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建议与启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综合性学习
广饶县某初中六年级要开展以“遨游汉字王国”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阅读以下材料后完成以下任务:

【材料一】国内首档解字溯源节目《奇妙的汉字》自开播以来备受文字爱好者喜爱。该节目以大力弘扬中国汉字文化为宗旨,用独特的视角追溯汉字的历史渊源,探寻汉字背后的故事重拾汉字之美。让观众了解这些汉字背后隐藏的传统内涵,才是《奇妙的汉字》节目制作的初衷。

【材料二】汉字书写在20世纪急速滑向低谷,最直接的原因是两波换笔潮悄悄改变了我们的书写传统。第一波是传统的毛笔换为自来水笔、圆珠笔、铅笔之类的硬笔。第二波是20世纪90年代,以往日常笔写之事被计算机取代,连书写动作也换掉了。汉字书写的灵巧动作简化为键盘上的和鼠标上的。但新技术的冲击绝非导致当下汉字境遇的唯一原因。中国考古学会常务理事李伯谦说:造成手写水平下降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我们对汉字缺少一份应有的珍视,对民族传统文化缺少一份应有的敬重。我们或许早已忘记了汉字中还蕴藏着丰富的中华文化与艺术,早已忽视了手写汉字也是传承汉字文化极具生命力的方式。

(1)请综合材料一、二,联系自身简要谈谈作为一名初中生应该如何传承中国汉字文化。(至少答出两点)
(2)“反省”中的“省”小篆写作,从“目”,从“反身”。请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本第10课《反省自身》所学,从下列选项中选择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中“省”的含义是____________。(只填写序号)①省份;②反省,反思;③节约、节省;④撤销、废止。
2024-04-27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大王镇中心初中2023-2024学年(五四学制)六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2 . 《昆虫记》被誉为“昆虫的史诗”。这部著作将昆虫鲜为人知的生活和习性生动地揭示出来,使人们得以了解昆虫的真实生活情景。这是作者法布尔的功劳,你从他身上得到哪些启示?
2024-01-09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3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1:

中西思维方式的典型差异

经验综合型·实证分析型迫于严峻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先秦时代的思想家都没有把外在世界(自然和社会)当作人的对立物进行思考,而是把人作为“天地之心”,从人出发体验天地万物,从身家出发体验国家天下。这种思维方式,就是古人称之为“经验综合型的主体意向性思维”,它的基本模式和方法,是“经验综合型的整体思维和辨证思维”。古希腊有十分优越的自然条件,古希腊人领受到大自然的特殊恩惠,他们对大自然不仅没有压抑恐惧的感觉,反而十分热爱和崇尚,他们把自然作为人的对立物进行考察。近代经过培根和牛顿的创造性研究,把自然界看成一个自组织的系统进行研究建构,对之考察时,就注重实证,力求精确,以达到建立合乎逻辑法则的理论系统的目的。这种思维方式被称为“实证分析型的客体对象性思维”。

意象性与实证性,古代中国人注重“观物取象”,立象尽意,取象比类,以形象反映客观事物,用形象的方法表达抽象的事物。古希腊沿着理性的方向发展,思维注重形体,侧重于事物的要素、结构,重定量,借助概念、判断和推理等思维形式和各种思维方法,在理性推演中认识事物的性质和联系,对思维对象进行间接的、概括的加工,因而呈现出抽象性特征。

模糊性与精确性,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的模糊性经过长期的延续而得到了丰富的发展,但是没有像西方思维方式那样在近代受到了精确性的否定,因而直到现代,中国思维虽然吸收了西方思维的精确性,但是模糊性的特征还是很明显的,注重直觉体悟,缺乏逻辑推理,往往带有朦胧、粗略、笼统甚至是猜测的成分。西方人自古以来就重视数学和逻辑,因而具有精确性的性质,精确性是西方近代思维的一大特征,这促使了数学、力学、天文学、生物学、化学、物理学等学科的发展。西方人崇尚科学和理性,注重思维更精确活动的严格性、明确性和确定性,注重思维程式的数学化、形式化、公式化、符号化和语言的逻辑性,思维方式也必然带有精确性。


材料2:

为什么科学诞生于西方而不是中国?

《几何原理》是古希腊人的著作,《九章算术》是同一时期中国人的著作。明朝的时候,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带着《几何原理》这本书来到中国,和他的中国朋友徐光启一起翻译的时候,徐光启将这本书和《九章算术》进行了比较,发现差异非常巨大。中国人研究数学就聚焦于一些实用的数学问题,而西方人也就是古希腊人特别注重寻找事物背后的原理。

这种探求事物背后普遍原理的思维方式,对于发明创造而言非常重要。意大利是文艺复兴的发祥地,圣母百花大教堂的穹顶是佛罗伦萨的一个标志性的建筑。建于辽朝的应县木塔,是中国的一个古塔,它全部由木头建造而成,没有使用一根钉子,技术非常高超。但有趣的是,西方人由于喜欢探究事物背后的规律,他们努力探究并掌握了建造庞大穹顶的工程学的原理,所以类似这样的教堂可以在整个欧洲到处兴建,可以用各种方式来传播给其他的人,从而让其他的工程师也能够迅速掌握建造的方法。而中国的这种建筑技术,只有师傅向徒弟这一种传授的方式,他没有掌握背后的科学原理,所以没有办法进行大规模的仿效。所以即使到了今天,而令文物保护者十分头疼的是,没有人知道塔的建造原理,如果你拆掉了一个木头,你是装不回去的,你不知道它背后的原理,这就是东西方思维方式所造成的差异。当西方人掌握了一个事物背后的普遍规律的时候,他是可以把它向外推广的,可以应用到其他领域其他的环节,从而可以扩张知识就发生了扩散。

1.下面与材料一内容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A.中国经验型思维与西方实证型思维的形成,都源于自然条件的影响。
B.中国思维方式是主体意向性思维,西方思维方式是客体对象性思维。
C.中国思维具有典型的抽象性特征,西方思维具有典型的形象性特征。
D.中国思维具有模糊性特征,直到现在,思维的模糊性特征还很明显。
2.结合材料一材料二内容,梳理科学不会诞生于中国的两条原因。
3.试分析王阳明“格物竹子”所体现的典型的中国式思维。
有一天王阳明要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
4.请列举一个具有典型“中国式思维”的生活事例。
5.当中国科技企业遭受西方制裁时,你会向科技企业或国家提出怎样的建议?
2021-05-31更新 | 42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1年重庆市渝中区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调研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