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91 道试题
1 .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题目。

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勤劳、勇敢、智慧,开创了各民族和相处的美好家园,培育了历久弥新的优秀文化。这一优秀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团结精神,就是万众一心、团结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风险挑战、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重要保证。在新的征程上,我们要做的就是高举团结的旗帜,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凝聚成一往无前的力量,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航船乘风破浪、


(1)在语段①、②处填写正确的汉字和拼音。
①和mù(     )                                               ②历久(     )
(2)在语段处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A.众志成城             扬帆远航B.殚精竭虑             披荆新棘
(3)与“高举旗帜”的短语类型不同的一项是(     
A.保持联系B.弘扬精神C.狂轰滥炸D.凝聚力量
(4)请写出划线句子的主干:______
(5)所选语段出自《新民晚报》,依据本学期所学的新闻知识,选出有误的一项是(     
A.消息的最大特点是时效性强和真实客观。
B.狭义的新闻是指通讯。通讯报道事情的概貌而不讲述详细的经过和细节。《我三十万大军南渡长江》的体裁就是通讯。
C.在新闻采访的过程中,要尊重采访对象,注意言行得体。不要强求采访对象回答不愿回答的问题。
D.消息的标题应该简明、醒目、概括性强。
2024-01-10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较易(0.85) |
2 . 请端正地书写正确答案。
(1)夕日欲颓,____________。(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2)____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3)陶渊明在《饮酒》中运用设问修辞,告诉我们只要内心远离尘世,自然会觉得清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雁门太守行》中,李贺引用典故,写出了将士们英勇杀敌、誓死报国决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1-10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3 .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问题。

[材料一]

未出土时便有节,及凌云处仍虚心。——这是毕业之际,语文老师送给同学们的临别赠言。

[材料二]

数人的最高境界是“节”,而不是“放”。“放”很容易,物质方面的、精神方面的都很容易,但是做到“节”是很难的。那些德艺双(     xīn的艺术家们,有时也做广告,但并不     )做,……正是他们的“节”,才成就了一个又一个精品。


[材料三]

某餐厅电器旁边的贴图:



(1)根据拼音写字,给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馨 lànB.欣 lànC.昕 jānD.新 jān

(2)[材料一]与[材料二]中“节”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礼节 限制B.操守 节约C.礼节 节约D.操守 限制

(3)[材料二]中画线句子引号的作用是(     
A.表示引语B.表示特定称谓C.表示讽刺、否定D.表示着重强调

(4)[材料三]是电线和插头摆成汉字“节”的草书,其用意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     
A.将这张图贴在餐厅电器旁边,寓意是希望大家守秩序,守礼节。
B.将这张图贴在餐厅电器旁边,寓意是希望大家用餐时节约粮食。
C.将这张图贴在电器旁边,寓意是希望大家在使用电器时节约用电。
D.将这张图贴在餐厅电器旁边,寓意是希望大家要高风亮节。
2024-01-09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舒兰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4 . 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依次填入下面语段的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只填写序号)

青年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自己更好更快地成长起来。


①反省能使人走向成熟,变得深邃,臻于完善
②我们希望年轻人善于从自己和他人的经验教训中学习,克服自身经验的局限,进而从更广阔、更深厚的大地上汲取思想和经验的营养
③在任何一个时代,青年都是社会上最富有朝气、最富有创造力、最富有生命力的群体
④经验证明,进步较快的青年人,必定是善于反省的人
2024-01-09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舒兰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适中(0.65) |
5 . 请在答题卡相应的田字格或横线上端正地书写答案。

①初中的学习生活即将画上圆满的句号。在美丽的校园,我们收获了知识、收获了友谊。面对即将来临的中考、面对未来的生活,相信你一定也有李白在《行路难》中抒发的那种坚定的信念:____________

②吟诵李商隐的“蓬山此去无多路,________ 。”, 我们也会在柔软的内心,生起淡淡的思念和默默的祝福之情。

③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诗句“____________ 。”,让我们明白了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道理,也让我们知道面对世事变迁时,保持豁达乐观的重要意义。

④苏轼《水调歌头》中“____________ ”,向世间所有离别的亲人(包括自己的兄弟),发出深挚的慰问和祝愿,给全词增加了积极奋发的意蕴。

2024-01-09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舒兰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6 . 某班开展以“推介美丽的家乡”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按照要求,回答下面问题,完成相应任务。
材料一:
西汉初期西汉清(康熙)清(乾隆)清(光绪)
秽城夫余涑州船厂吉林乌拉吉林厅吉林
材料二:

吉林市是满族的发祥地之一,吉林市满语名为吉林乌拉,意为沿江的城池。环绕的群山和回转的松花江水,使吉林市形成四面青山三面水,一城山色半城江的天然美景。因康熙皇帝东巡所作《松花江放船歌》有连樯接舰屯江城之句,故吉林市又被称为江城北国江城

材料三:

19763815时许,在中国吉林省吉林地区陨落了一场世界罕见的陨石雨。吉林陨石雨陨落过程中,可观察到火球,并伴随爆裂的巨响。陨石雨分布面积近500平方公里,共收集到陨石样品100多块,2700千克。其中最大的吉林1号陨石重1770千克,落地时陷进6.5米深的土层,是世界上最大的石陨石。

材料四:

2021927日,手可摘星辰吉林星空旅行计划发布会在京举行。吉林市正式面向全国游客推出星空旅行计划嫦娥之父、我国陨石学与天体化学领域的开创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任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应邀担任吉林市星空旅游推广大使。主题演讲中,欧阳自远院士讲述了自己主持吉林陨石雨研究的动人故事,他希望更多人来到吉林,观赏吉林陨石,探索星空奥秘,感受宇宙之美。作为发布会的压轴环节,吉林市委副书记、市长王路以视频方式发布了《吉林市致全国游客的一封信》。

(1)前三则材料中与“吉林名称的演变”这个内容无关的一则是______
(2)探究吉林市的历史文化,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陨石雨降落在吉林市是因为吉林市是一个旅游资源丰富的城市。
B.吉林市历史悠久,是满族的发祥地之一,清朝的皇帝曾到吉林巡游。
C.吉林市被称为“沿江的城池”和《松花江放船歌》有关。
D.“船厂”是吉林市的古称,朝廷从清代开始在松花江畔建厂造船,该地的名称因厂而得名。
(3)学校广播站李站长对王明说:“请你告诉王洋,让她9月28日参加对欧阳自远院士的远程参访,具体时间地点我给她发邮件,让她后天把准备好的采访提纲发给我。”
第二天,王明找到王洋,对王洋说:“______。”
(4)阅读相关材料,把新闻采访提纲补充完整。

采访提纲

时间、地点9月28日下午1点,学校网络教室
采访对象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任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
A向欧阳自远了解吉林陨石,希望他推介吉林市的旅游资源
B远程访谈
采访器材纸、笔、话筒、电脑
采访问题C(1)
C(2)
2024-01-09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7 . 吉米到中国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他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请你给予帮助。
(1)【拆叠字 组对联】
吉米到杭州西湖游玩,他对“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这副对联特别感兴趣,反复吟咏,他将叠字拆开,化出三副对联如下,其中有一副不符合对联规则,请找出来(     
A.水明山秀,水山处处明秀;晴好雨奇,晴雨时时好奇;
B.水处明,山处秀,明秀水山;晴时好,雨时奇,晴雨好奇;
C.水山明,水山秀,处处明秀;晴雨好,晴雨奇,时时好奇。

(2)【细倾听 解句意】

吉米读了学者钱锺书的书,十分敬重,要登门拜见。钱锺书在电话中说:“若是你吃了个鸡蛋,感觉不错,何须要认识那下蛋的母鸡呢?”

钱锺书暗中作了比喻,将“鸡蛋”比作________,将“母鸡”比作______________。请你联系语境帮吉米解读钱锺书的言外之意:_____________
(3)【读经典共分享】
下面是吉米分享的一段阅读感悟,请你帮助修改。

在接触经典文化过程中,【甲】我读了大量散文、诗歌、小说戏剧和古典诗词,还写了读书心得。阅读,让我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情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思想在孜孜探索中变得深邃。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面对阅读中出现的问题,【乙】我要主动向老师等有学问的人不耻下问。最后,祝大家在阅读中遇见更好的自己。

①【甲】处画线句子有语病,应改为“ _____________”。
②【乙】处画线句子用语不得体,应将“ ______________”改为“ ______________”。
8 . 永吉某中学九年级(1)班开展“岁月如歌——我们的初中生活”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1.班委会拟定了节目方案,请你按照由“序曲”到“尾声”的主题格式,结合节目内容,概括空白处的版块主题。
序曲
忆往昔
播放师生学习生活的视频
第一章
______
合唱《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
相声《家访》
舞蹈《老师·妈妈》
第二章
______
诗朗诵《青春》
时装秀《春天的色彩》
歌曲《青春修炼手册》
尾声
______
舞蹈《让梦飞起来》
歌曲《奔跑》
朗诵《少年中国说》

2.小语想送给她喜欢的数学老师一副对联,请你帮她完成。
寥寥线条,勾勒智慧人生;__________________
3.班委会准备制作一本班级纪念册,内含三年来有关班集体学习、活动的照片,教师风采和同学素描等资料,请你为纪念册设计一个封面。(提示:你打算为班级纪念册取一个什么名字?封面绘制什么插图或选择什么照片?配一段什么文字?简要说明你的设计方案。)
2024-01-05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永吉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较难(0.4) |

9 .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选自《鱼我所欲也》)

【乙】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故曰:万事莫贵于义也。

(选自《墨子·贵义》)

1.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分析、概括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在引出论点后,运用比喻论证,分别从“所欲”“所恶”两方面论述。
B.甲文孟子认为每个人都有“是心”,相对于“贤者”来说,普通人容易丧失。
C.乙文论证的观点是正义比一切事物都重要。
D.甲、乙两文都是关于“义”与“利”的论述,都阐明了“义”的重要性。
2.下列句中画线部分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        观夫巴陵胜状
B.义贵于其身也                  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C.死亦我所                         不以小而为之
D.断子手足                         人皆有
3.两文都很推崇“义”,请选出下列最符合“义”的品质的一项(     
①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②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③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
④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A.③④B.①②C.②④D.①③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
5.【甲】文用“舍鱼而取熊掌”论证了“____________”的观点,【乙】文用“冠履不若手足之贵”论证了“____________”的观点。(用原文回答。)
6.【甲】文开头没有直接进入议题,而是先从生活中人们可能遇到的事情写起,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7.你认为两文中的“义”的内涵是什么?今天我们还有坚持的必要吗?请说明理由。
2024-01-05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永吉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10 . 选出下列表述有错误的一项(     
A.《送东阳马生序》是一篇赠序,作者宋濂是元末明初文学家。
B.《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作者是宋代的苏轼,这首词是作者的中秋感怀之作。我们曾学过他的《记承天寺夜游》。
C.《醉翁亭记》的作者欧阳修,南宋文学家,军事家。本文写于作者贬官滁州期间。
D.孟子,名轲,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2024-01-05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永吉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