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曹雪芹(1715-1764)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3 道试题
1 . 在我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作者塑造了众多家喻户晓的艺术形象,请根据如图插图回答问题。
   
(1)图中的人物形象及故事是______________
(2)下面各项中符合图中人特点的是(多选)(     
A.多愁善感B.精明能干C.才华横溢D.体弱多病
2023-09-17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2 . 班级的同学围绕“笑”对名著中人物形象的刻画等进行了专题探究,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探究过程,完成下列表格。
名著《西游记》《B     《红楼梦》
作者A施耐庵曹雪芹
标题悟空计盗紫金铃景阳冈C     打虎刘姥姥进大观园
笑的内容妖王说:“这宝贝还分什么雌雄?”说着,就拔下棉花摇起铃铛来。可他摇了半天,竟一点烟火也不起。悟空笑道:“你那串雌的,就不灵了!”C     看了,笑道:这是酒家诡诈,惊吓那等客人,便上冈子来。湘云撑不住,一口茶都喷出来。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只叫“暧哟!”宝玉滚到贾母怀里,王夫人笑得用手指着凤姐儿……
笑的背后把降魔除妖写得轻松无比,更能表现孙悟空
的聪明机智、顽皮喜人。人物塑造更加丰富完美。
D     饱含作者的悲悯与尊敬,通过这位社会底层的农妇之眼映射出贾府豪奢的景象。
(1)请根据他们的探究结果填写上面的表格。
①请将表格中的名著标题、作者和人物补充完整。
②请根据表格,补充D处的内容。
(2)请说说围绕“笑”对名著中人物形象的刻画等进行的专题探究,对你的阅读和写作有什么启发?
2023-06-18更新 | 21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3 . 小红同学搜到了一副对联,上联:几番成败兴衰,引来笔下幽思,心中血泪;下联:多少悲欢离合,写出人间青史,梦里红楼。 这副对联对应的清代名人曹雪芹 ,他笔下的_______(人名)进大观园,我们至今难以忘怀那搞笑滑稽的场面。
2023-06-14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第八中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五四学制)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4 . 小滨和小海围绕“笑”对名著中人物形象的刻画等进行了专题探究,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探究过程。
名著《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
情节悟空计盗(1)____景阳冈武松打虎(2)____进大观园
笑的内容

妖王说:“这宝贝还分什么雌雄?”说着,就拔下棉花摇起铃铛来。可他摇了半天,竟一点烟火也不起。悟空笑道:“你那串雌的,见了我这串雄的,就不灵了!”

武松看了,笑道:“这是酒家诡诈,惊吓那等客人,便去那厮家里宿歇。我却怕甚么鸟!”横拖着梢棒,便上冈子来。

湘云掌不住,一口茶都喷出来。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只叫“嗳哟!”宝玉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

笑的背后把降魔除妖写得轻松无比,更能表现孙悟空的聪明机智、顽皮喜人。人物塑造更加丰富完美。(3)_____饱含作者的悲悯与尊敬,通过这位社会底层的农妇之眼映射出贾府豪奢、腐朽的景象。
对写作的启发(4)__________

2023-05-02更新 | 19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小说引领人们了解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陶冶性情,净化心灵。我校初三年级将开展“走进小说天地”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以小组活动策划人的身份完成下列任务。
(1)【任务一】
你所在的学习小组想要将曾经读过的小说汇集成册,请你参照示例,任选一组小说给该版块命名,并说明理由。
示例:小说篇目——《故乡》《我的叔叔于勒》《孤独之旅》
版块名称:《小说天地·见证少年成长》
理由:这三篇都是涉及少年成长这一主题的小说,讲述成长中的美好情感、苦涩滋味和无奈叹息,展现世间百态,表达了作者对社会人生的思考。
备选小说:A组:《流浪地球》《海底两万里》
B组:《范进中举》《刘姥姥进大观园》
我选择_____
版块名称:《小说天地·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任务二】
部分同学对阅读小说兴趣不大,觉得小说篇幅长、人物多,尤其是某些小说,因读者对其故事背景不熟悉,读起来费劲。请你仿照示例,再设计两个针对这些问题的活动,来激发他们阅读小说的兴趣。
示例:活动一(针对背景问题):查阅作者简介和写作背景,制作手抄报等
活动二(针对篇幅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三(针对人物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4-04更新 | 145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6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①至次日,乃是四月二十六日,原来这日未时交芒种节。尚古风俗:凡交芒种节的这日,都要设摆各色礼物,祭饯花神,言芒种一过,便是夏日了,众花皆卸,花神退位,须要饯行。然闺中更兴这件风俗,所以大观园中之人都早起来了。那些女孩子们或用花瓣、柳枝编成轿马的,或用绫锦、纱罗叠成于旄旌幢的,都用彩线系了。每一棵树每一枝花上,都系了这些物事。满园里绣带飘乱,花枝招展,更兼这些人打扮得桃羞杏让,燕妒莺惭,一时也道不尽。

②且说宝钗、迎春、探春,惜春、李纨、凤姐等并大姐、香菱与众丫鬟们在园内玩耍,独不见林黛玉。迎春因说道:“林妹妹怎么不见?好个懒丫头!这会子还睡觉不成?”宝钗道:“你们等着,我去闹了她来。”说着便丢下众人,一直往潇湘馆来。正走着,只见文官等十二个女孩子也来了,见宝钗问了好,说了一回闲话。宝钗回身指道:“她们都在那里呢,你们找去罢。我叫林姑娘去就来。”说着便往潇湘馆来。忽然抬头见宝玉进去了,宝钗便站住,低头想了一想:宝玉和林黛玉是从小一处长大,他二人间多有不避嫌疑之处,嘲笑喜怒无常:况且黛玉素习猜忌,好弄小性儿。此刻自己也跟了进去,一则宝玉不便,二则黛玉嫌疑。倒是回来的妙。想毕,抽身回来刚要寻别的姊妹去。

③忽见面前一双玉色蝴蝶,大如团扇,一上一下的迎风翩跹,十分有趣。宝钗意欲扑了来玩耍,递向袖中取出扇子来,向草地下来扑。只见那一双蝴蝶忽起忽落,来来往往,穿花度柳,将欲过河。倒引得宝钗蹑手蹑脚的,一直跟到池中的滴翠亭,香汗淋漓,娇喘细细,也无心扑了。刚欲回来,只听亭子里边嘁嘁喳喳有人说话。原来这亭子四面俱是游廊曲桥,盖造在池中,周围都是雕镂隔子糊着纸。

④宝钗在亭外听见说话,便煞住脚,往里细听,只听说道:“你瞧瞧这手帕子,果然是你丢的那块,你就拿着;要不是,就还芸二爷去。”又有一人道:“可不是我那块!拿来给我罢。”又听说道:“你拿了什么谢我呢?难道白寻了来不成?”又答道:“我既许了谢你,自然不哄你。”又听说道:“我寻了来给你,自然谢我;但只是拣的人,你就不拿什么谢他?”又回道:“你别胡说!他是个爷们家,拣了我们的东西,自然该还的。叫我拿什么谢他呢?”又听说道:“你不谢他,我怎么回他呢?况且他再三再四的和我说了,若没谢的,不许我给你呢。”半晌,又听答道:“也罢,拿我这个给他,就算谢他的罢。——你要告诉别人呢?须说个誓来。”又听说道:“我要告诉一个人,就长一个疔,日后不得好死!”又听说道:“嗳呀!咱们只顾说话,看有人来悄悄在外头听见。不如把这隔子都推开了,便是有人见咱们在这里,他们只当我们说玩话呢。若走到跟前,咱们也看得见,就别说了。”

⑤宝钗在外面听见这话,心中吃惊,想道:“怪道从古至今那些奸淫狗盗的人,心机都不错。这一开了,见我在这里,她们岂不臊了。况才说话的语音儿,大似宝玉房里的红儿。她素昔眼空心大,最是个头等刁钻古怪的东西。今儿我听了她的短儿,一时人急造反,狗急跳墙,不但生事,而且我还没趣。如今便赶着躲了,料也躲不及,少不得要使个‘金蝉脱壳’的法子。”犹未想完,只听“咯吱”一声,宝钗便故意放重了脚步,笑着叫道:“颦儿,我看你往哪里藏!”一面说,一面故意往前赶。那亭内的红玉、坠儿刚一推窗,只听宝钗如此说着往前赶,两个人都唬怔了。宝钗反向她二人笑道:“你们把林姑娘藏在哪里了?”坠儿道:“何曾见林姑娘了?”宝钗道:“我才在河那边看着她在这里蹲着弄水儿的。我要悄悄的唬她一跳,还没有走到跟前,她倒看见我了,朝东一绕就不见了。别是藏在这里头了。”一面说,一面故意进去寻了一寻,抽身就走,口内说道:“一定又是钻在那山子洞里去。遇见蛇,咬一口也罢了。”一面说一面走,心中又好笑:这件事算遮过去了,不知她二人是怎么样。

⑥谁知红玉听了宝钗的话,便信以为真,让宝钗去远,便拉坠儿道:“了不得了!林姑娘蹲在这里,一定听了话去了!”坠儿听说,也半日不言语。红玉又道:“这可怎么样呢?”坠儿道:“便是听了,管谁筋疼,各人干各人的就完了。”红玉道:“若是宝姑娘听见还倒罢了。林姑娘嘴里又爱刻薄人,心里又细,她一听见了,倘或走漏了风,怎么样呢?”二人正说着,只见文官、香菱、司棋、待书等上亭子来了。二人只得掩住这话,且和她们玩笑。

(节选自《红楼梦》第二十七回   滴翠亭杨妃戏彩蝶   埋香冢飞燕过残红)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字形不全正确的一项是(     
A.行(jiàn)       (zhèng)       干旄幢(jīng)       纷至沓来
B.猜(jì)          妹(zǐ)            (lí)                 销声匿迹
C.翩(qiān)       (shǎng)       斡旋                       分崩离希
D.黑(lí)          怨(mán)        销声匿迹                  目眩神迷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满园里绣带飘飘,花枝招展,更兼这些人打扮得桃羞杏让,燕妒莺惭,一时也道不尽。(形容花木的枝叶随风摇摆,景致美好:后也常用于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漂亮。)
B.倒引得宝钗蹑手蹑脚的,一直跟到池中的滴翠亭,香汗淋漓,娇喘细细,也无心扑了。(意思是放轻脚步走的样子,改为词语“鬼鬼祟崇”同样合理。)
C.你听,正萧萧班马鸣也,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旧时指在马前供奔走役使的人,现用来比喻在前面奔走效力的人。)
D.他虽是风烛残年、行将就木之人,但内心却仍保有一分赤子之心。(行将:即将。就木:进入棺材。在这里指寿命已经不长,临近死亡。近义词有“气息奄奄”“枯木朽株”。)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芒种”又名“忙种”,是二十四节气之第九个节气,夏季的第三个节气,是“有芒之谷类作物可种”的意思。在古代“芒种”是重要的节日,会举行仪式送花神,中国也特别流行过芒种节。
B.本文选自《红楼梦》第27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这里的“杨妃”指薛宝钗,因杨玉环素以丰腴著称,而宝钗生得肌肤丰泽,故以“杨妃”代之。
C.“干旄旌幢”中“干”,指盾牌:“旄、旌、幢”,都是古代的旗子,旄是旗杆顶端缀有旄牛尾的旗,旌与旄相似但另有五彩折羽装饰,幢之形似伞。
D.“忽见面前一双玉色蝴蝶,大如团扇”,一双就是两只,寻常的蝴蝶大多是五彩色,玉色很罕见:蝴蝶是中国文学作品中常见的爱情意象。宝钗看到这蝴蝶,就想起了自己与宝玉“金玉良缘”般的美好的爱情。
4.结合选段选出下列对《红楼梦》内容和艺术特色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第③段对“宝钗扑蝶”的侧面描写虽只有十余字,却写出了宝钗天真烂漫的小儿女情态,是宝钗内心世界与自由天性的自然流露,展现了少女的青春活力。
B.选段第②自然段中运用了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反映出宝钗的善解人意、思虑周全,既考虑到宝玉,也为了避免黛玉对她产生误会,便避嫌不与宝玉一起出现。
C.《红楼梦》中不同节日的场景描述,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也蕴含作者的深意。例如,英莲被拐、元妃归省、通灵宝玉丢失宝玉变傻等事件都发生在元宵期间。“元宵”即“圆消”,在一次次元宵节中可体会作者描绘热闹繁华节日背后的真实用意。
D.选段第⑤自然段中“金蝉脱壳”的本意是制造或利用假象脱身溜走,使对方不能及时发觉;而宝钗的谎言正好达成了这个目的,既避免了红玉的尴尬,也避免了红玉与自己纠缠。宝钗的谎言表现出她随机应变的能力,证明她绝非迂腐、呆板的女夫子。
5.薛宝钗与文中出现的黛玉、迎春、探春、惜春、李纨、凤姐等人同入______(正册),《红楼梦》又名______,作者______
2023-01-27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7 .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法国作家雨果的代表作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的莫泊桑也是法国作家,他的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等。
B.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塑造了众多知识分子的形象,揭露了科举制度摧残读书人的罪恶,被鲁迅称为中国古代最优秀的讽刺小说。
C.清代小说家曹雪芹的《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讲述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
D.宗教和哲学是泰戈尔诗歌的核心主题。这集中体现在《飞鸟集》中,这是一部以形象化手法表现诗人宗教哲学思想的抒情诗集。
2022-12-13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西片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8 . 《三国演义》《儒林外史》《水浒传》《红楼梦》是我们要识记的文学文化常识。请选择其中一个向全班同学作全面介绍。
2022-11-25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9 . 读名著选段,填人物姓名。
(1)“豫州当日叹孤穷,何幸南阳有卧龙。欲识他年分鼎处,先生笑指画图中。”
(选自《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本诗提到的两个人物是__________________
(2)“但见:身躯凛凛,相貌堂堂。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胸脯横阔,有万夫难敌之威风;语话轩昂,吐千丈凌云之志气。心雄胆大,似撼天狮子下云端;骨健筋强,如摇地貔貅临座上。如同天上降魔王,真是人间太岁神。当下【A】在打下看了【B】这表人物,心中甚喜,便问【B】道:‘二郎因何在此?’……”
(选自《水浒传》第三十三回)——文段中入【A】【B】处的人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3)“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选自《红楼梦》第三回)——此文段是关于_________的外貌描写。
2022-09-05更新 | 14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10 . 憨湘云醉眠芍药茵

说着,来到沁芳亭边,只见袭人、香菱、侍书、晴雯、麝月、芳官、蕊官、藕官十来个人,都在那里看鱼玩呢,见他们来了,都说:“芍药栏里预备下了,快去上席罢。”宝钗等随携了他们,同到芍药栏中红香圃三间小敞厅内,连尤氏已请过来了……只见筵开玳瑁,褥设芙蓉,众人都笑说:“寿星全了!”上面四座,定要让他们四个人坐。四人皆不肯。

宝玉便说:“雅坐无趣,须要行令才好。”众人中有说行这个令好的,又有说行那个令才好的。黛玉道:“依我说,拿了笔砚将各色令都写了,拈成阄儿,咱们抓出那个来就是那个。”众人都道:“妙极!”即命拿了一副笔砚花笺。香菱近日学了诗,又天天学写字,见了笔砚,便巴不得连忙起来,说:“我写。”众人想了一回,共得十来个,念着,香菱一一写了。搓成阄儿,掷在一个瓶中,探春便命平儿拈。平儿向内搅了一搅,用箸夹了一个出来,打开一看,上写着“射覆”二字。宝钗笑道:“把个令祖宗拈出来了。射覆从古有的,如今失了传。这是后纂的,比一切的令都难。这里头倒有一半是不会的,不如毁了,另拈一个雅俗共赏的。”探春笑道:“既拈了出来,如何再毁?如今再拈一个,若是雅俗共赏的,便叫他们行去,咱们行这一个。”说着,又叫袭人拈了一个,却是“拇战”。湘云先笑着说:“这个简断爽利,合了我的脾气。我不行这个射覆,没的垂头丧气闷人,我只猜拳去了。”探春道:“惟有他乱令,宝姐姐快罚他一钟!”宝钗不容分说,笑灌了湘云一杯。

湘云等不得,早和宝玉“三”“五”乱叫猜起拳来。那边尤氏和鸳鸯隔着席,也“七”“八”乱叫起拳来。平儿袭人也作了一对。叮叮当当,只听得腕上镯子响。一时,湘云赢了宝玉,袭人赢了平儿,二人限酒底酒面。湘云便说:“酒面要一句古文,一句旧诗,一句骨牌名,一句曲牌名,还要一句时宪书上有的话,共总成一句话。酒底要关人事的果菜名。”众人听了,都说:“惟有他的令比人唠叨!倒也有些意思。”便催宝玉快说。宝玉笑道:“谁说过这个,也等想一想儿。”黛玉便道:“你多喝一钟,我替你说。”宝玉真个喝了酒,听黛玉说道:落霞与孤鹜齐飞,风急江天过雁哀,却是一枝折脚雁,叫得人九回肠,这是鸿雁来宾。

说得大家笑了。

……

正说着,只见一个小丫头笑嘻嘻的走来,说:“姑娘们快瞧,云姑娘吃醉了,图凉快,在山子后头一块青石板磴上睡着了。”众人听说,都笑道:“快别吵嚷。”说着,都走来看时,果见湘云卧于山石僻处一个石磴子上,业经香梦沈酣。四面芍药花飞了一身,满头脸衣襟上皆是红香散乱。手中的扇子在地下,也半被落花埋了,一群蜜蜂蝴蝶闹嚷嚷地围着。又用鲛帕包了一包芍药花瓣枕着。众人看了,又是爱,又是笑,忙上来推唤搀扶。湘云口内犹作睡语说酒令,嘟嘟囔囔说:“泉香酒冽……醉扶归,宜会亲友。”众人笑推他说道:“快醒醒儿,吃饭去。这潮磴上还睡出病来呢!”湘云慢启秋波,见了众人,又低头看了一看自己,方知是醉了。原是纳凉避静的,不觉因多罚了两杯酒,娇娜不胜,便睡着了,心中反觉自悔。早有小丫头端了一盆洗脸水,两个捧着镜奁。众人等着,他便在石磴上重新匀了脸,拢了鬓,连忙起身,同着来至红香圃中。又吃了两杯浓茶,探春忙命将醒酒石拿来给他衔在口内,一时又命他吃了些酸汤,方才觉得好了些。

【选自《红楼梦》第六十二回(有删改)】

1.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他漠不关心地翻看着《红楼梦》。
B.风云变幻,流年更迭,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歌,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主旋律。
C.希望我国的航天事业能够蒸蒸日上,不断突破创新,继续奔赴星辰大海。
D.阅读和创作相辅相成,读的过程能给大脑提供灵感,写的过程则是灵感的释放。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行酒令是筵宴上助兴取乐的饮酒游戏,行令方法主要为掷骰、抽签、划拳、猜数等,文人雅士则引经据典,分韵联吟,当席构思。
B.筷子有多种名称,先秦时期称“挟”,也作“荚”。两汉又出现了“筋”字,唐、宋、元、明、清时统称“箸”。
C.曲牌名就是曲,俗称“牌子”,和词牌一样,是曲的音谱式。常见的曲牌名有《朝天子》《南乡子》《卜算子》等。
D.笔、墨、纸、砚,古称“文房四宝”,起源于南北朝时期,是中国独有的文书工具。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选段中大观园里众姐妹给宝玉做寿,猜拳、饮酒,使得众人的诗才、性格得到了充分展示。
B.红楼梦中,以花喻人是常见的手法,如“三春去后诸芳尽”指众女儿风流云散的结局。“沁芳亭”暗示着“花落水流红”。
C.《红楼梦》里有句话:“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其中“阆苑仙葩”指的是贾宝玉,“美玉无瑕”指的林黛玉。
D.选段中黛玉担心宝玉想不出,便替他完成,既表现了她对宝玉的关心,也体现了她的才华横溢。
2022-07-27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