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张养浩(1270-1329)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此小令气势雄浑,自然生动,一“聚”字,群山若动; 一“怒”字,大河动容, 请赏析“聚”“怒”两字的妙处。
2.如何理解划线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2024-05-17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周口市第一初级中学中考模拟语文试题
2 . 在班级举办的“追寻古人的足迹”群文阅读活动中,领航小组以下面的阅读材料为例,带领大家学习古诗文。

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桃花源记(节选)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辨其音•走进文本:与“便舍船”中“舍”的读音和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A.魂不守舍
B.舍身求法
(2)明其义•理解内容:请完成下面语句的翻译。
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鸡鸣狗叫的声音可以互相听到。
(3)赏其景•把握情感:《桃花源记》描写了桃花林和桃花源的景象,展现了环境优美、安宁和乐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请摘抄下面元曲中写景的诗句,并将其蕴含的情感批注在相应位置。

山坡羊     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诗句:
批注:
(4)取其精•总结写法:寄情山水,描绘景物,是古诗文常见的内容。《三峡》描绘了三峡的山水,突出其雄奇险拔、清幽秀丽。请你结合具体内容,总结文中的写作手法,跟同学们谈谈。
诗歌鉴赏 | 较难(0.4) |
3 .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山坡羊·潼关怀古

元·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你认为“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哪两个字用得好,请简析理由。
2.朗诵诗词要关注重音。你认为“宫阙万间都做了土”一句中,哪个词语可以重读,为什么?
2023-05-09更新 | 17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4 . 阅读《山坡羊•潼关怀古》,完成下面小题。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下列对这首散曲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山坡羊”是曲牌名,“潼关怀古”是题目。整首曲开篇写景,而后怀古抒情,最后生发议论。
B.曲中“聚”字化静为动,表现峰峦的众多和动感;“怒”字把河水人格化,写出波涛的汹涌澎湃。
C.“山河表里潼关路”一句写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表现出潼关一带山河雄伟、地势险要的特点。
D.作者在曲中表达出一种深沉的情感,使他产生这种情感的最主要原因是“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2.咏史怀古类诗歌常以历史事件或人物为题材表达思想情感。请结合本曲和杜牧的《赤壁》,简要分析作者是如何借历史事件或人物来表达思想情感的。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2023-04-24更新 | 952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北京市西城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赏析(《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回答问题。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该曲的主旨句是                                  
(2)请赏析“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中“聚”和“怒”的妙处。
2023-02-22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绥棱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五四学制)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较难(0.4) |
6 .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选文一】

山坡羊·潼关怀古

[元]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选文二】

曹刿论战(节选)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焉?”刿曰:“肉食者,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又何(                      )
(2)肉食者(                      )
(3)小惠未(                      )
(4)忠之(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肉食者谋                    便扶向路,处处志
B.入见                       当立者公子扶苏
C.不能察                    我之死,有子存焉
D.战请从                    岳阳楼之大观也
3.下面对《山坡羊·潼关怀古》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河表里潼关路”一句中“河”指“黄河”,山指“华山”,首句极言潼关地势险要,为兵家必争之地。
B.“望西都,意踌躇”,诗人驻马远望,感慨横生:物是人非,“西都”犹存,苍茫大地不知往后谁主沉浮。
C.“宫阙万间都做了土”表面上看是回顾历史,虽没有直接提到战争,但战争的惨烈却跃然纸上。
D.“兴,百姓苦;亡,百姓苦”道出了全文主旨,揭示了统治者压迫人民的本质。
4.请将选文二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5.联系链接材料,谈谈选文二对当今治国理政有哪些启示?
链接材料: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

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正义是最强的力量。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6.“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政治情怀在两篇诗文中均有所体现,请分别写出能具体体现民本思想的句子,再列举一个“为生民立命”的当代人物并说明理由。
2022-12-21更新 | 1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7 . 古诗文联读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醉翁亭记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游琅琊山记

宋濂

自驿西南出,过平皋约三里所,望丰山盘亘雄伟出琅琊诸峰上。居人指云:山下有幽谷,地形低洼,四面皆山,其中有紫微泉,宋欧阳公修所发。泉上十余步即丰乐亭,直丰乐亭之东数百步,即醒心亭。由亭曲转而西入天宁寺。今皆废,惟凉烟白草而已。濂闻其语,为怅然者久之。

复西行约三里许,有泉泻出于两山之间,分流而下,曰让泉,潺潺清澈,可鉴毛发。傍岸有亭曰“渐入佳境”,今已废,惟四大字勒崖石间。沿溪而过薛老桥,入醉翁亭。亭久废,名人石刻颇夥,兵后焚炼为垩尽。亭后四贤堂,亦废。亭侧有玻璃泉,又名六一泉,石栏覆之栏下压以巨石中流一窍通泉径可五六寸,手掬饮之,温。

(选自《历代山水游记选》,有删节)


注释:①(凉烟白草)苍凉的烟雾荒草。②(颇夥)非常多。③(兵后)战乱后。
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望西都,意踌躇                      (踌躇)志得意满的样子
B.得之心而之酒也                       (寓)寄托
C.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翼然)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D.树林阴                                     (翳)遮盖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醉翁意不在酒/居庙堂高则忧其民
B.望之蔚然深秀者/野芳发幽香
C.行休于树/杂然而前陈,太守宴也
D.醒能述文者/光先帝遗德
3.下面对《山坡羊·撞关怀古》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一“聚”一“怒”,群山若动,大河有情,作者赋予自然山水以人格化的强烈感情。
B.一“表”一“里”,外写黄河,内写华山,生动表现潼关一带雄奇险要的地理位置。
C.一“望”一“意”,前写动作,后写心绪,表现作者对前朝的怀念和对现实的失望。
D.一“兴”一“亡”,词句警辟,目光深邃,深刻揭示封建社会颠扑不破的兴亡之理。
4.下面对《醉翁亭记》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从全景到远景,再逐层聚焦到泉,到亭,到人,到酒,充满寻幽览胜之趣。
B.末段抒情以禽鸟之乐烘托众人之乐,众人之乐烘托太守之乐,最后落脚到山水之乐。
C.文章大量语句用“也”字做句尾,读来顿觉嘴上有醉意,脸上有得意,心中有快意。
D.以一“乐”字贯穿全篇,表达随遇而安的心境、寄情山水的意趣及与民同乐的情怀。
5.下面对《游琅琊山记》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宋濂一行按当地人指引,先游丰乐亭、醒心亭,再游醉翁亭,最后赏让泉风景。
B.作者记游的是历经元末战乱之后的琅琊山风景,故所见皆衰草凉烟、断壁残垣。
C.文中写自然风光往往雄奇清绝,写人文风景则倾覆焚毁,两相比较令人怅惘叹息。
D.选段以游踪为线,或远跳,或问路,或照清影,或赏题刻,或饮清泉,游兴颇浓。
6.用“/”给《游琅琊山记》中划线部分断句(限三处)
石栏覆之栏下压以巨石中流一窍通泉径可五六寸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2022-06-30更新 | 567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语文真题
8 . 下列对曲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A.曲中的“聚”“怒”将山的雄伟和水的奔腾之势勾勒出来,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出了潼关的地势险要。
B.“望西都,意踌躇”中的“踌躇”二字生动地表现了作者驻马远望、感慨横生的样子。加以“意”字,形象地表现了作者心潮起伏,思想上找不到出路的苦闷。
C.“宫阙万间都做了土”这句直接写战争的残酷,作者看到曾经雄伟的宫殿因为战争都化作了尘土,不禁感慨万千,悲伤之情油然而生。
D.“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句话在这首小令中是曲眼,有对老百姓疾苦的深切同情与人文关怀,是全曲主题的开拓和深化。
2021-08-03更新 | 6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广西钦州市浦北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9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下面小题。

山坡羊·潼关怀古

(元)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这是首元曲,“山坡羊”是________________,“潼关怀古”是题目。,
2.“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3.试分析“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中“聚”和“怒”的表达效果。
2021-06-19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贵州省黔东南州中考模拟语文试题(二)
10 . 阅读古诗,完成下列问题。

山坡羊•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陈涉世家(节选)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陈涉自立为王

陈涉既入陈,张耳、陈馀诣门上谒。陈涉素闻其贤,大喜。陈中豪杰父老请立涉为楚王,涉以问张耳、陈馀。耳、馀对曰:“秦为无道,灭人社稷,暴虐百姓。将军出万死之计,为天下除残也。今始至陈而王之,示天下私。愿将军毋王,急引兵而西。遣人立六国后,自为树党,为秦益敌。敌多则力分,与众则兵强。如此,则野无交兵县无守城诛暴秦据咸阳,以令诸侯。诸侯亡而得立,以德服之,如此则帝业成矣。今独王陈,恐天下懈也。”陈涉不听,遂自立为王,号“张楚”。

(选自《资治通鉴•秦纪》)


注释:①[诣]往,前往。②[树党]培植党羽。③[益敌]增树敌人。④[亡而得立]被灭亡后得以复兴。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广故数言欲   [亡]死亡
B.王侯将相有种乎   [宁]难道
C.从民   [欲]愿望
D.至陈   [比]等到
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又间令吴广次所旁丛林中/已而细柳军
B.士卒多用者/是焉得大丈夫乎
C.诸郡县苦秦吏/陈胜,阳城人也
D.攻大泽乡,收攻蕲/戍死者十六七
3.下面对《山坡羊•潼关怀古》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第一句写山峰,一“聚”字让读者眼前呈现出群山攒立之状,化静为动,表现了峰峦之众,且具有动感。
B.第二句写黄河,一“怒”字让读者耳边回响千古不绝的滔滔水声,“怒”字还把河水人格化,注入了诗人吊古伤今的悲愤之情。
C.“宫阙万间都做了土”一句概括了历代帝业盛衰兴亡的沧桑变化,为后文表达参破功名富贵、世事终归虚无的思想作铺垫。
D.《潼关怀古》以难得的沉重、深邃的目光,揭示了封建社会里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4.下面对《陈涉世家》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陈胜分析了秦王朝的深重危机,准确判断了人心动向,准确把握了发动起义的时机。
B.“诈自称公子扶苏”“夜篝火”“狐鸣呼曰”这些计谋带有明显的愚弄百姓的色彩。
C.全文以陈胜、吴广的活动为线索,生动地描述了这一场农民起义的发生、发展过程。
D.全文通过对典型历史环境的描写和人物语言、行为的刻画,生动展现了陈胜卓越的才干。
5.下面对《陈涉自立为王》理解无误的一项是(     
A.张耳、陈馀虽有贤德之名,却无王佐之才,所以陈涉不愿意采纳他们的计策。
B.张耳、陈馀认为陈涉过早称王暴露了私心,也缺乏远大志向,会失信于天下。
C.陈涉称王后,封赏士卒,提拔将领,大大激发了将士们的斗志,巩固了政权。
D.陈县父老豪杰力请陈胜称王,目的是瓦解起义军士气,削弱起义军战斗力。
6.请用三个“/”给《陈涉自立为王》一文画线处断句。
则野无交兵县无守城诛暴秦据咸阳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
2021-06-02更新 | 16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调研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