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的装置及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9 道试题
1 .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们一起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用一块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竖直架在一直尺的上面,分别取两段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直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用眼睛进行观察,如图甲所示,在此实验中:

(1)为了方便看清楚蜡烛所成的像,实验应在______(填“较明亮”或“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
(2)为了比较物与像的大小关系,所用的两段蜡烛应该是______(选填“一样”或“不一样”)的;
(3)如图乙所示,小明将蜡烛A向右偏转某一角度(转至图中虚线的位置),此时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应向______(填“左”或“右”)偏转,才可能与蜡烛A的像重新重合;
(4)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体的位置关系,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______
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观察并记录像的位置
(5)小刚用一张白纸放在玻璃板后面来承接蜡烛的像,他______(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的像,可以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填“实”或“虚”)像;
(6)如图丙所示是小敏做完实验后在白纸上留下的记录,其中MN表示实验中玻璃板的位置,A、B是两次实验中点燃的蜡烛所在的位置,分别是她找到的蜡烛的像的位置。根据小敏在纸上留下的实验记录,她能不能得出“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的结论?______
(7)小红在玻璃板的同一侧,通过玻璃板惊奇地看到了同一个蜡烛A的两个像,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
2024-01-20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昭通市永善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题
2 . 小冰进行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1)为了比较像和物的大小,她选取A、B两支蜡烛的外形应______(选填“相同”“不同”)来进行实验,为了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她应选用______进行实验(选填“玻璃板”“平面镜”);
(2)小冰把其中一支点燃的A蜡烛放在如图所示位置,接着她应该如何操作才能确定A蜡烛所成像的位置?操作是:______
(3)确定物和像的位置后,用直线把两者连接起来,连线与反射面______(选填“垂直”“不垂直”)。用刻度尺测量出蜡烛A高5cm,距反射面30cm,它的像到反射面的距离为______cm,当蜡烛A远离反射面时,它的像的大小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2024-01-20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学业质量检测物理试题
3 . 如图所示,小刚同学在做“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觉得用蜡烛不安全,用棋子A和B代替蜡烛做实验,实验中发现观察到A的像不清晰,为了观察到明亮清晰的像,他应用光源照亮棋子________(选填“A”或“B”),并且应照亮这个跳棋子哪一部分?
答:________(选填字母“A:靠近玻璃板的那一面”或“B:远离玻璃板的那一面”)移掉B棋子,成像位置放置一光屏,光屏上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见像。
2024-01-19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蛟河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4 . 如图所示是某小组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的示意图。

(1)实验时,应选______(选填字母)作为平面镜,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应选______(选填字母)两支蜡烛;
(2)蜡烛到镜面的距离为10cm,则像到蜡烛的距离应为______cm,当移动蜡烛到镜面的距离为15cm,像的大小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利用平面镜成像原理,汽车仪表盘上显示的车辆行驶信息,可以成像在挡风玻璃前,如图甲所示。请在图乙中画出发光点A的像被人眼B看到的光路图______

2024-01-16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5 . 如图甲所示,小明在地铁站台上透过玻璃板制成的屏蔽门,看到了自己在玻璃屏蔽门后面的像,并且靠近玻璃屏蔽门时,不能决断像的大小是否变化。小明想:这个像的位置、大小与物体的位置、大小有什么关系?于是他利用透明的茶色玻璃板、支架、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等器材,对平面镜成像特点进行了探究。

(1)如图乙,将白纸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将茶色玻璃板竖直放置在白纸上,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目的是便于确定______________的位置;
(2)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面,再拿一支不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眼睛应该在______________(填“A”或“B”)蜡烛这一侧通过镜面观察,直到看到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______________,同时记录蜡烛的位置。移开蜡烛B,用白纸做屏幕放在该位置,直接观察白纸,白纸上没有出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____像;
(3)经过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如图丙所示,下一步你将如何处理“白纸”上的信息______________
(4)分析实验所得结论,可知地铁站台上的小明远离玻璃屏蔽门时,他在玻璃屏蔽门后面像的大小_________
2024-01-16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连山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题
6 . 某实验小组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水平桌面上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看到玻璃板后有蜡烛A的像。
①在实验过程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必须保证玻璃板___________放置(选填“水平”、“竖直”或“倾斜”),这样做的好处是便于找到___________的位置;
②图乙是他们多次记录的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由此可得出实验结论:___________
③在玻璃板后面挡一张黑纸,透过玻璃板___________(选填“能”、“不能”)看到玻璃板内蜡烛A的像。
2024-01-16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杨浦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调研物理试卷
7 . 在做“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时:

(1)明明同学在玻璃板的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还要在玻璃板的后面放一支等大的没有点燃的蜡烛B,这是为了______。这个实验中选用玻璃板而不选用平面镜是因为______
(2)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要求玻璃板与桌面垂直,若不这样做,在实验中将会出现的情况是______
(3)亮亮同学用跳棋代替点燃的蜡烛进行实验,但跳棋的像看起来不是很清楚,请你帮他想个办法看清跳棋的像:______
(4)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的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接收到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______像。
(5)在玻璃板的同一侧,该同学通过玻璃板看到了同一个蜡烛的两个像,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
(6)如果有3mm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___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2024-01-15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朝阳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题
8 . 小明和小华同学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图(a)和(b)为他们完成的实验记录单。从记录单上的信息可知,OO'记录的均是___________的位置,用其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___________,实验时需将其___________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两位同学的实验过程合理且完整的是___________同学(选填“小明”“小华”或“小明和小华”),理由是:___________
2024-01-14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静安区继续教育学校附属学校(静教院附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9 . 为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位置关系,小东在水平桌面上铺上方格纸(由若干个边长相同的正方形格子前后上下紧密连接构成),将薄透明玻璃用支架竖直立在方格纸上如图甲所示,实验中还准备了完全相同的A、B两根蜡烛,一把刻度尺和一支铅笔。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小东将点燃的蜡烛A竖直立在薄透明玻璃前某点处,将蜡烛B竖直置于薄透明玻璃后方,调节它的位置,并在薄透明玻璃___________(选填“前”或“后”)观察,直至从各个角度观察蜡烛B与蜡烛A所成的像完全重合。此时,把蜡烛B从调整好的位置移开,将光屏放在蜡烛B的位置,发现光屏上观察不到蜡烛A的像,这说明物体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
(2)小东经过多次实验后,在方格纸上记录了蜡烛B与蜡烛A的位置对应点如图乙所示,利用这张方格纸上的信息,获得像与物的位置的关系是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3)实验过程中如果薄透明玻璃发生倾斜,如图丙所示,蜡烛A的像应是图丙中的___________(选填“”或“”)。
2024-01-14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石景山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10 . 小明用玻璃板、支架、国际象棋、白纸、笔、光屏等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1)小明通过观察图甲中小猫照镜子的情景,发现小猫左脚抬起时,镜中的“猫”抬起的是右脚,镜中的像与物体左右关系一致吗?为了完成这一猜想,小明应选取图乙中的________(填序号)棋子正立放置进行实验;
(2)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作用是便于________
(3)小明又提出了,像与物大小相等和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的猜想。为了验证猜想,他和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实验装置,将玻璃板安装在水平桌面的支架上。某次实验时,小明将浅色象棋A置于镜前,深色象棋B置于镜后并移动,直至观察到________,停止移动象棋B,该现象说明A的像的大小与A的大小是________的。改变棋子A到镜面的距离再进行三次实验,观察到了相同的现象,这说明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________无关。小明又换用其他组的象棋放在不同位置再进行多次实验,得到了像与物到镜面距离相等的结论;
同组的另一位同学某次实验测得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

1

2

3

4

物到镜面的距离/cm

5.13

4.21

6.39

3.95

像到镜面的距离/cm

5.18

4.26

6.44

4.00

通过数据分析A和B到镜面的距离并不相等,请你分析原因可能是________
2024-01-13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本溪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