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红楼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5 道试题
1 . 班级的同学围绕“笑”对名著中人物形象的刻画等进行了专题探究,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探究过程,完成下列表格。
名著《西游记》《B     《红楼梦》
作者A施耐庵曹雪芹
标题悟空计盗紫金铃景阳冈C     打虎刘姥姥进大观园
笑的内容妖王说:“这宝贝还分什么雌雄?”说着,就拔下棉花摇起铃铛来。可他摇了半天,竟一点烟火也不起。悟空笑道:“你那串雌的,就不灵了!”C     看了,笑道:这是酒家诡诈,惊吓那等客人,便上冈子来。湘云撑不住,一口茶都喷出来。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只叫“暧哟!”宝玉滚到贾母怀里,王夫人笑得用手指着凤姐儿……
笑的背后把降魔除妖写得轻松无比,更能表现孙悟空
的聪明机智、顽皮喜人。人物塑造更加丰富完美。
D     饱含作者的悲悯与尊敬,通过这位社会底层的农妇之眼映射出贾府豪奢的景象。
(1)请根据他们的探究结果填写上面的表格。
①请将表格中的名著标题、作者和人物补充完整。
②请根据表格,补充D处的内容。
(2)请说说围绕“笑”对名著中人物形象的刻画等进行的专题探究,对你的阅读和写作有什么启发?
2023-06-18更新 | 21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2 . 小红同学搜到了一副对联,上联:几番成败兴衰,引来笔下幽思,心中血泪;下联:多少悲欢离合,写出人间青史,梦里红楼。 这副对联对应的清代名人曹雪芹 ,他笔下的_______(人名)进大观园,我们至今难以忘怀那搞笑滑稽的场面。
2023-06-14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第八中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五四学制)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3 . 小滨和小海围绕“笑”对名著中人物形象的刻画等进行了专题探究,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探究过程。
名著《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
情节悟空计盗(1)____景阳冈武松打虎(2)____进大观园
笑的内容

妖王说:“这宝贝还分什么雌雄?”说着,就拔下棉花摇起铃铛来。可他摇了半天,竟一点烟火也不起。悟空笑道:“你那串雌的,见了我这串雄的,就不灵了!”

武松看了,笑道:“这是酒家诡诈,惊吓那等客人,便去那厮家里宿歇。我却怕甚么鸟!”横拖着梢棒,便上冈子来。

湘云掌不住,一口茶都喷出来。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只叫“嗳哟!”宝玉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

笑的背后把降魔除妖写得轻松无比,更能表现孙悟空的聪明机智、顽皮喜人。人物塑造更加丰富完美。(3)_____饱含作者的悲悯与尊敬,通过这位社会底层的农妇之眼映射出贾府豪奢、腐朽的景象。
对写作的启发(4)__________

2023-05-02更新 | 19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4 . 名著中常有珍馐佳肴,使阅读充满趣味。《西游记》中(1)______________(人名)在天庭偷吃蟠桃被玉皇大帝责罚的故事耳熟能详;(2)______________(作者名)笔下的《红楼梦》中,刘姥姥进大观园时吃“鸽子蛋”的反应令人忍俊不禁;更有《水浒传》中的英雄好汉独爱的酱牛肉,触动读者的味蕾。
2023-04-29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天杭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5 . 小说引领人们了解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陶冶性情,净化心灵。我校初三年级将开展“走进小说天地”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以小组活动策划人的身份完成下列任务。
(1)【任务一】
你所在的学习小组想要将曾经读过的小说汇集成册,请你参照示例,任选一组小说给该版块命名,并说明理由。
示例:小说篇目——《故乡》《我的叔叔于勒》《孤独之旅》
版块名称:《小说天地·见证少年成长》
理由:这三篇都是涉及少年成长这一主题的小说,讲述成长中的美好情感、苦涩滋味和无奈叹息,展现世间百态,表达了作者对社会人生的思考。
备选小说:A组:《流浪地球》《海底两万里》
B组:《范进中举》《刘姥姥进大观园》
我选择_____
版块名称:《小说天地·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任务二】
部分同学对阅读小说兴趣不大,觉得小说篇幅长、人物多,尤其是某些小说,因读者对其故事背景不熟悉,读起来费劲。请你仿照示例,再设计两个针对这些问题的活动,来激发他们阅读小说的兴趣。
示例:活动一(针对背景问题):查阅作者简介和写作背景,制作手抄报等
活动二(针对篇幅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三(针对人物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4-04更新 | 145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6 . 某中学开展“影视话名著”主题活动,同学们展示各自截取的名著影视剧剧照,并展开了讨论,下列发言中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张剧照出自《三国演义》中三顾茅庐一段,从左到右依次是关羽、刘备、张飞,此书作者为罗贯中,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历史演义小说。
B.第②张剧照是《红楼梦》中的一个画面,左边是王熙凤,右边是刘姥姥,《红楼梦》讲述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的社会现实。
C.第③张剧照描绘的是《水浒传》中武松打虎的画面,后来还发生了“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风雪山神庙”等故事。
D.第④张剧照是电影《简•爱》中的画面,本书引人入胜地展现了男女主人公曲折起伏的爱情经历,成功塑造了一个敢于反抗、敢于争取自由和平等地位的女性形象。
2023-02-11更新 | 25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浑南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7 . 我国的古典小说中,藏着很多好诗。下面四首诗均来自“四大名著”,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春采百花为饮食,夏寻诸果作生涯。秋收芋栗延时节,冬觅黄精度岁华。——《西游记》
B.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三国演义》
C.一身乡气天真永,三进园林自在尊。本色出场随入戏,当时妙趣飨盘飧。——《红楼梦》
D.勉从虎穴暂趋身,说破英雄惊杀人。巧借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水浒》
2023-01-30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8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①至次日,乃是四月二十六日,原来这日未时交芒种节。尚古风俗:凡交芒种节的这日,都要设摆各色礼物,祭饯花神,言芒种一过,便是夏日了,众花皆卸,花神退位,须要饯行。然闺中更兴这件风俗,所以大观园中之人都早起来了。那些女孩子们或用花瓣、柳枝编成轿马的,或用绫锦、纱罗叠成于旄旌幢的,都用彩线系了。每一棵树每一枝花上,都系了这些物事。满园里绣带飘乱,花枝招展,更兼这些人打扮得桃羞杏让,燕妒莺惭,一时也道不尽。

②且说宝钗、迎春、探春,惜春、李纨、凤姐等并大姐、香菱与众丫鬟们在园内玩耍,独不见林黛玉。迎春因说道:“林妹妹怎么不见?好个懒丫头!这会子还睡觉不成?”宝钗道:“你们等着,我去闹了她来。”说着便丢下众人,一直往潇湘馆来。正走着,只见文官等十二个女孩子也来了,见宝钗问了好,说了一回闲话。宝钗回身指道:“她们都在那里呢,你们找去罢。我叫林姑娘去就来。”说着便往潇湘馆来。忽然抬头见宝玉进去了,宝钗便站住,低头想了一想:宝玉和林黛玉是从小一处长大,他二人间多有不避嫌疑之处,嘲笑喜怒无常:况且黛玉素习猜忌,好弄小性儿。此刻自己也跟了进去,一则宝玉不便,二则黛玉嫌疑。倒是回来的妙。想毕,抽身回来刚要寻别的姊妹去。

③忽见面前一双玉色蝴蝶,大如团扇,一上一下的迎风翩跹,十分有趣。宝钗意欲扑了来玩耍,递向袖中取出扇子来,向草地下来扑。只见那一双蝴蝶忽起忽落,来来往往,穿花度柳,将欲过河。倒引得宝钗蹑手蹑脚的,一直跟到池中的滴翠亭,香汗淋漓,娇喘细细,也无心扑了。刚欲回来,只听亭子里边嘁嘁喳喳有人说话。原来这亭子四面俱是游廊曲桥,盖造在池中,周围都是雕镂隔子糊着纸。

④宝钗在亭外听见说话,便煞住脚,往里细听,只听说道:“你瞧瞧这手帕子,果然是你丢的那块,你就拿着;要不是,就还芸二爷去。”又有一人道:“可不是我那块!拿来给我罢。”又听说道:“你拿了什么谢我呢?难道白寻了来不成?”又答道:“我既许了谢你,自然不哄你。”又听说道:“我寻了来给你,自然谢我;但只是拣的人,你就不拿什么谢他?”又回道:“你别胡说!他是个爷们家,拣了我们的东西,自然该还的。叫我拿什么谢他呢?”又听说道:“你不谢他,我怎么回他呢?况且他再三再四的和我说了,若没谢的,不许我给你呢。”半晌,又听答道:“也罢,拿我这个给他,就算谢他的罢。——你要告诉别人呢?须说个誓来。”又听说道:“我要告诉一个人,就长一个疔,日后不得好死!”又听说道:“嗳呀!咱们只顾说话,看有人来悄悄在外头听见。不如把这隔子都推开了,便是有人见咱们在这里,他们只当我们说玩话呢。若走到跟前,咱们也看得见,就别说了。”

⑤宝钗在外面听见这话,心中吃惊,想道:“怪道从古至今那些奸淫狗盗的人,心机都不错。这一开了,见我在这里,她们岂不臊了。况才说话的语音儿,大似宝玉房里的红儿。她素昔眼空心大,最是个头等刁钻古怪的东西。今儿我听了她的短儿,一时人急造反,狗急跳墙,不但生事,而且我还没趣。如今便赶着躲了,料也躲不及,少不得要使个‘金蝉脱壳’的法子。”犹未想完,只听“咯吱”一声,宝钗便故意放重了脚步,笑着叫道:“颦儿,我看你往哪里藏!”一面说,一面故意往前赶。那亭内的红玉、坠儿刚一推窗,只听宝钗如此说着往前赶,两个人都唬怔了。宝钗反向她二人笑道:“你们把林姑娘藏在哪里了?”坠儿道:“何曾见林姑娘了?”宝钗道:“我才在河那边看着她在这里蹲着弄水儿的。我要悄悄的唬她一跳,还没有走到跟前,她倒看见我了,朝东一绕就不见了。别是藏在这里头了。”一面说,一面故意进去寻了一寻,抽身就走,口内说道:“一定又是钻在那山子洞里去。遇见蛇,咬一口也罢了。”一面说一面走,心中又好笑:这件事算遮过去了,不知她二人是怎么样。

⑥谁知红玉听了宝钗的话,便信以为真,让宝钗去远,便拉坠儿道:“了不得了!林姑娘蹲在这里,一定听了话去了!”坠儿听说,也半日不言语。红玉又道:“这可怎么样呢?”坠儿道:“便是听了,管谁筋疼,各人干各人的就完了。”红玉道:“若是宝姑娘听见还倒罢了。林姑娘嘴里又爱刻薄人,心里又细,她一听见了,倘或走漏了风,怎么样呢?”二人正说着,只见文官、香菱、司棋、待书等上亭子来了。二人只得掩住这话,且和她们玩笑。

(节选自《红楼梦》第二十七回   滴翠亭杨妃戏彩蝶   埋香冢飞燕过残红)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字形不全正确的一项是(     
A.行(jiàn)       (zhèng)       干旄幢(jīng)       纷至沓来
B.猜(jì)          妹(zǐ)            (lí)                 销声匿迹
C.翩(qiān)       (shǎng)       斡旋                       分崩离希
D.黑(lí)          怨(mán)        销声匿迹                  目眩神迷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满园里绣带飘飘,花枝招展,更兼这些人打扮得桃羞杏让,燕妒莺惭,一时也道不尽。(形容花木的枝叶随风摇摆,景致美好:后也常用于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漂亮。)
B.倒引得宝钗蹑手蹑脚的,一直跟到池中的滴翠亭,香汗淋漓,娇喘细细,也无心扑了。(意思是放轻脚步走的样子,改为词语“鬼鬼祟崇”同样合理。)
C.你听,正萧萧班马鸣也,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旧时指在马前供奔走役使的人,现用来比喻在前面奔走效力的人。)
D.他虽是风烛残年、行将就木之人,但内心却仍保有一分赤子之心。(行将:即将。就木:进入棺材。在这里指寿命已经不长,临近死亡。近义词有“气息奄奄”“枯木朽株”。)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芒种”又名“忙种”,是二十四节气之第九个节气,夏季的第三个节气,是“有芒之谷类作物可种”的意思。在古代“芒种”是重要的节日,会举行仪式送花神,中国也特别流行过芒种节。
B.本文选自《红楼梦》第27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这里的“杨妃”指薛宝钗,因杨玉环素以丰腴著称,而宝钗生得肌肤丰泽,故以“杨妃”代之。
C.“干旄旌幢”中“干”,指盾牌:“旄、旌、幢”,都是古代的旗子,旄是旗杆顶端缀有旄牛尾的旗,旌与旄相似但另有五彩折羽装饰,幢之形似伞。
D.“忽见面前一双玉色蝴蝶,大如团扇”,一双就是两只,寻常的蝴蝶大多是五彩色,玉色很罕见:蝴蝶是中国文学作品中常见的爱情意象。宝钗看到这蝴蝶,就想起了自己与宝玉“金玉良缘”般的美好的爱情。
4.结合选段选出下列对《红楼梦》内容和艺术特色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第③段对“宝钗扑蝶”的侧面描写虽只有十余字,却写出了宝钗天真烂漫的小儿女情态,是宝钗内心世界与自由天性的自然流露,展现了少女的青春活力。
B.选段第②自然段中运用了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反映出宝钗的善解人意、思虑周全,既考虑到宝玉,也为了避免黛玉对她产生误会,便避嫌不与宝玉一起出现。
C.《红楼梦》中不同节日的场景描述,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也蕴含作者的深意。例如,英莲被拐、元妃归省、通灵宝玉丢失宝玉变傻等事件都发生在元宵期间。“元宵”即“圆消”,在一次次元宵节中可体会作者描绘热闹繁华节日背后的真实用意。
D.选段第⑤自然段中“金蝉脱壳”的本意是制造或利用假象脱身溜走,使对方不能及时发觉;而宝钗的谎言正好达成了这个目的,既避免了红玉的尴尬,也避免了红玉与自己纠缠。宝钗的谎言表现出她随机应变的能力,证明她绝非迂腐、呆板的女夫子。
5.薛宝钗与文中出现的黛玉、迎春、探春、惜春、李纨、凤姐等人同入______(正册),《红楼梦》又名______,作者______
2023-01-27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9 . 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中刻画了许多生动形象的人物,请举出其中你最喜欢的一个人物,并指明出自哪部作品,再简单说说喜欢的理由。
人物:________________       作品:________________
喜欢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1-09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宁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2022九年级上·全国·专题练习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
10 . 班级开展“走近《红楼梦》”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1)请按照示例写一句评点红楼梦中人物(除贾宝玉之外)的话。
示例:富贵闲人贾宝玉
(2)班级要举行“走近‘红学’”专题研究活动。请参考示例,简要介绍你的研究活动。
示例:
【专题名称】《红楼梦》中的女性人物
【研究依据】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
【我的发现】他们是红楼梦中具有代表性的女性人物,性格命运各不相同,展示出了独特的人物魅力,林黛玉多愁善感、才华横溢、谨小慎微,薛宝钗格端方、容貌美丽、天质聪慧、博学宏览,王熙凤精明强干、大胆泼辣。
我的研究:
【专题名称】
【研究依据】
【我的发现】
2022-12-21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作业3·理解鉴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