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说明材料回归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9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你了解空气清新剂吗?

①近日,河南长垣县一家KTV发生火灾,起火原因竟是电热器烘烤空气清新剂致其爆燃。此事引发人们对常用空气清新剂的重新认识。

②很少有人想到空气清新剂会是一种易燃易爆物品。液体空气清新剂其实是一种气雾剂,其中的抛射剂,包括不燃性和可燃性两类。前者为氟烃类物质(如氟利昂),后者为低级饱和性碳氢化合物(丙烷、丁烷等)和醚类(二甲醚)。此外,也有使用压缩性气体增加气雾剂罐中压力的产品。由于许多气雾剂和喷雾剂原液中含有可燃性物质,所以无论在生产、运输和使用过程中,都可能发生爆炸。

③在现实生活中,不少家庭为了防止居室产生污浊空气,往往用来除臭。单从名字上看,空气清新剂应该能使空气清洁、气味清新。其实不然,空气清新剂名不副实,它是靠香味来遮掩异味,并不能真正改善空气的质量。它释放到空气中,本身就是一种污染物质,会在去除某种污染物或多或少的同时引入新的污染物(如氟利昂等)。早在 2012年 9月,中科院专家就对市面上常见的空气清新剂进行检测发现,绝大部分空气清新剂,超过 40%的成分是萜类化合物,而这些化合物会与空气中的臭氧反应,生成甲醛和粒径小于 0.1微米的超细微粒。

④研究发现,带有某种馨香气体的某种挥发性溶剂被人体吸收后,会很快被吸收并侵入神经系统,使人产生镇静感。专家分析,这种药效与中枢神经镇静剂相近,当嗅者体验到某种快感后,会产生精神依赖。成瘾者选择自己喜欢的溶剂,强制性地每日重复吸入,结果引起慢性中毒。

⑤因此,专家建议,除非特殊需要,应尽量减少空气清新剂的使用,尤其在日照强烈,易于生成臭氧的夏秋季节。当然,专家也特别强调,并不是市面上所有的空气清新剂都有毒害作用。如果选择较为知名的空气清新剂品牌,其成分是从天然植物中提取的,不含氯氟烃,或许会更可靠些。


下列对本文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空气清新剂中的气雾剂和喷雾剂原液含有可燃性物质,这是其引发爆炸的主要原因。
B.空气清新剂并不能使空气清洁、气味清新,只能遮掩异味。
C.并不是市面上所有空气清新剂都有毒害作用,选择知名品牌的空气清新剂就很可靠。
D.空气清新剂让人产生精神依赖是因为它里面含有的某种馨香气体的某种挥发性溶剂被人体吸收后,容易使人产生镇静感,这种药效与中枢神经镇静剂相近。
2023-10-24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资阳市乐至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10月月考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古人怎样穿衣服

①服饰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内容之一。近年来宫廷戏大行其道,但剧中服饰设计往往因“随心所欲”而备受诟病。殊不知,在阶级社会中,服饰不仅可以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也是作为等级的标志而出现的。

②据史载,自周公礼制始,帝王和大臣为表示尊贵和威严,便在服饰上制定了一整套礼制规定。汉代的服饰等级制度更加严密。按照“士冠、庶人巾”制度,地位高的人可带冠,平民,只能带巾。同时对农民的服饰也做出严格规定,只能穿本色麻衣,禁穿彩色。唐代规定官员的“具服”,只有五品以上官员在陪祭、朝贺等大事时才穿,平常觐见只能穿圆领衫子。此外,唐代还用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的官阶,如三品以上服紫色,八、九品用青色等。

③到了明代,除颜色、花纹外,衣服与袖子长短也成为身份的象征。如明二十三年规定,庶人衣长离地五寸,袖长过手六寸。用于表示等级的装饰品也明显增多。暖耳是百官入朝的一种御寒饰品,但戴它须由宫廷下令,且是有一定地位的人才能戴。百姓不许随便戴,戴即犯罪。与此性质类似的还有披肩、风领、围脖等。

④为何要依据阶层区分服饰?研究者认为,统治者希望通过服饰来限制平民生活,使之顺从统治。另一方面,大众也,很容易就接受了等级明显的服饰制,这或许因为它更易获得群体认同。比如,唐代官员上朝时会佩戴“韦占韘(xiè)七事”这类几乎无用又不美的东西,如果单独让某位官员这样做可能会使他感到羞耻,但大家都这样,羞耻感便消失了。

⑤尽管历代统治者常将奇装异服视为凶兆,如唐代“时世妆”、明代“水田农”等。但很多人还是会不顾束缚去发明这类服装。沈从文在描写元代平民服饰时写道:元代皇室贵族对颜色花纹有选择权,极尽奢华。平民,却不能穿鲜艳夺目的衣服。于是平民就针对褐色系做了拓展,据《南村辍耕录》记载,仅褐色名目就达十二种。此外。历史上女性的生存空间与个人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常受限制,出于补偿,她们也需要通过服饰来发挥个性,因此在服饰上常有夸张或独特的表现。

⑥中国古代服饰受等级制度影响巨大,但同时人性的自我表达又常打破这一制度,创造出新颖的服饰,推动社会向前发展。有了这些了解,在看到形形色色的古代服饰时,你就能有一个基本判断了。

1.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的填空。

2.文章第③段画线句以“暖耳”为例,想要说明什么?细读此句,分析作者是如何说明的。
3.《儒林外史》托明代而作。第十五回叙以拆字为生的匡超人,被马二先生劝服以科举为重。回家后,他娘捏捏他身上,见他穿着极厚的棉袄,方才放下心。此时,剧组为匡超人设计了一套服装——“袄长及踝,颈戴围脖”。请结合本文内容,判断这一设计是否合理,并简述理由。
2021-08-13更新 | 609次组卷 | 4卷引用:2021年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中考二诊语文试题
3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火星,中国使者来了

邱晨辉

①火星,地球隔壁的行星。千百年来,人类一直对这位“近在眼前”的红脸蛋邻居充满好奇。这一次,中国使者登门拜访。

②2021年5月15日,来自中国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在跋涉295天、穿越漫漫星河之后,终于在火星北半球的乌托邦平原成功着陆,实现了我国首次地外行星着陆。今年2月,天问一号探测器就抵达了火星轨道,成为我国第一颗人造火星卫星,实现了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第一步“绕”的目标。如今,天问一号完成着陆巡视器与环绕器分离后,成功“亲吻”火星表面。

③天问一号探测器总设计师孙泽洲说,火星探测的最大难点就是着陆,这个过程需要气动外形、降落伞、发动机、多级减速和着陆反冲等多项技术融合才能实施软着陆。每个环节必须精准无误,差一秒都可能造成整个任务失败。截至目前,人类火星探测任务成功率仅五成左右,大部分折戟在这一阶段。

④此前我国已有月表着陆经验,但此次着陆更加艰难。一方面火星表面存在大气,环境更复杂;另一方面火星离地球更遥远,通信时延达到20分钟左右,整个着陆过程地表来不及做任何处置,只能靠天问一号自主完成,经历最为惊心动魄的“生死9分钟”。

⑤天问一号整个降落过程大致分为“进入——减速——软着陆”三步。具体来说,天问一号首先瞄准进入火星大气层一个狭窄的进入走廊,借助火星大气进行气动减速,这个过程要克服高温和姿态偏差;气动减速完成后,天问一号的下降速度也减掉了90%左右。紧接着,天问一号打开专用的超音速降落伞,进行伞系减速。待降落伞完成使命后,探测器抛掉大底和背罩,露出着陆平台和火星车。

⑥当距离火星表面约两公里,速度降至每秒100米时,需要通过7500牛变推力发动机进行动力减速。为减少对着陆巡视器的冲击,发动机采用“长距离轻刹车”的技术。在距离地表100米时,发动机“最后一脚”稳准刹车,天问一号进入悬停阶段,完成精准避障和缓速下降后,着陆巡视器在缓冲机构的保护下,轻盈落抵着陆点。

⑦成功着陆后,着陆器先后展开坡道及太阳翼天线。“绕、着、巡”的串联任务终于进行到最后一步——“巡”。全球瞩目的中国第一辆火星车“祝融号”正式登场。“祝融号”像一只漂亮的蝴蝶——无线电是它的复眼,天线是它的触须,太阳翼是它的翅膀,被称为“火星蝴蝶”。火星车首先进行自检和环境感知,大约再过一周时间,将自主驶离着陆平台,迈出火星第一步,留下中国探测器在火星上的第一个脚印,开启火星探测,跨越数亿公里回传图像。

⑧这次任务在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接下来“祝融号”将给人带来什么意想不到的发现和惊喜?让我们拭目以待。

(选自2021年5月18日《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本文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A.第①段赋予地球和火星以人的特点,并形象地将中国的火星探测说成是使者出访,富有情趣,更容易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B.文中引用总设计师的话,有力地说明了着陆是火星探测的最大难点,实施软着陆需要多项技术融合,并保证每个环节准确无误。
C.第⑦段画线句运用打比方,介绍了“祝融号”火星车的外形,将“祝融号”火星车比作蝴蝶,直观形象,具体可感。
D.天问一号探测器“绕”火星三个月后,着陆巡视器与环绕器分离,标志“着”的任务完成。一周后,“祝融号”开始执行“巡”的任务。
2.阅读第④-⑥段,补充完整下列表格中的信息。
降落步骤具体过程
进入进入火星大气层的进入走廊
减速a.________________→伞系减速—b.________________
软着陆悬停→e.________________→抵达


3.为什么说“这次任务在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2021-08-01更新 | 835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
4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中医在治病和防病两者之间,以防病为主。防病于未然,最好是不生病或少生病。中医有发达的预防医学,这也是中医不同西医的重要特色之一。

中医说:“养之不素则病生。”这个“素”是生命的根本,也就是人的生命平衡态,和谐是它防病治病所奉行的至高原则。

生了病要寻求治疗,中医有一套丰富复杂的诊治理论,其基本原则就是整体思想。中医批评那种不注意整体性的诊治方式,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生命整体,这个整体中的各部分之间是互关联的。人体以五脏(心、肝、脾、肺、肾)中心,以六腑(小肠、大肠、胃、膀胱、胆、三焦)为辅助,通过内在生命网络,将各部分联系为一个整体。诊断人的病症,必须在整体性上下功夫。

中医认为,人身体内部除了“有形的整体”,还有一个“无形的整体”。生命的整体并不是部分相加,而是活的整体,生命是动态系统。中医讲人体各部分相互关联,更讲气脉流通。

针灸是中医的重要治疗方法,它的神奇效已为世人所知。如一个人得了肩背痛,西医很难处理,但中医通过针灸疗法,疏通脉络,可以有效地缓解甚至治愈这样的疾病。由于针灸治病不用开刀吃药,只是在病人身的一定部位用细针刺入,简便易行,而且可以减少病人的痛苦,所以受到人们的欢迎。

在针灸疗法中,有一个重要术语叫“穴位”,针就是根据病情对不同的穴位下针。中医在长期的经验积累中,发现了大量的连通身体的穴位,并通过穴位的针灸来治疗疾病。比如一个人身体虚弱,记忆力减退,中医认为能是肾脏出了问题。肾脏是人身体内部主管生长发育的脏器,一个人肾功能正常,就会精力充足,头发乌亮,思维活跃。如果肾脏出了问题,身体就会向相反方面发展。中医的针灸治疗,不是对肾脏进行直接治疗,而是对足底下一个穴位进行针灸,以求缓解这样的疾病。

中医认为,人的内在世界是一个生命网络,中医的经络学说就是尝试对这一网络进行描述。在中医看来,在人体这个错综复杂的生网络中,直行的部分叫经,横行的部分叫络,经和络上下左右内外贯穿起来,将人联结成一个整体。经络可以说是人的生命体的隐藏系统。

人的生命靠的是经络内气血的运行,人生病是经络不贯通所造成的,治病的关键就是疏通经络。正常人的经络是畅通的,一旦经络被阻塞了,原有的通道被打断,影响了整体的平衡,人就会生病。这就像交通一样,遇到阻碍,汽车就会绕道而行,这样还会打破其他道路的平衡,其他道路也会拥挤起来。经络也是一样,经络堵塞,就会带来疾病。

中医将经络学说当作“决生死,去百病”关键。针灸和推拿,这两个中医中常用的诊治手段,就是建立在整体思想基础上的。

(摘自叶朗,朱良志著《寻求整体平衡的中医》)

1.下面对中医诊治理论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体是一个生命整体,这个整体中的各个部分之间是相互关联的。
B.中医认为“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诊治方式缺乏生命的整体观。
C.生命是一个动态系统,人体各部分不仅相互关联,而且气脉流通。
D.中医诊断病症不是依靠“有形的整体”,而依据“无形的整体”。
2.下列关于针灸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针灸是根据不同病情对不同穴位下针治疗疾病的有效方法。
B.经络学说体现了中医的整体思想,是实施针灸治疗的基础。
C.人出现身体虚弱,记忆力减退等症状就必须进行针灸治疗。
D.对足底某一穴位的针灸是治愈一个人肾脏疾病的有效方法。
3.对本文写作目的表述,恰当的一项是(     
A.介绍中医诊治理论的重要特点。
B.说明中医与西医相比的优势。
C.向人们推荐传统中医诊疗手段。
D.说明针灸推拿疗效神奇的原因。
2021-07-22更新 | 13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日,一段广东深圳小学生在教室午休的视频在网络走红:学生们搬开桌椅,拉开位于教室两侧的折叠床有序躺下休息,整个过程不到5分钟。不少网友为此点赞,纷纷留言“期望全国推广”。

在很多地方,中午留校的中小学生都是趴在课桌上午休。实际上,伏案午休既是学生们的无奈之举,也让家长们束手无策。由于各种原因,家长大多很难午间接送孩子,所以只能让孩子在教室将就休息一会儿。午休床的出现,完美解决了这一问题。

午休床被争相点赞,也让我们看到家长对孩子睡眠健康的渴望,2021年4月2日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应达到10小时,初中生应达到9小时,高中生应达到8小时,又据《中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报告》显示,达到睡眠时间标准的小学生人数不及总数的三分之一,达到标准的中学生人数则不及总数的五分之一。

【材料二】

第三军医大学重庆新桥医院神经内科戴光明教授说,伏案午休的习惯非常不好,对身体健康有多方面的影响。

伏案午休会伤害眼睛,睡觉起来后出现的暂时性视力模糊,就是因为伏案时眼球被压迫,引起角膜变形、弧度改变;伏案午休压迫胸部,会影响呼吸,加重心脏负担;伏案午休也会因头部压迫双臂,影响血液循环和神经传导,导致手臂麻木、刺痛;此外,伏案时间长了,还会导致头部缺氧,出现生理性的暂时性“脑贫血”,产生头晕、耳鸣、腿软、乏力等症状。

【材料三】

每年的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2021年世界睡眠日中国主题是:良好免疫源于优质睡眠。那么,人一天的正常睡眠时间是多少?人们常说的“每天8小时睡眠”科学吗?

科学家发现,             。最新的美国睡眠学会专家共识建议:

初生婴儿(0-3个月):每天推荐睡眠时间为14-17小时;

婴儿(4-11个月):每天推荐睡眠时间为12-15小时;

幼儿(1-2岁):每天推荐睡眠时间为11-14小时;

学前儿童(3-5岁):每天推荐睡眠时间为10-13小时;

小学生(6-13岁):每天推荐睡眠时间为9-11小时;

青少年(14-17岁):每天推荐睡眠时间为8-10小时;

青年人(18-25岁):每天推荐睡眠时间为7-9小时;

成年人(26-64岁):每天睡眠时间保持7-9小时;

老年人(65岁以上):每天睡眠时间范围为7-8小时。

1.阅读材料一,概括深圳小学生午休床被争相点赞的原因。
2.阅读材料三,结合选文内容,补全文段横线上的语句。
3.品读下面两个句子,回答后面的问题。
(1)由于各种原因,家长大多很难午间接送孩子,所以只能让孩子在教室将就休息一会儿。(分析加着重号词语的表达效果)
(2)达到睡眠时间标准的小学生人数不及总数的三分之一,达到标准的中学生人数则不及总数的五分之一。(从说明方法的角度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4.你的同桌小圳学习很刻苦,经常学习到深夜,困了就趴在写字台上休息一下,然后继续习……请结合以上三则材料从注意健康的角度,给他提一点建议。(不超80字)
2021-05-20更新 | 31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第二次学业水平调研(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6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考试焦虑会影响你的记忆吗

①“坐在考场里,我感到分外紧张,不自觉捏紧的手心里满是冷汗。当我拿到试卷,我无法让自己冷静下来,大脑一片茫然……”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或多或少都经历过考试焦虑。大多数人认为考试焦虑会带来消极影响,尤其是在记忆力方面。那么考试焦虑真的会影响我们的记忆力吗?

②通常情况下人们完成一项任务需要集中注意力,让自己努力思考并调动大脑中的记忆等帮助我们达成目标。然而焦虑情绪会大量占用人们本就有限的精力,成为我们考试过程中的绊脚石。虽然如此,我国心理学研究者陈顺森等人进行的一项针对考试焦虑的研究却得到了有趣的结果。

③研究者招募若干学生填写了有关考试焦虑的量表,通过这一量表的得分,筛选出了三组学生,即具有高等程度考试焦虑的学生、中等程度考试焦虑的学生和几乎没有考试焦虑的学生。随后,研究者邀请这三组学生完成一项在电脑上进行的记忆测试,最后发现:表现最好的并不是几乎没有考试焦虑的学生,而是具有中等程度考试焦虑的那一组。

④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出人意料的结果呢?这就要先从考试焦虑产生的原因说起。

⑤有调查研究显示,考生对于“担心考糟了时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这一项的焦虑程度是最高的。因为如果失败就辜负了父母亲朋的期望,巨大的心理压力使焦虑随之产生。同时对于个人来说,考试被看作一种衡量自身价值、自身能力的过程。我们开始担心失败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时,也容易陷入焦虑的情绪中。

⑥高等程度焦虑的学生们就面临着这样的情境。他们产生了与任务无关的担忧,分散了注意力,降低了答题效率。然而,当我们把目光投向具有中等程度考试焦虑的这一-组学生时,情况发生了变化。研究者发现,中等程度的焦虑反而使学生产生了对于学习的“警觉”,相比于没什么焦虑的学生,他们会更多地聚焦于任务,努力调动自己的注意力和记忆,避免产生错误,从而获得更好的成绩。

⑦综合以上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考试焦虑并不一定是考场上的绊脚石。中等程度的考试焦虑反而可以帮助考生增强记忆力,取得更好的成绩。

⑧因此当我们被焦虑缠绕感到心慌意乱时,也许我们可以尝试放下恐惧,与它“和解”。在考场上与焦虑化敌为友,借它的一臂之力,取得令人羡慕的好成绩!

1.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2.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分析第②段画线句的表达作用。
然而焦虑情绪会大量占用人们本就有限的精力,成为我们考试这程中的绊脚石。
3.下列对文章理解分析有误的项是(     
A.本文按逻辑顺序说明了适当的焦虑可以帮助考生增强记忆力。
B.第④段承接上文出人意料的研究结果,引出下文对考试焦虑产生原因的说明。
C.第⑧段“和解”在这里指人们可以与考试焦虑化敌为友,运用拟人,生动形象。
D.据心理学研究者陈顺森等人研究发现,考试时表现最好的是几乎没有焦虑的学生。
2021-05-12更新 | 62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1年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7 . 长城

①长城之称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史记楚世家》再:“齐宣王乘山岭之上,筑长城,东至海,西至济州,千余里,以备楚。”长城是不同时期,为抵御塞北游牧部落联盟侵袭而修筑的规模浩大的军事工程的统称,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建筑工程,更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

②长城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的一项工程。从公元前7世纪到16世纪中叶,长城的建造横跨了23个世纪。凡是统治着中原地区的王朝几乎都要修筑长城。计有汉、晋、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宋、辽、金、元、明等十多个朝代。

③万里长城虽然称作“万里”,但若将历代的长城相加,总长要超过十万里,遍布在我国新疆、甘肃、宁夏、内蒙古等16个省、市、自治区。万里长城不是一条城墙,而是一片城墙。这样宏大的规模在世界建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④绵延万里的长城并不只是一道单独的城墙,而是由城墙、烽燧、城堡、敌楼、关城、营城、卫所等组成的一个完整的防御工程体系,具有战斗、指挥、观察、通讯、隐蔽等多种功能。城墙是这一防御体系的主体部分。把沿线的隘口、军堡、关城和军事重镇连接成一张严密的网。此外烽燧也十分重要,除了传递军情之外,还为来往使节保护安全,提供食宿、供应马匹粮秣等服务。这种精妙不仅体现在体系设计上,还体现在施工技术上。城墙根据地形和防御功能的需要而修建,或高大坚固,或低矮狭窄。城墙平均高约七八米,底部厚约六七米,墙顶宽约四五米,有些地方则非常狭窄,仅宽四十厘米。居庸关、八达岭的长城都是沿着山岭的脊背修筑,有的地段从城墙外侧看去非常险峻,内侧则甚是平缓,收“易守难攻”之效。还有一些地方完全利用危崖绝壁、江河湖泊作为天然屏障,真可以说是巧夺天工。

⑤中国的先民们,不但创造了一个建筑史上的奇迹,而且完成了一次超越物理意义的精神建构。毛泽东在《清平乐六盘山》一词中有云:“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这个“长城”是什么?是实现民族独立自主的梦想,是华夏民族的精神图腾。同时,长城以其雄伟的气势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孕育了大量的诗词歌赋、美术、音乐等文艺作品,其中唐代的“边塞诗”尤为典型。如李白的“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王昌龄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等名句,千载传诵不绝。

1.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的填空。

   c______________

a建筑        d建筑规模宏大


说明对象:长城                  e______________

   f______________

b____

g孕育文艺作品

2.第④段画线语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文章第⑤段分别列举了毛泽东和李白、王昌龄的诗句,它们作用有何不同?
4.下面这段话可以放入文章中吗?请说明理由。

200年前,英国特使马噶尔尼路经长城时曾由衷赞叹:“不可想象他们是怎样运送工料到这些无法到达的高山和深谷的,并在这里进行建筑,这太令人惊奇和钦佩了。”据记载,秦始皇使用了近百万劳动力修筑长城,当时没有任何机械,全部都得靠人力,而工作环境又是崇山峻岭、峭壁深壑,可见其工程之艰巨。

2021-05-10更新 | 24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四川省广安市岳池县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8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人体的免疫系统

①我们生活的环境里面有着很多的致病因素,例如各种各样的细菌病毒,它们每时每刻都可能入侵我们的身体,不过也不用过于担心,因为们每个人都有着一套强大的免疫系统来保护我们。

②免疫系统是人体的防御系统。它并不存在于身体的单个部分,而是由细胞、分子、组织和器官组成的大家庭,互帮互助共同保护身体。免疫家庭的每一个成员都在免疫系统中起着关键作用,这对于预防包括癌症在内的感染或疾病至关重要。免疫系统有两个分支,即先天免疫系统和适应性免疫系统。先天免疫统提供对常见病原体(细菌、病毒或其他致病微生物)的一般防御,因此它也被称为非特异性免疫。而适应性免疫系统则针对特定的威胁,学习如何对身体已经接触过的病毒或细菌发起精确的攻击

③免疫系统最主要的功能就是识别和清除致病因素。对外可以清除入侵的细菌和病毒,对内可以清除我们身体中衰老死亡的细胞。这么强大的免疫系统,主要就是依靠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来维持的,我们的免疫器官是产生免疫细胞的地方,免疫细胞会随着血液在人体内不断地巡逻,清除对人体有害的各种病原微生物,保证人体的健康。

④在生活中,如果出现了以下一些症状,就该引起警惕了:(1)工作经常提不起劲,稍做一点事就就感到累了,去检查也没有发现什么器质病变,休息一段时间后精力又缓解,可这样又持续不了几天,疲劳感又出现了。(2)天气稍变冷、变凉,感冒成了家常便饭,而且要经历相当长一段时间才好。(3)身体哪个部位不小心被划伤,伤口处红肿、甚至流脓,正常人两三天就可以好,而免疫力低下的人却要很长时间。(4)一群人外出进餐,大家吃嘛嘛香,你却上吐下泻,说明肠胃自我保护功能存在问题。(5)身边的人感冒,自己也会躺枪,如此形成“规律”的话,证明免疫力存在问题。

⑤临床上,把以上症状都归结为免疫力下降,那么,导致免疫力下降的原因是什么呢?身体和心理劳累都会给植物性神经造成不良影响,而此神经和免疫系统有紧密联系:食不定点、挑食、偏食等都会使提供人体免疫系统所需的营养不足;运动不足导致体力下降,进而造成免疫力下降;随年龄的增长免疫系统逐渐衰退,免疫功能下降,不能有效发挥作用; 继发性免疫功能低下患有恶性肿瘤,或长期使用了大量激素、免疫抑制剂等。导致免疫力下降的原因因人而异。因此,要针对不同的原因进行治疗,一旦控制住了“源头”,免疫力问题自然也就迎刃而解了。

如何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呢?医学专家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注意:(1)均衡营养。增强身体的免疫力,最重要的莫过于吃得健康,营养医师建议您每餐饭都要保证能吃一些蔬菜水果,保证饮食多样化,不要固定吃一些食物,防止营养不均衡,健康全面的膳食营养对于人体免疫力的维持至关重要。(2)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影响各类免疫细胞的数量和活力,研究显示,维生素 A、维生素 C 缺乏时,都可能造成免疫力降低,使人体容易患病。微量元素锌、硒以及维生素 B1、B2 等多种元素都与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有关。因此,建议大家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等健康食品,以补充人体所需的维生素和矿物质。(3)合理使用益生菌。益生菌是一类微生态制剂,对提高免疫力效果不错,例如常见的肠道双歧杆菌可刺激身体内的淋巴细胞分裂增殖,产生多种抗体,加强人体免疫力,同时还可消除各种外来的致病微生物。(4)提高睡眠质量。高质量的睡眠可促进人体产生多一些睡眠因子,睡眠因子可促进白血球增多,同时加强肝脏的解毒能力,可以消灭侵入人体的细菌和病毒。因此,高质量的睡眠可有助于提高人体免疫力,有助于养生。(5)乐观情绪。现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压力都很大,这种压力会使人体产生一种抑制因子,直接影响到免疫细胞的正常工作。所以要学会调节情绪,学会适度减压,在轻松快乐中工作和学习,利用这种乐观情绪提高免疫力。(6)戒烟限酒。吸烟时人体血管容易发生痉挛,局部器官血液供应减少,营养素和氧气供给减少,尤其是呼吸道黏膜得不到氧气和养料供给时,抗病能力也就随之下降。(7)适量运动。运动不仅可以使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强,而且还会增加免疫细胞的数量,从而增强免疫力,运动也不一定要做特别剧烈的活动,例如爬楼梯、餐后散步也是不错的。(8)维持正常体温。研究表明,体温下降1度,免疫力大约会下降 30%,维持正常的体温对提高免疫力很重要。

1.通览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行文思路。
2.品读下面两个句子,分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①免疫系统最主要的功能就是识别和清除致病因素。
②研究表明,体温下降1度,免疫力大约会下降30%,维持正常的体温对提高免疫力很重要
3.第②段画线句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身体是革命的本钱,针对本文中涉及到的有关人体免疫功能的话题,请你结合当代中学生的生活实际,给他们提出几条提升免疫力的建议。

9 . 信息时代的"无价之宝"

①在古代,炼金术士声称他们能将铅之类的金属变成贵重的黄金,当然这是不可能的。现在,数据科学家正在将大量数据变成信息,这些信息虽然不是黄金,但价值胜似黄金。数据科学家可以说是现代的"炼金术士"。

②英国数据科学家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在他的著作《大数据》中指出,今天全世界存储的信息中,书和磁带只占不到两成,多数信息都以数据形式存储在电脑硬盘、通信设备和其他数字设备中。全世界产生的数据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最近两年的数据产生量就占到总数据量的 90%。一家互联网研究公司预测,人类产生的数据还将以每三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长。

③互联网并不是产生大量信息的唯一地方,另有大量信息是由科学家们"制造"出来的,这些信息来自他们对大量事实的研究,而对这些事实的记录就是数据。例如,生物学家测量了成千上万个细胞,从而收集到大量数据;天文学家观测了恒星、星系和太空中的各种能量活动,从而收集到大量数据:地球科学家收集到世界各地的有关水、风和气流的资料,从而也形成了大量数据。

④数据经过分析和归纳会形成有用的信息,于是人们发明了各种各样用于处理数据的计算机软件,人们利用数据做各种各样的事。在美国,人们通过分析数据了解到,每当飓风来袭前,超市中的草莓糖霜果塔饼干便特别抢手,这时的销售量会比平时增加7倍,而在暴风雨天气来临前,啤酒的销售也特别好,于是超市便知道在这种时候及时补充货源,从而令销量大增。数据还给警察们的工作带来了方便。在那些犯罪率高的城市,以前积累下来的犯罪数据可以派上用场,警察们使用这些数据预测犯罪的高发时间和地区,从而合理地调配警力,提高工作效率和防范效果。

⑤数据之所以能发挥上述作用,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它帮助我们预测了未来有可能发生的事,然而在有些领域,知道为什么会有某种事情发生显得更加重要。例如在医学领域,来自人体或者人体细胞的数据就有可能告诉医生们,某种疾病为什么会发生,从而帮助医生治疗这些疾病。

⑥科学家们还期待有一天数据能使各行各业变得更加高效和更具“个性化”。例如,当一个病人向医生提供了详细的数据,医生便可以将这些数据和其他病人的数据进行比较,从而依据这个病人的生活方式制定特定的治疗方案。同样在一个班级里,学生们利用平板电脑或者阅读器进行阅读练习。数据传到老师那里,如阅读用了多长时间,某个词语被学生标注了多少次等。分析这些数据,老师便可以发现读物的难点和学生们的兴趣点,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还可以对个别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辅导。数据同样可以运用到其他行业。

⑦因此,在我们这样一个信息时代,假若你成了一个数据科学家,你便拥有了神奇的魔力,就好像中世纪的炼金术士们所声称的那样。

(选自《百科知识》)

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题目揭示说明的对象和特征;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数据比作无价之宝,形象生动地揭示了信息时代数据非常重要这一特征。
B.文章开头从古代炼金术士的言论写起,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C.第④段中划线句子使用了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了数据经过分析和归纳会形成有用的信息,人们利用数据信息这一重要的特征。
D.文章结尾幽默生动,呼应开头,使得文章结构完整,意味深长。
2.联系全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数据》中指出,多数信息都以数据形式存储在电脑硬盘、通信设备和其他数字设备中。
B.互联网并不是产生大量信息的唯一地方,另有大量信息是由科学家们"制造"出来的。
C.在犯罪率高的城市,警察们可以利用以前积累下来的犯罪数据,提高工作效率和防范效果。
D.在医学领域,来自人体或者人体细胞的数据就可以告诉医生们,某种疾病为什么会发生,从而帮助医生治疗这些疾病。
3.假如你成了数据科学家拥有了神奇的魔力,你会运用数据分析解决哪些难题?(至少列出两种,文中例子除外。)
2021-05-10更新 | 33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年广东省普宁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紫禁城里说“透风”:没有不透风的墙

①紫禁城古建筑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结构建筑群。作为紫禁城古建筑的核心骨架,木材材料具有良好的抗弯、抗压和韧性,但也存在怕潮湿、易腐朽等材性缺陷,因此,使紫禁城古建筑的木构件始终处于一个干燥通风的环境,对于古建筑本身的延年益寿而言,是极其重要的。为解决这一问题,聪明的我国古代工匠利用古建砖料巧妙地制作了一种“空气循环器”——透风。

②所谓透风,其实就是一块带有镂空雕刻的砖。通常工匠会在木柱与墙体相交的位置,不让木柱直接接触墙体,而是与墙体之间存在5厘米左右的空隙,同时在柱底位置对应的墙体位置留一个砖洞口,尺寸约为15厘米宽,20厘米高。为美观起见,工匠们还采用刻有纹饰的镂空砖雕来砌筑这个洞口,这个带有镂空图纹的砖就被称为透风。透风是依靠墙体外风力造成的风压和墙体内外空气温度差造成的热压等自然力,促使空气流动,使得建筑室内外可以进行空气交换的一种方式。这一通风方式在保证建筑功能情况下,让建筑通过自然通风来调节墙体附近木柱的湿度环境,从而保证了木柱本身的干燥状态。

③在设置透风的墙体上,一般会在底部和顶部各设置一个,并保持两个透风在同一竖直线上,其主要目的是形成空气对流和循环。若仅设置一个透风,相当于空气单向流动,除湿效果必然不佳。同时设置两个透风,方便空气从底部透风进入,沿着柱身往上流动,尔后从柱顶位置的透风排出,可使墙体内的柱子在上下方向都能空气流通。这样,柱子与墙体之间潮湿的空气就被排出去了,柱子也就能始终保持干燥状态。

④同时,紫禁城古建筑外墙上的透风位置实际是与木柱位置对应的,如果墙体的某个位置安装了透风,那么墙体里面肯定就有木柱,这就解释了为什么紫禁城古建筑的外墙,每隔一定距离就会有一对透风。

⑤紫禁城的工匠在长期的古建筑施工中,积累了丰富的透风制作经验。他们不拘泥于仅仅在实体砖上开洞来满足墙体内木柱通风需求,而是将砖雕做成了丰富多彩的纹饰,比如雕成狮子形象的透风。狮子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为常见的神兽,它是智慧和力量的化身,代表英勇、王权和威严,象征地位、尊严和吉祥。透风的使用,对古建筑整体而言,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并兼有文化性和艺术性,体现着我国古代工匠智慧与艺术的结合。

1.简要概括第②段文字说明的内容。
2.为什么说透风的使用兼有文化性和艺术性的特点。
3.仔细阅读链接材料,结合选文说说乾隆年间的春节曲目戏折保存完好的原因。

春节前夕,故宫在养心殿研究性保护修缮项目中意外地发现了两份保存完好的乾隆年间的春节曲目戏折,吸引了不少人眼球。而这两份戏折,就是在西配殿的金柱砖雕透风内静静躺了200多年。

2021-05-09更新 | 21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年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