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八年级上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39 道试题
1 .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实验前,需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__________
(2)如图所示,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该像是倒立________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生活中___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利用这一原理制成;
(3)当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时,不改变图中蜡烛和透镜位置:
①若将凸透镜换成焦距相同但镜面较小的凸透镜,再次做实验,光屏上所成的像与原来相比___________(选填“变小”“变暗”“变不完整”或“无变化”);
②若蜡烛逐渐燃烧变短时,此时可将__________向下移动,使像回到光屏中央;
(4)完成实验后,紧贴透镜再加放一块较薄的凸透镜,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为使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____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此时的像与原来的像相比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024-05-15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开远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2 . 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如图所示。实验时,从硬纸板前不同方向都可以看到纸板上光的径迹,是由于光在纸板上发生了__________(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小明以ON为轴,将右侧的纸板向后折,在右侧纸板上看不到反射光,此实验现象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__________内。

2024-05-15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开远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3 . 在研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小明将装有水的试管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如图甲所示。

(1)分析图乙所示图象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____;水沸腾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
(2)烧杯中的水长时间持续沸腾过程中,试管中水的温度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烧杯中水的沸点,试管中的水__________(填“会”或“不会”)沸腾。
2024-05-15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开远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4 . 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将点燃的蜡烛A竖立在玻璃板的前面,将__________(选填“点燃”或“不点燃”)的蜡烛B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蜡烛B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块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___(填“虚”或“实”)像。

2024-05-15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开远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5 . 如图,请画出经过凹透镜折射后的两条特殊光线。

2024-05-11更新 | 244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开远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6 . 小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将点燃的蜡烛、光屏放在凸透镜的两侧,并将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调整到______
(2)小华为了准确的测出凸透镜的焦距,找到了平行光源,进行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根据实验现象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cm。
(3)某次实验中,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光屏上恰好出现烛焰清晰的像,生活中的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了这一规律。
(4)小夏借用物理老师的眼镜继续探究。他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发现像变模糊了;接下来,保持蜡烛和凸透镜位置不动,将光屏远离凸透镜一段距离后,又能在光屏上观察到清晰的像。则可判断物理老师的眼镜是_______(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
2024-05-05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师范大学实验中学昆明湖校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7 . 古筝是我国独特的、重要的民族乐器之一、如图所示,校文艺活动中小丽正在弹奏古筝,古筝声是由琴弦的___________产生的,弹奏时她不断用手去控制琴弦长度,是为了改变古筝发出声音的___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8 . 大自然中关于霜、雾凇、雾、露的形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雾凇是水在树枝上凝固成的小冰晶
B.雾是漂浮在空气中的大量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C.露是大量的小冰晶吸热熔化成的小水珠
D.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凝华成的大量小冰晶
9 . 如图1,是测量小车在斜面上自由下滑速度的实验情景,请分析回答:

(1)本实验的原理是______;实验中需要用的测量工具有____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斜面的角度要______(大/小)些,目的是便于测量______
(3)小车在上半段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小车在下半段间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
(4)请根据计算结果分析:小车在下滑的过程中,做______运动。若某次测量中,小车过了起点开始计时,则所测全程的平均速度偏______(填“大”或“小”);
(5)如图2的vt图像中,其阴影部分的面积所表示的物理量是______
2024-03-07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西双版纳一中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10 . 在学习《声的世界》时,小明做了以下几个实验:

(1)如图甲所示,当敲响音叉后用悬吊着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叉股时,乒乓球会被______。该现象表明: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_
(2)如图乙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是由于右边音叉的振动,在______中激起向周围传播的声波,从而使左边的音叉振动发声,这个实验说明______
(3)如图丙所示,将一把钢尺紧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轻拨与重拨钢尺,可用来探究声音的响度与______是否有关;继续利用这把钢尺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小明的做法应该是______,拨动钢尺并保持钢尺振动的幅度相同;
(4)为了验证“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课堂上老师做了如图丁所示的实验: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并用抽气机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
①在没有抽气时,他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听见铃声;
②当逐渐抽出瓶内空气,听到铃声情况是声音的______变小;如果能抽尽瓶中的空气,他听到的铃声的情况是______
(5)通过以上两次实验的对比,得出的结论______
2024-03-07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西双版纳一中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