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晏殊(991-1055)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一首词,按要求回答问题。

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事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抒写对人事变迁、聚散无常的惆怅和对春意衰残、时光流逝的叹惋。
B.对春花落去、燕子归来的景象,词人既感到似曾相识,又觉得无可奈何。
C.词的上阀,写词人看着眼前的景况,勾起了对昔日欢聚的回顾,由此感叹时光的易逝。
D.词的下阀,描写春花的凋谢飘落及燕子的归来,抒发了词人伤春怀旧的情感。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两句告诉我们怎样的生活哲理?
2 . 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

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下列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小园香径独徘徊”写出了作者在遍地落花和溢满花香的小路上独自徘徊的孤独和失落,与词中的“去年天气旧亭台”相呼应。
B.从“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可以看出本词是怀人之作。
C.通过对早春时节,日落时分,物候的变化的描写,抒发了词人对年华流逝的感伤之情。
D.“一曲新词酒一杯”表明词人常常饮酒助兴,尤喜填词,歌咏自己富贵闲适的生活。
2.赏析名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3 .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蝶恋花

晏殊

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注释:①槛(jiàn):古建筑常于轩斋四面房基之上围以木栏,上承屋角,下临阶砌,谓之槛。至于楼台水榭,亦多是槛栏修建之所。②罗幕:丝罗的帷幕,富贵人家所用。③不谙(ān):不了解,没有经验。谙:熟悉,精通。④离恨:一作“离别”。⑤朱户:犹言朱门,指大户人家。⑥凋:衰落。碧树:绿树。⑦彩笺:彩色的信笺。⑧尺素:书信的代称。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愁”“泣”二字,刻画痕迹较显,与大晏词珠圆玉润的语言风格有所不同,但借外物抒写心情、渲染气氛、塑造主人公形象方面自有其作用。
B.“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写新秋清晨,罗幕之间荡漾着一缕轻寒,燕子双双穿过帘幕飞走了。
C.明月本是无知的自然物,它不了解离恨之苦,而只顾光照朱户,原很自然;既如此,似乎不应怨恨它,但却偏要怨。这种仿佛是无理的埋怨,却有力地表现了女主人公离恨的煎熬中对月彻夜无眠的情景和外界事物所引起的怅触。
D.“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展现出一片惨淡狭小的境界。
2.王国维谈治学三境界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你怎么理解这句诗的?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
4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清平乐

晏殊

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1.下列对词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抒写豪情壮志B.描绘山水美景
C.叙写离情别意D.表达怀人感伤
2.下列关于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中寓情于景,以淡景写浓愁。
B.起句“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语拟平淡,实包蕴无数情事,无限情思。
C.词的上片写景,下片抒情。
D.此词以斜阳、遥山、人面、绿水、红笺、帘钩等物象,营造出一个充满离愁别恨的意境,将词人心中蕴藏的情感波澜表现得婉曲细腻,感人肺腑。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