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活中的升、凝华现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2 道试题
1 . 下图是水循环示意图,图中过程①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过程,②中水蒸气有的______形成的小冰晶,有的______形成小水滴,形成千姿百态的云,同时伴随着______热过程;图中温度较高时冰晶会熔化变成水滴,与空中下落的水滴一起形成雨。
2022-05-04更新 | 587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2022年中考物理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湖北武汉卷)
2 . 如图甲所示,是国产航母上的调度员正在指挥舰载机起飞的情形,调度员带着耳罩,这是在_______处减弱噪声。舰载机在夜间降落时,由于航母甲板面积远小于地面机场,同时海面上的水蒸气丰富,容易___________ (填物态变化)形成薄雾,影响飞行员的视线。我国目前已经掌握了舰载机夜间起降技术,其中的一种方法是在航母舰尾装 上如图乙所示的装置,打开光源,照射到由红、绿、蓝三种颜色组成的透明玻璃板上,对着即将降落的舰载机,当飞行员看到的玻璃颜色为红色时,说明飞机高于正确降落路线;当看到的玻璃颜色为蓝色时,说明低于降落路线;当看到的玻璃颜色为绿色时,为路线正确。则该装置的光源必须是___________色的。

2022-04-20更新 | 756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3 . 下列现象是什么物态变化,是吸热还是放热。
(1)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____________
(2)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____________
(3)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____________
(4)冬天,室外草地上出现了霜____________
2022-04-07更新 | 1255次组卷 | 28卷引用:【暑假自学课】2022年新八年级物理暑假精品课(人教版)第15讲 第三章 物态变化
4 . 小丽在实验室里探究物态变化的现象与规律。

(1)她选择蜂蜡和海波探究“不同物质的熔化过程”,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将装有蜂蜡、海波的试管分别放在盛水的烧杯内加热,而不是直接用酒精灯加热,目的是为了使试管内的物质______
(2)乙图是小丽绘制的海波的熔化图像,图中BC段表示海波的熔化过程,此过程中海波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第10min海波处于______态(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
(3)丙图是小丽绘制的蜂蜡的熔化图像,蜂蜡在熔化过程中温度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蜂蜡是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4)她在试管中放入少量碘。塞紧盖子放入热水中,观察到试管中固态碘逐渐消失,变为紫色的碘蒸气并充满试管。她想,会不会是固态碘是先变成液体,再变成气体,只是液态碘出现的时间太短?回到家里,她在网上查到了以下数据:1标准大气压下,碘的熔点是113.5 ℃,碘的沸点是184.4 ℃,水的沸点是100 ℃。
据此,请回答她的问题:______(选填“会”或 “不会”),原因是: ______
2022-04-07更新 | 221次组卷 | 3卷引用:【上好课】2021-2022学年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同步备课系列(上海沪教版) 第五章 热与能 5.4物态变化(重难点练)
5 . 二氧化碳气体若被加压、降温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白色的、像雪一样的固体(干冰)。向云层投撒干冰是人工增雨、缓解旱情的方法之一。投撒到云层中的干冰______为气体,并从周围______大量的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为小水滴或______为小冰晶,下落而形成雨。
2022-04-07更新 | 130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2022-2023学年九年级物理上学期同步精品课堂(沪科版) 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单元综合检测
6 . 下列诗句描述中涉及分子热运动的是(  )
A.逐舞飘轻袖,传歌共绕梁B.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
C.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D.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7 . 如图所示是粤北某天天气预报的信息图片,关于图片中信息的解释正确的是(  )

A.雪的形成过程中放出热量B.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C.雨夹雪时气温一定是0℃以下D.当天夜里的温度最高可达5℃
2022-03-11更新 | 3380次组卷 | 13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九江镇初级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教学质量检测物理试题
8 . 如图所示,夏季雪糕可口宜人。吃雪糕主要经历的物态变化是(  )
A.熔化B.凝固C.先熔化后凝固D.凝华
2022-02-28更新 | 63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9 . 请阅读《载人航天》并问答问题

载人航天


我国的载人航天事业虽然起步晚,但进步快,现在已处于国际先进水平。要将飞船、空间站等航天器送上太空,需要用火箭来运载,而火箭在上升过程中需要消耗一定的燃料,早期的火箭使用氢气作为燃料,用氧气作为助燃剂。但由于气体的体积较大,所以人们采取将氢气和氧气液化,以此减小燃料和助燃剂的体积。同时,航天器外壳的质量应尽量小一些,以便在燃料一定的情况下增大火箭的运送载荷(即运送的有用质量大小),从而提高火箭的发射效率。航天器在穿过大气层的过程中,会因与大气的摩擦生热而使得航天器的温度升高,从而可能会将航天器烧毁。特别是航天员在太空完成任务后要乘飞船返回舱返回地面,当返回舱以数千米每秒的速度穿过稠密大气层时,返回舱表面的温度会达到上千摄氏度,如图所示。如果不采取有效的防热降温措施,整个返回舱将会被烧为灰烬。
飞船返回舱的“防热衣”,主要通过三种方式将返回舱内部的温度控制在以下、一是吸热式防热,在返回舱的某些部位采用熔点高、比热容大的金属作为吸热材料,通过这些材料的升温过程来吸收大量的热量;二是辐射式防热,用外表面具有高辐射性能的涂层,将热量辐射散发出去;三是烧蚀式防热,利用高分子材料在高温环境下的熔化、汽化、升华或分解带走大量的热量。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火箭使用氢气作为燃料,用氧气作为助燃剂。为使一定质量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小一些,人们采取______的方法使其液化;
(2)航天器外壳要求轻巧、耐高温,所以航天器外壳材料应具有的物理属性是______(填写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密度大、熔点高       B.密度大、熔点低       C.密度小、熔点高       D.密度小、熔点低
(3)飞船返回舱返回地面的过程中,采取的防热降温措施之一就是利用高分子材料在高温环境下烧蚀防热的。这些高分子材料在烧蚀的过程中,所经历的物态变化过程有______
2022-02-17更新 | 464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怀柔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10 . 学习物理是从观察事物、探求事理开始的。对下列现象中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春天,冰雪消融,是冰雪吸热熔化
B.夏天,电风扇对着人扇风,让人感到凉爽,是因为电扇扇风降低了室内温度
C.秋天,寒冷的早上出现了霜降,霜是由水蒸气遇冷凝固形成的
D.冬天,人口中呼出的“白气” 是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气
2022-02-16更新 | 125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市应城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