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八年级上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2023年5月18日,根据中国载人航天官网公布的2023年度载人航天任务基本情况,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将于五月发射。北京时间5月22日,神舟十六号船箭组合体转运至发射区。2023年5月30日9时31分,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由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3名航天员组成。2023年10月31日8时11分,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现场医监医保人员确认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身体健康状况良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航天员乘组安全出仓。
在5月29日上午举行的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林西强介绍称,相比以往乘组,神舟十六号乘组的特点可以用“全”“新”“多”三个字来概括:一是“全”,首次包含了“航天驾驶员、航天飞行工程师、载荷专家”3个航天员类型;二是“新”,我国第三批航天员首次执行飞行任务,也是航天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的首次飞行;三是“多”,这是航天员景海鹏第四次执行飞行任务,他将成为中国目前为止“飞天”次数最多的航天员。随着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名单的公布,作为乘组中的载荷专家,来自云南施甸的桂海潮出现在了公众的视野里。细心的人很快发现,他佩戴着眼镜,这也是我国首位戴眼镜执行飞行任务的航天员。
(1)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首次包含了“航天驾驶员、航天飞行工程师、________”3个航天员类型;
(2)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着陆过程中,以大地为参照物,返回舱是_________的(选填“运动”或“静止”);
(3)从飞船发射到在轨运行,航天员穿的宇航服的质量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已知航天员桂海潮是近视眼,由此可知他佩戴的眼镜镜片是由________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制成的。
2024-01-19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九县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物理试题
2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保温瓶的保温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


有些同学喜欢用保温瓶带热水到校饮用。在使用过程中发现:瓶内装水较多时,保温效果较好;瓶内装水较少时,保温效果较差。据此,同学们在猜想后,甲、乙两组同学分别设计了一套方案并进行探究。
甲组方案:利用5个规格相同的保温瓶(容积均为2L)在同一天进行实验
A. 上午8:00将不同体积初温为98℃的热水,同时装入5个保温瓶内;
B. 下午6:00打开五个保温瓶,同时测量并记录水温,计算出水降低的温度。
乙组方案:利用同一保温瓶(容积为2L)分五天进行实验
C. 每天上午8:00将不同体积初温为98℃的热水装入同一保温瓶内;
D. 每天下午6:00打开保温瓶,测量并记录水温,计算出水降低的温度。
(1)同学们的猜想是:保温瓶的保温效果可能与___________有关。
(2)实验前同学们针对以上方案进行了讨论,认为两套都能控制实验时保温瓶的保温性能完全相同,但乙组方案不能保证每天的___________完全相同,故放弃乙组方案,而选择甲组方案。并在实验室进行实验(水的初温98℃),收集的数据如下表:

保温瓶编号

水的体积(L)

1. 6

1. 7

1. 8

1. 9

2. 0

水的末温(℃)

79. 0

81. 5

83. 0

85. 5

84. 5

水降低的温度(℃)

19. 0

16. 5

15. 0

12. 5

13. 5

(3)本实验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反映保温瓶的保温效果的。
(4)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初步结论:
a. 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水量少于1. 9L时,水量越多,其保温效果越好;
b. 水量在1. 9L~2. 0L时,水量越少,其保温效果越好。
以上初步结论不一定可靠的是___________(选填“a”或“b”)
3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们生活的自然环境五光十色、美丽动人,有红色的花、绿色的草、蓝色的天空、白色的云……各种物体具有各自的色彩。不透明的物体,对不同颜色的光,吸收能力和反射能力又各不相同,被物体吸收的光,人们就看不见;只有被反射的光,人们才能看到。而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所透过的色光决定的。红色的玻璃之所以呈红色,是因为它只透过红光,吸收其它色光的缘故。
材料二:中国科技馆里有一个很有趣的颜色屋(如图1),屋内摆放着各色物品:红色的沙发和果汁、绿色的茶几和灯罩,墙上分别是红、蓝、绿、白的“光影之绚”四个大字。房间内灯光的颜色会在白色、红色、蓝色、绿色之间变化,你会看到家具、地板和墙壁上的字在不同颜色的灯光照射下,呈现出不同的色彩。

(1)17世纪以前,人们一直认为白色是最单纯的颜色。直到1666年,英国物理学家___________用玻璃三棱镜分解了太阳光,这才揭开了光的颜色之谜;
(2)当中国科技馆房间内的灯光为红色时,你会看到房间内的沙发呈现出___________色,茶几呈现出___________色;
(3)用激光笔照射气球,若气球吸收了激光的能量,气球有可能爆破。如图2所示,蓝色气球在红色气球里面,用红色激光笔照射透明的红色、蓝色两个气球,可能观察到___________(选填“红”或“蓝”)色的气球先爆破。
2024-01-14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题
4 . 第四届国际汽车智能出行大会于2023年11月在上海嘉定举办,智能汽车融合汽车制造、计算芯片、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信息通信等多个高新技术产业,具备产业深度融合、技术体系复杂、价值链长,已成为国际公认的汽车产业发展战略方向。

如图所示,甲是一款新能源智能汽车,车窗采用“智能玻璃”,具有单向透光功能,可以从车内看到车外景象;车身配有多个雷达,充分提高了行车的安全性;车内配备娱乐大屏,满足副驾驶的乘客倍速追剧、片段式追剧、解说式追剧…;它还兼有智能语音唤醒功能,可以辨别发出声音的主人是谁,只有车主呼唤才能实现汽车操作的控制,既便于汽车功能的操作又能保护汽车的安全。
(1)它的智能语音唤醒功能可以辨别发出声音的主人是谁,这是因为不同的人发出声音的________不同;
(2)汽车雷达启动后发出________(选填“超”或“次”)声波信号经周边的物体反射后,可判断车与障碍物的距离;
(3)倍速追剧指调节播放的速度,当声音的频率为正常声音的2倍时,则该声音的________比正常声音高;
(4)图乙是汽车挡风玻璃和车内物体的简易图,挡风玻璃是倾斜的,目的是使车内物体通过挡风玻璃所成的像位于司机视线的________(选填“上方”“下方”或“正前方”)。
2024-01-13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5 .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填空:
雪花落水也有声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是有科学道理的,但是却缺少发现它们的眼睛。一般的常识告诉我们,雪花落水静悄悄,毫无声响。不过,雪花落水真的会发出声波,在3月份一期的自然杂志上,几个科学家联名发表文章,宣布了他们的上述结论。
首先要说明的是,雪花落水发出的声波频率在50000到2×105Hz之间,高于人们能听见的声波频率。但是,海里的鲸鱼就能听到雪花落水所产生的声响,并且这些声响令鲸鱼异常烦躁。然而,请不要想当然,这些声音不是雪花与水面撞击发出的,而是
冷战时期,当时美国海军要监视苏联潜水艇的活动,他们发现,在下雨的时候,水下声呐工作效果不好,常有噪声干扰,甚至干脆无法监听。
(1)雪花落水发出的声波属于______(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声呐装置是利用仿生学原理制成的,它模仿的是______(选填“蝙蝠”或“大象”);
(2)海里的鲸鱼能听到雪花落水所产生的声响,说明______能传播声音,并且这些声响对于鲸鱼来说属于______(选填“乐音”或“噪音”)。
2024-01-10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八中红鑫校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物理试题
科普阅读题 | 适中(0.65) |
6 . 物体的质量真的会不变吗?在现有的物理知识的基础上,同学们会肯定地认为物体的质量是不会随形状、位置、状态的改变而改变的,物体的质量是常数。但这个认识是对静止的物体的质量而言。如果对运动的物体而言,物体的质量是否还是始终不变呢?根据“相对论”,运动的物体的质量会随它的运动速度而改变。它的理论是:设一个物体静止时的质量为m₀(又称为静质量),当它以速度v运动时的质量为m(又称为动质量),则动质量与静质量及其速度的关系遵循以下规律

(其中c为光速)


根据以上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一个静质量的物体,当它以运动时,其动质量分别为:,由此可知,物体的动质量比静质量大,且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其动质量越大。从m₁值可看出,在低速(相对光速而言)范围内,物体的动质量与静质量相差甚微,其差值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在低速范围内研究宏观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可以认为物体的质量是不变的。但在微观世界里,由于基本粒子的静质量都很小,而其运动速度又很容易接近光速,这时它们的质量随速度的改变就不可忽视。关于这样的问题,同学们将来有机会学习“相对论”力学知识时,就会进一步深入理解。请根据刚才的阅读,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______提出了相对论;
(2)从文章中可看出:我们所学的“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形状、位置、状态的改变而改变,该质量是指物体的______质量,而______质量会随物体的运动速度而改变;
(3)在研究宏观物体的运动情况时,由于v______c(选填“远小于”、“略小于”或“等于”),故可以认为物体的质量不变。
7 .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海浩与海雾


据报道,1月7日,受强冷空气的影响,青岛市区和沿海地区的最低气温在-15℃左右。受冷空气的影响,岛城前海云雾升腾,宛若仙境。大海突然“开了锅”,出现“海浩”。
“海浩”是在极寒天气中,比海水温度低得多的寒冷空气流经温暖的海面,引起海水强烈蒸发,水蒸气遇到强冷空气后迅速凝结为冰晶,呈现出“白茫茫云雾”的现象。
中国海洋大学气象学系海雾研究团队认为有关青岛“海浩”现象是冰晶组成的说法,缺乏观测依据。此次出现的大气现象应当是海面的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后迅速凝结为微小液滴,漂浮于海面附近而形成务。此次现象规范的名称应该是“平流蒸发雾”。
(1)真正的“海浩”现象是水蒸气遇冷发生的______(填写物态变化名称)现象,这一过程要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
(2)“平流蒸发雾”是水蒸气遇冷发生的______(填写物态变化名称)现象,这一过程要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
2023-12-07更新 | 173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官渡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试卷
8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双耳效应


人们利用两只耳朵听声音时,利用“双耳效应”可以分辨出声音是由哪个方向传来的,从而大致确定声源的位置。如图1所示,由于右耳离声源较近,声音就首先传到右耳,产生了“时间差”;声源距两耳的距离差越大,但由于头颅对声音的阻隔作用,声音到达两耳的音量就可能不同;当声源在两耳连线上时,声级差最大可达到25分贝左右。不同波形的声波绕过人头部的能力是不同的,衰减就越大;于是人的双耳听到的音色就会出现差异

(1)听声音时,若左耳听到声音的声级比右耳听到声音的声级大,则声源可能在人的 _____(选填序号);
A.正前方                       B.左后方                       C.右前方                           D.右后方
(2)下列不是由于双耳效应达到的效果的是 _____(选填序号);
A.雷电来临时电光一闪即逝,但雷声却隆隆不断
B.将双眼蒙上也能大致确定发声体的方位
C.有时将头旋转一定角度后可以更准确判断声源位置
(3)如图2是立体声录音现场情景示意图,两个拾音器模拟人的双耳并排放置,这样两个拾音器拾得的信号既有“时间差”又有“________”,等于模拟了人的双耳效应;
(4)人的双耳听到声音的“音色差”越大,说明声音的 _______越高。
2023-11-08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八中学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9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起向未来2022年4月16日,圆梦天宫,英雄凯旋,在太空“出差”183天的中国航天员三人组平安返回地球。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不断发展,让普通人进入太空旅行的计划正在逐步实施。未来,会有更多的人实现上九天揽月的飞天梦。
太空中没有空气,人若暴露在太空中无法获得氧气,这种状态下10s就会失去意识;太空中没有作用于身体的大气压,体液就会快速沸腾,从而使身体组织膨胀,体温降低而冻结;太空中处于真空状态,阳光直射下温度可高达,而在阴影处温度则会骤降至;太空中还有速度极快的微小陨石,人体一旦碰到将造成极大伤害。
为实现太空旅行,人们不断研发各类宇航服,每一批新型宇航服的诞生都是人类技术的又一次巨大飞跃。可以想象,未来的宇航服将是个人太空旅行的宇宙飞船。
(1)太空中没有作用于人体的大气压,体液就会快速______ ,其原因是______
(2)沙克尔顿环形山位于月球南极,在山的边缘阴影区永无日照,保持着太阳系最低温的记录,请你推测这个最低温可能是_____ ℃。
(3)返回舱返回时,宇航员通过舷窗发现“地球迎面而来”是以______ 为参照物。
2023-08-15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云南省昆明实验中学中考三模物理试题
10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凝固的液体


玻璃是非常常见的物质,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SiO2)。从物理学角度来说,不用二氧化硅制成的玻璃也叫“玻璃”。大致可定义为“使液体不结晶、经冷却后形成的固体”,从液体到成为玻璃的现象称为“玻璃化”。将玻璃的原料物质从液态冷却到结晶的温度(凝固点)   却不能马上结晶,而是成为“过冷液体”。过冷液体指即使温度降到凝固点以下也不结晶的液体。玻璃物质和液体里的原子和分子一样,以无序状态凝固,所以玻璃也被称为“凝固的液体”。
添加不同的物质,可以制造出不同的玻璃,仅由二氧化硅形成的玻璃称为“二氧化硅玻璃”,其高耐热性、低膨胀性,常用来制造各种半导体;若在其中加入 Na2O 或者 CaO 可以降低玻璃的熔化温度,可大量生产,用来制作窗玻璃和瓶子等。而如果加入氧化铝 Al2O3 等其他物质可以使其具有低膨胀性、化学强化,适合做手机显示屏等。
(1)玻璃化的过程实际就是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玻璃化过程会______热量。
(2)玻璃物质和液体里的原子和分子一样,______,所以把玻璃也叫“凝固的液体”。
(3)如果加入不同物质的话,除了以上应用的话,还可以做______(试举一例)。
2023-04-18更新 | 174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云大附中西林校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物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