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内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为了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进行了如下的实验:

(1)提出问题:同样的日照条件,为什么不同物质的温度不一样呢?
(2)设计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除了图中所给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 _______
(3)进行实验,该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其中存在错误的是 _____
A.在两个同样的试管中分别装入等体积的水和煤油
B.用温度计测量这两种液体的初温,发现温度计示数相同
C.把两个试管同时放入同一烧杯中加热(如图所示),且加热相同的时间
D.用温度计测出两种液体的末温,发现两温度计的示数不相同
(4)数据分析:改正错误后,下图是该兴趣小组绘制的“吸收热量——时间”和“温度——时间”图像,能正确描述这两种液体真实情况的图像是 _____
A.B.C.D.
(5)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煤油的沸点分别为100℃、90℃。如图所示烧杯中的水已沸腾,则两试管中液体的沸腾情况,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_____
A.水、煤油都沸腾                  B.水、煤油都不沸腾
C.水沸腾,煤油不沸腾            D.水不沸腾,煤油沸腾
2023-10-01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辽宁省鞍山市铁东区中考物理三模试题
2 . 茶圣陆羽在《茶经》中,形容沸腾的水“势若奔涛”。小明组装了如图-1所示的装置,探究水沸腾的特点。

(1)图-1装置中温度计的使用存在错误,请指出:____________。实验中,应该用酒精灯的______(选填“外焰”或“内焰”)给烧杯中的水加热。
(2)改正错误后进行实验,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2所示,此时水的温度为______
(3)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3所示,其中图线的______段表示水“势若奔涛”的沸腾过程。水在沸腾时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吸热。
(4)在探究了“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后,小明又探究了盐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规律。小明用相同热源对质量和初温均相同的盐水和纯水()进行加热,其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4所示。由图可知:盐水和纯水从相同初温加热至刚好沸腾,______(选填“盐水”或“纯水”)吸收的热量更多。结合本实验推理可知:如果内陆地区一个水量不变的咸水湖,其对周围地区气温的调节作用相比淡水湖会变______(选填“强”或“弱”)。
2024-05-13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区秦汉中学4月中考模拟物理试题
3 . 某兴趣小组为了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进行了如下的实验
(1)提出问题
烈日炎炎的夏季,白天海滩上的沙子热得烫脚,但海水却非常凉爽;傍晚太阳西落,沙子很快凉了下来,但海水却仍然暖暖的。同样的日照条件,为什么不同物质的温度不一样呢?
(2)设计实验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①除了图中所给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天平(或量筒)和______
②本实验的主要探究方法是______法和转换法;
(3)进行实验
该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其中存在错误的是( )
A.在两个同样的试管中分别装入等体积的水和煤油
B.用温度计测量这两种液体的初温,发现温度计示数相同
C.把两个试管同时放入同一烧杯中加热(如图所示),且加热相同的时间
D.用温度计测出两种液体的末温,发现两温度计的示数不相同
(4)数据分析
改正错误后,下图是该兴趣小组绘制的“吸收热量——时间”和“温度——时间”图象,能正确描述这两种液体真实情况的图象是( )

A.B.C. D.

(5)拓展应用
已知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煤油的沸点分别为100℃、90℃。如图所示,如果烧杯中的水已沸腾,则两试管中液体的沸腾情况,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水、煤油都沸腾             B.水、煤油都不沸腾
C.水沸腾,煤油不沸腾       D.水不沸腾,煤油沸腾
2021-07-09更新 | 885次组卷 | 8卷引用:2021年湖北省黄石市中考理综物理试题
4 . 为了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小明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并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A.在两个同样的烧杯中,分别装入等体积的水和煤油;
B.用两支温度计分别测出水和煤油的初温;
C.分别用相同的酒精灯来加热烧杯,加热时间相同;
D.用温度计分别测出水和煤油的末温。
小聪认为:
(1)上述步骤______存在错误,应改为______
(2)步骤C,加热时间相同是为了使水和煤油______
(3)步骤B和D是为了得出水和煤油______
(4)实验中发现煤油的温度比水的温度升高得______(选填“快”或“慢”),这表明______吸热本领更强。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为了比较A、B两种液体的吸热能力,小明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
a.在两个同样的烧杯中分别装入等体积的A、B两种液体;
b.用温度计分别测量A、B两种液体的初温,温度计示数相同;
c.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同时给两个烧杯加热,且加热时间相同;
d.用温度计分别测出A、B两液体的末温;
请完成下列问题:

(1)在上述实验步骤中,存在错误的步骤是_____(选填步骤前的字母),该步骤中错误的操作应该改为_____,然后继续实验;
(2)步骤c中“加热时间相同”是为了使A、B两种液体_____
(3)如图所示是A、B两种液体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像,则两种液体的比热容关系是cA_____cB(选填“>”、“<”或“=”)。
2020-05-03更新 | 9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0年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区中考一模物理试题
6 . 电冰箱里的食物容易相互“串味”,食物“串味”,这是________现象.当打开冰箱门时,往往会看到冷冻室的侧壁上有很多霜,这是水蒸气________(选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这个过程中水蒸气_______(吸收/放出)热量.几个学生,用温度计测量冰箱的上中下层的温度,得到了不同的温度,请分析____________的数据可能存在错误.为解决测量凝固点不方便的问题,可以采取先将不同的液体放入冷冻室速冻,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然后再取出测量它们的熔点的方法,从而得到凝固点,能这样做的理由是_________
组别上层中层下层
小红15°C13°C12°C
小明15°C16°C17°C
小华14°C11°C9°C

2019-07-29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江苏省扬州市树人学校九年级三模物理试题
7 . 为了比较甲乙两种液体的吸热能力,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
a。在两个同样的烧杯中,分别装入等体积的甲乙两种液体
b。用温度计分别测出甲乙两种液体的初温
c。在两个烧杯中分别装入功率相同的电热器,且加热时间相同
d。用温度计分别测出甲乙两种液体的末温
请解答下列问题:

(1)在上述a、b、c、d四个实验步骤中,存在错误的是步骤_____(填写步骤前的字母),该步骤中错误的内容应改为_____
(2)步骤c中“加热时间相同”是为了使甲乙两种液体_____
(3)如图是甲乙两种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若将液体甲和液体乙加热相同的时间,则液体_____温度升高得快,甲乙两种液体的比热容的大小关系是c_____c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