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 较易(0.85) |
1 . 默写
(1)诗人笔下,鸟寄情思。宦游途中,听闻雁鸣阵阵,王湾深沉感慨“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次北固山下》),抒发了思归之痛;行走西湖,眼前莺飞燕舞,白居易形象描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钱塘湖春行》),寄托赏春之喜;客居成都,欣赏缤纷春色,杜甫借景抒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绝句(其三)>》)寄寓暂得之闲。
(2)古人作文,   言为心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岳阳楼记》)范仲淹无论身处何处,都心系民众、一心为君的忠诚令人感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北冥有鱼》)庄子虚构击水而行、乘风而飞的大鹏形象,这种精神自由令人神往。
2024-05-13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安庆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桐城,“因地宜桐”而得名,唐至德二年改为桐城县,此后1200余年名称一直未改。桐城古城的中心是文庙。桐城文庙,始建于元延祐年间,元末毁于兵火。明洪武初年迁建于桐城市广场北端,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桐城文化底yùn深厚,尤其在明清时期,人才huì,在哲学、散文、诗、画、教育等许多领域都有辉煌建树。清代初期,桐城人方苞、刘大櫆、姚鼐在文学创作领域建立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并有一批具有影响力的作品问世,桐城派逐步形成,方、刘、姚三人被尊为“桐城派三祖”。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底yùn(      )            huì(      )(      )
(2)“建树”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
(3)请把下面的句子改为单句。
桐城文庙,始建于元延祐年间,元末毁于兵火。
(4)李明由“桐城派三祖”联想到其他文学人物,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西汉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B.“初唐四杰”是指王勃、杨炯、孟浩然、骆宾王。
C.“一门父子三词客”指的是苏洵、苏轼、苏迈。
D.“元代杂剧四大家”指的是马致远、关汉卿、白朴、郑光祖。
2024-04-04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安徽中考【抓分卷】原创模拟试卷 语文(一)
3 . 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下列小题。

春秋末年,列国大臣的势力渐渐胀起来。这些大臣都是世袭的,他们一代一代聚财养众,明争暗夺了君主的权力,建立起自己的特殊地位。等到机会成,便跳起来打倒君主自己干。那时候各国差不多都起了内乱。晋国让韩、魏、赵三家分了,姓姜的齐国也让姓田的大夫占了。这些,周天子只得承认了。这是封建制度bēng坏的开始。那时候周室也经过了内乱,土地大半让邻国抢去,剩下的又分为东、西周;东、西周各有君王,彼此还争争吵吵的。这两位君王早已失去春秋时代“共主”的地位,而和列国zhū侯相等了。后来列国纷纷称王,周室更不算回事;他们至多能和宋、鲁等小国君主等量齐观罢了。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      )          (      )             bēng(      )          zhū(      )
(2)以上语段出自_______(作者名)的《经典常谈》,这部著作从《_______》开始,依次介绍了《周易》《尚书》等经部要籍、《战国策》《史记》等史部典范和辞赋诗文等共________篇,以上语段是介绍史书《_______》的文字。
(3)请结合以上语段的内容,简要说明《经典常谈》的语言特点。
2024-03-31更新 | 21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3月月考语文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 适中(0.65) |
4 . 默写

(1)中华文化基因里一直蕴藏着“天人合一”的思想,人们常常借自然美景传情达意。

伫立南山篱笆前,远望山野,陶渊明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饮酒》〈其五〉)尽显自得之意;漫步于钱塘湖畔,莺燕相伴,白居易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钱塘湖春行》)尽表遇见早春的喜悦之情;徜徉于琅琊山中,欧阳修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醉翁亭记》)尽露春夏之景带来的无穷乐趣。

(2)中华文化的血脉里一直流淌着英雄血,人们常在诗词中借英雄来感慨人生失意或抒发豪情壮志。

杜牧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赤壁》)慕周瑜得时运而成名,叹自己生不逢时;苏轼则以三国孙权自喻,带领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密州出猎》)暗示他要踔厉奋发,建功立业。

2024-03-18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安徽省安庆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容易(0.94) |
5 . 默写。

(1)进入初中以来,大家在古诗文的海洋中泛舟:受教于孔门,聆听“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的教诲;与五柳先生一道“采菊东篱下,_______”;与许浑一起登咸阳城东楼,感叹“行人莫问当年事,______”;随白居易踏青钱塘湖畔,领略“______,谁家新燕啄春泥”的美景;同范仲淹一起面对洞庭波涛,感受“先天下之忧而忧,_______”的博大胸襟;在“把酒问青天”时,感怀苏轼“但愿人长久,________”的美好祝愿。

(2)何谓小康?《诗经》说“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孔子说“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今天看来,小康就是百姓各得其所,杜甫不再呼喊“________________!风雨不动安如山”;人才各尽所能,韩愈不再感叹“呜呼!________________”。

2023-09-16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 较易(0.85) |
6 . 默写。
(1)“物我交融”是借物写人的一种技法,用这种笔法写出来的文章,既是在写“物”,也是在写“我”。张志和《渔歌子》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写闲适的白鹭和湖光山色,衬托渔夫的悠闲自得;杜甫《春望》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以物拟人,将花鸟人格化,凸显亡国之悲,离别之伤;柳宗元《小石潭记》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写鱼儿来来往往轻快迅疾的样子,呈现了人鱼同乐的情景。
(2)青春的我们正在慢慢成为最好的样子。我们能够忠于热爱,如宋濂一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送东阳马生序》),注重学习过程中的精神富足;我们满怀责任担当,从龚自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己亥杂诗》其五)中汲取营养,无私奉献,矢志报国。
(3)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如,“梦寐以求”出自《诗经•关雎》中的“__________________”;“择善而从”出自《<论语>十二章》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似曾相识”出自晏殊《浣溪沙》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同是托物言志的诗文,刘禹锡在《陋室铭》中用“__________________”统领全篇,并借此抒发安贫乐道的节操;于谦在《石灰吟》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抒情怀,表明不惧牺牲,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
(5)爱国之情、报国之志是古诗词中永恒的主题。《出师表》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诸葛亮在国家危难时期的责任担当;《雁门太守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李贺以死报效朝廷的决心;《题临安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两地的对照,不露声色地揭露了“游人们”的腐朽本质,表现出林升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6)社会动荡,战争频繁的年代,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民是痛苦的。吟“____________________”(《十五从军征》),漫漫服兵役之路,少年青丝变白发,让人心酸;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桃花源记》),桃花源人为逃避战乱只能背井离乡与世隔绝,令人感慨。
2023-08-20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县部分学校中考四模语文试题
7 . 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小题。

此刻这位赶路人弯下身子摸了摸自己的脚和腿,仿佛在试验一下它们是否安然无恙。显然他什么部位有些疼痛,因为他跚地踱向我刚才起身离开的台阶,一屁股坐了下来。

我心里很想帮忙,或者我想至少是爱管闲事,这时我再次走近了他。

“要是你伤着了,需要帮忙,先生,我可以去叫人,到桑菲尔德,或音海村。”

“谢谢你,我能行,骨头没有跌断,只不过扭坏了脚,”他再次站起来,试了试脚,可是结果却不由自主地叫了声“唉” !

的余光迟迟没有离去,月亮越来越大,也越来越亮,这时我能将他看得清楚了。他身上裹着骑手披风,戴着皮毛领,系着钢扣子。他的脸部看不大清楚,但我捉摸得出,他大体中等身材,胸膛很宽。他的脸庞yǒu黑,面容严厉、眉毛浓密;他的眼睛和紧锁的双眉看上去刚才遭到了挫折、并且愤怒过。他青春已逝,但未届中年。大约三十五岁,我觉得自己并不怕他,但有点儿腼tiǎn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     )       (     )       yǒu(     )       腼tiǎn(     )
(2)“安然无恙”在句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
(3)以上选文的作者是_________,陌生人是__________
(4)联系整本书,说说陌生人与简·爱的交往历程?
2023-06-11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2023·浙江杭州·二模
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 容易(0.94) |
名校
8 . 家国,是诗文中常见的主题。请完成表格梳理。

出处

诗句

家国之情

王维《使至塞上》(1)______ ,长河落日圆。家国是诗人远赴边疆沙漠,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
杜甫《春望》(2)____(3)____家国是因遭逢兵乱,身边花鸟皆带悲情,诗人亦在离乱中忧国伤时。
孟子《孟子三章》天时不如地利 ,____________家国是战乱频仍,孟子游历各国,发表“得民心者得天下”的见解。
(5)____《观沧海》(6)____,若出其里。家国是诗人满怀像大海容纳万物一样的博大胸襟与豪情壮志。
李贺《(7)____报君黄金台上意,(8)________家国是(9)_________                                 
2023-06-01更新 | 238次组卷 | 5卷引用:2023年安徽省中考语文真题——名句名篇默写
9 .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问题。

夫妻两个,守着哭泣,一面制备后事。挨到黄昏时分,老太太奄奄一息,归天去了。合家忙了一夜。次日……大门上挂了白布球;新贴的厅联都用白纸糊了。合城绅衿都来吊yàn。A上不得台盘,只好在厨房里,或女儿房里,帮着量白布、秤肉,乱窜。

到得二七过了,范举人念旧,拿了几两银子,交与A,托他仍旧到集上庵里请平日相与的和尚做揽头,请大寺八众僧人来念经,……。A拿着银子,一直走到集上庵里滕和尚家。滕和尚请屠户坐下……又问道:“范老爷那病随即就好了,却不想又有老太太这一变。A这几十天想总是在那里忙?不见来集上做生意。”A道:“可不是么?自从亲家母不幸去世,合城乡绅,那一个不到他家来?就是我主顾张老爷、周老爷,在那里司宾,大长日子,坐着无聊,只拉着我说闲话,陪着吃酒吃饭;见了客来,又要打躬作,累个不了。我是个闲散惯了的人,不耐烦作这些事!欲待躲着些——难道是怕小婿怪!惹绅衿老爷们看乔了,说道:‘要至亲做甚么呢?’”说罢,又如此这般把请僧人做斋的话说了。和尚听了,慌忙烧茶,下面;就在A面前转托僧官去约僧众,并备香、烛、纸马、写法等事。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奄奄一息____   ②吊yàn____   ③打躬作yī____
(2)以上语段出自于古典讽刺小说《_________》,作者是我们安徽清代文学家 ________(作者名),文中A人物是 ________。从文中可以看出他 ______________的性格。
(3)这部小说的语言很精彩,文中常有方言使用,比如“看乔了”,在我们无为话中也有这个词,你知道它的意思吗?请写出来。请你也举两个有特色的无为方言词汇,并用普通话解释一下。
2023-05-31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实验中学等校联考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 较易(0.85) |
10 . 默写。
(1)游山川,赏奇景。遥望泰山绝顶,杜甫抒发“会当凌绝顶,____________”的雄心壮志;漫步钱塘湖畔,白居易感受“____________, 浅草才能没马蹄”的早春美景;陶弘景的“____________,清流见底”描画了人间仙境般的奇丽风光。
(2)览古迹,访奇人。过潼关,西望长安,张养浩慨叹“伤心秦汉经行处,____________”;登幽州台,放眼远眺,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抒怀才不遇之悲;登临北固亭,辛弃疾怀想当年孙权“____________,坐断东南战未休”,豪气干云。
(3)思先贤,悟妙语。文天祥《过零丁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地名妙用,令人称奇;陆游《游山西村》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豁然开朗,让人惊叹。
2023-05-20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