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凸面镜和凹面镜对光线的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在学习了光的反射定律之后,小明联想到声音遇到障碍物也是会发生反射,那么声音的反射是否会遵循相同的规律呢?为此小明利用生活中的物品开展了下面的探究活动。
(1)实验器材:装薯片的空桶、小闹钟、平面镜。如图甲所示

(2)实验操作:
如图乙所示,将小闹钟调至响铃的状态,放在空薯片桶的底部,在桶口上方的A点放置一个平面镜,逐渐调整平面镜的角度并观察平面镜,同时要留意听到的声音___________的变化(填声音的特性);
(3)实验现象:
小明发现,当平面镜调整至某一角度时,听到的铃声明显变大,同时恰好能够___________,则可以初步得到结论:声音的反射与光的反射大致遵循相同的规律;
(4)实验拓展:
结合上面的探究结果,小明和同组的小刚同学联想到凹面镜对光具有___________作用的原理,设计出了一款“无绳土电话”。如图丙所示,他们找到了两个相同的大凹面镜正对太阳光,用一张白纸放在凹面镜内部的上下移动,直到在纸上出现一个___________的光斑,他们将两个圆环和支架,分别固定在两个凹面镜内部,使圆环恰好处在光斑所在位置;

将其中一个凹面镜放在如图丁P点所在位置,另一个凹面镜放在较远的Q点,其中一个人对着P点圆环小声说话,另一个人耳朵放在Q点圆环处,便可以清楚的听到说话声,则凹面镜在Q点的放置方向应为图戊中的___________。如果将凹面镜的内部换成粗糙不平的材料,则“无绳土电话”的通话效果将会___________(选填“受影响”或“不受影响”)。
2024-01-11更新 | 16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于洪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2 . 如图甲是小明“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装置示意图,其中凸透镜A的焦距为10cm。

(1)实验前,将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调至同一高度,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2)保持图中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移动到光具座上20cm处,调节光屏到适当位置,光屏上会出现清晰的像,这个像的大小特点是______________(填“放大”“等大”或“缩小”)这就是______________(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的成像原理。如果想让蜡烛成的像变大,应将蜡烛向凸透镜______________(靠近/远离);
(3)天宫课堂中,航天员王亚平在空间站做的水球光学实验,如图,水球之所以能成像,是因为光在穿过水球时发生了______________,其中倒立的像是______________(实/虚)像,正立的像是______________(实/虚)像;
(4)如图乙,小明在上述实验基础上又模拟了远视眼的成像情况及其矫正方法的实验。上述实验中,当蜡烛移动到光具座20cm处,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后,小明将原来的凸透镜A换成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B,发现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这是因为凸透镜B比A的折光能力______________(填“强”或“弱”),来自烛焰的光会聚在光屏的______________(填“前方”或“后方”),这时他在紧靠凸透镜B的前面加放另一个合适的______________(填“凹”或“凸”)透镜,才能使光屏上的像再次清晰。
2023-12-17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3 . 小雨发现金属图钉的光亮表面可以看成是一种称作凸面镜的光学镜子,于是他对凸面镜探究如下:

(1)他用多支激光手电筒正对着一只凸面镜照射时,情况如图所示,可见凸面镜对光线有_____________(填“会聚”或“发散”)作用;
(2)小雨设计如下方案研究凸面镜成的像:
①器材:透明弧形(球冠形)玻璃、光屏、长短不同的多支蜡烛、光具座;
②步骤:在光具座上,在透明弧形玻璃前某位置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先用光屏进行像的承接;然后再选择另一支与这个像长短_________的蜡烛,放在玻璃后面,与像的位置完全重合。改变蜡烛的位置做多次实验;
③实验记录如下:
蜡烛离弧形玻璃的距离光屏上的像玻璃后的像
很近缩小正立
较远缩小正立
很远缩小正立
(3)小雨得出结论:凸面镜只能成________________像。
2020-04-11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