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复句的类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57 道试题
1 . 班级准备举办“青春·坚韧”为主题的课本剧表演活动,以下是主题词。

如果想让人生拥有无限可能,那么就要经得住挫折的考验。在广阔天地里打拼的我们,不能轻视眼前的困难。这需要我们对坎坷估计得更充分一些、对风险思考得更深入一些。在三番两次受挫之后,不要灰心丧气,而是不断总结经验,改变策略,终能在风雨后见到彩虹。

(1)对以上语段中语法知识的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①是假设关系的复句。
B.②句的主干是“我们轻视困难”。
C.①中的“无限可能”和②中的“广阔天地”都是偏正短语。
D.③中的“坎坷”和“风险”是名词,“充分”和“深入”是副词。

(2)根据第④句话的观点,将《西游记》中孙悟空的某次经历写成课本剧的剧本。
(3)如果让你编排这个课本剧,请你仿照示例,另外再写出两个编排工作流程。
第一步:确定参演篇目。第二步:_______。第三步:_______
2024-06-12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各题。

从多日的繁忙和疲惫中脱出身来,用手指碾开纯淬的狼毫,我仿佛发现一束久别重逢的微光流进心湖。老墨在石砚中研磨出浓香,铺开一张雪白的宣纸,胸中涌出画面。润饱墨汁的笔尖与宣纸(交融/交汇)——烟雾氤氲,掩映着山涧,又蜿蜒出一道清溪

我悬着腕,手执毛笔前后左右(起伏/游动),墨晕在宣纸上洇染开,将我的思绪带入苍茫寂寥的境地□缠满青藤的矮树 (甲) ,忽而狂风 (乙) ,卷土黄沙 (丙) 。在路的尽头,平静的湖水(映照/照射)出一片潋滟山光。(虽然/然而)这光影须臾便逝闪烁遁入水气中,只在我的心湖上留下层层涟漪

我从梦境重回现实,将手中笔锋一转:清淡的墨色,追逐着山阴的行云徜徉;山阳的熙光明媚了垄上新桑。我将胸中丘壑写意在纸上,然后题跋落款。横,是江南水乡碧苔染翠的幽径;撇,是塞外阡陌翩跹起舞的垂杨;竖,是西北大漠扶摇直上的孤烟□捺,是高原雄鹰开张滑翔的翅膀□皆为静中寓动,都在蓄势待发放下毛笔,我感觉倦怠涤净,继而心神生出了久违的空灵。

1.结合文中语境,下列词语的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疲惫                           碾开                    染(yīn)                       苍茫寂寥
B.青藤                           闪烁                    遁入                                     起舞(qiān)
C.光(xī)                 明媚                    纯淬                                     扶摇直上
D.丘壑                           (bá)          滑翔                                     蓄势待发
2.依次选用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交融   起伏   映照   虽然B.交汇   起伏   照射   然而
C.交汇   游动   映照   然而D.交融   游动   照射   虽然
3.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中甲、乙、丙三处,与原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点缀着那条崎岖古道   ②掩埋了一个个过往的足印   ③侵袭出草木褪下的枯叶
A.①②③B.①③②C.②③①D.③①②
4.下面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润饱墨汁”“烟雾氤氲”“须臾便逝”三个短语的结构都是相同的。
B.“一道清溪”“一片潋滟山光”“笔锋一转”中的“一道”“一片”“一转”都是数量词。
C.“我仿佛发现一束久别重逢的微光流进心湖。”这个句子的宾语是“心湖”。
D.“放下毛笔,我感觉倦怠涤净,继而心神生出了久违的空灵。”是递进关系的复句。
5.依次填入文中方框中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A.:         B.——         ……
C.:         ……D.——         
2024-06-11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选出对其分析正确的一项(     

①户外活动时间缺乏,室内持续性近距离用眼过度,是导致儿童青少年近视高发、低龄化的两大主要原因。②保护视力如同保护身体健康一样,要时刻注意劳逸结合。③户外活动能沐浴阳光、能眺望远方,对保护视力、防控近视很有益处。④家长是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的守护者。⑤家长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⑥只有家长带头不做低头族,才能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⑦当前,多数家长已严格控制并很重视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却没有很好地监管孩子阅读书写的姿势与时间。

A.“沐浴阳光”“眺望远方”“保护视力”三个短语的结构是相同的。
B.句⑦中画线部分有语病,应该为“多数家长已控制并很重视孩子严格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
C.句①的句子主干为“时间缺乏,用眼过度是两大主要原因”
D.句⑥“只有家长带头不做‘低头族',才能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是并列关系复句。
2024-06-10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铁岭市调兵山市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4 . 下列语法知识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寒来暑往里劳作与收获,能帮助人们坚定信仰。(“坚定”的词性是动词)
B.“雄伟壮丽”“侃侃而谈”“心有灵犀”“活得精彩”这四个短语的类型分别是动宾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并列短语。
C.中国式现代化及其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对世界和全人类有重大意义。(该句是单句)
D.“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与其说盼望着回家,毋宁说更害怕回家。”这是一个选择复句。
2024-06-10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阿荣旗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5 . 班级开展“赏金陵折扇,探非遗之美”的活动,读开场白,完成问题。

金陵折扇是一种用竹木做扇骨,韧纸或绫绢做扇面的能折dié的扇子。早在宋朝,南京制扇业就已远近闻名,现入选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

金陵折扇是古代文人的身份象征,品质高雅、古朴稳重,彰显金陵非遗之美。①金陵折扇制作不是一蹴而就的简单的劳动,民间制扇人,工于扇骨雕镂,精于扇面书画。②小小折扇承载着三千年的历史文化。③让我们拉开活动序幕,瞻仰古代文人的生命格调,探寻金陵折扇的魅力吧。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①折dié(     )                           (     )
(2)能替换文中加点词语,且不改变原意的一项是(     
A.左邻右舍B.忽远忽近C.闻名遐迩D.夜不闭户
(3)下列词语中的“工”字与“工于扇骨雕镂”中“工”同义的一项是(     
A.工艺美术B.工诗善画C.异曲同工
(4)下列语法知识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句,句子的主干是“折扇制作是劳动”。
B.第②句,句子中“折扇”作主语,“承载”作谓语。
C.第③句,这句话是祈使句。
D.第③句,句子中的“生命格调”和“金陵折扇”都是偏正短语。
2024-06-10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南部学区2023-2024学年中考六模语文试题
6 . 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①春节是辞旧迎新时间之年,也是内涵丰富的文化之年。②赏花灯、逛庙会、游古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烘托着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的喜庆气氛,更激荡起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精神气象。③看电影、云观展、文艺节目网络展播,古老的春节文化与现代文化生活交融,文化年货日益丰富,文化供给更加优质、更富新意。④在真切而多元的文化体验中,我们更深刻地感知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更自觉地肩负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化使命。

A.“辞旧迎新”“日益丰富”“博大精深”三个短语结构相同。
B.“丰富的‘文化年货’扮靓了红火的中国年。”这句话适合接在第④句后。
C.第②句是表示并列关系的复句。
D.第④句中,“在真切而多元的文化体验中”作状语。
2024-06-10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南昌初级中学(沈阳市第二十三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6月月考语文试题
7 . 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我们在人生路,难免遇到挫折。②或许一次考试成绩不够理想,或许第一份工作不够满意,或许客观条件暂时受限。③灰心丧气、萎靡不振只会停滞不前;勇往直前、愈挫愈勇方能成就梦想。④许多成功都是从困苦中结出的希望之花。⑤青年人要坚信:“困难乃见才,不止将有得。”

A.加点词语“我们”“上”“挫折”词性相同,“成就梦想”是并列短语。
B.句①“在人生路上”是定语,句②是并列关系复句。
C.“青年人要用微笑面对挑战,用执着迎接风雨。”应放在句②前。
D.句④是病句,修改方法是把“结出”改为“开出”。
2024-06-09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丹东市凤城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8 . 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你的第一场阅读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也许是求知若渴的懵懂青春,也许是笃行精进的挑灯夜读……当你沉没其中,感受阅读带来的能量,你能听到雨打芭蕉、花鸟蝉鸣,你能看到苍山万物与大地同辉。在书里,你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一天地,它记载了宇宙运行,引发了对未来无尽的想象;它藏有包罗万象的文明智慧,可以触及每一个自由的心灵;它带你纵观世界体察万物,延展人生的深度和厚度。去读书吧,这是与自己对话的最好方式:去读书吧,诗和远方一定不远……

A.“隅”是量词,“与”是连词,“包罗万象”和“雨打芭蕉”都是动宾短语。
B.“你能看到苍山万物与大地同辉。”这个句子中,“苍山万物与大地”作句子的宾语。
C.“也许是求知若渴的懵懂青春,也许是笃行精进的挑灯夜读”是并列关系的复句。
D.画线句子有语病,应改为:它记载了宇宙运行的奥秘,引发了对未来无尽的想象。
2024-06-09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辽阳市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9 .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目。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所以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夏商西周三代,乃至秦汉以后的历代王朝的国都几乎也都建立在黄河流域,黄河文明成为每个时代的最高文明。这就决定了黄河文化在国家形成之前,属于中国文明起源过程中重要的主导性文化;而自国家诞生之日起,黄河文化就是国家文化。从黄河流域灿烂的新石器文化,到邦国文明的诞生,到作为文化基因的正统观和大一统观念的形成,到礼乐文明与理性人文基因的养成,再到自在的中华民族的形成,充分展示了黄河文化的丰富nèi hán及其历史意义。

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本血脉,是中华民族之根。②千百年来,奔涌不息的黄河水哺育着炎黄子孙,孕育着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和顽强不屈的民族精神经天亘地,滔滔流出,昆仑东北。神浪狂飙,奔腾触裂,轰雷沃日。看中原形胜,千年王气。雄壮势、隆今昔。滔滔黄河雄亘中原,奔流至今(     )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天汶口文化,黄河孕育的璀璨文明,传承至今;bǎi zhé bùnáo、自强不息,黄河锻塑的民族品格,坚守至今。继往开来,让我们在保护和传承中,唱响新时代的黄河大合唱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中写出词语。
          nèi hán                      bǎi   zhé      náo   

               

(2)给加点词选择正确的义项。(只填序号)

【养成】yǎng chéng①培养而使之形成或成长。《吕氏春秋·本生》:“始生之者天也,养成之者人也。”②教育。宋代曾巩《筠州学记》:“令汉与今有教化开导之方,有庠序养成之法,则士於学行,岂有彼此之偏,先后之过乎? ”

【甲】礼乐文明与理性人文基因的养成
【乙】以诗赋记诵求天下之士,而无学校养成之法。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画线句①是一个复句,两个分句之间是因果关系。
B.“黄河流域”“文化基因”“历史意义”三个短语的结构类型相同。
C.画线句②中“哺育”“孕育”的词性都是动词。
D.语段括号里应该填入的标点符号是逗号。
2024-06-06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10 . 为继承和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光明中学将开展“文学与文化”活动,请你一起参与。
(1)文学作品中“而立”“知天命”等词是专门用来指代年龄或年龄段的,下面的词语不能归入这一类的一项是(     
A.黄发B.始龀C.束发D.志学
(2)《望岳》中“岱宗夫如何”,“岱宗”指的是______;《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杨花落尽子规啼”,“子规”指的是______
(3)活动中,小明同学写了一段关于“文学与文化的关联”的文字,请你帮他修改完善。

【甲】文学既是文化的丰富载体,也是传播文化的有力传媒。同时,文化又是培育文学的精神土壤。两者存在相生互动的生态关系。【乙】文化在历史上从来都是文学生长的精神土壤,制止着作家的精神状态。【丙】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水平的高下,往往决定着其文学发展的高水平。文化的繁荣也一定会促进文学的繁荣。而文学作为文化的重要部分和传播文化的有力载体,其繁荣也会有利于文化的繁荣。反之,文学的颓败则可能导致文化的颓败。由此可见,______。

①【甲】处画线句子属于______复句。
②【乙】处画线句子有一个词语使用不当,应将“______”改为“______”。
③【丙】处画线句子有语病,请你修改为:______。
④请在文段末尾补写一句话,使文意完整。
2024-06-05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安庆市石化第一中学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