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影响弹簧弹力大小的因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1 . 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S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远离电磁铁的方向移动的过程中,挂有小铁块的弹簧伸长的长度将______,电磁铁的上端是它的______极。

2024-05-04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吉林省白山市中考一模物理试题
2 . 小华在课外探究弹簧的伸长跟外力的变化关系时,记录了如下实验数据。
弹簧受到的拉力F/N00.490.981.471.962.452.943.43
弹簧的长度x/cm2345677.57.5
弹簧的伸长量0123455.55.5
(1)没有挂钩码时,弹簧的长度________
(2)分析实验数据可得结论: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_______比;
(3)这项探究在实际中的应用是制作_______
(4)本实验中选用的弹簧能够用来测量力的范围是0~_______N。
2024-05-01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第二十九中学2023-2024学年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八年级物理试题
3 . 水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对铜弹簧A和铁弹簧B的“伸长长度与所受拉力大N小的关系”进行了对比探究。实验中在两根弹簧下逐个增加规格相同的钩码,同时用刻度尺测出悬挂钩码后弹簧的总长度,下表是实验时记录的部分数据。

所挂钩码的重/N

1

2

3

4

5

6

A弹簧的总长度/cm

9.0

12.0

15.0

?

21.0

24.0

B弹簧的总长度/cm

7.5

9.0

10.5

12.0

13.5

15.0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
(1)在正确操作且不考虑误差的情况下,表格中漏记的数据应为__________
(2)从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结论,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其所受拉力大小成__________
(3)若伸长相同的长度,A弹簧受到的力比B弹簧受到的力要__________(选填“大”或“小”);
(4)小明用A、B两弹簧分别制作了如图乙所示的a、b两测力计,它们的外壳相同,刻度线分布情况相同,则量程较大的是__________测力计,精度较高的是__________测力计。(选填“a”或“b”)
2024-04-12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第二十二中学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八年级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4 . 如图所示,一个铁球从竖直立在地面的轻弹簧的正上方某处自由下落,接触弹簧后将弹簧压缩至最短,则在弹簧被压缩的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铁球的重力变小
B.弹簧对铁球的弹力逐渐变大
C.铁球的运动速度先变大后变小
D.弹簧最短时铁球受到平衡力作用
2024-04-12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第二十二中学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八年级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小华发现,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均匀的,由此他猜想弹簧的伸长量与它受到的拉力成正比。为了验证猜想,小华决定进行实验。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拉力(钩码总重)F/N

0

1

2

3

4

5

6

7

8

弹簧伸长量ΔL/cm

0

0.40

0.80

1.70

1.60

2.00

2.40

3.20

4.20

(1)要完成实验,除了需要图中的一根两头带钩的弹簧、若干相同的钩码(钩码重力已知)、铁架台以外,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是______。进行实验后小华记录数据如表,表中明显错误的是第______次实验的数据,去除错误的一组数据,在图中作出弹簧伸长量与所受拉力的关系图线______
(2)分析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可验证小华的猜想是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进一步综合分析实验数据及图象发现,在弹簧______内,弹簧的伸长量跟所受的拉力成______
(3)如果用与这根弹簧相同的弹簧做成一个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______N。
6 . 为制作弹簧测力计,某物理实验小组对弹簧的伸长与拉力的关系作了探究。下表是他们利用甲、乙两根不同的弹簧做实验时所记录的数据。
   
弹簧受到的拉力/N0123456
甲弹簧的长度/cm6.07.59.010.512.013.515.0
乙弹簧的长度/cm6.09.012.015.018.021.024.0
(1)分析表中数据可得:
①在一定条件下,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___________
②在拉力相同的情况下,甲弹簧的伸长比乙弹簧___________ (填“大”或“小”)。
(2)如图的A、B两弹簧测力计分别使用了甲、乙两弹簧,它们的外壳相同,刻度线分布情况相同。则量程较大的是___________ 测力计。(填“A”或“B”)
(3)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当拉力为12N时,甲弹簧的长度为___________ cm。
2023-07-23更新 | 181次组卷 | 2卷引用: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城镇三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7 . 在项目学习中,小致设计了一款测力计模型,如图甲所示,用电流表示数显示拉力的大小,并且电流表示数随拉力的增大而增大。其模型电路如图甲所示,虚线框里面接线柱“1”与接线柱“2”或“3”相连,图中未画出。ab为长10cm、阻值25Ω的电阻丝,电源电压恒为6V,弹簧的电阻为1Ω,R0的阻值为4Ω,其余部分电阻不计,电流表量程为0~0.6A。忽略弹簧、拉杆和拉环的重力及滑片与电阻丝的摩擦,闭合开关,弹簧处于原长状态时刚好对准a处。
(1)图甲中接线柱“1”应上与接线柱___________相连;
(2)当拉力的大小为200N时,电流表的示数为___________A;
(3)图甲中若去掉电流表,用一只电压表(量程0~3V)与R0并联,则电压表的示数随拉力的增大而__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与利用电流表相比,电压表所能显示的最大拉力将提升多少牛________。(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计算过程)
   
2023-05-31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中考物理二模试题
8 . 如图装置是某物理兴趣小组设计的用来监测液面高度的“电子液位计”的原理图,电源电压恒为6V,电压表量程为0~3V,LED工作指示灯L的阻值恒为10Ω,滑动变阻器R的最大值为20Ω,A端到B端的长度为20cm,阻值均匀变化。内底面积为300cm2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面上,高70cm。空心金属外底面积为200cm2,高30cm,金属筒通过硬杆与滑片P连在一起,金属筒只能在竖直方向移动,其下底面始终水平,没有注水时下底面距容器底20cm,弹簧受拉力每增加5N长度伸长1cm,弹簧、滑片P、硬杆和金属筒的总重量为80N。为了能直接测出深度大小,需将电压表的刻度改成对应的深度刻度。他们首先调整装置。液体未接触金属筒时,滑片P恰好在B端。摩擦均忽略不计(g取10N/kg)。闭合开关:
   
(1)打开进水装置,当容器中的水面从接触金属筒并逐渐上升的过程中,L的亮度将________,电压表的示数将________
(2)继续注水,当电压表的示数为1V时,圆柱形容器内水的深度为________cm。
(3)当水面上升至刚好将金属筒浸没,进水装置关闭,电压表示数为________V。
(4)改变圆柱形容器中的液体,使金属筒浸没在液体中,为了保证电路安全,此液位计能检测的最大液体密度是________kg/m3。(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表达式及最后的结果。)
2023-05-31更新 | 14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吉林大学附属中学中考物理模拟试题 (七)
9 . 如图,重5N的薄壁容器放在水平硬板MN上,容器底面积为300cm2,高度为25cm,装有15cm深的水。一根原长为10cm的轻质弹簧、细弹簧EF吊着柱形木块刚好静止在水面上。弹簧上端E连接着固定不动的支架上,下端F连接在木块(不吸水)上表面的中心上,弹簧长度每伸长或缩短1cm,弹力变化量为1N,木块的重力为5N,底面积为50cm2,高度为20cm。现将水平硬板MN缓慢匀速向上移动,木块始终保持竖直方向,弹簧均在弹性限度内。
(1)当木块浸入水中的深度为2cm时,弹簧对木块的拉力为___________
(2)当木块浸入水中的深度为6cm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___________
(3)当木块下表面刚接触容器底部时,弹簧的长度为多少cm?(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表达式及最后结果)。___________
   
2023-05-20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二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物理试题
10 . 小明和小强用相同的弹簧制作了可用电表示数显示拉力大小的测量仪。他们分别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电路。除电表外,器材均相同。R为长10cm均匀电阻丝(1Ω/cm),其阻值与长度成正比,滑片P与弹簧上端固定在一起,同方向升降,弹簧处于原长时,滑片P均位于电阻丝最下端,电源电压恒为4.5V,定值电阻R0为5Ω,其余部分电阻不计。弹簧的伸长量ΔL与所受拉力F之间的关系如图丙所示。

(1)图甲电路中R0的作用是_________
(2)图乙电路中拉力逐渐增大时,电路中的电流将_________
(3)图甲中电流表示数为0.5A时,对应的拉力大小为_________N;
(4)求出图乙中拉力大小为300N时,电压表的示数_________?(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及表达式)
2023-04-30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第二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物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