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熔化和凝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78 道试题
1 . 如图甲,用金属镓制成的“小人”在室温为20℃时是固态,当其达到某一温度时,就会发生熔化。图乙是其放在人手中熔化时的情景,由此可判断(  )

A.镓是非晶体B.镓的熔点可能是29℃
C.可用镓制成的锅烧开水D.镓熔化的过程中,放出热量
7日内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福建省福州市中考三模物理试题
2024·广东·模拟预测
单选题 | 较易(0.85) |
2 . 根据下面生活中的相应情景,如图所示,滑雪场地内的造雪机在进行人工造雪。其工作原理是:将水注入一个专用喷嘴或喷枪,在那里接触到高压空气,高压空气将水流分割成细小的水滴并喷入寒冷的外部空气中,这些细小的水滴在低温空气中遇冷变成“雪”飘下。在造“雪”过程中,水所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液化B.凝华C.汽化D.凝固
2024-05-25更新 | 207次组卷 | 2卷引用:学易金卷:2024年中考考前押题密卷 物理(广东省卷)
3 . 小明做“探究物质的凝固特点”实验时,绘制出如图所示的图像。图线中 FG 段物质处于______态,此过程中该物质的温度______

2024-04-22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宁乡市紫金中学2023-2024学年 八年级上册期中联考物理试卷
4 . 如表列出了几种晶体的熔点,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固态氢

﹣259℃

固态酒精

﹣117℃

固态水银

﹣39℃

1064℃

1300℃

3410℃

A.纯金掉入钢水中不会熔化B.在-258℃时,氢是固态
C.白炽灯的灯丝用钨制成,不容易熔化D.水银温度计在-40℃时不能使用
2024-04-22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宁乡市紫金中学2023-2024学年 八年级上册期中联考物理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23年12月11日,我市迎来了冬天的第一场雪,同学们在“银装素裹”的校园里玩耍时,下列描述的情景与之涉及的物理知识相符的是(  )
A.漫天纷飞的大雪是水蒸气不断液化形成的
B.堆砌的雪人慢慢变小是冰雪不断汽化所致
C.同学们口中呼出的“白气”是凝华现象
D.雪熔化时不断吸收周围热量导致气温降低
6 . 观察下面物体熔化图像,正确的是(       

A.该图为非晶体熔化图像B.10min时物体属于液态
C.该物体的熔化过程持续了20minD.该物体在BC段,温度不变,但仍然持续吸热
2024-04-20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西藏昌都市贡觉县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考试
7 . 中华诗词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诗词有关物志变化正确的是(       
A.“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需要放热
B.“霜叶红于二月花”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
C.“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
D.“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
2024-04-20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西藏昌都市贡觉县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考试
8 . 图甲是用海波和石蜡“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1)组装器材时,应先固定图甲中的________(选填“A”“B”或“C”);
(2)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两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知石蜡是非晶体,由实验可得到晶体熔化特点______
(3)实验中通过水对试管加热,而不是直接加热试管,目的是______
2024-04-19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宁乡市春城中学2023-2024学年 八年级上册期中试卷
9 . 图甲是某小组“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值。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时间/min01234567891011
海波的温度/℃40
44464848484848485053
(1)在1min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的温度为 ______℃;
(2)由记录的实验数据可知海波是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3)另一小组在利用相同的器材进行这一实验时,观察到海波熔化过程中温度计示数缓慢上升。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很可能是______(填字母)。
A.烧杯中的水少
B.对试管内的海波不断搅拌
C.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试管壁
D.海波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升高

2024-04-17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广益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10 .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以下对于有关节气谚语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A.立春:“立春打了霜,当春会烂秧”——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放出热量
B.夏至:“夏至东南风,十八天后大雨淋”——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吸收热量
C.秋分:“秋分见麦苗,寒露麦针倒”——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吸收热量
D.大寒:“小寒大寒,滴水成冰”——水结冰是凝固现象,需要吸收热量
2024-04-01更新 | 12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山西省吕梁市交城县九年级中考第一次模拟练兵考试物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