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考点分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40 道试题

1 . 臣闻求木之长者,(1)____________;欲流之远者,(2)____________;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理,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节选自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活动二   体悟家国担当】
1.请根据文意,把下面两句话填入选文相应的空缺处。(只填序号)
A.必浚其泉源              B.必固其根本
2.一片赤诚向祖国,两腔肝胆照乾坤。小文同学认为魏征勇于劝谏、深谋远虑的胆量和智慧深深感染着我们。小慧同学认为劝谏之事是那些善于辞令、心忧天下的能臣需要关心的事情,与我们无关。你同意哪位同学的观点?请结合上面的三篇选文与自身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昨日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西省晋中市多校中考模拟语文试题
2 . 【学会跟帖】同学们对尼摩船长是罪人、暴徒还是勇者,争论不休,在微信群聊中纷纷跟帖。请你结合《海底两万里》相关内容,跟帖发表自己的看法和理由。
校园贴吧
讨论
话题

“是一个罪人,是吧?”尼摩船长说,他的唇边露出一丝高傲的微笑。“是的,也许是一个人类唾弃的暴徒!”

——摘自《神秘岛》

跟帖__________
昨日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
名校
3 . 【材料一】

你们所在的班级有班级博客、贴吧吗?你是不是经常在网上浏览和发表信息?是不是常利用互联网学习知识,探究问题?互联网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不仅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而且极大地影响着我们的文化、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

【材料二】

互联网时代,电子阅读已经成为一种常见方式。公共汽车上,地铁里,公园的长椅上,越来越多的人埋头注视着一块块小屏幕,浏览各种信息。

【材料三】

近几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各种实用的移动端APP也应运而生,针对学生群体的多款作业APP也异军突起。因其强大的自动解题功能,受到学生们的追捧。不少学生将帮做作业的APP视为一种快捷的学习方式。

(1)请你列举3个常见的网络词语。
(2)如何扬长避短,有效利用网络帮助我们学习?
7日内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4 . 全国政协委员蒙曼谈道:“读书就是建立起读者与书之间的联系。”请你结合读过的名著中的具体内容,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100字左右)
7日内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北京市二中教育集团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语言表达 | 较易(0.85) |
5 . 科技社的同学们认为有必要针对ChatGPT做出研讨,请你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任务。

ChatGPT的“理性化”也无法取代人类的“感性化”。人工智能的“智能”更多是一种理性能力,而人类的智能还包括价值判断、意志情感、审美情趣等非理性内容。就像ChatGPT在回答中所说“我不具备自主意识,我的回答不包含意见或情感”。换言之,它可以模拟杜甫的写作风格,却模拟不出“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忧国忧民;它可以解出一道客观题,但无法洞悉你此刻快不快乐;它可以提供事实信息,但无法代替人类作出任何判断和选择。而这些想象力、创造力、洞察力、感受力,就是“人,之所以为人”的独特标识。

读了上述材料,你认为在发挥人工智能的作用方面,“感性与理性”应是什么关系,请说说你的看法,100字左右。
7日内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临平第一中学中考模拟语文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
真题
6 . 名著阅读交流。
圈点批注法用于阅读传统文学名著很有效,但名著还有纪实类、科普类等其他多种类型,只会这一种方法,不能“综合运用多种方法阅读整本书”,很难实现“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的学习目标。
你是否赞同这个看法?为什么?请写一段话,分享你的阅读经验,体现你的思考和认识。
7日内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福建省中考语文试题
7 . 朝华中学开展劳动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劳动实践我参与】请你提取下面文字中有关种菜步骤的主要信息,仿照示例,写出其余三个关键词。

将买回来的种子用温水浸泡,时长3到4小时,促进发芽。然后到校园劳动实践基地找一块土,在里面挖上一个一个小洞,把蔬菜的种子种在里面即可。每天定时施肥,可以选择用高钾肥,这样蔬菜能长得更好。采收的时候,可以扔掉被虫子咬坏的蔬菜,采摘质量好的蔬菜送到食堂,做成好吃的与老师和同学们分享。

______→播种→②______→③______
(2)【劳动故事我知道】同学们精读了名著里有关劳动的片段,并制作了以下表格,请你补充完整。
书名有关劳动的文段批注
①《______范爱农做监学,还是那件布袍子,但不大喝酒了,也很少有工夫谈闲天。他办事,兼教书,实在勤快得可以。写出范爱农对工作的热情。
《骆驼祥子》在车厂子里,他不闲着,把汗一落下去,他就找点事儿作。他去擦车,打气,晒雨布,抹油……用不着谁支使,他自己愿意干,干得高高兴兴,仿佛是一种极好的娱乐。运用动作描写,表现祥子是个②______的人。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朱赫来察看了小山包,然后同托卡列夫、帕托什金坐雪橇到伐木场去了一趟,又转了回来。斜坡上的人还在坚持不懈地挖土。望着飞舞的铁锹,望着弯腰紧张劳动的人群,低声对阿基姆说:“群众大会用不着开了,这儿谁也不需要进一步动员。托卡列夫,你说得对,这些人是无价之宝。他们将是我们的未来和希望。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朱赫来在看到③______(人名)劳动时发出了由衷的赞叹。

(3)【劳动话题我来辩】一位母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动情的说:“我们做父母的,其实特别希望孩子有帮父母做点事的举动或想法,哪怕只是倒一杯水扫一次地,我们心里都会感到特别的欣慰,甚至是特别的感动……”而在调查中发现,家长不让孩子做家务给出的理由占比例最高的一项却是:只要孩子好好学习就行了,家里的其他事情不用管。
请你围绕“家务劳动”这一话题,从“个人成长”“家庭和谐”两个角度中任选一个,形成观点,并展开论述,做到有理有据,80字以内。
8 . 近日,“一条特殊的地铁线”引起了广大网友的密切关注。在重庆,每天都有一群老人背着背篓搭乘地铁4号线去市区卖菜。有网友建议,在早晚高峰时段应禁止乘客携带菜筐等大型物品,因为大型物品可能会过多占用空间,给其他乘客出行带来困扰,甚至可能会损坏公共交通设施。重庆轨道交通方面回应:只要行为和物品合规,就不会干涉。

对此回应,你是否赞同?请表明观点,并阐明理由。120字左右。
(参考角度:(1)公民权利(2)公共服务 (3)城市形象 (4)文化融合……)
7日内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联盟学校中考模拟语文试题
9 . 学校开展以“君子自强不息”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完成以下任务。
(1)任务一:学校邀请神舟团队成员来做报告,作为活动主持人,听完他的发言,你如何总结?
团队成员:“……我们神舟团队坚持‘一次做对’‘100分才是合格’的理念,并将其落实到每次任务准备、每项判读、每个实验中。”
总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任务二:如把下面这句话扩展成通讯,凸显解放军战士自强不息的精神,你会扣住哪些要点展开扩写?简述理由。

东部战区海军某观通站雷达分队长潘积绪17年坚守小岛,习惯在不同时分醒来奔向战位。(摘自2024年4月24日《人民日报》)

(3)任务三:以“君子自强不息”为主题开展演讲,你会选择下列哪一个素材作为论据?简述理由。
A.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送东阳马生序》)
B.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做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伟大的悲剧》)
7日内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语文试题
10 . 弗兰西斯·培根的经典名言:“知识就是力量”;高尔基有语:“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苏轼诗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不仅可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启迪思维,还可以塑造良好的精神气质。七年级(一)班于2020年1月8日下午15点在本班教室开展“少年正是读书时”主题班会,请你完成以下三个任务。
(1)任务一:写一段感言——2020年12月中宣部决定,授予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张桂梅“时代楷模”称号。张桂梅坚守滇西深贫山区教育事业数十年,迄今帮助1800多名贫困女孩圆梦大学。对张桂梅校长的感人事迹,你有什么感悟?请写出你的感悟。
(2)任务二:整理“对联”——从下面收集到的六个句子中精选四句,整理出两副对联,并抄写到相应的横线上。
(1)白首方悔读书迟       (2)求学方知书有味       (3)读书莫待当年悔
(4)老来空叹少年狂     (5)黑发不知勤学早       (6)修身才懂德为先
上联________________       下联:________________
上联________________       下联:________________
(3)任务三:写“小议论”

有人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成功不一定要读书;也有人云“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读书是你去看世界的路。对于“读书”,你有何看法,请围绕“读书”话题,写一段80字以内的“小议论”。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合理,结构完整,80字内。

7日内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防城港市防城区那梭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