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9 道试题
1 . 小明利用水透镜、蜡烛、光屏、光具座等器材进行了如下探究:

(1)实验前,将水透镜、蜡烛和光屏放置在光具座上,调整烛焰和光屏的中心在水透镜的 ___ 上;
(2)某次实验中,当蜡烛、水透镜和光屏在图示位置时,在光屏上恰能成清晰的像,则此时水透镜的焦距是 ____ cm。 接着固定蜡烛位置不变,将水透镜移到50cm刻度线处,要在光屏上再次看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 ____ (选填左或右)移动;
(3)小明在光屏上成清晰缩小像时,用注射器往水透镜中注入适量的水,保持蜡烛、水透镜的位置不变,将光屏向左移动适当距离,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此操作是为了探究 _____ (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的成因,矫正此类视力缺陷,需佩戴度数合适的眼镜,此眼镜的镜片是 _____ 透镜。
2020-05-12更新 | 289次组卷 | 7卷引用:2020年江苏省南京玄武区中考一模物理试题
2 .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捷用了9个红色的发光二极管按“F”字样镶嵌排列在白色的板上代替蜡烛作光源,用平行光聚焦法测得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1)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的零刻度线上,小捷将光源移至光具座30cm处后,再移动光屏,至到如图所示位置,光屏上会出现清晰_____________(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如果她将光源再远离凸透镜一些,这时光屏应向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以获得清晰的实像;
(2)如果将光源移至7cm处,凸透镜此时成的是放大的________(填“虚像”或“实像”)
2020-04-16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武威市第九中学、武威爱华育新学校,新起点学校,武威十三中九年级开学考试物理试题(摸底测试)
3 .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明和小红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1)按如图甲所示操作,测出本实验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cm。
(2)调节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发现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_____(选填“放大” “缩小”或“等大”)的清晰实像,生活中的________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了这样的成像原理。
(3)保持图乙中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当向左移动蜡烛时,应该向_____ (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才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4)实验中,若用不透明的硬纸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光屏上的像_____(填选项序号)
A.只看到上半部分
B.只看到下半部分
C.看到完整的像,但亮度减弱
2020-04-09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开学测试物理试题
4 .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是小明确定焦距时所做的实验,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cm,点燃蜡烛,调整凸透镜和光屏,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大致在________,这样做可使实验中的像都能成在________
(2)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能成倒立、________的实像,生活中的_______________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3)当烛焰向左(远离透镜)移动后,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需将光屏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此时所成像将____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如果将蜡烛与光屏的位置互换,在光屏上_____(“能”或“不能”)看到清晰的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因燃烧变短,所成像如图乙,要使像能够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凸透镜向________(选填“上”或“下”)调整;
(5)在上一步实验调整好像的位置后,小明取了一副近视镜放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要使光屏上还能呈清晰的像,可将光屏适当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
(6)如果将透镜遮住一部分,在光屏上________(“能”或“不能”)看到完整的像
5 . 如图所示,某同学用自制的水透镜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向水透镜里注水时,水透镜的焦距将变小;当从水透镜里抽水时,水透镜的焦距将变大。

(1)如图1所示,一束平行光平行于主光轴射向水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光斑,则此时水透镜的焦距为___cm。实验前,应调节烛焰、水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在___
(2)该同学移动蜡烛、水透镜和光屏至图2所示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利用此成像特点可制成___(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若仅将蜡烛与光屏位置对调,则在光屏上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清晰的像;
(3)在图2所示实验场景下,该同学把自己的眼镜给水透镜“戴上”(如图3所示)。当从水透镜中抽出适量的水后,他发现烛焰的像再次变得清晰。由此判断该同学戴的是___眼镜(选填“近视”或“远视”)。
2020-04-02更新 | 2972次组卷 | 3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入学能力测试物理试题
6 . 康巴什是全国首个以城市景观命名的国家4A级景区,来自南京的小华拍了一张康巴什大桥的照片,如图甲,感觉有点小,更换镜头站在原地又拍了一张,如图乙。两次像的大小不同是何原因呢?他猜想可能是两个镜头的焦距不同造成的,为此,返校后小华在实验室找来相关器材进行了以下探究:
(1)如图丙,他先将f=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处,再将蜡烛放在10cm刻度处,移动光屏直到成清晰的像,此时光屏应在_____刻度范围内。
(2)基于实验目的,接下来他换用f=5cm的凸透镜仍固定在50cm刻度处,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光屏找到最清晰的像,此像大小比(1)中所成的像_____
(3)依据(2)问的结论,他又联想到望远镜的物镜(凸透镜)和目镜(凸透镜)的焦距大小也不同,为了尽可能成更大更清晰的像,则f_____f,若将物镜和目镜互换位置,站在原地看同一物体,此时所成像的大小_____不换位置时所成像的大小(均选填“>”“<”“=”)。
2020-04-02更新 | 797次组卷 | 6卷引用:四川省江油市八校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
7 .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图中未画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凸透镜焦距可能是15cm
B.蜡烛燃烧变短,光屏上的像也会向下移动
C.蜡烛移到15cm刻度,要向右适当移动光屏才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
D.保持蜡烛不动把凸透镜移到35cm刻度,光屏即使不动也可以重新出现清晰的像
2020-03-30更新 | 373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鲁能校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8 . 小明用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装置如图甲所示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1)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应调节烛焰、凸透镜与光屏中心在______
(2)图甲中光屏离凸透镜的距离可能是______(填序号)
A。 28cm        B. 18cm                 C. 8cm
(3)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调节一段距离后,要想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
(4)若步骤(3)中未调整光屏的位置,则需在凸透镜前加一个______(选填“凸”或“凹”) 透镜,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因为该透镜对光有___________作用;
(5)实验中蜡烛在原来的位置越烧越短,则像在光屏上的位置会______(选填“往下移”、“不变”或“往上移”);
(6)若将印有字母“F”的纸片(图乙)放在离凸透镜5cm的地方,我们能看到的清晰的像是图丙中的______(填序号)。
2020-03-12更新 | 18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南宁市天桃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网络考试)
9 .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小明所用的A、B两个凸透镜的材料相同、口径也相同,但是度不同,如图甲所示。

(1)如图甲中,两个凸透镜的焦距分别是10cm、25cm,则透镜__________的焦距应该是25cm。若光具座长度为90cm,则小明应该选择焦距是________cm的凸透镜完成实验。
(2)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此像是倒立、__________的实像。接着小明又找来一个透镜,把它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此时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使光屏远离凸透镜,又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则该透镜是________(选填“凸”或“凹”)透镜,用它制成的眼镜片可用来矫正_________(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
10 . 小海同学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下方出现了烛焰部分清晰的像。

(1)要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_____(选填“上”或“下”)调整;
(2)小海在调整好的光屏上所看到的像是一个__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________(选“实”或“虚”)像;
(3)若将蜡烛向右移动少许,光屏应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再次成清晰的像,此像的大小与原来的像相比要________(选填“大”或“小”);
(4)若在图中凸透镜的左侧附近放置一凹透镜,这时需要将光屏向________(选填 “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