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9 道试题
1 . 小明用蜡烛和毛玻璃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测量焦距时,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移动透镜,让太阳光在白纸上会聚成一个_______________的光斑,用刻度尺测量光斑到_______________的距离,结果为10.0cm.
(2)如图所示,刚开始实验时烛焰的像只有一小部分成在光屏边缘的A处,大部分不在光屏上.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蜡烛距透镜5.0cm时,光屏上__________(有/没有)烛焰经透镜折射后的光线.此时,像成在__________(光屏/蜡烛)一侧,在__________(光屏/蜡烛)一侧观察像.
(4)小明用字母“L”替换蜡烛,将它放在距透镜25.0cm处,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小明在毛玻璃光屏后面观察物和屏上的像,他直接看到的物为“L”,则他看到屏上像的形状为________;移去光屏,用眼直接观察,看到像的形状为________
2 . 小明在实验室用蜡烛、凸透镜、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
(1)小明将透镜正对太阳光,当移动光屏找到最小最亮的光斑时,如图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cm.
   
(2)小明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固定好位置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中心都只能看到一个大小不变的圆形光斑,你认为可能出现的原因应该是_____

(3)小明用该透镜进行实验,他把蜡烛放在如图所示A位置时,光屏应向M点的_____(选填“左”或“右”)侧移动,才能接收到一个清晰的像,该成像规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是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4)近视眼的形成原因是:晶状体较正常人眼更凸,导致晶状体对光线的会聚能力更_____(选填“强”或“弱”),所以近视眼用_____透镜来矫正.
(5)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C,接着他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变,用另一个焦距为f′的凸透镜代替原来焦距为f的凸透镜并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变,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D,观察实验现象,他发现像D比像C变大了,则根据上述实验可以判断f′与f大小关系是f′_____ f (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D之后,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变将光屏向右移动一小段距离,为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蜡烛应向_____移动;   由实验可知:当用变焦照相机拍照时,如果想使被拍摄景物的像变大些,应调节相机的焦距变_____些.
2017-03-04更新 | 67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江苏省东台市民办校联盟八年级下学期期初调研考试物理试卷
3 . 某同学做“观察凸透镜成像”实验,如图所示,P点到透镜的距离为两倍焦距,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实验中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     )
A.蜡烛放在A点时,光屏上会成明亮、清晰的像
B.蜡烛放在F点时,光屏上会成等大、清晰的像
C.蜡烛放在F点和O点之间,光屏上会成放大的虚像
D.蜡烛放在B点时,光屏上会成明亮、清晰的像
2017-02-28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广东省东莞市中堂星晨学校八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卷
4 . 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的活动中,选用了焦距未知的凸透镜.

(1)将凸透镜安装在光具座上,用平行光作光源,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cm.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并调整蜡烛火焰、凸透镜及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其大致在_______上,为实验探究做好准备.
(3)如图乙所示,将点燃的蜡烛移到标尺10cm处,再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为止.生活中________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来工作的.
(4)在图乙所示情况下,保持光屏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后,为了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在凸透镜左侧附近安装一个焦距适当的________(凸透镜/凹透镜),这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近视/远视)的矫正相似.
5 . 如图:这是一款人脸识别门铃一体机,通过摄像镜头来捕捉人脸信息.该摄像镜头相当于________透镜,所成的是________(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________像(填“实”或“虚”);若镜头的焦距为10cm,为了能成清晰的像,人脸到镜头的距离应________cm.
6 .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下图甲所示,是小明确定焦距时所做的实验,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_cm,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能成倒立、_________的实像,生活中的_________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当烛焰向左(远离透镜)移动后,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需将光屏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此时所成像将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因燃烧变短,所成像如图乙,要使像能够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凸透镜向_________(选填“上”或“下”)调整.
(3)在上一步实验调整好像的位置后,小明取了一副近视镜放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要使光屏上还能呈清晰的像,可将蜡烛适当_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
2016-12-07更新 | 4069次组卷 | 24卷引用: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辽宁营口卷)物理
7 .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说明凸透镜对光具有_____作用,该凸透镜焦距是_____cm。
(2)为了能使像始终成在光屏中心位置,要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____。如图乙所示的位置示意图,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是倒立、_____(选填“缩小”或“放大”)的实像,应用此成像规律可制成_____   
2016-12-07更新 | 543次组卷 | 9卷引用: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西卷)物理
11-12八年级上·河北邢台·期中
单选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小华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放大的像,然后他把燃烧着的蜡烛和光屏互换位置,这是在光屏上应( )
A.成倒立放大的像B.成正立放大的像
C.成倒立缩小的像D.不能成像
9 . 以下是小明同学学习了关于“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的知识后,总结出的关于实像和虚像的一些特点,其中正确的是(  )
A.虚像不可以用光屏承接
B.平面镜和凸透镜所成虚像的大小都与物体到镜的距离有关
C.实像一定能用光屏承接
D.实像可以是放大的,也可以是缩小的
10 . 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某同学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上随意固定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沿光具座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始终得不到烛焰的像,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重新调整后,将蜡烛、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如图所示,移动光屏后得到烛焰清晰、完整的像,该像是倒立 __________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3)接下来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动,将凸透镜像蜡烛方向移动,光屏上再次出现了一个倒立 ______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清晰实像,与这种成像原理一致的光学仪器是 ________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2016-12-07更新 | 364次组卷 | 6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市第二十中学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分班考试物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