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物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09 道试题
1 . 唐大伟同学在做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实验。如图是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光路。实验中发现,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通过实验还得到如下数据(见表格)。
(1)分析表中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①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________现象。
②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___,且折射角____(大于/等于/小于)入射角;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折射角等于零。
(2)根据表格还能观察到反射角____(大于/等于/小于)入射角。
(3)唐大伟同学说根据上述实验中的发现和结论②就能总结出光的折射特点。请你对该同学通过上述探究实验得出光的折射特点的过程作出评价。是否存在不足?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___
理由:__________
(4)请用箭头把题中的光路标出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反射光线的传播方向(有一条光线方向标错,该问不得分)。(        )
2020-12-21更新 | 203次组卷 | 1卷引用:《单元测试定心卷》 2020-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定心卷(苏科版) 第四章 光的折射 透镜(基础过关)
20-21八年级上·全国·课时练习
2 . 唐大伟同学在做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实验,如图是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光路,实验中发现,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通过实验还得到如下数据(见表格)。
入射角α15°30°45°60°
反射角β15°30°45°60°
折射角γ11.3°22.1°35.4°40.9°

(1)分析表中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①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____________现象;
②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______,且折射角______(大于/等于/小于)入射角;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折射角等于零;
(2)根据表格还能观察到反射角______(大于/等于/小于)入射角;
(3)唐大伟同学说根据上述实验中的发现和结论②就能总结出光的折射特点,请你对该同学通过上述探究实验得出光的折射特点的过程作出评价,是否存在不足?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______;理由:______
(4)请用箭头把题中的光路标出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反射光线的传播方向(有一条光线方向标错,该问不得分)。______
2020-10-19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课时同步练》2020-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课时同步练(苏科版)第四章 光的折射 透镜 4.1 光的折射
20-21八年级上·全国·单元测试
实验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小明做探究真空是否能传声的实验,如图所示。
(1)如图甲,把正在响铃的电铃放在玻璃罩内,在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空气的过程中,会听到铃声逐渐变___
(2)打开阀门,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又会听到铃声逐渐变____
(3)推理过程:玻璃罩内空气越少,传出的声音越____;如果玻璃罩内抽成真空后,就听不到电铃响铃的声音了;
(4)结论: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真空不能____
(5)此实验中,用抽气机抽气____(填“能”或“不能”)得到真空,实验的结论是通过____(填序号)得出的结论,是我们学习的第一个理想实验;
A.推理假设       B.实验验证       C.归纳总结
(6)小明还想利用家里的暖水瓶来探究真空能否传声。如图乙所示是暖水瓶的简易剖面图。他把音量大小不同的芯片放入瓶中,根据听到的声音进行判断。下列是他设计的几组比较因素,其中合理的是____(填序号);
A.将同一个暖水瓶塞上瓶塞和不塞瓶塞进行比较
B.用一个完好的和一个已经漏气的瓶胆进行比较
C.将音量大小不同的芯片先后放入瓶胆中进行比较
D.把同一个暖水瓶的瓶胆放在近处和远处进行比较
2020-09-16更新 | 977次组卷 | 10卷引用:《初中同步单元卷》2020-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单元AB卷(鲁科版) 第02章 声现象单元测试卷(B卷提升篇)
4 . 某同学在做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实验,如图是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光路。实验中发现,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通过实验还得到如下数据:

入射角α

15°

30°

45°

60°

反射角β

15°

30°

45°

60°

折射角γ

11.3°

22.1°

35.4°

40.9°

(1)分析表中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①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___________现象;
②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且折射角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 时,折射角等于_______。该同学根据上述实验中的发现和结论②总结出了光的折射特点。
(2)请你对该同学通过上述探究实验得出光的折射特点的过程作出评价。是否存在不足?答:____;请简要说明理由:_____
2019-12-28更新 | 222次组卷 | 7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五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12月月考物理试题
5 . 小明所在小组在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中,选择溢水杯、水、弹簧测力计、铁块、小桶、细线等器材进行实验,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A.测出铁块所受重力G; B.测出空桶所受重力G1; C.将溢水杯中装满水;
D.把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铁块浸没在水中,让溢出的水全部流入小桶中,读出测力计示数F;
E.测出小桶和被排开水的总重G2
F.记录分析数据,归纳总结实验结论,整理器材.

以上步骤中,若得到 ______(填写题中对应数据的字母),得到的结论是_____.若想利用浮力测量小木板体积的大小,学习小组设计如图的实验:现将小木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测力计示数为F1,再将定滑轮用吸盘固定在烧杯底(滑轮质量不计),弹簧测力计通过定滑轮拉着木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示数为F2,其中定滑轮的作用是__,此时木块所受浮力F浮=___,木块的体积V木=__(用字母表示).
2019-02-11更新 | 207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十章浮力测试题
6 . 小丽等同学探究声是怎样产生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将系在细线上的小球靠近音叉.

(1)当小丽同学用小锤敲击音叉的时候,既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又能观察到_______,通过实验现象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
(2)小球在实验中起到_______作用.
(3)若实验过程中小丽同学加大敲击音叉的力度.
①听到和看到的现象会有什么样的变化________
②根据实验现象的变化,你又可以总结出什么结论__________
2017-12-19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仪征市月塘中学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声现象 单元练习
7 . 小丽等同学“探究声音的产生”的装置如图所示,将系在细线上的乒乓球靠近音叉.

(1)当小丽同学用小锤敲击音叉的时候,既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又能观察到______.通过实验现象得出的 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乒乓球在实验中起到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实验过程中小丽同学加大敲击音叉的变化:
①听到和看到的现象会有什么样的变化? ___________
②根据实验现象的变化,你又可以总结出什么结论?   ______________
8 . 人类在探索自然规律的过程中,总结出了许多科学研究方法,如:“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类比法”、“转换法”、“理想模型法”、“科学推理法”等。
(1)下面是初中物理中的几个研究实例:①研究通过导体电流与导体的电阻的关系时,让导体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②研究磁场时,引入“磁感线”;③研究动能与速度的关系时,让物体的质量保持不变;④研究电流时,把电流比作水流.其中,采用了相同研究方法的是( )
A.①和②                                               B.①和③
C.②和④                                               D.③和④
(2)下面的几幅图运用了_________的方法说明分子也具有动能和势能。

(3)在“探究导体的电阻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同学们提出了下列几种猜想:
猜想1:电阻可能与导体的长度有关;
猜想2:电阻可能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
①根据你掌握的电学知识,你认为猜想3:电阻还与___________有关。
序号材料长度横截面积
1锰铜合金丝LS
2镍铬合金丝LS
3镍铬合金丝L2S
4镍铬合金丝2LS

②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图,在AB间接入下表中待研究的电阻丝(电阻丝用电阻符号表示),电源电压U恒定。

若电阻受温度的影响可以忽略,要探究猜想1,应该控制____________________不变;要探究猜想2,应该选用电阻丝__________和电阻丝__________(填电阻丝的序号)进行对比实验。
③甲同学也利用以上的电路和电阻丝对猜想2进行了探究。甲同学的实验探究如下:
实验:先在AB间接入电阻丝2,闭合开关S,记录电流表的示数为I1;然后在AB间接入电阻丝4,闭合开关S,记录电流表的示数为I2;发现:I1I2
分析:由于电阻丝2和4的横截面积不变,而两种情况下电路中电流的大小不等,所以电阻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无关。
结论:猜想2是错误的。
对甲同学的实验探究,你认为他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正确/错误)的,请具体指出他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根据他的实验和他的分析思路还可得出:__________的结论,这个结论是__________(正确/错误)的。
2016-12-07更新 | 240次组卷 | 5卷引用:2010-2011年江苏省盐城市初级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卷
9 . 小明等同学“探究声音的产生”的装置如图甲所示,将系在细线上的乒乓球靠近音叉。

(1)当小明同学用小锤敲击音叉的时候,既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又能观察到乒乓球多次弹开。通过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2)乒乓球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 这种思维方法叫做___________(选填“等效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或“类比法”);
(3)若将此实验移到月球表面去做。回答下列问题:
①听到和看到的现象分别是___________
A.既能听到声音,又能看到乒乓球被弹开
B.不能听到声音,但能看到乒乓球被弹开
C.既不能听到声音,也不能看到乒乓球被弹开
②根据实验现象的变化,你又可以总结出什么结论是___________
2022-11-30更新 | 238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20-21八年级上·山东济南·期中
实验题 | 较易(0.85) |
10 . 为了探究真空是否能够传声,老师和同学们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索,把将正在发声的闹铃悬挂在瓶内,用抽气筒将瓶中的空气抽出。

(1)抽气一段时间后发现听到的闹铃声音没有明显变化;造成这一现象可能原因是______
A.闹铃声音的响度太大
B.闹铃声音的频率太高
C.未塞紧瓶塞存在漏气
D.插入瓶中导管不足够长
(2)经调整使器件完好后,再次用抽气筒有效地向外抽气。随着瓶内空气逐渐减少,发现听到的闹铃声音的音调______(选填“变高”、“变低”或“不变”),响度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此实验中,用抽气筒抽气______(填“能”或“不能”)得到真空,实验的结论是通过______(填序号)得出的结论,是我们学习的第一个理想实验。
A.实验推理             B.实验验证             C.归纳总结
(4)小明还想利用家里的暖水瓶来探究真空能否传声。如图乙所示是暖水瓶的简易剖面图。他把音量大小不同的芯片放入瓶中,根据听到的声音进行判断。下列是他设计的几组比较因素,其中合理的是______(填序号)。

A.将同一个暖水瓶塞上瓶塞和不塞瓶塞进行比较
B.用一个完好的和一个已经漏气的瓶胆进行比较
C.将音量大小不同的芯片先后放入瓶胆中进行比较
D.把同一个暖水瓶的瓶胆放在近处和远处进行比较
2021-01-08更新 | 201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