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光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39 道试题
1 . 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应该选用较 __(选填“厚”或“薄”)的玻璃板进行实验;当蜡烛A靠近玻璃板时,所成像的大小将 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昨日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东莞市沙田广荣中学中考一模物理试题
2 . 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请画出光在水中的折射光线。

昨日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东莞市沙田广荣中学中考一模物理试题
3 . 【天宫课堂】航天员精彩的太空授课不仅将青少年带进了充满奇趣奥妙的太空世界,更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追逐航天梦想的种子。请运用有关的物理知识,完成问题。

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课堂中制作了一个水球,透过水球可以看到她倒立、缩小的像,如图甲;接着她调整与水球间的距离,她的像逐渐变大,如图乙。这两个像是 __(选填“虚像”或“实像”),像逐渐变大,是因为王亚平和水球间的距离 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她到水球球心的距离u与水球透镜焦距f的关系满足__(选填“u>2f”、“fu<2f”或“uf”)。
昨日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东莞市沙田广荣中学中考一模物理试题
4 . 小明在某商场买鞋,他选了一双新鞋在倾斜放置的“试鞋镜”前试穿,他在镜中看到了新鞋的像,请在图乙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并作出小明通过平面镜看到A点的光路图。

昨日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广东仲元中学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题图所示,F为凹透镜的焦点,O为光心。请将光路图补充完整。

昨日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中山市万阅百校联盟中考三模物理试题
6 . 小红在学习透镜知识后,对爷爷的眼镜很感兴趣,于是用爷爷的眼镜作为透镜进行了相关探究:

(1)实验前,小红先拿着眼镜站在太阳底下,让太阳光通过正对的眼镜镜片,最后射到纸上,经过一段时间太阳光能把白纸烤焦,此过程光能转化为___________能;
(2)在进行上述操作时,小红发现眼镜和白纸间距离s与对应白纸被烤焦的时间有关系,于是她将数据图记录下来,并绘出如图1图像,则可判断该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___cm;
(3)当她进行探究时,发现光屏上所成的像偏上,手中的眼镜应向___________(填“上”或“下”)移动,才能使像成在光屏正中央;
(4)若用不透明的纸将眼镜片的上半部分遮住,那么光屏上出现的像的大小将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7 . 古诗词和俗语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是文学艺术的精品,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请根据以下古诗词或俗语,结合相应的物理知识,诗句“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从物理角度看,“绿树阴浓”是由光的_________形成的,“楼台倒影”是光经水面反射形成的_________像,当水面上升时,倒影与物体间的距离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昨日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试题(白卷)
8 . 小明用一个纸筒、凸透镜和半透明薄膜自制了如题图甲所示的模型照相机。在使用时发现,被拍摄物体和照相机的距离有变化时,像会变得不清晰。老师告诉小明,当物距改变时,照相机可通过伸缩镜头或调节镜头焦距两种方式再次得到清晰的像。为了验证老师的说法,小明选取了蜡烛、多个不同焦距的凸透镜、光具座等器材进行实验探究:
(1)小明测量其中一个凸透镜的焦距:让镜面垂直于阳光,在透镜下面放上白纸(纸与镜面平行),测出透镜与白纸间距离s与对应的白纸被烤焦的时间t,绘出图象如题图乙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f_________cm;
(2)当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如题图丙所示位置时,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未画出);
步骤一:保持光屏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移动蜡烛,换用不同焦距的凸透镜,直到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步骤二:保持光屏的位置不变,移动蜡烛,调节凸透镜的位置,直到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分别记录几次实验的物距、焦距和像距,实验数据如题表所示:

实验序号

物距u/cm

焦距f/cm

像距v/cm

1

18.7

8.0

14.0

2

35.0

10.0

14.0

3

51.3

11.0

14.0

4

25.0

10.0

16.7

5

30.0

10.0

15.0

①分析实验1、2、3组数据可知:当物距变大、像距不变时,要成清晰的像,凸透镜的焦距要变_________,可以得出结论:当物距改变时,调节镜头焦距可以再次获得清晰的像;
②分析实验__________三组数据可以得出:当向左移动蜡烛时,将凸透镜向_________(“左”或“右”)调节,光屏上可以再次成清晰的像。可以得出结论:当物距改变时,伸缩镜头可以再次获得清晰的像。
(3)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光屏上的像位置偏高,小明将光具座左侧抬高,_________(选填“可以”或“不可以”)使像回到光屏中央;
(4)小明在景点使用照相机拍摄近景时,照相机成清晰的像,若在同一位置拍摄远景,照相机要成清晰的像,结合上述实验结论,小明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昨日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试题(白卷)
9 . 卡塔尔世界杯足球赛,球场草坪所用的自动灌溉工程得到了中国技术团队的支持。球场草坪种植的黑麦草,适合在湿度为50%的土壤中生长。灌溉技术的运用:
(1)传统灌溉采用如图(a)所示的喷洒技术,这会导致草叶灼伤,原因是:水喷洒在草叶上,如图(b)所示,透过水珠可见叶面正立、放大的___________(虚/实)像,水珠作为___________透镜,对阳光有___________作用;
(2)霖霖技术团队选择如图(c)所示的地下渗透灌溉新技术,该技术既可避免草叶灼伤,又可节水,节水的原因是:___________

昨日更新 | 20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广州市广大附中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10 . 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实验来研究近视眼形成及矫正。

步骤一:如图甲所示,用A凸透镜模拟正常眼睛,在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
步骤二:将蜡烛向凸透镜移动合适的距离(模拟眼睛看书太近),如图乙所示,光屏不动。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此时用合适B凸透镜,在光屏上重新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步骤三:如图丙所示,步骤一中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B凸透镜代替A凸透镜,光屏上不能成清晰的像,将光屏左移一定的距离,得到清晰的像。
(1)实验时,首先要使烛焰、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______上;
(2)三次实验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清晰的像,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u与凸透镜的焦距f的关系必须满足______
(3)实验过程中随着蜡烛燃烧变短,蜡烛的像将会向上移动,为使像回到光屏中央,在保持蜡烛和光屏不动的条件下,应将凸透镜向______(选填“上”或“下”)移动;
(4)根据上述实验,可知近视眼的形成原因是:由于眼睛的晶状体变______(选填:“厚”或“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______(选填:“之前”、“之后”);
(5)在进行步骤三时,不移动光屏,在凸透镜的左侧相近的位置再放一只合适的______镜,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用此类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
昨日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湛江市遂溪县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