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原料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5 道试题
1 . 如图为屏山牧场的草原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       
A.A→D→C可表示一条食物链
B.B是分解者,它能够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
C.C是消费者,它对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起促进作用
D.B→A可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将无机物转变为有机物
2021-01-23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学业评估生物试题
2020九年级·全国·专题练习
2 . 如图是探究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固体氢氧化钠可以吸收二氧化碳),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实验前需要将该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B.该装置可用于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
C.该装置可用于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光照
D.该装置可用于验证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2021-01-08更新 | 190次组卷 | 4卷引用:黄金卷08-【赢在中考·黄金8卷】备战2023年中考生物全真模拟卷(江西专用)
3 . 某学生用图中装置进行“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探究实验。先将甲、乙两个装置同时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然后一起放到阳光下。几小时后检验:甲装置中植物的叶片有淀粉生成,而乙装置中植物的叶片却没有淀粉生成。(甲乙两装置材料大小等均相同

(1)乙装置中绿色植物在阳光下___________(填“有”或“没有”)进行光合作用。
(2)乙装置中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
(3)由以上实验可知,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需要的原料是___________
4 . 金鱼藻是一种水生绿色植物,某生物兴趣小组以金鱼藻作为实验材料,进行了以下有关光合作用的实验(如图)。

(1)将锥形瓶中的水煮沸并立即加塞,其目的是去除水中原有的____________并防止空气中的该物质进入。
(2)①②试管中的金鱼藻在加入前要经过24小时暗处理,这样是为了耗尽叶片中原有的____________
(3)①②试管中金鱼藻在光照过程的现象有何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取出金鱼藻进行脱色处理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分析本实验过程与结果,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12-29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开发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5 . 光合作用所需要的原料和生成的产物依次是(        
A.水和无机盐、淀粉和蛋白质
B.叶绿体和二氧化碳、淀粉和氧气
C.二氧化碳和水、淀粉和氧气
D.叶绿体和无机盐、淀粉和蛋白质色
6 . 1771 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发现,将点燃的蜡烛与绿色植物一起放在一个密闭的玻璃罩内,蜡烛不容易熄灭;将小白鼠与绿色植物一起放在一个密闭的玻璃罩内,小白鼠也不容易窒息而死。因此,普利斯特利认为(             
A.植物形成自身物质需要光
B.植物的生命活动需要二氧化碳
C.植物的生命活动可产生水蒸气
D.植物的生命活动可更新空气
7 . 为探究植物的生理作用,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设计并实施了以下三个实验.请据图回答问题:

(1)在实验一中,A瓶装有萌发的绿豆种子,B瓶装有萌发但被煮熟的绿豆种子,把A、B装置同时放在温暖的地方,24小时后观察蜡烛在A、B瓶中燃烧情况该实验目的是为了证明种子呼吸作用消耗的气体是________ 。呼吸作用的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二中的C和D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其变量是___________
(3)在实验三中,同学们将装置放在光下几个小时后,发现______装置的塑料袋内壁有较多小水珠,说明水分是通过蒸腾作用从______散失的。
2021-03-19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三中教育集团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8 . 下列叙述与如图中的实验装置相符合的是(  )
A.甲装置——验证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B.乙装置——验证呼吸作用消耗氧气
C.丙装置——验证呼吸作用吸收热量D.丁装置——验证植物的蒸腾作用
9 . 如图所示,将原来置于黑暗环境中的绿色植物移至光下后,CO2的吸收量发生改变,下列各项叙述正确的是
A.曲线AB段表示绿色植物没有进行光合作用
B.曲线BC段表示绿色植物只进行光合作用
C.在B点,光合作用吸收的CO2和呼吸作用产生的CO2相等
D.整段曲线表明,随着光照强度增强,光合作用增强,呼吸作用减弱
2021-05-10更新 | 209次组卷 | 20卷引用:江西省南城县实验中学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
10 . 为探究木瓜生长的最佳光照强度,某同学设计了下面的实验。取若干生长状况相同的木瓜植株,平均分为七组,分别放在密闭的玻璃容器中。实验开始时测定二氧化碳的浓度,12小时后再次测定二氧化碳的浓度。实验结果如下:
组别温度(℃)光照强度:普通阳光(%)开始时的CO2浓度(%)12小时后CO2浓度(%)
12500.350.368
225100.350.342
325200.350.306
425400.350.289
525600.350.282
625800.350.280
725950.350.279

(1)实验中,将七组实验都设计为相同的温度,符合科学探究中______的原则。
(2)第1组实验,12小时后,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的原因是______
(3)从上述实验可知,当温度为25℃时,在表中控制的光照强度范围内,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木瓜吸收二氧化碳量______,进行光合作用的能力______
(4)若要测定木瓜生长的最佳光照强度,应继续设计若干组实验,设计第8组实验时,其光照强度应该_____(填“等于”或“大于”或“小于”)95。
2020-08-10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九年级5月适应性模拟生物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