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4 道试题
1 . 胆固醇过高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为了探寻安全有效的方法来减轻胆固醇过高对人体的危害,科研人员做了如下实验,分析回答:
实验一:探究乳酸菌降低胆固醇能力的体外实验。在体外分离出6株乳酸菌,然后进行乳酸菌降低胆固醇能力测定,结果如图。

(1)实验一的观测指标是__________。由实验结果可知,在体外降低胆固醇能力最强的菌株是__________
(2)在小鼠体内,乳酸菌需克服强酸性胃液、高浓度胆盐的肠道环境才能发挥作用,因此应筛选出__________的乳酸菌才能开展下一步的体内实验。
实验二:探究乳酸菌降低胆固醇能力的体内实验。选取30只雄性小鼠随机均分为3组进行灌喂实验,5周后检测总胆固醇的含量,结果如表。
组别喂养方式总胆固醇(mmol/L)
A正常饮食+水+生理盐水2.98
B?4.57
C高脂饮食+水+乳酸菌3.16

(3)表格中“?”处应填写__________。结合表中数据,实验二的结论是__________
(4)在上述实验基础上,还可以进一步探究乳酸菌的__________对降低小鼠胆固醇能力的影响。
今日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福建省莆田市中考一模生物试题
2 . 制作米酒是初中生物非常有意义的一项实践活动。请你结合某项目小组米酒制作的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甲同学酿好的甜酒酒香扑鼻,说明微生物将葡萄糖转化为了________,发酵过程中还出现了很多气泡,原因是______
(2)乙同学制作甜酒的过程中,发酵装置发出了酸臭味。这位同学失败的原因可能是(写出一个): ____
(3)丙同学用肉眼观察到发酵装置中有大量菌丝出现,进一步借助显微镜观察,应该看到如图1中___________(填“A”或“B”)所示微生物,证实这一推测。
(4)丁同学还检测了米酒中葡萄糖和酒精含量的变化,如图2所示,据图分析,在第3天能否品尝到酒味?___________
(5)根据图3中说明书,酿米酒的主要菌种与大肠杆菌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
昨日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二模生物试题
3 . 目前我国生活垃圾中厨余垃圾和塑料垃圾占比最大。研究人员发现,厨余垃圾中的淀粉可被淀粉乳酸杆菌分解为乳酸,乳酸可降解塑料。
(1)淀粉乳酸杆菌属于___(填“单细胞”或“多细胞”)生物,在细胞结构上的特点是___(填“有”或“无”)成形的细胞核。
(2)淀粉乳酸杆菌分解淀粉产生乳酸的大致过程如图:淀粉无法通过___(填细胞结构)直接进入细胞。淀粉乳酸杆菌向细胞外分泌某种酶,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葡萄糖进入细胞后,可进一步被分解为乳酸,并释放出___用于各项生命活动。

(3)为研究淀粉乳酸杆菌对厨余垃圾发酵的影响,研究人员进行如下实验:
Ⅰ.将厨余垃圾制成培养基,取300mL,平均分成三组(ABC组),分别采用三种不同发酵方法进行处理:
A组:在培养基上直接放入0.2g淀粉乳酸杆菌
B组:先将培养基高温灭菌20分钟,冷却后再放入0.2g淀粉乳酸杆菌
C组:没有放淀粉乳酸杆菌,也不做任何处理
Ⅱ.将三组培养基都放置于无氧、35℃环境下发酵,每隔24小时(h)取样并分析乳酸浓度,结果如下图所示:

Ⅲ.研究人员进一步检测发现,培养基中乳酸杆菌的总质量到一定时间之后不再迅速增加。
①“在培养基上直接放入0.2g淀粉乳酸杆菌”,该步骤相当于培养细菌、真菌一般方法中的哪一步骤?___。其中,C组起___作用。
②若A、C两组为对照实验,探究的问题是:___?
③实验中乳酸含量越高代表对淀粉的分解作用___。据图可知,48h时乳酸产量最高的处理方法是___(填字母)组。
④研究人员检测发现,培养基中乳酸杆菌的总质量到一定时间之后不再迅速增加,其可能原因是:___
昨日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株洲市中考三模考试生物试题
4 . 目前我国生活垃圾中厨余垃圾和塑料垃圾占比最大,亟待对垃圾进行“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研究人员发现,厨余垃圾中的淀粉可被淀粉乳酸杆菌分解为乳酸,乳酸可用于降解塑料。为探究“淀粉乳酸杆菌对厨余垃圾中淀粉的分解作用”,科研小组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一:将厨余垃圾制成培养基,取300mL平均分成三组,再分别采用以下三种发酵方法进行处理:

组别

处理方式

A

不灭菌,直接接种0.2g淀粉乳酸杆菌

B

不灭菌,不接种淀粉乳酸杆菌

C

高温灭菌30分钟,冷却后,再接种0.2g淀粉乳酸杆菌

步骤二:将处理后的三组培养基都放置于无氧、35℃环境下发酵,每隔24h取样并分析乳酸浓度。所得数据绘制成折线图,如图1所示。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淀粉乳酸杆菌在结构上的最突出的特点是______
(2)该研究形成两组对照实验,分别是______(用字母表示)。
(3)步骤一表格内C组处理方式中的“冷却”,目的是______;步骤二对A、B、C三组的处理均相同,目的是______
(4)通过以上实验可知,能分解厨余垃圾中淀粉的微生物有______
(5)为得到分解淀粉能力更强的淀粉乳酸杆菌。该小组又对原有菌株进行诱变处理,得到三种突变菌株甲、乙、丙,再将淀粉分成等量的四组,分别加入等量的原有菌株、菌株甲、菌株乙、菌株丙,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据此分析菌株______分解淀粉能力最强。将这种分解淀粉能力最强的菌株应用于厨余垃圾的处理,取得较好效果。
昨日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中考二模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崂山茶有“江北第一茶”的美誉,深受人们的喜爱。茶叶中含有糖类、氨基酸、咖啡因、茶多酚等多种有机物,具有抗氧化、助消化、提神醒脑、增强免疫力等多种作用。茶多酚是茶叶中具有保健功能的一类物质,已应用于糕点、饮料、肉制品等多种食品的制作中。
(1)茶树叶片中含有的多种有机物是通过叶片的______合成的,该过程在叶肉细胞的______中完成。
(2)酸奶的制作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______,此种微生物与茶树根尖细胞的最显著区别是______。下列各步骤中会导致酸奶制作失败的是______(填序号)。
A.容器煮沸消毒
B.鲜奶煮沸后直接加入适量酸奶
C.容器敞口通气
D.接种后的牛奶置于温暖环境中
(3)为了研究茶多酚对酸奶品质的影响,科研人员向已加入乳酸菌的鲜奶样品中添加了等量的不同浓度的茶多酚溶液,一段时间后,测定样品中乳酸菌的活菌数结果如下图所示。

由图可知,随着添加的茶多酚溶液浓度的增加,样品中乳酸菌活菌数表现出______的趋势。茶多酚溶液的浓度为______mg/100mL时,乳酸菌活菌数达到峰值,此时发酵最充分。当茶多酚溶液的浓度超过______mg/100mL时,对乳酸菌的增殖起到抑制作用。该实验结果给我们的启发是______
昨日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多校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6 . 厨余垃圾是指居民日常生活及食品加工、餐厨服务、单位供餐等活动中产生的垃圾,包括家庭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和其他厨余垃圾。具有高含水率和高有机质的特点,容易腐烂并产生恶臭,对城市居住环境和居民健康产生影响。研究发现,淀粉可被嗜淀粉乳杆菌分解为乳酸,乳酸可降解塑料,为探究“嗜淀粉乳杆菌对厨余垃圾中淀粉的分解作用”,某科研小组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一:将厨余垃圾制成培养基,取300mL平均分成三组,再分别采用以下三种发酵方法进行处理:
组别处理方式
A不灭菌,直接接种0.2g嗜淀粉乳杆菌
B不灭菌,不接种嗜淀粉乳杆菌
C高温灭菌30分钟,冷却后,再接种0.2g嗜淀粉乳杆菌
步骤二:将处理后的三组培养基都放置于无氧、35℃环境下发酵,每隔24h取样并分析乳酸浓度。所得数据绘制成折线图,如图所示。根据以上信息,请分析回答:

(1)该研究形成两组对照实验,分别是___(用字母表示)。
(2)步骤一表格内C组处理方式中的“冷却”,目的是___;步骤二对A、B、C三组的处理均相同,目的是___
(3)通过以上实验可知,分解厨余垃圾中淀粉的嗜淀粉乳杆菌与真菌相比在细胞结构上最大的不同是___
(4)为得到分解淀粉能力更强的嗜淀粉乳杆菌,该小组又对原有菌株进行诱变处理,得到三种突变菌株甲、乙、丙,再将淀粉分成等量的四组,分别加入等量的原有菌株、菌株甲、菌株乙、菌株丙,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据此分析菌株___分解淀粉能力最强。从遗传的角度看该菌株的这种变异属于___,该变异为生物的___提供原材料。

7日内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中考二模生物试题
7 . 某班同学尝试制作葡萄酒和葡萄醋,他们查到以下资料:葡萄汁中的糖分经过酵母菌发酵转化成酒精后,酒精能够被醋酸菌进一步转化成醋酸。醋酸菌是一种需氧细菌,只有当氧气充足时才能进行旺盛的生理活动。图1为发酵装置示意图,图2为6株醋酸菌发酵葡萄醋产酸总数和挥发酸能力的差异。请分析回答:

(1)根据图1所示的发酵装置,尝试用葡萄汁来制作葡萄酒和葡萄醋。
①在制作葡萄酒过程中,将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有1/3的空间,目的是为了提供_______的环境,使酵母菌快速繁殖。制作葡萄酒过程中,排气口的作用是排出产生的_______
②酒精发酵完成后,接种醋酸菌,进入制作葡萄醋的阶段,为了保证醋酸菌的正常生理活动,应持续进行_______的操作,经过7~8天,便可酿制出葡萄醋。
(2)同学们还在老师的指导下探究6种醋酸菌对葡萄醋品质的影响(葡萄醋中的总酸和挥发酸含量越高,葡萄醋品质越好),探究结果如图2所示。
①同学们探究的变量是_______
②由图可知,_______是最佳发酵菌株,原因是_______
(3)为了保证制作好的葡萄醋口味不变,将密封的葡萄醋放入冰箱保存,其原理是_______
7日内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新泰市八年级学业水平考试生物模拟试题
8 . 酸奶是一种健康的发酵食品,果果学习小组针对“制作酸奶的适宜温度”进行如下实验:
①将新鲜袋装牛奶煮沸,冷却至常温,加入适量酸奶,搅拌均匀;
②将5个大小相同的玻璃杯消毒、编号,倒满混合后的牛奶;
③将玻璃杯密封,置于不同温度的恒温箱中;
④一段时间后,取样检测杯中的活菌数量,记录数据。
实验结果如柱形图所示。

(1)制作酸奶需要的微生物是_______,它只能在______的条件下发酵,因此玻璃杯必须密封。
(2)制作酸奶时牛奶要煮沸、玻璃杯要消毒,目的是___________。加入一些购买的新鲜酸奶的目的是________
(3)本实验除温度不同外,玻璃杯的大小、倒入牛奶的量等其他条件必须相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根据实验结果可推测,制作酸奶的适宜温度是_____℃。
(4)该小组进一步探究了“制作酸奶的发酵时间”,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发酵时间

牛奶状况

2小时

呈液态, 无酸味

4小时

呈液态,略带酸味

6小时

呈蛋花状态, 微酸

8小时

呈凝固状, 酸度适中

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制作酸奶的发酵时间以_____小时为宜。
7日内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模拟联考中考二模生物试题
9 . 同学们对日常生活中发酵技术进行了学习,该知识引起了同学们对葡萄酒酿造的浓厚兴趣。巴斯德社团到卡斯特酒庄进行探究实践学习后,尝试酿造葡萄酒。

(1)榨汁装瓶:同学们将清洗干净的葡萄榨汁装瓶。新鲜葡萄果皮表面附有大量的酵母菌(图1),可以自然发酵。玻璃瓶需提前高温处理的目的是________
(2)通气培养:用几层纱布封住瓶口放置一段时间,让酵母菌在有氧气的情况下快速繁殖。酵母菌利用葡萄汁中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其营养方式为________(填“自养”或“异养”)。从图1可以看出酵母菌结构中有[1]______,属真核生物。
(3)密封发酵:将装置封口放在温暖的地方,每12小时拧松瓶盖一次,以此排出葡萄发酵过程中产生的________气体。
(4)探究原理:同学们在探究学习中发现,发酵过程中酵母菌数量、酒精和葡萄糖浓度不断发生变化(图2)。分析曲线可知,在发酵前期的0~96小时内,酵母菌数量的变化趋势是逐渐增加;发酵后期的酵母菌数量逐渐减少乃至衰亡,据图分析酵母菌发酵后期数量变化的原因:________
7日内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南阳市中考二模生物试题
10 . 酸菜是中国人民通过不断的生活经验和摸索制成的。制作酸菜的初衷是为了延长蔬菜的 保存期限。北魏《齐民要术》中详细介绍了白菜等原料腌制酸菜的方法。传统的酸菜腌制
需要经过如图的流程,请回答以下问题。

(1)酸菜发酵主要利用乳酸菌,与白菜叶肉细胞相比,它的细胞中没有__________ (填结构名称),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2)在制作酸菜时,需要不断地将每层白菜压实,坛口盖紧并加水封坛,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在制作酸菜前,查阅资料得知,可以向酸菜坛中加入一些“陈泡菜水”。酸菜腌 制过程中会有亚硝酸盐产生,如果人体摄入过量亚硝酸盐(总量达到0.3~0.5g),会发 生中毒。该同学在不同时间测定了酸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结果见曲线图。请你帮他分析相关问题。

①据图分析,从亚硝酸盐的含量来看,你认为酸菜在第_______天后时间食用比较合适。
②“陈泡菜水”中含有纯度高的乳酸菌,加入“陈泡菜水”的目的是________
(4)发酵让食品更加丰富,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利用不同的菌类发酵制作食品,除了用乳酸菌发酵制酸菜外请再举一例:_________ (食品与其主要作用的菌种对应)。
7日内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中考二模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