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说明文语段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火星,中国使者来了

邱晨辉

①火星,地球隔壁的行星。千百年来,人类一直对这位“近在眼前”的红脸蛋邻居充满好奇。这一次,中国使者登门拜访。

②2021年5月15日,来自中国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在跋涉295天、穿越漫漫星河之后,终于在火星北半球的乌托邦平原成功着陆,实现了我国首次地外行星着陆。今年2月,天问一号探测器就抵达了火星轨道,成为我国第一颗人造火星卫星,实现了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第一步“绕”的目标。如今,天问一号完成着陆巡视器与环绕器分离后,成功“亲吻”火星表面。

③天问一号探测器总设计师孙泽洲说,火星探测的最大难点就是着陆,这个过程需要气动外形、降落伞、发动机、多级减速和着陆反冲等多项技术融合才能实施软着陆。每个环节必须精准无误,差一秒都可能造成整个任务失败。截至目前,人类火星探测任务成功率仅五成左右,大部分折戟在这一阶段。

④此前我国已有月表着陆经验,但此次着陆更加艰难。一方面火星表面存在大气,环境更复杂;另一方面火星离地球更遥远,通信时延达到20分钟左右,整个着陆过程地表来不及做任何处置,只能靠天问一号自主完成,经历最为惊心动魄的“生死9分钟”。

⑤天问一号整个降落过程大致分为“进入——减速——软着陆”三步。具体来说,天问一号首先瞄准进入火星大气层一个狭窄的进入走廊,借助火星大气进行气动减速,这个过程要克服高温和姿态偏差;气动减速完成后,天问一号的下降速度也减掉了90%左右。紧接着,天问一号打开专用的超音速降落伞,进行伞系减速。待降落伞完成使命后,探测器抛掉大底和背罩,露出着陆平台和火星车。

⑥当距离火星表面约两公里,速度降至每秒100米时,需要通过7500牛变推力发动机进行动力减速。为减少对着陆巡视器的冲击,发动机采用“长距离轻刹车”的技术。在距离地表100米时,发动机“最后一脚”稳准刹车,天问一号进入悬停阶段,完成精准避障和缓速下降后,着陆巡视器在缓冲机构的保护下,轻盈落抵着陆点。

⑦成功着陆后,着陆器先后展开坡道及太阳翼天线。“绕、着、巡”的串联任务终于进行到最后一步——“巡”。全球瞩目的中国第一辆火星车“祝融号”正式登场。“祝融号”像一只漂亮的蝴蝶——无线电是它的复眼,天线是它的触须,太阳翼是它的翅膀,被称为“火星蝴蝶”。火星车首先进行自检和环境感知,大约再过一周时间,将自主驶离着陆平台,迈出火星第一步,留下中国探测器在火星上的第一个脚印,开启火星探测,跨越数亿公里回传图像。

⑧这次任务在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接下来“祝融号”将给人带来什么意想不到的发现和惊喜?让我们拭目以待。

(选自2021年5月18日《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本文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A.第①段赋予地球和火星以人的特点,并形象地将中国的火星探测说成是使者出访,富有情趣,更容易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B.文中引用总设计师的话,有力地说明了着陆是火星探测的最大难点,实施软着陆需要多项技术融合,并保证每个环节准确无误。
C.第⑦段画线句运用打比方,介绍了“祝融号”火星车的外形,将“祝融号”火星车比作蝴蝶,直观形象,具体可感。
D.天问一号探测器“绕”火星三个月后,着陆巡视器与环绕器分离,标志“着”的任务完成。一周后,“祝融号”开始执行“巡”的任务。
2.阅读第④-⑥段,补充完整下列表格中的信息。
降落步骤具体过程
进入进入火星大气层的进入走廊
减速a.________________→伞系减速—b.________________
软着陆悬停→e.________________→抵达


3.为什么说“这次任务在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2021-08-01更新 | 835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
2 . 阅读文章,完成小题。

从手指到AI,人类如何算数

①人类是如何计算的?

②我们时常能够看到,小朋友们欢着手指数数。对于进化程度尚不高的人类祖先,手指为人类计算历史写下了里程碑式的第一页。

③不久前中国第一家综合收藏型科学博物馆——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携手合肥子木博物馆,以“运筹”“机巧”“掣电”3个单元,展示了80件东西方历史上重要的计算器具。

④其实,博物馆目前已经收集到4000多件科学仪器藏品,并对历史上实物已经失传、带有文字记录的中外著名科学仪器和技术发明进行研究性复原。此次展览的80件计算器具中,博物馆研制团队经过深入研究,复制了古巴比伦数学泥板、战国竹简《算表》,复原了列奥纳多达·芬奇的里程计、宋代的计里鼓车,用乐高搭建了古希腊安提凯希拉装置,研制了席卡德计算器、斯卡计算器和菜布尼计算器的互动模型。

⑤计数是算数的基,人的10个手指成为最简单方便的技术工具,这大概也是十进制计算的根本原因。在古代世界,“手指计数法”被发挥到了极致。现在的人们可能想象不到,欧洲中世纪的手指计数方法,甚至可以用两只手来表示多达99的数字。直至今日,手指计数仍然在口语、手语和手势交流中广泛使用。

⑥作为人类早期计算实践的起点,除了手指,我们的祖先还利用绳结、算筹、算数等来代表离散数的单元,以移动和排列这些单元的方式来实行简单的运算。对于较为复杂的运算和语数,人们会将计算结果排列成表格或用比例规、计算尺、列线图等模拟计算装置,这些早期的计算工具主要依手动,没有分化出明确的输入和输出装置。

⑦在我国,2017年,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发现了人类最早的十进制计算器《算表》,并在同年获得吉尼世界纪录认证。《算表》星表格形态,核心部分是由“九”至“一”及其积“八十ー”至“一”构成的九九法表。《算表》还可以通过丝线交叉,运用交换律将两位数乘法转为4个交叉点数相加,实现快捷运算。

⑧而随着人类社会不断发,这样的计算器具已经不够用了。

⑨17世纪,机计算器的构想首次付实或,19世纪中叶真正实现商用。机械计算器的广泛使用,符合迅速发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大工业生产的内在要求。差分机和分析机是机械计算器发展的顶峰,分析机已经具备了程序制的思想,也预示着未来电子计算机的发展方向。

⑩但诞生于20世纪中叶的电子计算机则是科技史上的一次伟大综合。把电力引入计算机器,极大地提升了人类的计算速度。从此,计算不再只是算术,而是智能活动,计算机也不再只是计算工具,而成了人工智能。

如今,到处可见的智能手机不再被称作“计算器具”。这种对计算的遗忘,恰恰证明了计算已经深陷在人类活动的每个角落。世界的数字化也让一切问题都化为计算问题。

计算器具无处不在,但却隐而不彰,预示着人类或将进入智能计算的AI时代。

(选自《中国青年报》2020年11月03日12版,作者叶雨婷)

1.人类计算器具的发展“从手指到AI”之间经历了哪些变化?
2.选文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3.文章第④段与第⑦段都提到了《算表》,重复了吗?请简述理由。
4.请指出文章第5段使用的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5.下面选项中对本文的理解与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手指为人类计算历史写下了里程碑式的第一页“形象地说明了手指是人类计算历史上第一个工具。
B.“复制了古巴比伦数学泥板、战国竹简《算表》,复原了列奥纳多达·芬奇的里程计、宋代的计里鼓车”中用词准确,“复制”与“复原”不能调换。
C.这种对计算的遗忘,恰恰证明了计算已经深陷在人类活动的每个角落”这句话中的“遗忘”含蓄地表达了现代人因过于依赖机器而退化了人类的计算能力。
D.第④段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准确地说明了博物馆目前收集到的科学仪器藏品之多。
2021-05-20更新 | 701次组卷 | 4卷引用:2021年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部分学校一模语文试题
3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济南酸蘸儿

①在济南百花洲的一座小亭子里,手拿筷子的张正伦正在从锅中蘸取热糖看看熬制的火候。作为济南非遗老字号酸蘸儿的第四代传承人,张正伦已经潜心做这门手艺20多年。小小的山楂经过祖传手艺的制作后,酸甜可口,回味十足。张正伦做的酸蘸儿很受欢迎。

②在老一辈济南人的记忆里,吃了酸蘸儿就是过年了。老济南人称山楂为酸楂,酸楂蘸上熬好的冰糖就叫酸蘸儿,酸甜可口,是济南街头颇受欢迎的休闲食品。济南的酸蘸可不是简单的糖葫芦,它的制作看似简单却需要一定的工艺。

③制作原料需精挑细选。由于山楂是季节性水果,每年冬天,做酸蘸的手艺人都会在冷库储存数万吨的山楂以保障一年的供应。做酸蘸儿用的山楂严选口感绵密、酸度小的金星面楂和产自临沂的大五棱山楂,大五棱山楂的口感次于金星面楂,但由于金星面楂不易储存,只有冬季的时候才可以吃到,其他季节做酸蘸儿所用的都是大五棱山楂。

④熬制糖衣的糖必须是产自广西的冰糖,用广西甘蔗做成的冰糖油性大,口感佳;而做酸蘸儿所用的油必须是纯芝麻仁榨出的香油。真材实料才能保证口感,才能让消费者吃得放心。

⑤酸蘸儿不仅用料严格,制作过程也较为复杂。以酸蘸儿中最具特色的梅花烙为例,从山楂清洗晾干、熬豆沙、去核填馅、手工粘瓜子仁、穿成串,到熬制冰糖、裹糖、甩糖翅儿,每一道工序都不得马虎。看似简单的酸蘸儿制作起来并不简单。

⑥制作过程所用的工具也很有讲究,比如张正伦用的去核填馅的工具,是他祖传了二百余年的铜制工具。相比市面上的去核填馅工具,祖传的工具在取出核的同时,能更好地保护山楂外表的完整,减少破损。

⑦熬制冰糖也是有大学问的。糖衣透亮、脆甜,对冰糖熬制的火候要求极高,熬制冰糖的时候火候浅了粘牙,火候大了糖就发苦发焦,要想酸蘸儿吃起来脆甜、糖衣透亮,熬制冰糖的火候一定要恰到好处。

⑧最精彩的就是甩糖翅儿了。甩糖翅儿的时候一定要手腕发力,力度角度都要恰到好处。这个甩糖翅儿是个技术活,看似简单的动作,练起来并不简单。热糖的温度跟热油的温度所差无几,非常热,做酸蘸儿的手艺人刚练习甩糖翅儿的时候,双手经常被烫得全是疤。

⑨济南酸蘸儿不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济南老字号。这项祖传手艺传承了二百余年,承载着老济南的文化记忆。作为非遗美食传承人,张正伦积极响应济南市相关部门的号召,打算在济南多开几个店铺,让更多的市民和游客都认识和喜欢老济南的酸蘸儿。相信济南酸蘸儿能够被更多人所了解,能够被更好地传承、更广泛地发扬。

1.下列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题目直接点明本文的说明对象——济南酸蘸儿,儿化音体现了老济南地方特色。
B.文章开头由张正伦制作酸蘸儿写起,引出对济南酸蘸儿的详细介绍,富有生活气息。
C.熬制冰糖时,熬制的火候越大越好,做出来的酸蘸儿才会脆甜。
D.本文采用逻辑顺序介绍了济南酸蘸儿的制作原料、制作过程和文化价值等。
2.阅读第④段,分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熬制糖衣的糖必须是产自广西的冰糖,用广西甘蔗做成的冰糖油性大,口感佳。
3.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分析第⑤段画线句的表达作用。
以酸蘸儿中最具特色的梅花烙为例,从山楂清洗晾干、熬豆沙、去核填馅、手工粘瓜子仁、穿成串,到熬制冰糖、裹糖、甩糖翅儿,每一道工序都不得马虎。
2021-05-13更新 | 482次组卷 | 5卷引用:2021年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4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考试焦虑会影响你的记忆吗

①“坐在考场里,我感到分外紧张,不自觉捏紧的手心里满是冷汗。当我拿到试卷,我无法让自己冷静下来,大脑一片茫然……”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或多或少都经历过考试焦虑。大多数人认为考试焦虑会带来消极影响,尤其是在记忆力方面。那么考试焦虑真的会影响我们的记忆力吗?

②通常情况下人们完成一项任务需要集中注意力,让自己努力思考并调动大脑中的记忆等帮助我们达成目标。然而焦虑情绪会大量占用人们本就有限的精力,成为我们考试过程中的绊脚石。虽然如此,我国心理学研究者陈顺森等人进行的一项针对考试焦虑的研究却得到了有趣的结果。

③研究者招募若干学生填写了有关考试焦虑的量表,通过这一量表的得分,筛选出了三组学生,即具有高等程度考试焦虑的学生、中等程度考试焦虑的学生和几乎没有考试焦虑的学生。随后,研究者邀请这三组学生完成一项在电脑上进行的记忆测试,最后发现:表现最好的并不是几乎没有考试焦虑的学生,而是具有中等程度考试焦虑的那一组。

④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出人意料的结果呢?这就要先从考试焦虑产生的原因说起。

⑤有调查研究显示,考生对于“担心考糟了时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这一项的焦虑程度是最高的。因为如果失败就辜负了父母亲朋的期望,巨大的心理压力使焦虑随之产生。同时对于个人来说,考试被看作一种衡量自身价值、自身能力的过程。我们开始担心失败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时,也容易陷入焦虑的情绪中。

⑥高等程度焦虑的学生们就面临着这样的情境。他们产生了与任务无关的担忧,分散了注意力,降低了答题效率。然而,当我们把目光投向具有中等程度考试焦虑的这一-组学生时,情况发生了变化。研究者发现,中等程度的焦虑反而使学生产生了对于学习的“警觉”,相比于没什么焦虑的学生,他们会更多地聚焦于任务,努力调动自己的注意力和记忆,避免产生错误,从而获得更好的成绩。

⑦综合以上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考试焦虑并不一定是考场上的绊脚石。中等程度的考试焦虑反而可以帮助考生增强记忆力,取得更好的成绩。

⑧因此当我们被焦虑缠绕感到心慌意乱时,也许我们可以尝试放下恐惧,与它“和解”。在考场上与焦虑化敌为友,借它的一臂之力,取得令人羡慕的好成绩!

1.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2.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分析第②段画线句的表达作用。
然而焦虑情绪会大量占用人们本就有限的精力,成为我们考试这程中的绊脚石。
3.下列对文章理解分析有误的项是(     
A.本文按逻辑顺序说明了适当的焦虑可以帮助考生增强记忆力。
B.第④段承接上文出人意料的研究结果,引出下文对考试焦虑产生原因的说明。
C.第⑧段“和解”在这里指人们可以与考试焦虑化敌为友,运用拟人,生动形象。
D.据心理学研究者陈顺森等人研究发现,考试时表现最好的是几乎没有焦虑的学生。
2021-05-12更新 | 62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1年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海南琼海多异岭

①万历《琼州府志》载:“多异岭,县东南二十里太平都。上多怪石,中有井泉,旱祷多应。”传说古时道士在此祈雨多有应验,因之为多异岭披上一层神秘的面纱。

②多异岭在海南省琼海市长坡镇内,俗称三浦岭或沙浦岭。其来源有各种说法,一是说从岭下的沙浦村演化而来,多异岭下有沙浦村,人们就把山岭称为“沙浦岭”。在海南方言中,“沙”字与“三”读音相近,后来就逐渐演化成“三浦岭”。另一种说法是,“浦”是指水边或河流入海的地方,但当地人们也习惯把海边的山头称为“浦”,而多异岭是由三座山峰组成,数峰嵯峨挺立,所以称为“三浦岭”。

③多异岭上奇石多、景观异。它主峰海拔虽然只有157米,但因为靠近海边,山上石头或高耸或平卧或粗犷或尖锐或相垒或相拥,有的大石头表面平平坦坦的,就象一张刀削斧斫的石头床,可以平躺好几个人。顶峰有几个足有一层楼高、一间房屋大的大石头相依相靠,形成一个岩洞。岩洞旁边,平地突起一块大石头,其垒放于另一块平卧的大石头上面,其形状既象龙头,又似鳄鱼头,面对龙湾港,挺立着,高昂着,呼啸着。岭上最有名的奇石是海潮岩和风动石。海潮岩,也称“佛石”,是多异岭山顶上一方硕大的岩石,为多异岭的标志物,也是当地渔民海上行船的坐标石。乾隆《会同县志》载:“海潮岩,在多异岭南,高数十丈,阔百余步,形如居室,可容数十人。东望海潮,水天一色。”风动石是一个卵状巨石,位于山顶上,传说能随风而动,从另一个角度看,它又似一只大乌龟,被人们称为“龟石”。

④多异岭山上有多处古迹遗存。在多异岭北坡半山腰,有一形状奇特的砖石结构六角形建筑物,似塔又似轿,当地人称为"轿墓"。塔墓分三层,坐南朝北,高4.1米,直径2米多,是一座保存相对完整的塔墓。塔的外围披砌有水泥,曾被修葺过。塔的正方内嵌立有石碑,碑上竖刻:“玄达先师塔”五字及碑文与一首自题诗。根据碑文,玄达自号寂宗,琼州府崖州人。18岁出家,渡海谒江西南昌府翠岩寺古雪大和尚,取法号玄达。清康熙二年(1663年)返琼,在多异岭开山建寺,寺名“灵泉”。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卒,葬于多异岭北坡。另外,多异岭还是抗日战争时期琼崖纵队的红色根据地。山上有一个天然大岩洞,有石桌、石床、石凳,可以住几十个人,里面设临时医院,可以遮风避雨。有一天,日军派出一个大队的兵力,围剿多异岭。由于有山岩掩护,革命队伍不断地与鬼子周旋,最后全部突围撤出。历代贤人雅客在此也多有吟咏。明代定安人、南京礼部尚书王弘诲曾登多异岭,并咏诗一首:海上三峰势欲吞,象狮偏向鸟边蹲。人传古迹称多异,果伴仙踪讶尚沌。光射晶宫披晓日,风排桂路起云门。更奇尺水兴云雨,不愧山名万古尊。

⑤多异岭上的石头大多数是石质坚硬的花岗岩,是上好的雕刻材料。在琼海市南门街中心,竖立着一座以红色娘子军战士为原型的大型雕像,吸引着南来北往的游客驻足瞻仰。该雕像以一整块重数十吨的巨石雕刻而成,这块巨石采自多异岭。上世纪70年代初,附近乡民和外省石匠在此开山凿石,使山上的景物遭到一定程度的损毁。但山上的主要景观还在,海潮岩、风动石还在,多异岭的故事与传奇,仍在当地民间流传不息,秀丽的多异岭,仍不失为一个登山徒步、感时怀古的好去处。

(选自《学习强国》有删改)

1.本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多异岭?
2.品读下面两个句子,分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塔墓分三层,坐南朝北,高4.1米,直径2米多,是一座保存相对完整的塔墓。
(2)多异岭上的石头大多数是石质坚硬的花岗岩,是上好的雕刻材料。
3.第③段画线句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文章开头引用“万历《琼州府志》”的内容有什么作用?
2021-05-10更新 | 657次组卷 | 4卷引用:2021年海南省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6 .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气象与情绪

①当冬日的寒流从西伯利亚高原吹进神州大地时,你是否发现自己经常会突然不开心,陷入消极情绪而无心学习呢?别着急,这是正常现象。

②天气的确会影响人的情绪:有利的气象条件能让人情绪高涨、心情舒畅,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提高;然而,         ,甚至会导致心理及精神病态和行为异常。这即是“气象情绪效应”。

③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曾用实验证明天气会对人的情绪造成影响。他们通过研究不同天气状况下人们在社交网站发布的动态,发现当出现过冷、过热及下雨等天气时,动态中出现的负面情绪会大幅度增加。

④从气象角度而言,温度最能影响情绪。有研究表明,使人心情舒畅、感觉舒适的温度一般是20—22℃。当环境温度超过34℃时,人会感到酷热难受、焦躁不安,严重时,人们还会因“情绪中暑”而产生过激行为,因此炎热的夏天是一年中冲动犯罪最多发的季节。如果环境温度低,则会让人萎靡不振,当室温降到10℃以下时,人会感到沉闷、情绪低落;室温低于4℃时,人们的思维效率将受到严重影响,工作质量下降,很容易出现差错。

⑤生活经验告诉我们,明媚的阳光能让人开心,持续阴天则令人抑郁。阳光能显著提高人体内血清素的含量,使人产生放松感和快感;而缺乏光照会导致大脑中松果体产生的褪黑素减少,褪黑素分泌量的下降被认为是抑郁症的标志。可见光照强度也是影响情绪的一大因素。

⑥在北欧地区,季节性抑郁病症就很常见。患者在每年秋冬季节抑郁症状反复发作,就是因为北欧纬度高、秋冬季缺乏光照;当患者接受光照治疗后,症状会明显缓解,这也从事实的角度印证了光照对情绪的影响。

⑦气压对人的情绪同样有影响。人们常用低气压来比喻一个人心情压抑、憋闷,就是因为当气压突然降低时,人通常会变得烦躁不安、冲动易怒,甚至出现反常行为。

⑧天气与人们的心情密切相关,那么这种关联程度究竟有多大呢?

⑨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相较于生活中的其他事件,天气给我们情绪带来的影响实则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这也是为什么阳光明媚的时候,与朋友发生口角的你仍旧会陷入沮丧,阳光照射带来的体内血清素含量提升也无法让人心情迅速好转。再比如,南方孩子看到降雪会异常开心,而早已见惯了雪的北方孩子可能只会默默担心第二天上学的路会不会很滑。

⑩因此,气象因素并不直接决定人的心情和心理变化,而是间接对人的心情产生影响。

如果情绪“闹脾气”了,我们要学着进行管理,告诉自己不能做情绪的奴隶。学会和情绪友好相处,无论是晴是雨,愿你都能收获美好的心情。

(有删改)

1.根据上下文内容,在第②段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句子。
2.分析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
3.梳理文章内容,完成下面的图表。
影响情绪的气象因素:(1)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
气象与情绪:(3)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本文后,运用文章内容解释“迁客骚人”有以下感受的原因。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岳阳楼记》(节选)]

2021-05-08更新 | 568次组卷 | 3卷引用:2021年上海市徐汇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7 . 阅读《“空气长寿素”——负氧离子》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空气长寿素”——负氧离子

①每当我们来到原野,漫步海边或走进森林的时候,总感到那里的空气特别的新鲜,浑身充满了轻松的感觉。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这些地方的空气中含有较多的“长寿素”——负氧离子。

②负氧离子是一种带电的颗粒。早在一百多年前,科学家们就发现了空气带电现象。空气之所以带电,就是因为其中含有负氧离子。那么,负氧离子又是怎样形成的呢?我们知道,大气中时常发生高压放电现象—闪电,就在闪电发生的瞬间,其周围的空气即被电离,从而产生大量的负氧离子。

③研究表明,树木、花卉释放出来的芳香挥发物质具有增加负氧离子的功能。此外,喷泉本身就是一个负氧离子发生器,甚至海里的浪花也会产生负氧离子,这就是原野、海边、森林里的负氧离子格外多的原因。

④负氧离子在空气中不会无限增多,也不会长期停留,而是不断产生,不断消亡。据测定,北京北海公园每立方厘米的空气中,含有负氧离子800多个,而在行人拥挤的王府井大街仅200个左右。负氧离子惧怕灰尘、细菌病毒,一旦碰到这些小的颗粒,就会发生电荷的传递,致使灰尘和细菌的颗粒变大,当空气托不住它们时便降至地面。这就是负氧离子多的地方有毒颗粒少、空气格外清新的原因。

⑤负氧离子对人的健康非常有益,它不仅能使空气清新,还可以灭菌、除尘、治病。当空气中负氧离子浓度很高时,能抑制多种病菌的繁殖,降低血压,消除疲劳,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调节和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正因为如此,人们才称负氧离子为“空气长寿素”。

⑥据最新报道,世界上有名的长寿村大多是群山环抱绿树成荫,负氧离子浓度很高。懂得了负氧离子的有关知识,我们就要在工作、学习之余,经常到郊外、海边去放松放松,这对身体健康是非常有益的。

(有删改)

1.下面有关负氧离子的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所有地方的空气中都含有较多的负氧离子。
B.负氧离子是一种带电的颗粒。
C.海里的浪花也会产生负氧离子。
D.当空气中负氧离子浓度很高时,能抑制多种病菌的繁殖。
2.下面对文中画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使用列数字、作比较、分类别的说明方法,说明公园里的负氧离子更多,负氧离子在空气中是不断产生,不断消亡的。
B.使用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公园里的负氧离子更多,负氧离子在空气中是不断产生,不断消亡的。
C.使用打比方、列数字、分类别的说明方法,说明北京北海公园空气最清新。
D.使用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北京北海公园空气最清新。
3.下面对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联系生活,以问答的形式引出说明对象,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B.第⑤段介绍“空气长寿素”名称的由来,通俗易懂地说明负氧离子对健康非常有益。
C.第⑥段加点词“大多”,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D.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融知识性、哲理性为一体,为读者普及了科学知识。
2021-04-29更新 | 428次组卷 | 3卷引用:2021年天津市部分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8 . 阅读蔡梦飞的《环境如何塑造大脑》完成问题。

①网上曾经流行这样一句话——那些你走过的路,遇到的人,经历的事,都会塑造你的人生。其实,它们塑造的可不止你的人生,它们还能塑造你的大脑。大脑的生理结构和功能竟然会因为日常生活经历而发生改变?这听起来很不可思议,但确实有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开始从神经科学的角度来研究环境如何塑造大脑了。

②第一个关于环境如何影响大脑的研究,是由意大利科学家马尔卡雷在19世纪初展开的。马尔卡雷发现,丰富环境中哺育的幼鸟,它们的大脑比同窝出生但处于隔离状态的幼鸟更大。随后,达尔文也发现家兔的大脑比野兔的要小,并推测这可能是因为家兔的生长环境太过单调、局限。1913年,神经元学说的创始人卡哈尔提出,环境可以刺激大脑,使得神经元之间建立新的、更多的连接。1947年,被誉为“神经心学和神经网络之父”的加拿大科学家唐纳德•赫布第一次对这个问题进行了针对性的研究。赫布和女儿在家里养宠物鼠,并为这些老鼠提供了丰富的生活环境。随后,发现自家老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表现比那些在实验室单调环境中长大的老鼠要好得多。由此,赫布也提出丰富环境可以使动物的大脑发展出更加复杂的神经回路,提升认知能力。

③20世纪60年代,罗茨威格在赫布的基础上进行了更加深入、系统的研究。结果发现,相比于生活在贫瘠环境中的老鼠,丰富环境会使老鼠的大脑发生如下变化:皮层更重、更厚——也就是认知、行动、感受能力都更强;乙酰胆碱酶活性更高——也就是神经传导更快、更高效;神经元和神经突出都变得更大——也就是大脑整体活动水平更高。罗茨威格总结道:“虽然由环境引起的大脑变化并不很大,但这种变化是千真万确的……大脑构造及其化学成分的很多方面都可以被经验改变。”

④有科学家研究能否通过改善生活环境来预防老年人的认知功能衰退。研究者们选择了6000名65岁以上的老人,其中一些人的日常生活十分活跃,经常听广播、看书,和朋友们玩扑克牌,逛博物馆等。4年后随访发现,这些把日子过得多姿多彩的老人患阿尔茨海默症的风险明显较低。由此可见,适量的外界环境因素刺激,可以让成年人的大脑更加活跃,减缓认知功能衰退的过程。

⑤善用环境,并构建丰富的环境氛围,不仅能改善认知功能,促进大脑健康发育,还对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和康复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1.文章开头第①段有何作用?
2.结合内容说说第②段划线句有何表达效果。
3.第④段中加点字“适量”能否去掉?为什么?
4.读完全文,你觉得丰富的环境是如何塑造大脑,并促进大脑健康发育的?
2021-04-25更新 | 931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01 第一单元(A卷基础篇)-2020-2021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单元AB卷(部编版)
20-21八年级下·全国·课时练习
9 . 三、在线精读演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不要认为岩石是坚固不坏的。它无时无刻不经受着从各方面来的“攻击”:炎热的阳光烘烤着它,严寒的霜雪冷冻着它,风吹着它,雨打着它……

②空气和水中的酸类,腐蚀了岩石中的一部分物质。水流和风还不断地冲刷、吹拂着它。特别是刮风沙的时候,就像砂轮在有力地转动,岩石被磨损得光溜溜的,造成了许多奇形怪状的石头。

③水和空气还能够进入岩石内部的孔隙中造成破坏。

④雨水落到河湖里,渗入到地下,都对岩石有破坏作用。即使在海洋中,海水也在不断地冲击着岸上的石壁。如果大量的水结成了冰,形成冰河,它缓慢地移动着,破坏作用就更大了,就好像一柄铁扫帚从地上扫过,刨刮着所遇到的一些石头。

⑤地面上和地下的生物,也没有放弃对岩石的破坏。

⑥当然我们也不能忘掉人的作用。例如,在建筑兰新铁路的时候,一个山头在几分钟内就被炸掉了,这相对地质作用的速度可要快多了。

1.选文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简明连贯的语言概述选段的内容。
3.第①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攻击”一词在这里有什么作用?
4.作者在说明人对岩石的破坏作用时,使用了________的说明方法。
2021-04-21更新 | 257次组卷 | 1卷引用:第8课 时间的脚印- 2020-2021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课时同步练(部编版)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珠算

①2013年12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决议,正式将“中国珠算”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珠算是中国古代的重大发明,伴随中国人度过了1800多年的漫长岁月。它特廉价的制作材料、精巧的设计思想和深刻的数学内涵整合在一起,组合为一种气质非常独特的计算体系,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

②珠算由筹算演变而来,人们在算筹的基础上,改进发明出了更为先进的珠算盘。珠算盘的来历,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00年,据说当时就有了“算板”。到了东汉末年,徐岳在《数术记遗》中记载了一种珠算盘,每位有5颗可动的算珠,上面1颗相当于5,下面4颗每颗当作1,这是对珠算盘最早的确切的文字记载,到了明代,对珠算盘的记录更加详细,如数学家徐心鲁的《盘珠算法》插图记载是上1珠。午荣的《鲁班经》是上2珠,下5珠,他还记述了算盘的尺寸。

③最常见的传统算盘,为上2珠,下5珠,上面一粒表示“5”,下面一粒表示“1”。在用算盘进行计算时,采用“五升十进制”,即每一档满5时便用一粒上珠表示,每一档满10时便向前一档进位1.古代的珠算法,以手拨算珠进行运算。为了快速掌握各种算法,人们将手指动作编成了口诀,并不断探索着如何优化算法和动作,让计算变得更加快捷。

④珠算乘法所用的“九九”口诀起源甚早,春秋战国时就已在筹算中应用了。到了宋代,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提到了“九除者增一”“八除者增二”,后来渐渐演变为“九一下加一”“八一下加二”等口诀。杨辉在《乘除通变算宝》中,叙述了“九归”,他在当时流传的4句“古括”上,添注了32句新口诀。元代朱世杰的《算学启蒙》载有九归口诀36句,之后丁巨的《算法八卷》,其中也有“撞归口诀”。就这样,珠算的口诀慢慢丰富起来。到了明代,各位有识之士纷纷努力,先后对古珠算法进行了总结、规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了算盘的应用领域。

⑤这些努力收到了极好的效果。借助珠算盘这个简单的工具,算术这门本来需要一定理解能力的学问在大众中迅速而空前地普及开来。计算,已经不再是有知识的人才能掌握的高难动作了。现在,只要能背下珠算法口诀并辅以一定时日的拨球练习,即便是不懂算术原理的粗汉,照样也能完成加减甚至乘除等复杂的日常计算。

⑥自古以来,算盘都是用来算账的,因此也被赋予了很多象征意义,在某种程度上,它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比如,它被当做象征富贵的吉祥物,为人们所推崇。在民间,常会听到“金算盘”“铁算盘”之类的比喻,形容的也多是“算进不算出”的精明。除了与钱财相关的象征意义以外,算盘也常被用来象征出入平衡,分毫不差。在北京东岳庙的瞻岱门内两侧各挂着一副大算盘,左右批有“毫厘不爽,乘除分明”,以示赏善罚恶,公正严明。这些关于算盘计算功能之外的引申,把算盘深深地植入了中国历史文化之中。

⑦简简单单一副算盘,背后竟有这么多学问,能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也就不奇怪了。

1.下列关于第①段珠算特点的介绍,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的重大发明B.特廉价的制作材料
C.精巧的设计思想和深刻的数学内涵D.气质非常独特的计算体系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珠算盘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就是因为它是中国古代的重大发明,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B.算术这门需要一定理解能力的学问,能在大众中迅速空前的普及,是因为珠算法口诀及拨珠练习易于掌握的缘故。
C.介绍“九九”口诀时,用了沈括、杨辉、朱世杰、丁巨以及明代各位有识之士的资料,这些都是“引用”的说明方法。
D.算盘可以作为象征富贵的吉祥物,形容在钱财方面的精明,昭示赏善罚恶的严明,这些是算盘计算功能的引申。
3.下列对文章内容与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珠算盘最早有确切的文字记载是在东汉末年,到明代更详细。
B.第③段介绍了珠算盘的构成和算法,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C.“珠算的口诀慢慢丰富起来”中“慢慢”一词体现语言的准确性。
D.这篇说明文结构属总分式,第⑦段作用不很重要,可以删掉。
2021-04-16更新 | 17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