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图文转换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182 道试题
1 .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杜甫有六首诗作入选。请根据下图内容和题目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
下面是根据上图内容得出的有关“教材所选杜甫诗歌”的四条结论,其中两条结论有误,请找出并修改。
①创作地点范围宽       ②作品主题类型丰       ③教学使用功能多       ④教材各册覆盖广
错误项:______,修改为:______       错误项:______,修改为:______
(2)请结合上图内容,补全下面文段的空缺处,注意语言的准确和连贯。(每空不超过15个字)

语文教材里所选的六首诗歌,串连起了诗圣杜甫颠沛而光辉的一生。从公元736年到公元770年,杜甫用______彰显了他飞扬的青春,又用一地落花暗喻了______。安史之乱里,他在长安城的春天凝望残破的山河,______,他在古秦州的月下思念离散的弟兄,他还在芙蓉国的秋雨里呼求庇身的广厦……读他的诗,也在读他的人,我们既感受到他人生的颠沛,更_______

(3)下面三个研究杜甫诗歌的论文题目缺少主标题,请仿照示例,结合上图内容,任选两个,从作品主题的角度为其添上主标题。(句式、字数不要求和示例相同)
①以《春望》《月夜忆舍弟》为例
②以《江南逢李龟年》《月夜忆舍弟》为例
③以《石壕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为例
示例:“凌绝顶”之理想与“庇天下”之宏愿——以《望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为例
同在异乡别样情——以《望岳》《江南逢李龟年》为例
选择:______       标题:______
选择:______       标题:______
2024-06-18更新 | 16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语文真题
2 . 班级将举行“生物学与文学”跨学科学习活动,请按要求完成下面任务。
(1)【知识储备】请根据图,概括扩写的基本要求。

(2)【知识运用】请按照图1中“说明性文章”的扩写方法,完成下面一段说明文字的扩写任务,为活动主题发言做准备。
要求:①【甲】【乙】两处任选一处扩写;②紧扣事理,至少使用一种说明方法;③语言简明、连贯,字数不超过60字。

动物在科学和技术上给人以启迪【甲】___。同时为人类文学创作提供源泉,【乙】___。认真观察动物,仔细领略其奥秘,会使人获益匪浅。

2024-06-18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语文真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
3 . 综合性学习,完成下面小题
近年来,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发生率逐年上升,人们逐渐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安顿身心方面的理论和经验。某班将开展以“传承优秀文化促进心理健康教育”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同学们为活动搜集了以下四则材料。请按照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中国文化,实际上是一种文化、教育。纵览中华历史典籍可以发现,无论是儒家的四书五经,还是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艺,以及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等等,都是针对的教育。所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心理健康提供了根基。

【材料三】

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构建和谐亲子关系、促进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教育发展赋能。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和子女都应该遵循两个传统道德标准,一个是,一个是是爱别人,是约束自我。父母有责任对子女慈爱,子女有义务孝顺父母。在新时代的家庭中,父母对子女的爱应表现为接纳子女的个性、爱好,宽容子女和自己不一样,允许子女可能会犯错误。

【材料四】

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专家闫洪丰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绵延至今,我们身体里流淌的是中华民族的血脉,要有文化自信,用我们自己的文化,解决我们的身心问题。在借用西方心理学这个的时候,别忘了中国文化的,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术道结合,才能真正把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搞明白,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1.请探究【材料一】的内容,简要写出你的结论。
2.请根据以上相关材料,概括优秀传统文化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
2024-06-17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天津市南开区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
4 . 阅读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材料二;

①隆德老巷子的非遗文化不只有剪纸。改造初期,红崖村8个相连的老院子被保存下来,里面展示着魏氏砖雕、高台马社火、杨氏泥塑等传统非遗项目,一院一景,形成相连的文化空间。“大院里常常举办活动,现场做泥塑、描脸谱、耍皮影。一句吊嗓子的唱腔声,比什么吆喝都管用。”张宏生说。文化引进来,生意也好做。老巷子一年到头游人不断。

②泾源县又对踏脚进行改革,扩大踏脚阵容,增加了音乐,对踏脚程式化的表演进行了创新和改革,使踏脚更具艺术性和观赏性。自此,踏脚从一种民间的自由游艺活动逐渐演化为有规则的竞技类表演项目,一步步迈向全国的舞台。

(摘自《人民日报》《文化产业赋能乡村》《六盘山非遗何以“出圈”》)

材料三:

今年有一个词非常火,那就是“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体现在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这对文化产业提出了新挑战。文化产业要成为新质生产力的组成部分,就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藏的丰富思想中汲取大智慧,围绕国家经济社会长远发展进行布局谋篇,充分利用科技手段挖掘文化内涵,开拓文化产业的新赛道,丰富文化消费的新场景、新体验,实现新的跨越,推进新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同频共振。

(摘自《中国经济网》)

(1)阅读材料一,概括主要信息。
(2)结合以上材料,分析文化产业发展的特点。
2024-06-17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宁夏吴忠市同心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
真题
5 . 某校九年级一班在“世界读书日”开展“共建书香社会”综合性学习活动,同学们在语文老师指导下,根据2021—2023年的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的数据,绘制了下面两个图,请你按要求完成相关任务。

(1)请根据图1、图2各得出一条结论,不出现具体数据。
(2)结合材料,就纸质图书阅读的发展趋势进行探究,联系实际,谈谈你在纸质图书阅读方面的两点计划。
我认为纸质图书阅读可能会______,我的计划:①______;②______
2024-06-17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四川省泸州市中考语文真题
6 . 文物是历史的见证,也是文化的重要载体。班级开展了主题为“聚力文物保护,勇担传承使命”的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各题。
【材料一:呈现展板——民族弱则文物失】

某校开展了关于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的调查,部分调查结果如下:

对于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以及其流失历史的感兴趣程度

图一

对于文物流失海外的时间以及回归时间的了解程度如何

图二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拥有极其丰富的文物资源,这是祖先留下的文化瑰宝,也是中华民族的历史之脉、民族之根。据中国文物学会统计,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有超过1000万件中国文物流失到欧美、日本和东南亚国家及地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数据显示,在47个国家的200多家博物馆中有中国文物164万件,而民间收藏的中国文物是馆藏数量的10倍之多。

【材料二:播放视频——国家强则文化兴】

在中国落后之时,大量文物流落海外,如今国家富强,国人的爱国热情和文化自信也空前高涨,带文物回家的意愿空前强烈。

近日,两位青年博主创作的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火爆出圈。该剧以拟人手法,讲述了一盏从大英博物馆出逃的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偶遇一名在海外工作的中国媒体人,随后共同踏上归家之路的故事。短剧虽短,却暗藏一条深厚文化底蕴的主脉络,打开千百年文化对话的窗口,让人看到了小短剧也有大情怀,让人看到了时代青年让流量之花开在了文化价值深处、民族情感深处。

追索历史上流失于海外的文物,有利于记录和传承文物本身承载的历史,以史鉴今;能够为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提供基本素材,为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实现民族复兴提供有力支撑;能够进一步振奋民族精神,提升文化自信,在扩大对外交流和发展文化旅游等方面起到促进作用。追索流失于海外的文物,既是国家的权利,也是国家的责任。

【材料三:发展科技——勇创新则文物“活”】

自2018年筹备之日起至今,到世界找敦煌——敦煌流失海外文物复制展就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一致好评。该展览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对流散海外的文物进行原大原色复制,最大限度地还原文物原貌,展出的文物选自英国不列颠博物馆、法国吉美博物馆、法国国家图书馆等,复制了敦煌藏经洞流失的南北朝、隋唐、五代、北宋等历代绢画、纸画、麻布画和经卷等各类文物125件。展品除纸、绢、麻布等材质未做还原处理外,其尺寸、色彩、完残程度均是按文物原件高清采撷真实现状呈现在观众面前,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欣赏价值。

文化交流,润物无声,展览用复制展的形式让百年前流散于海外的国宝回归故土,大放异彩。传承是为了更好发展,发展才能更好传承。用科技创新,挖掘文物的多重价值,不断拓展人们感知文化的渠道和深度,才能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更好传承文明薪火。

(1)请观察材料一中的两幅调查统计图,写出你的探究结论。
(2)活动中,同学们走进了山西太原天龙山石窟,小晋对从日本回归的天龙山石窟第8窟北壁主尊佛首很感兴趣,请你参照下面的示意图,写一段说明性文字,告诉他如何使用手机APP来了解这件文物。(80字左右)

(3)活动接近尾声,你将作为主持人进行总结性发言,分享本次活动给你带来的收获与思考,展现新时代青少年的责任与担当。
写作提示:①紧扣活动主题;②结合三则材料的内容;③不少于150字。
2024-06-17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西省吕梁市文水县多校联考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7 . 下图漫画体现的关于诚信的故事是(       

A.立木为信B.一诺千金C.一言九鼎D.尾生抱柱
2024-06-16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中考模拟语文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
名校
8 . 岁月如歌,我们在初中度过了充满回忆的三年时光。离别在即,班级准备精心制作一份毕业纪念册,为三年青春留下一份永久的回忆,现邀请你参与设计。
(1)活动一:设计封面。请用文字描述你设计的封面构图元素,并阐释其寓意。
(2)活动二:设计栏目。请根据示例,再为纪念册设计两个栏目。
栏目一:方寸留影——展示班级活动照片
栏目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栏目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6-16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
9 .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宁夏推进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目标

设定目标清洁能源发电装机容量非化石能源消费比
2025年5500万千瓦15%左右
2027年6000万千瓦16%左右
2035年1亿千瓦以上30%左右

(数据来源:《关于推进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的实施意见》)

材料二:

近日,宁夏出台《关于推进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的实施意见》,围绕能源生产绿色转型、清洁能源制造产业、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能源转型制度保障等提出22条政策举措,全力推进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工作。

(《宁夏日报》2023年11月13日,有改动)

材料三:

坚持源头发力,推动煤炭绿色智能开采、煤电清洁低碳建设、天然气资源勘探开发、风电光伏高质量跃升发展、可再生能源多元发展、绿氢低成本规模化发展,做好能源“生产”文章。坚持产业筑基,建设国家光伏产业发展高地,提升风电设备制造配套能力,加快完善新型储能产业链条,积极培育氢能装备制造产业,做好能源“产业”文章。坚持用能升级,促进重点行业清洁低碳高效用能,持续提升终端用能电气化水平,做好能源“消费”文章。

(《宁夏日报》2023年11月13日,有改动)

(1)阅读材料一,概括主要信息。
(2)结合三则材料,谈一谈宁夏在推行“清洁能源低碳转型”工作上是如何做的。
2024-06-16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宁夏银川九中教育集团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语言表达 | 适中(0.65) |
10 . 为了烘托展演现场的气氛,凸显同学们的青春活力,道具组张贴了下面三张海报。请你仿照示例,为剩下的两幅海报配上合适的主题语。

2024-06-15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