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压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容器中分别盛有密度不同的液体,上面都飘浮着体积相同的同一种物体,此时液体的深度相同,已知ABC三点处液体压强相等,则各容器中液体密度、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和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大小排列顺序都正确的是(  )
A.ρρ<ρpppVVV
B.ρρρpppVVV
C.ρρρpppVVV
D.ρρρpppVVV
2 . 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容器中分别盛有密度不同的液体,它们的液面高度相同.若a、b、c三点处液体的压强相等,则容器中液体密度大小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ρ>ρ>ρB.ρ>ρ>ρC.ρ>ρ>ρD.ρ>ρ>ρ
12-13九年级上·湖北黄冈·期中
3 . 如图,甲、乙、丙三个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密度不同的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已知在液体内部同一水平面abc三点处液体的压强相等,则各容器中液体的密度大小、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大小排列顺序都正确的是(       )

A.ρρρ ppp
B.ρρρ ppp
C.ρρρ ppp
D.ρρρ ppp
2016-12-06更新 | 3528次组卷 | 25卷引用:四川省乐山市五通桥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调研考试物理试题
单选题 | 适中(0.64) |
4 . 甲、乙、丙三个容器中分别盛有密度不同的液体,已知a、b、c三点处液体的压强相等,如图所示,则各容器中液体的密度大小、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大小排列顺序都正确的是( )
A.ρ p>p>p
B.ρ p<p<p
C.ρ p=p=p
D.ρ p=p=p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容器中分别盛有密度不同的液体,它们的液面高相同,已知abc三点处液体的压强相等,则各容器中液体密度大小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ρρρB.ρρρ
C.ρρρD.ρρρ
6 . 物理创新实验小组的小巴和小蜀一起测量盐水和一个小球的密度。
(1)小巴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__________归零,发现指针静止时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右侧,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平衡;

(2)天平调平后小巴进行了三步操作:
①测空烧杯的质量为32g;
②如图甲,用天平测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__________g;
③将盐水全部倒入量筒,液面如图乙;
则盐水的密度为__________,按这样的操作步骤会导致密度测量值比真实值偏__________,为减小误差,以上操作合理的顺序是__________(填序号);
(3)测量盐水密度完成后,小蜀利用所测盐水(密度用表示)、量筒、水(密度用表示)和如图丙简易装置(隔板位于中间位置),测量小球的密度:
①先单独向隔板右侧注水。发现隔板中间的橡皮膜向左侧凸出,将所测盐水缓慢注入左侧,直到隔板上橡皮膜变平;
②将小球轻轻放在盐水中漂浮,橡皮膜向右侧凸出,说明__________侧的液体对橡皮膜的压强大,用量筒量取适量的水,缓慢注入右侧水中,直到隔板上橡皮膜变平,读出倒入水的体积为,如图丁;
③取出小球擦干,从右侧抽出水直到橡皮膜变平,再将小球轻轻放在水中沉底。橡皮膜向左侧凸出,用量筒量取适量的盐水,倒入左侧直到隔板上橡皮膜变平,读出倒入盐水的体积为
④计算小球的密度__________(用表示)。
7日内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重庆市巴蜀中学校中考一模物理试题
7 . 小明利用弹簧测力计、水、小石块、溢水杯、小桶、细线等器材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所受到的重力大小的关系,如图所示是实验中对弹簧测力计进行读数时的几个情景。

   

(1)为了减小误差,合理的实验顺序是______
(2)按照合理的顺序进行实验,并收集数据。设A、B、C、D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分别是,如果关系式______(用字母表达)成立,即可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3)在步骤D,小石块逐渐浸入水过程中(未接触溢水杯),水对杯底的压强______(选填“逐渐变大”、“一直不变”或“逐渐变小”);
(4)若在步骤A中,水面未到达溢水杯的溢水口,则会导致本实验测量的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
(5)步骤A、B、C的测量操作均如图所示,但在步骤D中,当小石块只有一部分浸入在水中时就直接进行读数,则这操作______(选填“会”或“不会”)影响实验结论。
8 . 学完大气压之后,老师布置了用带挂钩的塑料吸盘估测大气压的大小的实验,如图甲所示。徽徽所在的实验小组现有带挂钩的塑料吸盘、量程为5N的弹簧测力计、玻璃板。

(1)他们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A.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这就是大气对吸盘的压力
B.小刚将蘸水的塑料挂衣钩的吸盘放在光滑玻璃板上,用力挤压吸盘
C.用弹簧测力计勾着挂钩缓慢向上拉,直至吸盘刚要离开玻璃板
D.测量吸盘与玻璃板接触面的直径d,计算吸盘与玻璃板的接触面积S=1.0×10-4m2
E.计算出大气压的大小p
你认为合理的实验顺序步骤应该是 _____
(2)排好序后进行实验,弹簧测力计拉至最大读数。吸盘仍未脱离玻璃板。若大气压按照约为1×105Pa计算,弹簧测力计量程至少要大于 _____N;
(3)因为没有多余的大量程弹簧测力计,小刚运用其他器材结合所学物理知识设计了如图乙所示方案测量,保持轻杆水平,在吸盘刚要离开玻璃板时,可通过弹簧测力计读数计算出大气压值为 _____Pa。
2023-04-16更新 | 14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安徽省三海学地教育联盟中考物理一模试题
9 . 君豪和诗凯分别利用所学知识测量了酱油的密度;

   

(1)君豪用天平、烧杯、量筒测量酱油的密度;
①调节天平平衡后,君豪进行了如下操作:
A.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酱油的总质量m1
B.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0
C.将待测酱油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m2
D.将烧杯中酱油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酱油的体积V
上述步骤中______是多余的,为了减小实验误差,最合理的实验顺序是:______
②测得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为68.4g,烧杯和剩余酱油的总质量为______g(如图1甲),酱油的体积为______cm3(如图1乙);测得酱油的密度为______g/cm3
(2)诗凯利用如图2所示的自制液体密度仪测量酱油的密度;
①将两根透明管竖直插入装有酱油和水的杯子中,向上拉动活塞,酱油和水进入管中待液柱稳定后,用刻度尺分别测出水柱和酱油柱的长度l0l1;写出计算酱油密度的表达式ρ酱油=______(用l0l1ρ表示);
②为了提高测量酱油密度的精度,如图3中的甲、乙、丙调整方案不可行的是______
2023-06-28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中考第五次适应性考试物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