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图文转换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4 道试题
1 . 综合性学习
【材料一】


【材料二】

【海外网221日电】220日,北京冬奥会正式闭幕,这届冬奥会为世界留下了独具特色的中国记忆,收获了众多好评,各国运动员持续发文为北京冬奥会点赞。感谢、祝福成了高频词。

20日举行的北京冬奥会闭幕式再次带给人们一场视觉盛宴,折柳寄情、雪花变中国结、双奥相遇,烟花表演等环节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式浪漫。世人赞誉:冬奥中国风,尽显东方美!

北京冬奥会期间,尽管天气寒冷,各国运动员依然感受到了中国志愿者满满的热情。日本运动员小平奈绪用中文感谢工作人员的热情款待,称我想对中国说声谢谢,谢谢她这样接纳了我。俄罗斯运动员亚历山大博利舒诺夫也多次表达了他对中国的喜爱和感谢。


【材料三】

2022北京冬奥会举办时间和地点

举办时间:202224日至2022220日,计划于202224日星期五开幕,220日星期日闭幕。

举办地点:中国北京、中国河北省张家口市

主体育场:国家体育场(鸟巢)


(1)材料一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和雪容融的图片,你知道他们的含义和寓意吗?请你任选一个吉祥物进行解说。
(2)请为材料二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20字以内)。
(3)2022年1月28日这天,北京市委书记蔡奇,想邀请中国的老朋友俄罗斯总统普京出席在国家体育场(鸟巢场馆)举行的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为冬季体育运动助力,为世界各国战胜新冠病毒提振信心。请你根据材料三代北京市委书记蔡奇拟一份邀请函。
2022-06-20更新 | 1039次组卷 | 6卷引用:2022年湖南省怀化市中考语文真题
2 . 下面是初三(1)班第组的小组讨论,请你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讨论背景】

有朋自远方来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同学们明白了互联网丰富和改变了现代人的交友方式。那么,中学生在网上究竟能不能交到真正的朋友呢?初三(1)班第一组就此展开讨论,小组长孙志远担任主持人,沈弘毅、李择善、张思齐三位组员参与讨论。

【备用材料】

中学生选择网友的标准

标准人品凭感觉外貌才华知识其他
人数比例30.8%21.4%19.1%17.0%8.9%2.8%

(选自《国内中学生网络交友调查报告》)

【讨论规则】
讨论规则简要说明
主持人要保持中立主持人要宣布议题,组织讨论,让讨论过程井然有序,但不宜先入为主地谈自己的观点或想法
发言的观点要明确发言者要明确表达对相关问题的意见,赞成还是反对他人观点,也应表述清楚
就事论事,文明表达讨论的目的是研究、解决问题,发言时不得进行人身攻击,不得质疑他人的动机、习惯或爱好
【讨论记录】

主持人(孙志远)     中学生在网上能不能交到真正的朋友?我觉得答案是肯定的。同学们有什么想法呢?欢迎大家一起参与讨论。

张思齐     网络是虚拟世界,网上交友,不用担心对方会泄露你的秘密,因而可以袒露自己的真实想法,这样很容易交到真正的朋友。

沈弘毅     我认为,说网上能交到真正朋友的都是脑子不正常,正因为网络是虚拟世界,连对方的真实身份都不知道,怎么能交到真正的朋友呢?俞伯牙钟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管仲鲍叔牙交谊甚厚相知深……这些妇孺皆知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朋友,需要经过现实中的相知相惜。

李择善     思齐、弘毅两位同学说的都有一定道理。我觉得真正的朋友不仅要有共同的兴趣爱好,还应该给人以帮助和支持,使人向善向上。也正因为网络是虚拟的世界,网络上的人鱼龙混杂,再加上我们中学生社交经验不足,所以,我认为网络交友要慎重!

张思齐     刚才李择善同学的发言给了我启发。确实,新闻里不时会有网上交友被骗的惨痛案例,我们中学生尤其要提高自我防范意识。通过《道德与法治》课的学习,我们也明白了,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对网上交友我们要持审慎的态度,否则很可能遭遇交往陷阱。

主持人(孙志远)     刚才大家针对中学生在网上能不能交到真正的朋友这一话题,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我们达成了共识:网上交流直接快捷,但作为虚拟的世界,网络有风险,交友需谨慎。从讨论中,我们也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朋友。今天的讨论到此为止,谢谢大家的参与。

1.根据【讨论记录】,完成表格。
发言人(次)观点依据
张思齐第一次网上很容易交到真正的朋友网络是虚拟世界,可以袒露心声
第二次(1)________________新闻报道及课堂学习的体会
沈弘毅网上交不到真正的朋友(2)________________
李择善网络交友要慎重(3)________________
2.孙志远的开场白和沈弘毅的发言存在不符合【讨论规则】之处,请分别指出并加以分析。
3.请你以【备用材料】为理由,发表对“中学生在网上能不能交到真正的朋友”这一问题的看法。
2022-06-20更新 | 1671次组卷 | 12卷引用:2022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语文真题
3 . 作业是学习活动的延伸,是师生对话的桥梁。为了提高作业质量,某中学开展了“师生共同优化作业设计”的活动,请你也一起参加吧!
【信息检索获新知】

初三(1)班的小静为了参与此次活动,通过网络查阅了相关资料。以下是她搜索到的三条信息:

信息一:在学习过程中,除常规书面作业外,学生还可以完成听说类、活动类、合作类、开放类、综合实践类等作业。

信息二:对学生来说,科学有效的作业可以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责任心和创造力,帮助其养成自主管理时间的习惯……

信息三:通过对作业设计进行优化,学生可以从低效重复的作业中解脱出来,不同层次的学生均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1.请你根据以上资料,把小静的笔记补充完整。
小静的笔记:通过阅读以上信息,我了解到作业的A____B____,以及优化作业设计的重要性,对作业有了新的认识。
【作业变化细观察】
初三(1)班的语文老师也按活动要求,对作业设计进行了优化,并统计了本班学生参与语文学习活动的情况。
2.请综合分析以下两幅图,说说你的发现。


我的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期作业我设计】
暑假即将来临,为了让自己的假期生活更有意义,小静决定给自己设计一份语文暑假作业——结合三年的学习生活,为班级制作一本名为《花样年华》的毕业纪念册。
3.以下是小静设计好的三个栏目,请你帮她再设计一个栏目,并向她介绍该栏目的名称、内容及设计意图。

《花样年华》

栏目名称

栏目内容及设计意图

大事纪要

记录主题班会、运动会、艺术节等班级重大活动,见证班级的成长。

人物风采

捕捉师生在课堂上的精彩表现和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彰显他们的独特个性。

经典语录

摘录学习生活中有趣的、睿智的、个性的师生语录,展现班级的活力。

我的介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6-19更新 | 770次组卷 | 8卷引用:2022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语文真题
4 . 在“身边的文化遗产”综合性学习活动中,班级举行“一米一世界”主题展览会,请你参与。开始筹备展览会啦!你可以借助任务后面的资料夹,完成任务。

“一米一世界”主题展览会筹备说明

目的传承稻作文化,弘扬节俭美德形式主题展览
时间12月8日下午2点地点学校展览厅
展区主题成果
中国区一粒米的万年演变史展板
世界区丰富多彩的世界稻作文化小视频
体验区走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米塑
设计海报
1.宣传组为展览会设计了如下活动海报,请你参与讨论。
同学:宣传组制作的海报将“种”“秋”“稠”“稚”“称”“秽”六个禾字旁的字设计成背景,与“米”呼应,真有创意!
我:还真是这样。这几个字中,“(1)____”本义是指幼禾,“秋”为庄稼成熟。这两个字放在一起,就是米的“成长记”啊!但像“(2)____”这个字有点不雅,作为背景不太合适吧?
同学:有道理。那换成什么字好呢?
我:可不可以换成“(3)____”?它和“稠”正好是一对反义词。或者换成像“季”“(4)____”这些上下结构的字也可以。

制作展板
2.编辑组准备将“一粒米的万年演变史”制作成系列展板。请从下面两个阶段中任选一个,借助资料一,以“稻穗”的口吻撰写介绍词。(80字左右)

确定标语
3.策划组准备为世界区挑选宣传标语,你会推荐下面哪一条?根据“筹备说明”和资料二,简述理由。
A.一片田,一个国家,一种凝聚力。       B.五洲四海一粒米,稻作文化万里传。
邀请嘉宾
4.外联组准备邀请家长参加体验区的亲子活动,跟着米塑传承人体验米塑工艺。根据要求,借助资料,代表班级给家长写一封邀请函。
要求:(1)说明活动的背景、意义等相关信息;(2)120字左右;(3)不得出现人名、校名。
预估效果
5.以上筹备的内容能否达成展览会目的?根据“筹备说明”,借助资料,发表你的看法。

资料夹

【资料一】

一粒米的万年演变史

时间主要事件意义
10000年前浙江浦江县上山遗址的先民驯化野生稻稻开始被人类种植,稻米成为重要食物。
7000年—4000年前河姆渡遗址、良渚遗址中发现大量碳化稻米稻米已经成为当时人们的主要食物。
后来由于我国南方洪涝灾害严重等原因,稻米的痕迹消失了很久。
唐朝时期方便好用的曲辕犁出现使水稻在贫瘠的土地、山地都能播种,梯田也随之出现。南方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种水稻
宋朝时期优势明显的占城稻出现一年可以种两季,稻米产量的增加供养了更多人口,使中国人口在北宋第一次超过6000万。
20世纪50年代我国首次培育出矮秆稻矮秆稻抗倒、耐肥、高产。
20世纪60年代袁隆平开始进行杂交水稻研究我国水稻产量实现第二次大突破,多次打破世界粳稻单产纪录。技术还被推广到世界各地。
1996年我国正式启动“超级稻”研究工作中国水稻产量不断翻倍。大米也是全世界人们最主要的粮食。
21世纪水稻研究继续发展现在的米口感好,味道好,还富含各种营养物质。

(选自“人民资讯”,有删改)

【资料二】

两千余年前,吴越的部分人民为逃避战乱,渡海到了今日本九州一带,把水稻栽培技术也带了过去。这是日本有稻作栽培之始,从事种稻的人被称为弥生人,稻作所引发的文化,称之为“弥生文化”。

(选自《中国稻作文化史》)

在这里(湄公河平原),水稻生产是人们主要的生产活动,它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在越南,除了米饭外,还有各种米制食品,如米粥、米酒、米粉和粽子等。水稻生产还影响着人们的精神生活。这里的很多文化活动都与水稻生产息息相关。在柬埔寨的传统节日“御耕节”里,人们祭祀天神,祈求风调雨顺,以期获得好收成。水上木偶戏是越南民间的表演艺术,很多动作来源于水稻生产环节,如插秧、打谷等。

(选自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

在意大利、印度、美国、巴西,甚至在严寒的俄罗斯远东小镇,稻米以顽强不屈的生命力和润物无声的感召力,养育了一代代人,塑造出一个个独特而精彩的文化。

(选自2021年第21期《新民周刊》)

【资料三】

米塑又称“粉塑”,是温州独有的民间传统艺术。据记载,温州捏制米塑的民间习俗早在宋朝时就出现,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米塑以糯米粉为原料,蒸熟后经过揉、搓,使米团变得均匀、细腻,然后加入各种颜料,运用揉、捏、掐、刻、刮、挑、戳、剪、画等手法,塑造出各种人物、花卉、果品、瑞兽等。瑞安民间至今还保留着造房子上梁庆典时的“抛梁”习俗,所用的就是米塑制品,称为“抛梁囡”。

(选自八年级《话说温州》)

2022-06-19更新 | 1259次组卷 | 7卷引用:2022年浙江省温州市中考语文真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
真题
5 . 为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国成立100周年,我市某初中学校开展以“做好人生规划,唱响青春之歌”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根据下列要求完成相关任务。
(1)学校对全体八年级学生开展了关于人生目标确立情况的问卷调查,请你根据下面的调查统计结果,写出一条结论(不出现具体数据),并提出两条建议。


(2)针对调查结果,学校组织以“自强不息”为主题的演讲比赛。下面是1号和2号两位选手的演讲题目,请你根据这两个题目替主持人写一段串词。要求:内容准确,过渡自然,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80字左右。
1号:志当存高远             2号:做时代的强者
2022-06-16更新 | 531次组卷 | 5卷引用:2022年四川省泸州市中考语文真题
语言表达 | 适中(0.65) |
真题
6 . 小组用下边这幅摄影作品学习如何选取有情韵的景致。请在下列选项中选择一首诗,默写与这幅作品相匹配的一联诗句,并简要分析这幅作品蕴含的诗情画意。


A.王湾《次北固山下》
B.李白《渡荆门送别》
C.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022-06-15更新 | 828次组卷 | 13卷引用:2022年浙江省丽水市中考语文真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
真题
7 . 综合性学习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你班要组织一次“孝亲敬老”的活动。作为活动策划者,你需要完成下面的任务。
【活动宣传】
(1)请完成海报设计。

①为宣传海报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你会选择什么内容的图片作为海报的配图?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实施】
(2)请在横线上补写活动内容。(至少要有一项孝亲的活动)
活动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三:走进敬老院,慰问老人。
2022-06-14更新 | 1761次组卷 | 13卷引用:2022年重庆市中考语文真题B卷
8 . “青年文摘”微信公众号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拟举行一次有关“青春”话题的征集活动。请阅读以下材料,根据要求参与活动。
青春是什么?
两千多年前,《楚辞》云:“青春受谢,白日昭只。春气奋发,万物遽只。”一百多年前,李大钊说,青春是“进前而勿顾后,背黑暗而向光明,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四十多年前,席慕蓉说,青春是“古老的不再回来的夏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
青春是你,是我,是他。青春是草木葱茏中,奋发而上的枝丫;是风起云涌中,推起惊澜的后浪……
一、#留言征集#   你眼中的青春是怎样的?
二、#视频征集#   录制一段不超过30秒的短视频,讲述你眼中的青春模样,投稿给我们。发送视频至“青年文摘”公众号后台会话页面(参与方式见图1、图2),带话题#我眼中的青春#。

(1)仿照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另写一个句子,参加#留言征集#活动。
(2)请根据上面的“参与方式图”,用一段文字说明如何上传视频。要求:①信息准确;②语言简明、连贯;③不超过120字。
2022-06-13更新 | 416次组卷 | 9卷引用:2022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语文真题
9 . 立德中学开展“书房文化专题研究”活动,下面是同学们收集到的相关材料及活动开展的情况。

材料一:书房是中华文化的一个符号,是中国人阅读的重要空间。汉代开始设立藏书阁,以收藏重要文书,形成皇家藏书系统。魏晋南北朝时期,统治者重视对典籍的整理,使得书房文化进一步系统化。唐代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增加了图书数量,提高了图书质量,促进了书房的普及。明代造纸和印刷工艺的改进,使书籍进入千家万户,丰富了书房的藏书内容。

材料二:书房是否会对阅读产生影响?某购书平台对有书房用户和无书房用户进行调查,并形成了专题调研报告,下面是从中选取的两幅统计图。

材料三:调查显示,《西游记》是最热门的书房藏书之一。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阅读、理解经典,活动组委会制作了关于《西游记》的阅读小档案,下表是其中之一。

孙悟空三次离开取经队伍小档案
离开原因后续情节
第一次观音传唐僧金箍、授紧箍咒,并劝返孙悟空;唐僧骗悟空戴上金箍,悟空受教,随师西进
第二次唐僧被妖怪变为老虎,八戒到花果山请回孙悟空;悟空智降妖怪,师徒四人继续西行。
第三次孙悟空打死拦路强盗,唐僧认为悟空凶恶太甚,将他逐走。唐僧受难,沙僧前往观音处求助;孙悟空随沙僧返回,打死六耳猕猴;师徒四人和好如初。

(1)哪些因素推动了书房文化的发展?请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
(2)请根据材料二,回答下面两个问题。每问限一条结论,每条不超过30字。
①比较图一中“有书房用户”和“无书房用户”的相关调查,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②总体上看,可以从图二中得出什么结论?
(3)请结合原著,在材料二的表格空白处补充恰当内容。每处不超过30字。
2022-04-16更新 | 529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
综合性学习 | 较易(0.85) |
真题
10 .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成绩单”

名称数量
全国不可移动革命文物3.6万多处
国有藏馆可移动革命文物超过100万件/套
全国文物保护单位革命旧址开放率接近94%
革命博物馆、纪念馆总数超过1600家
“十三五”时期平均每年推出革命文物展览4000余个
相继公布第一批革命文物名录的省(区、市)20个

(数据来源:国家文物局)

【材料二】

近两年,红色旅游的规模和热度不断攀升。2019年,全国红色旅游人数就已超过14亿人次,红色旅游收入超过4000亿元,不少红色旅游目的地成为民众出游的重要选项和网红打卡地,年轻人成为红色旅游热的主力军。2021年,文化和旅游部计划遴选推出建党百年百条精品红色旅游线路,让广大游客深刻感受红色文化魅力和革命精神力量。

(摘自《人民日报》,有改动)

【材料三】

为了让革命文物焕发光彩,让红色基因永续传承,各地展开了积极探索。在推进文物建设方面,实施保护传承、研究发掘、数字再现等工程,建设红色文化名村镇,打造红色文旅融合品牌,开发情景剧、体验式红色经典课程、革命文物现场教学点等,不断深化革命文物的价值挖掘和利用创新。

(摘自《人民日报》,有改动)


(1)根据材料一图表中的主要信息,得出一个结论。
(2)同桌计划暑假去旅游,你给他推荐了红色旅游线路,请根据这三则材料谈谈推荐的理由(写出四条)。
2021-11-06更新 | 596次组卷 | 6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