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物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8-19八年级下·北京·期中
1 .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推背感


你一定有过这样的体验,当你坐在车上,汽车猛然加速时,由于惯性,会有座椅椅背推后背的感觉,这就是所谓的“推背感”。性能越好的汽车,推背感就越强。所以,推背感的强烈与否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某款汽车的性能好坏。更确切点来说,某款汽车推背感强烈,实际上是说明了此车的瞬时加速性能非常好。汽车加速的快慢可以用物理学中的“加速度”表示。加速度(Acceleration)是速度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当汽车加速时,人由于惯性会向______倾倒;(选填“前”或“后”)
(2)汽车加速时,由于物体间______,人给椅背压力的同时,椅背会给人的后背一个反作用力,所以你会有“推背感”;
(3)请你根据文章的表述,写出“加速度”的计算公式(加速度用字母a表示,速度的变化量用Δv表示,时间用t表示)a______。这种定义物理量的方法叫比值定义法,你知道的用此方法定义的物理量还有______。(试举出一个例子)
2023-04-20更新 | 125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第四中学 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角反射器


角反射器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制成的,它一般由三个相互垂直的平面镜组成,如图1所示。角反射器具有非常优良的回光特性。对于在空间中一定范围内的入射光线(无论入射方向如何),经其三个相互垂直的平面镜反射后,出射光线总是与入射光线平行。
自行车的尾灯就是利用了角反射器。它通常由红色塑料压制而成,外表面为平面,内表面由无数微小的角反射器构成一个微棱镜阵列,如图2所示。当后面的车辆发出的灯光照射到自行车尾灯上时,尾灯可以将入射光沿原来的方向反射回去,使后面车辆的司机看到前面的目标,保证夜间行车安全。利用角反射器原理制作的无源光学标志灯定向性好、回光强、不耗电,已经在各种生活设施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激光测距中,角反射器可以用作被测目标的反射器,它不仅能有效地把光反射回来,更可以减少瞄准调整的困难。我国的“嫦娥”一号探月卫星上,就安装了多个角反射器阵列。从地球上发射到“嫦娥”一号探月卫星上的各个方向的激光都能够射到角反射器上,并被反射回地球。这些角反射器阵列,达到了极高的测量精度,为卫星的精密定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角反射器是利用光的______原理制成的;
(2)如图(3)所示,M和N是两块相互垂直的平面镜,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出入射光线AO经过镜面反射后的出射光线________
(3)举例说明角反射器还可以有哪些应用:______(举一例即可)。
2022-12-28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3 .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物体电阻与温度的关系

当温度不断升高,物体的电阻是否会不断变大,最终变成无限大呢?其实,不同材料的物体情况各有不同。

金属导体,如铁、铜等,其电阻率(电阻率是用来表示各种物质电阻特性的物理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这是因为温度升高,金属材料中自由电子运动的阻力会增大,电阻就会不断变大。到了一定温度,物态开始发生变化,例如:从固体变成液体,再从液体变成气体。在物态变化时,由于原子的排列变得更为混乱、分散,电阻率还会出现跳跃式的上升。

半导体,由于其特殊的晶体结构,所以具有特殊的性质。如硅、锗等元素,它们原子核的最外层有4个电子,既不容易挣脱束缚,也没有被原子核紧紧束缚,所以半导体的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但温度升高,半导体原子最外层的电子获得能量,挣脱原子核的束缚成为自由电子,可供其他电子移动的空穴增多,所以导电性能增加,电阻率下降。掺有杂质的半导体变化较为复杂,当温度从绝对零度上升,半导体的电阻率先是减小,到了绝大部分的带电粒子离开他们的载体后,电阻率会因带电粒子的活动力下降而稍微上升。当温度升得更高,半导体会产生新的载体(和未掺杂质的半导体一样),于是电阻率会再度下降。

绝缘体和电解质,它们的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一般不成比例。

还有一些物体,如锰铜合金和镍铬合金,其电阻率随温度变化极小,可以利用它们的这种性质来制作标准电阻。

当温度极高时,物质就会进入新的状态,成为等离子体。此时,原子被电离,电子溢出,原子核组合成离子团,因此即使原本物质是绝缘体,成为等离子体后也可导电。

如果温度更高会是什么情况?据报道,美国能源部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下属的研究小组,利用相对论重离子对撞机成功地制造出有史以来最高温度,该极端状态产生的物质成为新的夸克胶子混合态,其温度约为四万亿摄氏度,是太阳核心温度的25万倍。这种物质存在的时间极短(大约只有),所以它的电性质尚不明确。

总之,物体电阻与温度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物体的电阻并不一定会变得无限大,使得电流完全无法通过。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绝缘体成为等离子体后__________导电;(选填“能够”或“不能”)
(2)本文的第二自然段,研究的科学问题的自变量是温度,因变量是__________
(3)一般情况下,随着温度的升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金属导体的导电性会增强
B.半导体材料的电阻率可能会减小
C.用镍铬合金制成的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变小
4 . 材料阅读

扇车


扇车又称风车,是汉代发明的清除糠秕(bi)的农机具,由车架、外壳、喂料斗及调节门等构成。
传统的扬谷方法是:在有风的时候,将谷粒抛撒向空中,这样,糠秕被风吹走了,而籽粒就落在了地上,这样就很好地实现了糠、粒分离,如左图所示。然后再用簸箕进行糠秕与籽粒的分离:随着手腕有节奏的抖动,轻的糠秕逐渐被簸到簸箕的前部边缘,而重的籽粒留在簸箕的后部,如中图所示。但这些扬谷方法都是需要靠老天帮忙,有大风的时候才可以采用,速度缓慢而又非常费力。

到西汉时期,出现了专门清除糠秕的旋转式风扇车,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如右图所示。扇车又称为风柜、飏车、扬车、扬扇、扬谷器,工作时手摇风扇,开启调节门,让谷物缓缓落下,谷壳及轻杂物被风力吹出机外。西方到18世纪初才有了扬谷扇车,比中国晚了1000多年。
(1)无论是“传统的扬谷方法”分离籽粒、糠秕和糠、粒或者是用“扇车”分离谷粒和谷壳,都是在风力作用下使轻和重的物体分开,其基本原理是同样的力作用在质量不同的物体上时,质量小的物体的运动状态更容易改变。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
A.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                       B.质量小的物体惯性大
C.受力大的物体惯性大                       D.受力小的物体惯性大
(2)根据你的理解,谈一谈“扇车”相比于“传统的扬谷方式”有什么优点。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5 . 阅读短文并回答各小题。

负离子空气净化器


负离子空气净化器是一种利用自身产生的负离子对空气进行净化、除尘、除味、灭菌的环境优化电器,其与传统的空气净化机的不同之处是以负离子作为作用因子,主动出击捕捉空气中的有害物质。
传统的空气净化机是风机抽风,利用滤网过滤粉尘来净化空气,称为被动吸附过滤式的净化原理,而负离子空气净化器则无需耗材。同时,小粒径负离子,易于透过人体血脑屏障,进入人体发挥其生物效应。
当我们在空调房内头昏脑涨的时候,来到森林或海边立感神清气爽,这就是自然界看不到摸不着无色无味的负氧离子的作用。医学研究明:对人体有医疗保健作用的是小粒径负离子。因为只有小粒径的负离子才易于透过人体的血脑障
清华大学林金明教授所著的《环境健康与负氧离子》一书中到:空气的正、负离子,按其迁移率大小可分为大、中、小离子。对人体有益的是小离子,也称为轻离子(V/m)电场作用下的移动速度称之为离子迁移率,它是分辨被测离子直径大小的一个重要参数。空气离子直径越小,离子迁移率大于0.4cm2/(Vs)为小离子,小于0.4cm2/(Vs)为大离子,那么负离子空气净化器是如何净化空气的呢?空气中烟尘、粉尘、飘尘等带正电荷的颗粒物很容易吸附空气中的负离子,净化了空气,尤其是对粒径小至0.01um的微粒和难以去除的飘尘,对过敏性花粉热、支气管哮喘、上呼吸道黏膜炎等均能起到缓解或治疗作用。
自然界中大气受紫外线、宇宙射线、放射物质、雷雨、风暴、土壤和空气放射线等因素的影响发生电离而被释放出的电子(e),经过地球吸收后再释放出来,很快又和空气中的中性分子结合,如图所示的人工负离子发生器是采用现代电子科技,通过脉冲、振荡电器将低电压升至直流负高压,利用尖端直流高压产生高电晕),而电子并无法长久存在于空气中,立刻会被空气中的氧分子(O2)捕捉,形成负离子。

如何才能选到一台适合的负离子空气净化器呢?首先要关注迁移距离,活性高、迁移距离远的小粒径负离子净化范围更加全面,效果更佳。同时要关注负离子发生器在生成负离子的时候有没有有害衍生物的产生,例如臭氧超标的环境会对人体健康有危害。
(1)空气中烟尘、粉尘、飘尘等带___电荷的颗粒物很容易吸附空气中的负离子,其原理是___
(2)离子直径很难被直接测量,因此人们通常通过测定离子在单位强度(V/m)电场作用下的移动速度(离子迁移率),和下面研究方法相同的是___
A.在探究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时,控制从斜面上滚下的小球的质量相同
B.在测量未知液体密度时,改变液体质量,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后再进行记录
C.在探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时,通过小球推动物块距离的远近来反映动能的多少
D.在探究物质的比热容实验中,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明吸收热量的多少
(3)空气中的中性分子捕获电子e,形成负离子的过程与以下哪几个选项的电荷转移过程相同___
A.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
B.与硬橡胶棒摩擦过的毛皮
C.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
D.与玻璃棒摩擦过的丝绸
2021-08-31更新 | 1003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人大附中2019-2020学年九年级10月月考物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