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其他机械的机械效率的探究实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根据斜面可以省力的原理,人们在生活中发明了螺旋状的机械工具,如螺栓、螺钉、螺旋千斤顶等(如图所示),是通过人力旋转手柄,使螺杆上升,最大起重量能达10吨,且构造简单,返程慢;

使用螺旋千斤顶时,如果人始终垂直于手柄用力为F且作用点离螺杆中心的距离为L,每旋转1圈,则螺旋千斤顶的机械效率用字母表示为η=___________,当升起同一重物时,能提高螺旋千斤顶效率的主要办法是 ___________。(选填“加润滑油”或“加长手柄”)
2024-02-24更新 | 44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西安交通大学苏州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2 . 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杠杆的机械效率,实验时,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挂在较长杠杆下面的钩码缓缓上升,不考虑摩擦。
(1)如图所示测力计的示数F______N,实验中,将两个相同的钩码悬挂在A点沿竖直方向匀速将杠杆至图中虚线位置,在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 ______(选填“不变”、“变大”、“变小”或“无法确定”),钩码总重G为1.0N,钩码上升高度h为0.1m,测力计移动距离s为0.3m,则杠杆的机械效率η1______%;
(2)将三个相同的钩码悬挂在A点匀速提高时,杠杆的机械效率为η2,则η2______η1;(选填“>”、“<”或“=”)
(3)将同一物体分别悬挂在AB两点匀速提高时的机械效率分别为ηAηB,则ηA______ηB。(选填“>”、“<”或“=”)

2024-02-11更新 | 141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南京二十九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
3 . 物理学中把机械对重物施加的力与人对机械施加的力的比值叫作机械效益(用“MA”表示),根据机械效益可以比较省力程度。那么,滑轮组的机械效益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小明提出三个猜想:
猜想一:与物体重力大小有关;
猜想二:与吊起动滑轮的绳子股数有关;
猜想三:与动滑轮重力大小有关;
小明组装了如图甲、乙、丙所示的滑轮组,其中图甲、乙中每个滑轮的质量为m1,图丙中每个滑轮的质量m2m1=2m2,利用这三个滑轮组进行实验,测得5组数据,再将图丙的滑轮先后更换两次,测得2组数据。不计绳重和摩擦,实验数据如下表。

序号

物重G/N

吊起动滑轮的绳子股数n

拉力F/N

机械效益MA

1

6

2

4.0

1.5

2

8

2

5.0

1.6

3

10

2

6.0

1.7

4

8

3

3.3

2.4

5

8

4

2.5

3.2

6

8

4

3.0

2.7

7

8

4

3.5

2.3

(1)分析1、2、3三次数据可知,其他条件相同时,______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益越大,其省的力______(选填“越多”“越少”或“不变”);
(2)分析数据可知,当其他条件相同时,机械效益与吊起动滑轮绳子股数的定量关系是______
(3)第______三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机械效益MA与动滑轮重的关系;
(4)用表格中第7次实验的滑轮组,匀速提升重10N的物体,则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益为______,机械效率为______
(5)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益增大时,其机械效率______(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机械效率与机械效益的比值______(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2023-05-27更新 | 193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4 . 实验台上有组装好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中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0~5N,另外还有质量均为100g的钩码六个(图中未画出)。要求利用上述实验装置和钩码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如果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不变,则有用功跟总功成正比。请写出实验步骤并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1)实验步骤。
(2)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2022-12-21更新 | 293次组卷 | 1卷引用:第十二章机械效率-讲核心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杠杆的机械效率与悬挂点的关系,OC 是一根均匀的杠杆,且OA=AB=BC,分别把钩码挂在 A 点和 B 点进行实验(不计摩擦),收集的数据如表所示。
悬挂点钩码重力G/N钩码上升高度h/m拉力的大小F/N拉力端移动距离s/m机械效率
A60.230.666.7%
B60250.3
(1)钩码挂在 B 点时杠杆的机械效率η=______
(2)若把弹簧测力计由 B 点移到 C 点,点 O 位置不变,仍将挂在 A 点的钩码提升相同的高度,则杠杆的机械效率将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影响杠杆机械效率的主要因素是______
2021-06-19更新 | 52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1年安徽省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中考押题卷物理试题
6 . 用图示装置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次数物重G/N物体上升高度h/m拉力F/N机械效率η
120.21.066.7%
230.21.471.4%
360.22.5

(1)实验中应竖直向上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为______m;
(2)分析表中数据,动滑轮重至少小于______N,第3次实验的机械效率为______%。
2020-09-26更新 | 26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0年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实验中学、侨谊教育集团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7 .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风力发电机发电时的输出功率与风速的关系”时,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①如图乙,将自制的小型风叶安装在风车底座上,把线的一端固定在风车转轴上,另一端系上钩码;②在风车正前方1米处放置电风扇的风速调到1挡位,用秒表记录提升钩码到A点所需的时间;③将电风扇换到2、3挡位,重复以上实验,并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注:电风扇挡位越高,风速越大)

表一:

电风扇挡位

钩码的质量/g

提升钩码到A点的时间/s

1

50

15

2

50

13

3

50

10


请你回答:
(1)这个实验是通过测量提升钩码到A点的_____来比较风车输出功率的大小。这种方法是_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转换法”);
(2)通过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风速越大,风力发电机发电时的输出功率__________
为了进一步研究风力发电机,他又从电厂查到一台1500kW的发电机组的相关数据:
表二:输出功率与风速的关系

风速v/(m/s)

5

10

15

20

输出功率P/kW

80

720

1500

1100


表三:不同风速下风力发电机每秒获得的风能:

风速v(m/s)

5

10

15

20

1s获得的能量E(104J)

15

120

405

350


(3)风能是清洁能源,也是_____(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是_____
(4)风速10m/s时,这台发电机的发电效率为__________,有同学认为风速越大,发电机的发电效率越高,他的观点是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你认为的原因是______
2020-06-28更新 | 20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陕西省临潼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8 . 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每个钩码质量相等,杠杆上每小格等距)
(1)将杠杆的中点O挂在支架上后,调节杠杆两端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_____________
(2)杠杆平衡后,小明同学在图甲所示的A位置挂上两个钩码,可在B位置挂上_____个钩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3)取下B位置的钩码,改用弹簧测力计拉杠杆的C点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当弹簧测力计由位置1转至位置2的过程中,杠杆在水平位置始终保持平衡(如图乙),测力计示数将_____________(选填“一直变大”、“一直变小”、“先变大后变小”、“先变小后变大”);

(4)接着小明把支点选到B点,如图丙,在A点挂一个钩码,在C点挂3个钩码,杠杆也恰好水平静止,她觉得此时不满足杠杆平衡条件,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

(5)完成以上实验后,小明利用杠杆来测量测量杠杆的机械效率。如图丁,实验时,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挂在较长杠杆下面的钩码缓缓上升。实验中,将杠杆拉至图中虚线位置测力计的示数F=_____N,钩码总重G为1.0N,钩码上升高度h为0.1m,测力计移动距离s为0.3m,则杠杆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结果精确到0.1%)。如果把钩码由A移至B,两次实验A点竖直移动相同距离,拉力所做的有用功将____,此杠杆的机械效率将________(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020-06-10更新 | 59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半期考试物理试题
9 . 在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倾斜程度和粗糙程度的关系”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支架、带有滑轮的长木板(滑轮与木板之间的距离是可调的)、带挂钩的木块、弹簧测力计、棉布、毛巾、刻度尺、细线等.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为保证实验数据准确,读数时木块必须处在_____状态.
(2)通过长木板上的定滑轮拉木块的优点是_________(写一条).
(3)测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斜面倾斜程度

接触面

木块重G/N

斜面高度h/m

拉力F/N

斜面长s/m

机械效率η

1

最陡

木板与木板

5.0

0.20

4.5

0.30

74.1%

2

较陡

木板与木板

5.0

0.20

3.8

0.40

65.8%

3

较缓

木板与木板

5.0

0.20

3.4

0.50

58.9%

4

较缓

木板与棉布

5.0

0.20

4.0

0.50

5

较缓

木板与毛巾

5.0

0.20

4.8

0.50

41.7%


①第4次实验测得的机械效率η=_______
②第5次在毛巾面上运动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N.
③根据第1、2、3三次实验的信息,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
2019-01-14更新 | 332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安达市第八中学2018届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物理试题
10 . 某实验小学的同学们在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沿斜面匀速向上拉动物块,收集了下表中的实验数据.


(1)分析表中的数据可得出:在其它条件一定时,斜面越缓,越____(选填“省力”或“费力”) ,机械效率越_______(选填“高”或“低”);
(2)该小组又进行了第4次实验,他们在斜面上铺上棉布,使斜面变粗糙,保持斜面高和长分别是0.5m和1m,用弹簧测力计拉动同一物块沿斜面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5N,把第4次与第2次测量结果进行计算分析比较,所得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12-24更新 | 29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中学附属初中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月度练习物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