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53 道试题
1 . 在进行“探究光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的实验设计时,下列选项中,符合单一变量原则的是(  )
①光照充足和适量浇水
②光照充足和不浇水
③遮光和适量浇水
④遮光和大量浇水
⑤光照充足和适量浇水并在周围放置大量冰块
A.①③B.①②C.①⑤D.②④
7日内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6次月考生物试题
2 . 为了探究绿豆种子萌发的条件,某小组同学准备了同一品种的绿豆种子作为实验材料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方案(方案以外影响绿豆种子萌发的其他条件均相同且适宜,每组在相同条件下重复做三次实验),请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组别

甲组

乙组

丙组

丁组

实验装置及编号

实验材料

50粒完整的

绿豆种子

50粒残缺的

绿豆种子

50粒完整的

绿豆种子

50粒完整的

绿豆种子

处理方法

洒入适量的水

洒入适量的水

不洒水

洒入适量的水

空气充足

温度适宜

黑暗中

黑暗中

光照下

发芽率

98%

24%

0

98%


(1)甲组和丙组是一组对照实验,想探究的问题是____
(2)甲组与乙组是一组对照实验,①空白处应该补充的内容是____
(3)甲组和丁组是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____,他们得出的结论是____
(4)丙组和丁组不能作为一组对照实验的原因是____
7日内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初中部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协作体期末生物试题
3 . 垃圾食品伤害人体健康。有些同学不禁疑问:辣条会不会是垃圾食品,对身体有伤害吗?该同学现以仓鼠为研究对象开展了“辣条会对仓鼠身体有伤害吗?”这个问题的探究。
Ⅰ实验材料:辣条、仓鼠10只、仓鼠的主食一鼠粮、水、可关仓鼠的笼子等)
Ⅱ实验设计及结果:

组别

实验材料

每次投放等量的鼠粮

4个月以后结果

甲组

各5只大小、生长情况、活动能力相同的仓鼠

普通鼠粮

5只活动能力正常

乙组

普通鼠粮加水与辣条一起磨碎,再用微波炉烘干,制成掺入辣条的鼠粮(大小、形状与原鼠粮一致)

2只已经死亡,3只活动能力弱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甲组在实验中起____作用。
(2)每组用5只仓鼠,而不是只用1只的原因是____
(3)“辣条”的制作过程要经过腌制或油炸,其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及“辣条”中的添加剂等进入人体后会随着____到达身体的各个部位,进而危害人体健康。
(4)比较甲、乙两组实验结果,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
(5)结合实验结论,请给中小学生提出1条合理建议____
7日内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辽阳市灯塔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实验探究题 | 适中(0.65) |
4 . 某生物兴趣小组想探究光照对蒜苗的生长是否有影响。该小组在探究实验过程中选择的实验材料、实验条件和实验记录如下表所示:

组别

甲组

乙组

实验材料

20瓣基本相同的剥皮蒜瓣

20瓣基本相同的剥皮蒜瓣

实验条件

光照

无光照

培育蒜苗的其他条件均相同且适宜

实验记录

第三天

全部萌发,苗长约0.2-.5cm

全部萌发,苗长约0.2-0.9cm

第六天

苗长3.9-7.8cm

苗长8-13.6cm

第十天

苗长9.4-17.3cm

苗长20.7-34cm

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据表分析可知,设置甲组和乙组的目的是___________,该实验探究的变量是___________
(2)为了提高实验结论的可信度,小组所记录的数据应取20棵蒜苗长度的___________
(3)在实验过程中,培育蒜苗的其他条件均相同,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
(4)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5)分析上述实验,为提高蒜苗产量,应选择在___________条件下培育蒜苗。
7日内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丹东市2024年中考一模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果蔬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某生物兴趣小组提出探究不同水果中维生素C含量的课题,并利用维生素C的水溶液能使紫色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原理进行了探究实验。其具体操作如下:选取四种水果:桃子、橙子、苹果、梨,将他们分别榨汁备用。制备一定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紫色),在四支试管中分别装入2毫升高锰酸钾溶液。将四种水果汁分别滴入四支试管中,边振荡边观察,直至高锰酸钾褪色为止,记录所用的水果汁滴数,结果如下表:

分组

试管A

试管B

试管C

试管D

水果汁种类

桃汁

橙汁

苹果汁

梨汁

水果汁滴加量(平均值)

9滴

5滴

14滴

8滴

(1)本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实验中应用___________支滴管滴加不同的水果汁。
(2)根据实验结果,四种水果中维生素C含量最多的是___________。(填水果名称)
(3)甲同学用紫色葡萄汁代替橙汁进行实验,乙同学认为不合适,请你帮他说明理由___________
7日内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于洪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6 . 下图的实验表示把银边天竺葵叶用黑圆纸片将C处两面遮盖,移入光下几小时,再经酒精脱色后滴加碘液。请分析回答。

(1)经酒精脱色后,叶片B处变成了什么颜色?__________
(2)滴加碘液后B处变蓝,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是______________,叶片A处__________(能或不能)变蓝,原因是_____________
(3)B、C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
7日内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铁岭市铁岭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7 . 为探究食物中的蛋白质对动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将40只幼鼠平均分成A、B两组,A组以糖类(淀粉)、脂肪、无机盐和水进行饲喂,B组以A组的食物加上牛奶进行饲喂。下图是40天内的实验结果,
回答下列问题。

平均体重(20天)

平均体重(40天)

A组

15g

35g

B组

20g

70g

(1)该实验所检验的假设是__________
(2)采用幼鼠而不用成年鼠进行实验,是因为_____________
(3)每组均用20只而不用一只幼鼠做实验,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4)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
(5)图中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_______________
7日内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铁岭市西丰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8 . 小华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消化”实验时,分别对三支试管进行了如下处理:
序号处理方法
1馒头碎屑、2毫升唾液充分搅拌、37℃温水
2馒头碎屑、4毫升清水充分搅拌、37℃温水
3馒头碎屑、2毫升唾液充分搅拌、5℃温水
(1)第2号设计有错,将错误之处改正为_______________
(2)第2号改正设计后,本试验共有______组对照实验。
(3)第2号改正设计后,将三支试管都放入温水中,5-10分钟后取出,并分别滴加2滴碘液,不会变蓝的是_____号。
(4)1、3号对照,两组间的变量是______,为了避免实验结果的偶然性,该生物兴趣小组应该:__________
(5)第2号改正设计后,1、2号对照,说明______对淀粉有消化作用。
(6)该实验中“37℃水浴“是为了模拟______,第2号改正设计后在实验中起____作用。
2024-05-23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太和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9 . 在学习了鱼鳃的作用后,某同学想进一步探究;进入鱼口和流出鱼鳃盖后缘的水中,溶解的气体成分有什么变化呢?为探究这一问题,他设计了如下表实验:
步骤烧杯一烧杯二
1加入适量清水,放入一条健康的鲫鱼加入等量清水,但不放鲫鱼
2在鱼口的前方滴两滴BTB溶液,观察流出鳃盖后缘的水的颜色变化并记录在水中滴入等量BTB溶液,观察水的颜色变化并记录
3重复以上实验3次,分析得出结论
4实验现象:烧杯一中流出鳃盖后缘的水呈黄色,而烧杯二中的水呈蓝色
(提示:溴麝香草酚蓝溶液简称BTB,遇二氧化碳后,BTB由蓝色变成黄色,生物学实验中常用BTB检测溶液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使用BTB短时间内对鱼没有影响)
(1)鲫鱼在水中生活,用_______呼吸,游泳主要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使身体产生前进的动力,同时离不开身体上各种_______的协调作用。
(2)烧杯二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
(3)实验前,小军同学仔细观察鱼的活动,发现口的一张一合和鳃盖后缘的一张一合总是_______(填“同步”或“交替”)进行,这是鱼在水中进行呼吸。
(4)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水流经鱼体后,鳃盖后缘流出的水中溶解的二氧化碳含量_______
(5)步骤3中重复以上实验3次的作用是______
2024-05-22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抚顺市清原满族自治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10 . 下面是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具体操作和处理见下表:

试管标号

放入材料

馒头碎屑和2毫升唾液

馒头碎屑和        

馒头块和2毫升唾液

处理方法

充分搅拌

充分搅拌

不搅拌

将3 支试管一起放到37℃的温水中:5-10分钟取出3支试管:各滴加2滴碘液,摇匀,观察实验现象。

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若①号试管与②号试管形成一组对照实验,②号试管放入材料的空白处应填写____________,①号试管内的现象是____________(选填“变蓝”或“不变蓝”),原因是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成了____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放入材料的量要相等,控制的温度和时间等条件要相同,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3)由①号试管和②号试管的实验现象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
(4)设置①号试管和③号试管进行对照实验,现象是③号试管内物质部分变成蓝色。说明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对淀粉的消化起____________(选填“促进”或“抑制”)作用。所以吃饭时要做到细嚼慢咽。
2024-05-17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营口市初中中考适应性测试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