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八年级上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0 道试题
1 . 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吸热的是(  )
A.自然界中雪的形成B.露的形成
C.雾的形成D.冰化成水
2024-06-09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中考三模物理试题
2 . 图甲乙丙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①让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则该透镜的焦距为______cm;
②把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5cm处,如图乙所示,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光屏上会得到一个倒立、______的实像。人们利用这一原理制成了______
③若烛焰在光屏上所成的像如图丙所示,为了使像能清晰地呈在光屏中央,应将凸透镜向______(选填“上”或“下”)移动。
2024-06-09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中考三模物理试题
3 . 下列四幅图中,关于声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图甲中,用硬纸片把音箱糊起来,做成一个“舞台”。小“人”随音乐起舞是由于“舞台”在振动
B.图乙中,将钢尺的一端紧按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拨动钢尺,每次都使钢尺的振幅相同,伸出桌边的长度越长,拨动时发声的音调越高
C.图丙中,大象有时用我们人类听不到的次声波进行交流
D.图丁中,工人用的防噪声耳罩是防止噪声进入人的耳朵
2024-06-08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中考三模物理试题
4 . 如图所示的四种光现象中,与海市蜃楼原理相同的是(       
A.绿树成荫B.景物在观后镜中成像
C.月食现象的形成D.铜勺好像在水面处“折断”
2024-06-08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中考三模物理试题
5 . 小红在家中照镜子时,发现她在镜子中的像“远小近大”。她猜想: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是否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有关?于是,她选择了白纸、笔、火柴、光屏、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A和B、透明玻璃板、茶色玻璃板,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为使实验效果明显,本实验应该选用______(填“透明”或“茶色”)玻璃板代替平面镜。
(2)选取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关系。
(3)将白纸平铺在水平桌面上,将玻璃板立在白纸上。在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将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发现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无法使其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是因为______
(4)解决问题后,小红多次改变蜡烛A到玻璃板的距离,在玻璃板的另一侧移动蜡烛B后,发现蜡烛B与蜡烛A的像总是能完全重合,说明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填“有关”或“无关”)。
(5)做完上面实验,小红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个光屏,在光屏上______(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像。
2024-06-08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中考三模物理试题
6 . 寒冷的冬天,在一个玻璃瓶里装满水并拧紧瓶盖,晚上把它放在室外,第二天早上发现瓶里的水结成冰,而玻璃瓶破裂了。其原因是水结成冰后质量不变,密度______,体积______。(均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7 . 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在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_
(2)小明选取两支相同的蜡烛进行如下操作:他先把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移动,当移动到A像的位置时,发现它与A的像完全重合,这表明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______
(3)小明将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2cm,再将蜡烛B移到A像的位置,通过测量,他发现蜡烛A与它在玻璃板中像的距离变化了______cm。
2024-04-15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九年级下学期一模物理试题
8 . 对下列四幅图所描述的物理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山顶“云海”的形成是汽化现象B.露珠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C.冰凌的形成是凝华现象D.雾凇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2024-04-12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九年级下学期一模物理试题
9 . ①图甲测出实验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cm。
②如图乙所示,光屏上已承接到清晰的像(像未画出),此时的像是______(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的,保持凸透镜不动,把蜡烛向左移动适当距离。要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该把光屏向______(填“左”或“右”)移动。该像比原来的像______(填“大”或“小”)一些。

2024-04-12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九年级下学期一模物理试题
10 .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B.语音智能门禁系统能“辨音识人”,主要是依据声音的音调
C.小区附近“禁止鸣笛”标志牌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高速公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2024-04-12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九年级下学期一模物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