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物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5050 道试题
1 . 如图所示的家庭电路,闭合开关,电灯、电热壶均正常工作,三孔插座接入电饭煲,电饭煲正常工作几秒后,CD间出现断路。则下列说法中(  )

①电灯仍正常发光
②用试电笔测ABEF点,氖管均能发光
③电热水壶仍正常工作
④取下电饭煲,用试电笔测三孔插座的左右两孔,氖管均能发光
A.只有②③正确B.只有①④正确C.只有①②④正确D.只有②③④正确
今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2 . 一位泰山挑山工用一根长的轻质扁担挑起货物,如图为扁担示意图,若在扁担的A端挂的物体,OA长为,挑起重物时扁担水平平衡,则B端货物的重力为__________N。杠杆平衡条件为__________(用符号表示)。

今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江县初中毕业考试物理试题
3 . 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并将凸透镜固定在50cm刻度线处。

(1)如图所示,当蜡烛移动到10cm刻度线处时,光屏上的像不清晰,此时应将光屏向_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可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实像,生活中利用此成像原理工作的光学仪器是___________(选填“放大镜”、   “投影仪”或“照相机”);
(2)调整后若发现像成在光屏中央靠上的位置,应将蜡烛向___________(选填“上”或“下”)调节使像成在光屏中央;
(3)在图示情境下,要使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可在凸透镜左边适当位置放置一个矫正___________   (选填“近”或“远”)视眼的镜片。
今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4 . 图甲是某实验小组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图。

(1)挂钩码前,杠杆在图甲所示的位置静止,此时杠杆处于 ___________(选填“平衡”或“非平衡”)状态,要想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接下来应将杠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 调节;
(2)图乙是一个平衡的杠杆,此时若推动右侧钩码的悬线(如图丙所示),就会发现杠杆___________(选填“左端下沉”、   “仍然平衡”或“右端下沉”);
(3)有的同学根据自己的实验数据,得到如下结论: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这个结论与杠杆的平衡条件不相符,原因是实验过程中没有改变 ___________(选填“力的大小”、   “力的方向”或“力的作用点”)。
今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5 . 如图所示有两个相同的验电器,其中A 带正电、B不带电。用带有绝缘柄的金属棒把A和B连接起来,连接的一瞬间,金属杆中电流方向是___________(选填“从A流向B”或“从B流向A”) 。

今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6 . 今年我市第23届桃花节期间,众多游客相聚肥城,赏桃花、品美食、看表演。游客能闻到满园的花香,这是___________现象。
今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7 . 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固态物质,在用相同热源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种物质,熔化过程中吸收的热量不相等
B.甲、乙两种物质熔化前比热容相同
C.甲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D.甲、乙两种物质全部变为液态后,继续加热,温度不变
今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8 . 如图是春秋战国时期盛水的容器——“鉴”,若你正对着“鉴”中平静的水面,就会看到自己在水中的像。下列光现象中与“鉴”应用的原理相同的是(  )

A.小孔成像B.雨后彩虹
C.看到不发光的书D.用放大镜看手掌纹
今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9 . 在“探究什么情况下磁可以生电”实验中,小南做了甲、乙、丙三次实验。如图的三次实验中,______图中有感应电流产生。______(选填“电动机”或“发电机”)应用了这一原理。

今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中考三模理综物理试题
10 . 同学们想探究纸锥下落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提出了如下猜想:①与扇形纸片的半径有关;②与纸锥的锥角有关。于是他们用普通复印纸裁出3个不同规格的扇形纸片,制成了如图甲所示的3个纸锥。实验时,纸锥每次从相同高度由静止释放,用秒表多次测每个纸锥下落的时间,取平均值后记录在表格中:

纸锥编号下落高度h/m扇形纸片半径r/cm纸锥锥角α下落时间t/s
11.91081.92.20
21.91071.11.84
31.9581.92.20
(1)图乙中纸锥下落前的两种初始位置摆放方式,正确的是_________(A/B);
(2)比较_________两个纸锥,发现纸锥下落的快慢与扇形纸片的半径_________(有关/无关);
(3)如果同学们按照既定的方案继续用如图丙的4、5号纸锥进行实验,4号纸锥比5号纸锥的锥角大,根据以上实验可知_________号纸锥下落得快,纸锥下落过程中,机械能________(变大/变小/不变);
(4)小明想继续测量纸锥下落的速度,应选用锥角_________(较大/较小)的纸锥从相对_________(较高/较低)的高度下落更有利于减小测量误差。
今日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