同学的实验过程为:将20只生理状态基本相同的雄性小鼠平均分成两组,按照图1所示方案进行实验,最后测定甲、乙两组小鼠的空腹血糖,计算相对含量,结果如图2。

(1)肝脏分泌的胆汁使脂肪变成微小颗粒,属于___性消化,脂肪最终被消化的部位是___
(2)小明同学设计的甲、乙两组是对照实验,变量是___。依据图2,可得出的结论为___
(3)小明同学设计的实验没有测定正常情况下小鼠空腹血糖作为对照,不能确定高脂饮食是否引起血糖升高。于是小强同学增加了一组实验,过程为:选取10只生理状态与甲、乙两组基本相同的雌性小鼠,全程喂养___,而后测定小鼠的空腹血糖,计算出相对含量为1.0,最终得出高脂饮食能够引起血糖升高的结论。
7日内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中考二模生物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容易(0.94) |
7 . 从黄花蒿中提取的青蒿素作为抗疟药品推广后,黄花蒿种植发展迅速。黄花蒿内青蒿素的含量排序为花>果实>叶>根>茎,研究小组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研究小组研究的是氮肥浓度对青蒿素产量的影响
B.采摘黄花蒿的最佳时期是开花期
C.氮肥浓度为0时也能产生青蒿素
D.黄花蒿在生长过程中如果缺少氮肥叶、茎会出现紫红色斑点
7日内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二模生物试题
8 . 小明刚搬了新家,妈妈在家里养很多盆绿萝,他常常看到妈妈将做菜后留下的蛋壳倒扣在花盆中,妈妈认为蛋壳中含有促进植物生长的营养物质。蛋壳真的能促进植物生长吗?为了把这个问题搞清楚,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探究这个问题:
Ⅰ.首先选取生长情况相同的30株健壮的绿萝幼苗,每组/10株,分别栽入体积相同、质量相等的甲、乙、丙三个花盆中(甲和乙中装洗净的蛭石、丙中装普通的土壤)。
Ⅱ.甲盆中不放蛋壳,乙、丙盆中放等量的蛋壳,其他管理条件都相同。
Ⅲ.一段时间后,绿萝生长状况发生了变化。小明将变化情况记录在下表中
植株实验前质量/克实验后质量/克生长情况
3849植株弱小、叶色变黄
3868植株较健壮、叶色较绿
3896植株健壮、叶色浓绿

(1)绿萝的生长需要的水和无机盐主要是通过其根部___区细胞吸收,再由茎中的___运输到植物的各个器官。
(2)科学探究方法为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验→得出结论和表达交流,在该探究实验中小明提出的问题是___?
(3)每组用了10株绿萝,而不是只用1株的原因是___
(4)比较___两盆植株的变化情况,可以得出结论:蛋壳能促进植物的生长。
7日内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八年级一模生物试题
9 . 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光合作用相关实验的探究,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

①实验前这盆植物需要进行暗处理
②该装置可验证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③此装置可验证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④滴加碘液后①处变蓝,说明该处产生了淀粉
⑤该装置包含了两组对照,分别①与②、②与③
A.①③④B.②③④C.②④⑤D.①②③
7日内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中考二模生物试题
10 . 某生物兴趣小组通过制作生态瓶来探究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探究目的:初步学会观察和研究人工生态系统。实验材料:带瓶塞的透明玻璃瓶、凡士林、金鱼藻、绿萍、虾、细沙、河水、不透光的盒子、实验装置如图所示(A、B瓶置于有光的条件下,C用不透光的盒子罩住)。据图回答:

(1)针对“光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有影响吗?”这个问题,你作出的假设是:____
(2)对(1)所提出的问题,应选择____两瓶进行对照实验。
(3)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般是从____开始的。
(4)在A、B、C三个生态瓶中,生态系统维持时间最长的应该是____瓶。
(5)A生态瓶,要想使它更加完善,还需要补充的成分是____。
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非生物部分
7日内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中考二模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