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注意事项和错误分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7 道试题
1 . 如图所示,某同学用自制的水透镜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向水透镜里注水时,水透镜的焦距将变小;当从水透镜里抽水时,水透镜的焦距将变大。

(1)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射向水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光斑,则此时水透镜的焦距为______cm,实验前,应调节烛焰、水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在______
(2)该同学移动蜡烛、透镜和光屏至图乙所示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若仅将蜡烛与光屏位置对调,则在光屏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清晰的像;
(3)在图所示实验场景下,该同学把自己的眼镜给水透镜“戴上”(如图丙所示),当从水透镜中抽出适量的水后,他发现烛焰的像再次变得清晰,由此判断该同学戴的是______镜(选填“近视”或“远视”)。
2023-11-12更新 | 784次组卷 | 4卷引用:上海市莘城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2 . 如图所示,小梦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制成幻灯机
B.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向上移动
C.为了便于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光滑的玻璃板
D.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小,只须将蜡烛靠近凸透镜
2021-01-05更新 | 2157次组卷 | 56卷引用:2011年上海市中考物理试题(初中毕业生统一学业考试)
3 .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光屏上正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此时成像原理和投影仪相同
B.如果将蜡烛和光屏位置互换,光屏上仍能成清晰的像,且像的性质不变
C.用黑布将凸透镜遮住一半,烛焰不能在光屏上成完整的像
D.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向左移动凸透镜至某位置时,光屏上可以成清晰的像
4 . 某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

(1)实验前,要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______
(2)通过调整,恰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等大的像,如图所示,则所用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
(3)在图中,把蜡烛向左移动,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应把光屏向______(选填“左”或“右”)适当调节,才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倒立、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不变”)的实像。接下来改用焦距为的凸透镜继续进行实验,如果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应把光屏向______(选填“左”或“右”)适当调节;
(4)在探究凸透镜成实像的过程中,他们又尝试用白纸遮挡住凸透镜的一半,发现在光屏上______(选填“仍能”或“不能”)成烛焰完整的像。
2020-07-17更新 | 1905次组卷 | 17卷引用:【上好课】2021-2022学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同步备课系列(上海沪教版) 第二章 光 2.3.2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备作业)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小海用图1装置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

(1)挑选透镜时,小海把两个透镜甲、乙分别正对太阳光,在光屏上出现了如图2所示光斑,他应该选择______ (选填“甲”或“乙”)透镜来进行实验;
(2)选好透镜后,小海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调节凸透镜与光屏间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形成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3所示,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 cm;
(3)实验前应调节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光屏中心在______,实验时凸透镜位于50cm刻度线处,使蜡烛位于2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成清晰倒立的、______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______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是依据此原理制成的。若此时固定透镜位置不变,调换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光屏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成清晰的像。
(4)给凸透镜“戴上”一副“近视眼镜”,发现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为了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______ (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
2021-07-13更新 | 907次组卷 | 5卷引用:【上好课】2021-2022学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同步备课系列(上海沪教版) 第二章 光 2.3.2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备作业)
6 .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甲,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f=______cm, 然后在光具座上从左到右分别放置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将焰心、透镜中心、光屏中心调在______
(2)实验过程中,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如图乙时,在光屏上可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__(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若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______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再次星现清晰的像.此时成的是倒立、______的实像;
(3)如图丙,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16cm刻度线处,则人眼在图中______处能观察到烛焰的像;
(4)实验过程中,燃烧的蜡烛在不断缩短,导致光屏上的像向______(选填“上”或“下”)移动。
2022-01-01更新 | 511次组卷 | 3卷引用:【寒假自学课】2022年九年级物理寒假(二模)精品课(沪教版) 第04讲 凸透镜成像规律
7 . 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1)在组装器材时,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并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_______上;
(2)实验过程中,凸透镜始终固定在光具座50cm刻度线处。当蜡烛距离凸透镜15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__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
(3)接下来将蜡烛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一段距离,为了能在光屏上再次看到烛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方向移动,此时的像与步骤(2)中的像相比,大小将变_______
(4)如图乙所示,将蜡烛固定在光具座1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再次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利用该成像规律制成的光学仪器是_______(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
(5)随着蜡烛燃烧变短,烛焰在光屏上的像会向_______移动。
2022-06-27更新 | 357次组卷 | 3卷引用:【暑假自学课】2022年新八年级物理暑假精品课(上海沪教版)第16讲 光 单元综合检测(能力提升)
8 . 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甲,让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平行光射向凸透镜,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___cm;
(2)把物体放在离凸透镜8.0cm处时,在光屏上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成像;
(3)当物体离凸透镜15.0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____的实像,生活中的_______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如果用一张不透光的纸遮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光屏上____(选填“能”或“不能”)成烛焰完整的像;
(4)在上一步实验获得清晰的像后,小明将一副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保持凸透镜和光屏位置固定不动,为使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可将蜡烛适当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
(5)随着实验的进行,蜡烛在逐渐变短,出现了如图乙所示现象,为了把像调整到光屏中央,应该_____
A、将蜡烛向下移动B、将凸透镜向下移动C.将光屏向下移动
2022-01-01更新 | 385次组卷 | 4卷引用:【寒假自学课】2022年九年级物理寒假(二模)精品课(沪教版) 第04讲 凸透镜成像规律
9 .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采用______作为平面镜,目的是______,并将其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然后可在图中的______位置观察(选填“A”或“B”)所成的像。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实验前,应首先观察并记下凸透镜______,某同学实验过程中发现光屏上只能找到一半烛焰的像且靠近光屏的上边缘,如图所示,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换一个更高的发光物体       B.调高凸透镜的高度       C.调低光屏高度
2022-02-21更新 | 33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风华初级中学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学科期末试题
10 . 在“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如图甲所示,某同学将镜面垂直于阳光放置,在透镜下面放上白纸(纸、镜平行),测出透镜与白纸间距s/cm与对应的白纸被烤焦的时间t/min,绘出图线如图乙所示。

(1)可判断凸透镜的焦距f ______
(2)如图丙所示,他将蜡烛和透镜的位置固定,则调整光屏位置(光屏图中未画出),会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______(填“放大”或“缩小”)的像。然后,把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12cm刻度处,能观察到的像为______ (选填“实像”、“虚像”)。
(3)随着蜡烛的燃烧,蜡烛变短,光屏上的像将向______移动,为了使像回到光屏中央,可以将凸透镜向 ______移动。
(4)他按下表中的物距u依次进行实验,每次都使光屏上蜡烛的像最清晰,并将相应的像距v、成像情况记录在表格中。
表(f =10厘米,物高H=4厘米)
实验
序号
物距u
(厘米)
像距v
(厘米)
像高h
(厘米)
像的性质
正立、倒立虚像、实像
15012.51倒立实像
235141.6
330152
420204
51822.55
615308
714

①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或2或3中的物距与像距的大小关系以及成像情况,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______时, 在凸透镜的另一侧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②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6中的像距和像高随物距的变化关系,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______
③分析比较实验序号3和6中的物距、像距以及成像情况,可以推理出序号7中的数据为____________
④ 若要继续探究凸透镜的所成实像的高度与凸透镜焦距的关系,他们应该保证______不变,改变 _______做该实验。
2021-11-15更新 | 777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徐汇中学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